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10700000027

第27章 墨守成规者戒(3)

一家大型的投资贸易公司准备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要求应聘者既精通业务又头脑灵活、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素质比较全面。经过几轮筛选,最后只剩30人接到通知参加笔试。

总算到了笔试的时间,应聘者个个满怀信心地接过人事经理发给的考卷。考卷的第一行清清楚楚地写着:

综合能力测试题,限2分钟答完,请认真阅读试卷。

(1)写出三种热带植物;

(2)写出三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3)写出三座外国历史文化名城;

(4)写出三位中国文学家的姓名;

(5)写出三位外国文学家的姓名;

(6)写出三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7)写出三本外国古典文学名著;

……

满满一试卷的考题,尽管是一些常识性的基本知识考题,但求胜心切的应聘者们害怕来不及做完,大多数人只是用眼睛稍稍瞥了瞥试卷,便争分夺秒地做起来。大家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恨自己写字速度太慢考场上传来了“刷刷”的书写声,除此之外连空气好像都凝固了。

两分钟的交卷时间转眼就到了,大多数人还在埋头忙着答题,只有四五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身交了卷负责监考的人事经理大声宣布,考试结束,凡是未按时交卷者,试卷一律作废,考场上立刻就炸开了锅,有人愤怒地抗议:“就两分钟时间,几十道题目怎么做得完?”

这时人事部经理异常平静地笑着说:“非常遗憾,没有交试卷者不能进入本公司接下来的面试,这张试卷送给你们做个纪念,或许以后对你们会有所帮助,如果诸位不服气,仔细看完试卷就明白了。”

听了人事部经理这番话,许多人重新拿起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最后一道试题是这样写的:

(32)如果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一题,切莫忘记在试卷右上角写上姓名。

等看完试卷,那些未及时交卷的人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怪自己太仓促、太草率,没有领会考试要求就匆忙下笔。

由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浮躁和急于求成者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专家点评

前人的误区往往提供了智者的创新起点。要想以创新思维在未来竞争中取胜,就要善于突破经验思维的误导,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转变对寻常事物的成见,遇事不轻易凭经验下结论做决定,学会清醒地全盘看待问题,做到总观全局、稳操胜券。

你是不是“书呆子”?

名人导语

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就看他是压抑还是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书本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是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因为有了书本,前一代得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教训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批判地吸收他们的学识,而不必像动物那样事事从零开始。

因为有了书本,我们才能了解那些未知的事物及陌生的世界,我们才能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如果说思维是人类成为“‘高级动物”的内因,那么书本则是我们审视万物的资本。

试想,假如动物也有书本,也能从前辈那里得到对付人类的经验和技能,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书本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读书破万卷”,往往就能做到“做事如有神”。

1791年深秋,拿破仑进军荷兰荷兰军队打开各运河,法军统帅皮舍格柳率领的大军被洪水阻拦,无法前进。就在皮舍格柳一筹莫展准备撤军时,他看到树上蜘蛛正在大量吐丝结网,于是,立刻下令停止撤退,准备进攻一不久,寒流即到,一夜之间江水结了厚厚的冰层,法军冲过瓦尔河,一举攻占了要塞乌得勒支城。

试想,如果没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皮舍格柳能根据蜘蛛吐丝,做出气候即将变冷,江河即将结冰的判断吗?

但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因为,书本知识反映的是一般性的东西,表示的是理想化状态,与客观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处理问题时,如果忽视这种差距,不考虑实际情况,不加思考地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那么书本知识在为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麻烦。

公元2世纪,罗马时代伟大的医学家盖伦,一生写了256本书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医学家、生物学家们一直把他写的书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盖伦的书上说,人的大腿骨是弯的,大家对这一点一直都深信不疑。后来有人通过实际解剖,发现人的大腿骨并不是弯的,而是直的。按理说,这时应该推翻盖伦的论述,纠正书上的错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可是因为人们太崇拜盖伦了,这时仍然深信他书上说的不会错。但又明明与事实不符,这该怎样解释呢?大家终于找到了一种说法:这是因为在盖伦那个时代,人们都穿长袍,不穿裤子,人类弯曲的大腿得不到校正,因此都是弯的。后来人们经常穿裤子,所以大腿由弯曲变成直的了。

这样的解释是多么的荒唐与可笑!可人们竟然会相信!从中可以看出,一般人对盖伦的书盲目崇拜和迷信到了何等程度。

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的书本知识增多了,尤其是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那么他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创新能力,自然就会相应地同步提高,自然就会很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且不说书本知识本身并非都是真理,并非全都可靠,即使所学习的都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也还在于读书的人是否能正确、有效的加以应用并不是说谁读的书多,知识丰富,谁的力量就大,创新能力就一定强举个极其简单的例子,比如计算机,哪怕你把有关的理论知识全部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不会应用,那你还是对计算机一窍不通。这表明,你虽然已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但还不具备应用计算机的能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知识可算“相当丰富”了,单是茴香豆的茴字,他就知道有四种不同的写法,但是他连最起码的谋生能力都没有。

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其实是相互矛盾的。二者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越多,对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有利,这是主要方面。我们作为学生时,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就经常向我们强调这一点。

二者的对立面表现在,知识增多,创新能力不一定会相应提高,二者并不是必然同步发展的,更不具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因为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开拓,如果只是局限在已有知识的范围之内推演知识,那是难以创新的。但是,大多数人一般不会往意到这一点,因此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二者的对立面还表现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已有的某些知识会显得陈旧过时,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错误,会干扰人们探索新鲜事物、新规律的眼界与视线。因而在一定条件下,知识还有可能阻碍人类的创新。

荣获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满足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下一步,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它往往是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分界线。”

由于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两种人:一种是所谓的“书呆子”,这种人虽然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创造能力却很差。这甚至包括一些科技人员在内。尽管他们一生都很勤奋,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总是搞不出较有价值的创造发明来;另一种人是所谓的“机灵鬼”,这些人虽然缺乏知识,但颇有创新智慧,即使在科技界,许多重大的发明,也往往是由一些知识相对缺乏,然而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或门外汉做出的。古今中外各个领域里的杰出人物,一般都既有丰富的知识,又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一般说来,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越多,他的知识也就越丰富。而丰富的书本知识则是创新的基础。

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们在进行创新时,一般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很难做出重大创新的小学生创新能力再强,也制造不出高科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的坚实基础。

一天,法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李必希应邀到英国的一家染料工厂参观指导,还没走到生产车间,就听到刺耳的铁器撞击声。李必希觉得非常奇怪。一位工长神秘地附在李必希耳边说道:“我们生产出的染料质量之所以好,就在于这撞击声。撞击反应锅的声音越大,生产出来的染料就越好。”

李必希带着疑问走进车间,仔细观察了一番,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铁是制成该染料的关键物质,工人撞击铁锅就是为了震下铁屑。于是他在留言本上写下:将铁粉撒入锅中,既可免去撞击声,又能保证染料质量。

如果一个人完完全全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理论与实际当中去,那么就会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这样很难有新的创造。在这方面,飞机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19世纪末,制造飞机的热潮在全世界范围内一浪高过一浪。但一些知识丰富的大科学家却纷纷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抵制飞机的制造。比如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勒让认为,要制造一种比空气重的机械装置到天上去飞行是根本不可能的;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也发表了相似的见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又从物理学的角度,论证了机械装置是不可能飞上天的结论;美国天文学家做了大量计算,证明飞机根本不可能离开地面。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1903年,连大学校门都没进过的美国人莱特兄弟凭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将飞机送上了天,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曾经这样说道:“知道许多事情有一个好处,就是至少在理论上可以有一个发现新事物的基础;但是,它也有一个逐步僵化的效应,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不会惊讶,这也就失去了做出创新的机会。”

1953年的一个深夜,化学家斯托凯在美国康宁玻璃公司研究室中,将一种特种玻璃的配料放入坩埚中加热时,因疲劳过度,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后,他发现坩埚中只剩下一些陶瓷状的不透明的物质。斯托凯痛恨自己的失职,便把它使劲往地上扔去。这时,奇迹出现了:“玻璃”居然毫无损伤!斯托凯惊得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经进一步实验,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微晶玻璃。

同类推荐
  •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你应该知道的100个儒家典故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勤学好问,“玉不雕,不成器”的刻苦磨炼,“尽信书不如无书”否定唯书本是从、思想僵化……一个个儒家典故含义隽永。本书从儒家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00个典故,说明其出处和释义,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故事,让人置身具体场景领悟儒家思想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智慧和闪光点,从中获得启迪,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狼性七绝

    狼性七绝

    狼的生存环境比人的生存环境不知要恶劣多少倍,而狼仍然笑傲丛林,不屈不挠,顽强求生,可见,狼的生存能力比人的生存能力也不知要强多少倍。狼性中隐含着一种永不言败的强者哲学,面对日益加剧的生存竞争,我们人类确实应该从狼性中找到生存与竞争的永恒启示。
  • 人生哲理智慧书

    人生哲理智慧书

    本书收有139个人生哲理故事,每个故事能激励你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体验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 你离创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只差一个项目

    你离创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只差一个项目

    想创业3年了,还没找到你的菜?大部分普通人想创业却一直没有行动的原因,就是怎么找到一个好的对的,并且适合自己现状条件的创业项目。对精英大咖而言,找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不是问题,但是普通人可能没有精英大咖那么思路敏捷,人脉宽广,找不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是岳麓书生弘道,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和过来人,拥有多次寻找创业项目的经历,希望能把这些经验方法分享给你,本书将以课程的形式,为你搭建一套系统的寻找项目的思维体系。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的天性,但经历苦难也是人生的必然。人是哭着而不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或许就注定了在人的一生当中,苦难永远多于快乐。笑对人生,是一超然的心态,也是一种凌驾于命运之上的气度。任大雨滂沱道路崎岖,我自勇往直前;笑对人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淡泊。保持一颗平静、平常之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面对人生道上的挫折和不幸,笑是最很好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厄运和不公,笑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传奇之北斗第九星

    传奇之北斗第九星

    星祭之后,少年的命运改变了,各大势力围着他转,他成了绝世天骄。世界围绕他。谁让他是北斗第九星呢!!!!
  • 命中注定我爱你

    命中注定我爱你

    醉酒之后,她意外和一个陌生男人做了羞羞的事情。相恋多年的男友对她山盟海誓,却背着她让另一个女人怀孕。而她在婚礼现场晕倒,被迫生下了那个陌生男人的孩子。后来她才发现,原来孩子的爸爸是商界只手遮天的集团总裁,而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男人手下的员工。男人将她按在办公椅上,欺身而下,嘴角带着冷笑:“从今天开始,上班时间你是我的人,下班以后你也是我的人!”她愤恨地瞪着男人:“我绝对不会让你碰我的!”男人撇撇嘴。“你这么有骨气,那我儿子是哪来的?难道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她还要说话,却已经被男人的吻堵住了嘴。本以为他只是想要宠儿子,没想到宠她比宠儿子更过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道星君

    天道星君

    我有一锅可以炼丹,我有一盘可以连星,苍云少年被家族陷害打入山崖,生死之际得星辰至宝,化星辰之主,域内无敌。
  • 路遥遥的奇幻之旅

    路遥遥的奇幻之旅

    一次意外,他穿越到魔法世界。在洪荒的大陆,他与万物相争,最后骗得美人归、争霸世界……
  • 九龙神皇

    九龙神皇

    来自地球的他不明不白的到了异界,这是他本来所在的地球吗?。。。一个关于九鼎龙皇的传说,然而这背后是阴谋?九鼎龙皇是什么样的曾在?。。。这一切都是迷茫。。。
  • 你能否爱我

    你能否爱我

    八年了,对于15岁喜欢上的这个男生,沈末微整整喜欢了八年,却从未得到他的一丝回应...傅修宸,我还要继续爱你吗,是坚持还是放弃...后来,沈末微明白了,年轻时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否则心心念念的都是他。太过完美的人,一旦过早遇见了,要么余生都是他,要么余生都是回忆....
  • 盛世长安之娇玥传

    盛世长安之娇玥传

    嘉元年间,容氏娇玥出生于太师府,幼年丧母,养在二房叔伯名下“小姐,顾世子又来了”“去叫六姐姐,既然是两情相悦,我也要满足他们不是。”“小姐,敌国太子向皇上请旨要您去和亲呢”“他疯了?我都不守妇道了,他还要我和亲?”……某一天,觉得失宠的某人,指着刚刚会爬的‘小兔崽子’“我跟你很严肃的的谈一个问题,那是我娘子,你不能抱她”“啊…娘…”“你不能亲她”“啊…娘…”“我打你啊,那是我娘子”……“你把我儿子送哪去了?”“让他去和他未来妻子培养感情”未来妻子的爸看着自己的娘子抱着两个奶娃娃:你做个人吧,我媳妇也不搭理我了架空文,无历史人物参考,文中部分官职和习俗参考了明朝(??ω??)??
  • 半生欢之苍南纪事

    半生欢之苍南纪事

    祁凌:人人都想要我这条命。本来这条命早该没了,现在我倒是愿意给你,你却不要。阿颜:是啊,我是天下最笨的人,所以这么好的机会也要不了你的命,你害得我那么惨,我还得给你熬药,你说,我是不是天下最倒霉的人。祁凌:呵,谁叫,你遇上的是我呢。阿颜:.......(真是不要脸的人啊...)
  • 青芒之恋

    青芒之恋

    突然,一只球滚到了杨颜的面前,杨颜转过头看着赵允佳,赵允佳举起双手说:“朋友,不是我干的。”一个男生跑了过来,对杨颜点头微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啊。”杨颜笑着说:“没关系。”心悄悄地多跳了两下。那个男生弯下腰捡起球,杨颜一不小心看到他手臂上结实的肌肉,突然感觉身边有许多粉红色的泡泡,愣在那里。谁都不会忘记对不对,学长,等我,
  • 关门弟子是个宝

    关门弟子是个宝

    仙山之上,晚霞淡淡笼着山头,相依偎的两人,看向云海,淡淡的忧,淡淡的喜,在这一路走来,已经融入彼此的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