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6000000017

第17章 电影文化的表征特性(7)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泛本文既能促发特定的、专有的意义,同时又起着排斥其他意义的作用。这就是说,有关电影和本文的性质的任何研究都应该考虑到系统的、规范的组合配置,同时也不应忘记意义构成的特定契机。传统的电影符号学将这三种分析手段应用到了不同的课题上,然而却很少把本文分析(微结构)、以制作/接受过程为语用学研究(中结构)和此类符号学研究的历史/意识形态内涵(巨结构)结合起来。意义不是本文内部的不可改变的东西;意义是在复杂多变的本文生成过程中产生的。换言之,意义并不驻留在本文内部,它是在本文与观看者的互动关系中具体化的。因此,符号被视为在社会中构成的,旨在帮助意义的生成和交流的“工具”。可以说,任何一组符号都起刺激剂的作用,可以在泛本文的网络内进行读解。但意义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命题,它永远是一个“潜在物”。于是,特定的泛本文在决定本文的实际意义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对比较不稳定的所指也允许进行推导,即承认符号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但总带有历史的痕迹。正如梅德维德夫和巴赫金所论证的,“每一个表述,包括艺术作品,都是一种交流,一个信息,并且与社会交往密不可分。同时,作品从来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信息传达”。对表意的非稳定性的认识也说明了由于参与者和背景的不同,表意具有永远在变化中的性质。尽管在明确的泛本文基础上的表述通常有稳定的意义,但它仍然具有潜在的多义性,仍然可以接受不同的读解。与此同时,影视艺术家们开始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纷纷把目光投向处于边缘地带的乡村山野,探寻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寻根热’。《黄土地》、《盗马贼》、《老井》、《红高粱》、《黄河谣》、《英雄》等一大批影片相继问世。学者张阿利将这些影片列为“西部电影”范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认为,这些电影在思想上的深刻内蕴主要得益于影片对西部历史、文化、民俗的吸收与消化,而西部文化说到底就是传统汉唐文化、黄河文化、巴蜀文化、云贵文化、西域游牧文化等的多元共生体,是这些多元性文化内在精神的延续与扩张,从而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表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现代电影类似一个活的有机体,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有序信息集合体。在电影中,导演、演员和编剧通过文本向观众传达信息,而观众则对文本进行解码,并接收信息。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理论对文学批评和艺术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送者、讲话者把一条信息(文本、言语或图像)传发给接收者、读者、听者或观者。为使这条信息可以理解,它必须指涉发送者和接收者共同理解的现实。这一现实就被称为“情境”或“上下文”。这条信息必须通过接收者可以接收的媒介传送,而又必须化为接收者可以理解、可以运用的代码。因此,交流由下述几个步骤组成:传送→信息→接收→参照系→代码。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理论说明,符号关乎交流,而交流则是一个特定的文化过程。当然,交流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有时并不擅长使用代码,或者说,代码有时并不适合于表达信息。

文化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意义问题(包括意义的产生、发送、传达、接受、理解和变异)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共有的核心问题,而符号学的任务就是提供研究意义的基本方法。从符号学着手,头绪纷繁的文化现象就有了一个共通的理论框架,相互之间出现比约性,而理论也就不再是架空之论。社会实践具有与语言结构相同的意指系统,可以对其实施符号学研究。今天的符号学正是在对社会实践意指系统具体领域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意义就是赋予我们自我认同,也就是关于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方式,这与文化如何在诸群体中保持同一性以及保持差异的问题密切相关。意义通过各种不同的传媒生产出来,尤其是在现在条件之下,通过一些复杂的技术,在大众传媒和全球通讯手段中被大规模的生产出来,这样就使得意义在历史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生产出来。意义还产生于我们平时物化了的思想,利用、消费或者占有各种文化之物的时候,我们以这种方式给它们意义和价值。无论在何种文化之中,意义所产生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意义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使得社会生活秩序化和能够得以控制的一系列的生活规范及标准。简单来说意义就是一种集体表征,不同的人们会在他们的行为、礼仪、习俗、神话、宗教信仰和艺术方面表现出共享或共通的意义、价值观和规范。文化书写者提供某些共识把人们束缚在同一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如克洛依伯和克勒克荷恩提出的:“文化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从总体上看是指人类创造的财富积累:图书、绘画、建筑以及诸如此类,调节我们环境的人文和物理知识、语言、习俗、礼仪系统、伦理、宗教和道德,这都是通过一代代人建立起来的。”

符号指称意义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意指实践,并指出前符号态和符号象征态是符号意指实践的两个组成部分。意义并非是某种静止凝固的事物的结果,而是缘于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惯例,因而,意义是流动不居的,永远不可能固定,这一现象说明语言不存在绝对的固定的意义。霍尔十分重视语言符号的意义要与特定的语境(context)相结合,文化不是孤立的,它始终取决于特定的语境。比如,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喜庆,在法国则意义大相径庭,常用来表征暴力、残酷和野蛮。意义是一种对话,永远只能部分地被理解,永远是不平等的交换。这类似于索绪尔对语言的描述。语言(langue)是社会的一整套符号系统,个体不能创造或者改变语言,个体只能理解和运用其中的一部分,生产出言语(parole)。在这一点上,霍尔和索绪尔均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强势规约作用,社会的各种符号系统创造出了主体。社会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总和,也不是精神的偶然体现,而是第一性的实体。

霍尔强调“意义”在给文化下定义时的重要性,文化涉及的是一个社会或集团间共享的意义,这一“共享的意义”听起来是个十分同质化的概念,但它不能遮蔽文化中蕴含着多样性的解释。这种共享的意义不是创作者单向意志的输送,其意义是所有参与者(含作者与接受者)在具体日常生活实践中争夺与协商的结果,融汇了参与者的多种意志。霍尔的这一解释极具启发意义:我们在解码某一文化文本时,不能执拗地一味挖掘作者的本意,实际上,受众的理解和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化文本意义的实现。在霍尔看来,无论是文学、电影、照片或广告等形式的活动,都具有同一种性质。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像语言一样运作,它们构成并传递意义。它们意指。它们发挥符号的功能。语言在此意义上是一种意指实践。直言之,任何表征系统,只要以此方式发挥功能,都可以被看作是根据语言的表征原则来运作。在这些表征系统中,符号、概念和它们可被用来指称的物体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因此,我们说,意义不在客体或人或事物中,也不在词语中。意义是被表征系统建构出来的。它是指意实践,即一种产生意义、使事物具有意义的实践的产物。正因为意义在本质上不是某个固定的结果,而是我们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惯例的结果,所以意义就不可能最终固定下来。或者说,不存在绝对的或最终的固定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表征系统的社会里,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仅仅是各种意义的表征。随着时间和社会阅历的积累我们渐渐构建起各种表征背后的意义,而对表征本身,在我们眼睛里则被“视而不见”了。意义不在客体或人或事物中,也不在词语中,是我们把意义确定得如此牢靠,以致过不了多久,它们成了看上去是自然和必然的了。意思是被表征的系统建构出来的。视觉图像符号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图像演化为一种媒体的过程。符号成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符号在视觉上的特殊效果,为其达到传播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可能。而在这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便是一种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因为符号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表征。符号是意义的表征物,而意义是符号的被表征物。事物的意义是一种人类的文化建构,语言和其他符号是这种意义建构的基础和工具,而人们的知识生产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则是事物获得文化与道德意义的最主要领域。事物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解释,尤其是各种价值观念,会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变迁发生细微或断裂式的变化。由此,某一文化表征实践所生产的有关人、事、物(比如,男人、女人、爱情、政治事件)的文化意义与价值观念都是特殊的、历史的,是特定社会生活关系和权力关系的产物。

那么,意义是如何发生的呢?意义的产生需要依赖两个不同的但是却相关的表征系统,我们必须对某物拥有一种概念,掌握与之相对应的符号,之后我们还必须在相同的文化系统内,学会各种语言信码,才能传送意义。意义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经由语言来反映的(反映论途径),也不是由说者通过语言把意义强加给世界的人(意向性途径),而是必须依靠共享语言惯例和共享信码才能产生。意义所依赖的不是记号的物质性,而是其符号功能。只有运用某种符号去表征某种概念,它才能在语言的系统中起作用并传达意义(构成主义途径)。在交通信号灯的例子中,我们看到,首先必须要有跟各种不同颜色相对应的符号来代表不同颜色的概念,之后我们才能通过共享的信码,了解到在社会文化中,这些符号所表征的意义。比如在交通法则中,红表示停,绿表示行等。然而意义并不是由符号来确定的,符号是任意性的。意义的承载者事实上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区别,而意义取决于符号与概念间由信码所确定的关系。

正是通过我们对事物的使用,通过我们对它们所说、所想和所感受的,即通过我们表征它们的方法,我们才给予它们一个意义。而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实际效果以及意义,主要是通过表征它们的方法,如我们所使用的有关于它们的词语,所讲述的关于它们的故事,所制造的有关于它们的价值,对它们的分类以及产生的相关情绪。表征之所以产生,主要是通过意义来进行。

同类推荐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本书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史教程为纲要,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本书前有“绪论”,对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内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国音乐史学史的沿革进行了全面介绍;每一章都列出了复习提示、重点等内容,方便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编列了一些自测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己测验;对考生的复习、答题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导,并选登了一些代表性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本书以中国音乐史实为基础,侧重对相关内容做“贯通性”总结与归纳。
  • 艺文论苑(第一辑)

    艺文论苑(第一辑)

    本书是一部涉及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论文集。
  •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从戏剧与影视的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出发,分析、梳理阐述二者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式样所决定的不同表演掌控等,并详细介绍影视表演须熟悉掌握的镜头语言、景别、光与表演、画面运动及影视表演的案头准备等。以给学生一个较准确、系统且容易明白的表演方法。
热门推荐
  • 那年杏花微雨

    那年杏花微雨

    每个女孩子的生命中可能都会有那么一个要好的女孩,她们之间无话不谈,一起逛街,一起分享一个冰激凌,穿同样的衣服,下课一起上洗手间,向对方倾诉内心的小秘密。一起走过有泪、有笑。有悲伤、有烦恼,有困惑,有迷茫的日子,她们把对方当做最好的知己,为这段友情倾囊付出,可是,有时,她们在彼此温暖的同时。也常常彼此伤害。最好的朋友,难道只能同行短短的一程,而不是一辈子?
  • 一笑倾城:欢歌忧在

    一笑倾城:欢歌忧在

    当平凡的生活遇到他后,青春变得十分脆弱,弹指之间,时光飞逝,当回忆往事,才发觉记忆深处只有你一人。……转瞬即逝,你是否依然还在那里。
  • 完全脑力回忆录

    完全脑力回忆录

    相信很多朋友都想象过,如果我们获得了完全的脑力,会去做些什么,如何发挥这些脑力,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本文写了主角向常思获得完全脑力之后,如何在各行各业、不同环境发挥自己的脑力,描述了丰富的遭际,以及自身的体会和追求。本文追求真实感、代入感,在尽量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发展剧情、合理想象。
  • 照相异事件

    照相异事件

    刚毕业的王也青迟迟找不到工作,迫于生活压力和父母斥责,开始想要找一些苦力工作。某一天,碰巧看到一条招聘信息,于是打算拾起大学的拍照技术,到一家影楼实习,这一去……
  • 嫡妃倾城:王爷很霸道

    嫡妃倾城:王爷很霸道

    第一次与他见面,不小心惹怒了他,他誓要她命;再见,他的选妃宴。他告诉她:“生不如死,比一刀解决更令我高兴。”她听完之后,迅速离开。无奈,中选。。。洞房花烛夜之时,他戏虐的看着她,她惊慌失措的看着他。本是庶女的她,却在一次误会中变成嫡女。他的冷漠无情之下,到底有着什么??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危险,他发觉他不能失去她,拼命保护着她。而她,却在这样的情况下,深深爱上了他。。。
  • 冒险者的笔录

    冒险者的笔录

    一位妹纸写下的玄幻小说,北国以北的一个小岛被称为北岛,神秘的北岛家族居住于此,一日,北岛家族族长之女偷偷跑出岛屿,闯荡世界。遇见了形形色色的魔法师,其实魔法,不仅仅运用于战斗,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
  • 转世月神

    转世月神

    月之女神遇害,转世人间,忘却过往的她和他仗剑走天涯,有悲欢,有离合,经历坎坷享受成功,月之女神能否重现神界?
  • 陨灭以后

    陨灭以后

    当陨石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灾难毁灭了整个文明,百年以后,火种残余,却再也看不到曾经的辉煌,只是,有些人不甘,徘徊在废墟中,试图挽回那辉煌。这是一个有关执念的故事
  • 天语魔校

    天语魔校

    传说中,有三位天语者。一位手执神剑,斩破世间万物;一位手执法杖,参透万物真理;一位手执长弓,射破宇宙苍穹!当一位完全不懂魔法的普通人,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传说中的神战究竟结果如何?一切尽在《天语魔校》
  •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书藏记

    伏跗室是浙东著名藏书家冯贞群先生的藏书室,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贞群先生一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搜集、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积累达十余万卷。作者骆兆平长期负责伏跗室管理工作,对冯贞群生平及伏跗室藏书史深有研究。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伏跗室管理工作中的亲历的往事和藏书概况,并介绍了伏跗室所藏的古籍善本;记述了冯贞群先生学术成就、事迹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