登陆注册
1576200000034

第34章 乐观的心态(2)

改变了思想,就能从悲观走向乐观

克莱里·萨弗让说:“如果你能改变你的思想,从悲观走向乐观,你便可以使你的一生发生改观。”

你是否觉得一杯茶是装着一半,而不是空着一半?你是否把你的视线落在油炸面饼圈的圈上,而不是落在中心的圆洞里?由于研究人员对积极思想所产生的力量进行了努力研究,这些陈旧的话题,现在已经成为科学性的问题了。

美国一个研究机构至今已进行了104项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对象达15000人,现已逐渐证明乐观能帮助你变得更幸福,更健康,并且更能获得成功;而悲观呢?正相反,能导致你绝望、患上疾病和走向失败。美国休士敦市赖斯大学心理学家克雷格·安德逊说:“如果我们能引导人们更乐观地去思想,这就好比是给他们注射了防止精神疾病的预防针。”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可·沙尔解

释说:“你的才能当然重要,但相信自己定能成功的想法常常成为决定你成

败的一个因素。”其原因是,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挑战和失意

时,各自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某保险公司雇用了一百名在应考中落选而在思想乐观性上得分很高的人为营业员。这些人,在过去根本不可能被雇用,这次却出乎意料,推销成绩比平均水平的营业员的成绩高出10%。

他们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按照心理学家塞立格曼的说法,乐观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的“解释方式”。当事情出了差错时,悲观者倾向于责备自己。“我不善于干这个,”他说,“我总是失败。”而乐观者则去找出错的漏洞。若是事情很顺利,乐观者就归功于自己,而悲观者却把成功视为侥幸。

克雷格·安德逊曾经让一批学生打电话给陌生人,让他们为红十字会献

血。当他们打了一两次电话而毫无结果的时候,悲观的学生就说:“我干不了这事。”乐观的则对自己说:“我要换个法儿去试试。”

安德逊认为:“如果人们感到失望,那他们就不会去获取成功必须的技能。”

根据安德逊的看法,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感觉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措施,拟定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并且博采众家之见;悲观者则觉得自己处处受命运的捉弄,因而迟迟不肯行动。他认定了自己无计可施,因此也不向他人求教。

乐观者会认为他们比既成事实显现的还要高出一筹,有时,这种意会能使他们生存下去。美国匹兹堡癌症研究所的桑德拉·利维医生对患有晚期乳腺癌的病妇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发现平常比较乐观的病妇在接受治疗后,病不复发的时间维持的较长。这就是生存的最佳精神状态。而悲观的病妇病情发展要快一些。

乐观的确不能治疗不治之症,但可以防止普通的疾病。在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批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史。他们在班级里成绩都是中等以上,而且健康状况良好。然而其中有的人思想是乐观的,有的人却悲观消极。20年以后,患有中年人疾病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等,悲观者的人数超过了乐观者。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悲观者无能为力的感觉会削弱人体自身的天然防线——免疫系统。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克利斯朵夫·彼得逊医生发现,悲观的人都不会很好地照顾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很被动,不能承受生活的打击,无论他怎么做,都免不了生病和其他一些不幸的事临头。于是乎,他吃饭便狼吞虎咽,不讲究营养,不做健身运动,不去看医生,却从来忘不了喝酒。

大多数人都是兼有乐观和悲观的心理,但不是倾向于这一方就倒向另一方。塞格立曼说,这是一种“在母亲的膝下”学到的思维模式。它是从千百次的警告或鼓励、千百次的责备和表扬之中发展起来的。太多的“不

准”和危险警告,会让儿童觉得自己无能、恐惧——最终走向悲观。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小小的成功的喜悦,类似学会了系鞋带。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把这些成就变换为自我感觉有控制的意念,从而进一步培养出他们的乐观态度。

悲观是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性,但这不是绝对的。在一系列使人关注的研究中,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卡罗尔·德维克医生曾为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她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解释方式,从“我是个笨蛋”改为“我没有用功读书”。结果,这些学生的学年考试成绩都有了长进。

你要是悲观主义者,按下面的方法去做,你就能改变:

首先,在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请细致地注意你自己的思想,把最先出现在头脑里的想法,不加修饰也不增删地写下来。

接着,做一个试验。做一件与消极反应相对立的事。例如当工作出了差错,你是否心里想:“我恨我的工作,但我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做出与此想法相反的行动:寄出去几份履历表,去参加面试,去找招聘的消息。

然后,注意事态的发展。你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你的想法使你退缩,那就改变它,这种办法虽不一定奏效,却能给你提供一个机会。”

积极的思想能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已经有了证明的依据,只有你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点什么,你才有可能得到它。

打破消极的念头,找出脱困的方法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过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有个铁匠把一根长长的铁条插进炭火中烧得通红,然后放在铁砧上敲打,希望把它打成一把锋利的剑。但打成之后,他觉得很不满意,又把剑送进炭火中烧得透红,取出后

再打扁一点,希望它能做种花的工具,但结果亦不如他意。就这样,他反复把铁条打造各种工具,却全都失败了。最后,他从炭火中拿出火红的铁条,茫茫然不知如何处理。在无计可施的情形下,他把铁条插入水桶中,在一阵嘶嘶声响后说:“唉!起码我也能用根铁条弄出咝咝的声音。”

如果我们都有故事中铁匠的心胸,还有什么失败和挫折能够伤害我们呢?

安徒生有一则名为《老头子总是不会错》的童话,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烂苹果。

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得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三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的钦佩。

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样好喝。”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乐观一点,既然有一袋烂苹果,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而且,你才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你在失望的时候如何自处?爱德加·伯根的方法值得借鉴。有一天他到邮局去邮购一本摄影的书,从此他满怀希望,天天等着邮差上门来。最后,邮差总算送来他的包裹。爱德加打开包裹,满腔欢喜却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包裹里面装的不是他订的摄影书籍,却是一本关于腹语术的书。

爱德加马上又把书包起来,准备寄回去,可是转念一想,既然这本书就在手上,何不看看再说呢?你也许猜得到结局如何了,爱德加后来变成知名的腹语专家,他创造了许多可爱的角色,他的演出广受世人的欣赏。可以说他是大大的成功了。

爱德加·伯根的信念其实很简单——他拿到一个柠檬,于是就榨了一杯柠檬汁。只要你凡事往好处想,好处就会到来。

每一个问题之中都藏着解决的方法,只要你真正拿出行动,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事情就终有解决的时候。不管情绪有多痛苦,如果你按照下述六个步骤去做,就可以很快地打破消极的念头,进而找出脱困的方法。

确认你真正的感受。人们并不经常确切地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只是一头栽进那些负面情绪里,承受不当的痛苦折磨。其实他们并不需要这么苦待自己,只要稍微往后退一步,问问自己这句话:“此刻我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直觉地便认为愤怒,那么再问问自己:“我真是觉得愤怒吗?抑或是其他?也许我真正的感受只是觉得自尊心受了伤害,或者觉得自己损失了些什么。”当你明白了真正的感受只是受伤或者受损失,那么它对你的影响就不如愤怒来得强烈。只要你肯花点时间去确认真正的感受,随之针对情绪提问一些问题,那么就能降低所感受的情绪强度,以客观且较理性的态度处理问题,自然就能更快且更顺手了。

同类推荐
  • 说话三十六计

    说话三十六计

    中国是最讲究说话的国度。《左传》教我们外交辞令,《国策》集纵横家言,《世说》教我们清谈,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如痴如醉。本书精选历史上的精彩说话案例200则,借鉴三十六计的体裁,共六篇,每篇六计,六六三十六计。细嚼每个故事,你将成为当代的张仪与苏秦。
  • 20岁前必知的人生智慧

    20岁前必知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成功人生”“快乐人生”两大方面撷取了多个年轻人必知的人生智慧,这些智慧蕴涵了成功者的经验教训,饱含了智者的睿智豁达。也有平凡人的深刻体验,是年轻人走上社会前的良好读本。
  • 18岁以前一定要读懂的最闪亮人物

    18岁以前一定要读懂的最闪亮人物

    孩子的阅读行为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开发发展就越有益。本书为你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世界上每一位闪亮的人物,都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和成就的。翻开这些杰出人士的的故事,便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细细品读,就像是在与先贤对话谈心.可以激励我们永远奋进。促使我们洞察人生.鼓舞我们磨练心志。
  • 曾国藩大智慧

    曾国藩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曾国藩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曾国藩的大智慧了然于胸。
  • 让学生明晓事理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明晓事理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清风徐徐不如你

    清风徐徐不如你

    那年夏天,那场相遇,那不期而遇的爱情,让我们相聚,却又让我们别离。相恋容易,相守不易,既然当初选择了舍弃,现在也不必再拾起!在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后,当对爱情不抱任何期待的她遇上了他——慕梓城。他对她说:东方槿雨,嫁给我!许你一世安好。她盯着他认真的眸子说:“好。”一段关于爱情、亲情与青春的浪漫虐心爱情长跑,不辜负我们的相遇。十年,我们不期而遇。
  • 保健与防病常识

    保健与防病常识

    《保健与防病常识》首先是面向我国广大保健对象,旨在介绍健康保健与防病治病的基本常识;同时面向广大一线医疗保健工作者,旨在提供进行健康宣教的参考教材及一线急症处理救治指南。
  • 爱憾情缘

    爱憾情缘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总是在遇到、也总是在错过,那些关乎青春的,关乎友情的,关乎爱情的,同整个世界的变化而言,也都是沧海一粟。说白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爱憾情缘,那些贯穿我们青春的人们,总有一些我们无法割舍,总有人会离开,总有人会到来,也总有人会搞破坏。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子里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圈子里,也都必须存在着各种角色的人,我们穷尽一生,到头来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要去向何方。在那些找不到方向的日子里,是生命留给我们停歇的空间,最后,谁要离开,谁要走进自己的生命之中,所有的事情都会一目了然。
  • 富贵当娇

    富贵当娇

    高门嫡女极致重生上辈子在穿越女玛丽苏光环下,渣夫变成琼瑶男主,她这恶毒女配当了皇后还被玩儿大逆转……重生后,前有极品老娘需改造,后有渣弟欠调教。渣男,穿越女什么的,还是靠边站吧!
  • 倾城废材:魔帝大大碗里来

    倾城废材:魔帝大大碗里来

    世人皆知,沐家沐璃珺乃千年难遇之废材,丹田被废,筋脉被堵,拥有绝色天香却双目失明,竟然还想独闯鬼魔森林?沐璃珺冷笑之,丹田被废?双手一抬,一颗解毒丹只是分分钟的事!双目失明?却不成想那是冥神之瞳,血瞳出世,万鬼臣服!可素,说好的清冷呢?她眉眼弯弯,充满自信的站在他的面前,身后是百万匍匐着各色妖魔鬼怪,“我与你初见,就爱上了你,帝千殇,娶我吧!”帝千殇轻轻摇头,沐璃珺脸色一黑,不识好歹!当着这么多人,哦,不,鬼面前下自己的面子“沐璃珺,魔族为聘,千殇为礼,你,可愿嫁与我?”哪知,妖孽话语一转,邪魅的笑了。关于谁求婚的事某妖孽还是很谨慎的
  • 枪破万道

    枪破万道

    这是一个道的世界,这里没有灵气,这有千万的道痕!!!!!谁说大道只有三千?这个世界万物皆有道!!!!!武器之道大成,是这个世界所人追求的梦想!!!!!陆风,一个意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人,一个改变这个世界的人!!!!书友兄弟们,故事就此开始了........修炼境界:后天、先天、悟道、入道、成道、化道、创道、天道!!!!武器之道境界:基础、入境、天人合一、武器之意(剑意、刀意等等)、器胎(化意成胎)、器魂、器域(武器领域)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将王道

    将王道

    乱世沧桑,一世不过百岁长,或梦入高堂,或骨落尘扬。亦古人曰:男儿当如龙驹冲云霄,为将可驰疆场,为王可掌天下,但非其知晓者不明,威至荣身,将王于何归?落,了无尘迹,离,魂断夕阳…
  • 阴探追魂

    阴探追魂

    天才青年因一次探险机缘巧合地遇到受重创的鬼王,开始他们的无敌之路。
  • 天山之阴阳怪圈

    天山之阴阳怪圈

    天下的道教分为很多其中有我们熟悉:茅山派、全真派、灵宝派、正一派、净明派等都是我们熟悉的。但是有一个门派几乎是一个传说的门派。我叫叶清明,有一次和别人玩儿笔仙,误打误撞认了一个师父。和中药店的大叔还有茅山的方道长捉鬼王,我又认识了一个人成为了我的好朋友。18层地狱谁下过,本人我就下过地狱里面的可怕谁都不知道,如果想知道的话,还有主角到底遇到什么东西呢?一切尽在天山之阴阳怪圈……
  • 假爱成真,首席的老婆

    假爱成真,首席的老婆

    为了摆脱一场政治联姻,他无视她和弟弟的暧昧不清,故意娶了她。在他的记忆中,他从来都没有碰过她,然而她却怀上了孩子。新婚,他喂她吃下堕胎药,而他却只是冷漠的看着她痛不欲生。终于,她等到了自己的一片阳光,他却对她百般追逐,痴缠不休。当她的心终究在他的霸道与温柔中沦陷时,他却因为初恋的事情,毫无情义的指责她:“为什么当初死的那个不是你。”因为这句话,她带着腹中的宝宝绝望的跳入滔滔江河之中……六年后,她带着女儿认祖归宗,然而却被拒之门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