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22600000008

第8章 坎坷股改路(2)

万科招股队那时被公司内戏称为“打狗队”。有时在菜市场,真的可以看到万科股票的摊子和大白菜摊摆在一起。而“队员们”除了摆摊设点,还分成几个小分队,走街串巷,对一个个居民区进行地毯式搜索、上门推销,就和今天的人寿保险推销差不多。包括王石都曾经自己跑到蛇口工业区,上台演讲做推销。可有时即使你说得口干舌燥,市民就是不理解股票是什么东西。有一次请工商局帮忙,由个体工商协会出面,邀请个体户开了个会,在会上反复向他们宣传股票发行的意义和股票的投资价值,可最后,个体户不耐烦了,说不用说这么多了,该摊多少我们就捐多少吧。让人哭笑不得。当时公司还派人到国库券认购大户巢先生家里去推销。巢先生看是新生事物,慷慨地认购了3000股,表示对改革的支持。在当时,个人一次买3000股绝对是了不起的大户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万科发行股票在企业内部不亚于一场暴风雨式的革命。而在全国范围来说,其意义也非同小可。

1990年元月,国家计委、体改委、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中科院四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一个股份制研讨会,王石和冯佳都去了。万科作为试点企业第一家在会上发了言。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分水岭。从那以后,股改工作才渐渐在全国推广,从而形成了一次新的改革浪潮。而万科也就在之后的一段时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众人关注的对象。到万科去取经,成了国家体改委对前来咨询的一些想要进行股改的企业的建议。

万科股份制改造后,企业就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性质变了,自然营业执照也要变。这次万科又给工商局出难题了:当时营业执照上的性质这一栏,可没有“股份制”这个词啊。最后,想了个万全之策:把全民、外资、集体、个人等性质全写上,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恐怕这本营业执照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了。

王石没要白分的股权

和万科19年来的蒸蒸日上形成对比的是,深圳以及上海最早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相当多企业普遍呈现老态、疲态,成为并购重组的主要对象。有一个有趣的统计,深圳最早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的数十家企业的老总,一直在企业留任至今的第一把手,似乎只有王石一人。这些离开上市公司的老总们,许多是因为企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被兼并收购,自然也不得不离开;也有一些是个人行为失当,东窗事发而被迫去职;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是高升了。像王石那样,把一家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做到大的,而且一直至今能够稳定掌舵的,确实在中国的企业家之中,是个很不一样的异数。

回顾这一段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没几年的上市公司岁月,王石的评论还是比较清醒和理智的:“早期上市的一批公司,包括万科在内,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万科为例,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动力是摆脱上级公司的行政干预,为了稀释上级公司的控股比例,最好的方法是到社会上募股。至于怎么运用募股筹集到的资金,想得并不是很清楚。还有,企业规模不大,业务架构也不尽合理。一方面上述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股民对投资回报要求的压力,迫使早期的上市公司为每年的利润奔命。市场好的时候,利润尚可;市场严峻连续几年,企业不能积极调整就会陷进困境。”

直到今天,王石还是很喜欢跟企业和社会公众人士讲“万科的教训”。他承认,万科在上市的头五年里,走了多元化的道路,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等到意识到的时候,要做调整已经很不容易了。“万科在1993年至1997年的五年时间里进行了专业化的调整,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一些犯同样错误的公司现在才开始进行调整,就有些为时过晚了,有不少成为资产重组的目标。”

不过,万科的股份制改造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并没有大量持有公司股票。换而言之,在万科,企业的产权和经营权一开始就是彻底分离的。而在西方,所有权和经营权经历了一个合—分的过程,现在甚至又出现了合一的趋势。

这对于王石来说,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决定。因为,当今天万科已经成为市值七八十亿元的庞然大物的时候,王石的股份也不过是十来万股,不超过万分之一的比例。因此,很多人为王石当初的决定而惋惜。如果当时王石要在自己创业打造的公司之中占有一定比例的股权,也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只要王石当时持有1%的万科股权,这么多年送配下来,价值的财富就可以用八位数来衡量了。这样一来,至少王石早就可以退休,去毫无顾虑地登山、航海,不需要每年辛辛苦苦赚60万元年薪。

万科在1984年创建的时候,政府没投一分钱,万科也没让政府担保过一分钱,每年还上缴利润。1988年,核算已经有四年历史的万科公司的资产时候,一度有官方的建议是三七开,国家三成,企业七成。但是万科人还是思想上比较慎重,总觉得还是应该国家多占一些比例。所以实际落实的方案是深圳市体改办的决定,60%归国家所有,40%归职工所有,这大约有五六百万元的资产。

“不是说全部都归我个人所有,但这个40%可以分,应该说我可以分到10%、15%、20%,40%要全部给我也是不可能的,当然当时我绝对没有要。”

15年后,王石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很坦然。“没有要主要是两个考虑,其中一个和我的价值取向有关系,我不愿意是暴发户的形象。不是我不爱钱,我只是不愿意成为暴发户。”

对于王石来说,他认为,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是合是分,这是一个在实践中才能明晰的问题,哪一种形式更有利中国企业的发展,恐怕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万科选择了分离的形式——“从我个人来说,因为我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就是,通过万科公司的创立和发展,培养出一批适应市场运作的职业经理队伍。我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人各有所志,我的志愿不是当所有者,而是当管理者。中国目前缺少职业经理阶层,但现在的年轻人更想当老板,既当所有者又当管理者。我只想当后者。”

我们今天没有必要为王石错过了暴富机会而惋惜,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的是,正因为王石自身一直对于财富有着鲜明的态度,所以他才能够以德服人,能够维持万科掌门人一职近20年,能够成功地聚集起一支万科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而过去20年来,一直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对于好露面的王石进行指责,针对其个人财务状况提出疑问的也不少,不过,这能够击倒相当多企业家的致命一招对于王石并不适用。

“在今天的中国,要名就不能要利,要利也不能要名。”王石经常提到的这个逻辑虽然听上去有点怪,但是他身体力行,而且做得不错。或者,换一个角度看,王石一直避免暴富,也是保护自己和万科的一个重要手段,绝非是书生之见,断不可以等闲视之。

股份制改造余波未了

当然,股份制改造的事情还没有一劳永逸,后续的风波一点也不比股份制改造的过程轻松。

1988年在深圳会堂第一届股东大会上,主持会议的王石曾出示两万股(1元/每股)的凭证,表示对万科的业务前景有信心,自己也掏钱来认购了。此举博得股东掌声回应。

后来有人开玩笑,说王石那天急了,怕大家反悔不给钱,先后数次出示认股凭证来安抚股东。王石也笑着更正:“那天只出示了一次。”

1992年3月,和平路50号万科总部二楼会议室,接待市体改办H副主任一行四人,话题是制止国企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三年前,H还是位处长,参与了万科股份制改造的整个过程,彼此很熟悉。但坐在对面的H副主任却表情严肃,显得一本正经:“根据中央精神,万科股改中的职工股应该属于国有资产,政府要考虑收回。”“你是开玩笑吧。”“没有开玩笑。”“那怎么收回?”“涉及的不仅万科,还有金田……”“别人不知道,这样说还情有可原。你是参与了两个公司的整个改造过程,政府批准的红头文件还是你起草的,怎么说变就变了?”王石越说越火,啪!一巴掌拍到桌面上。“你起草的特区政府下的红头文件就不算数了,是吗?”王石的声调继续提高,感到脸颊的毛细管在充血,“这40%你现在也要拿回去,讲不讲道理呀。”H副主任原本无光泽的脸色此时呈现铁青色,听王石把火发完,站了起来:“我们走吧,不谈了。”

股份制改造就是打开鸟笼子的过程。股改前的公司是笼中鸟,被人养着、管着,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股改后笼子打开了,从此可以“天高任鸟飞”,但也要经常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得时刻警惕被猛禽吃掉的危险。从依赖到独立、从稚嫩到成熟都必须经历痛苦。怕苦,就别出来闯荡;想飞,就别在笼子里呆着。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看的商务心理学

    给大忙人看的商务心理学

    谈判对手,亲切、温和、严肃、冷漠、防卫……各种性格和态度等因素杂糅在一起,显得难以捉摸,交流起来困难重重。本书详细阐述了多种营销商务谈判的心理因素,并介绍了各种克敌制胜的心理技巧,帮助你顺利解决问题,有效达成目标。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最流行的管理寓言

    最流行的管理寓言

    本书中含现代经理人不可不知的124个流行管理寓言,智慧尽在本书中隐藏,全书分为七编,有战略·决策·变革、员工·团队·制度、选人·用人·育人、激励·授权·沟通、计划·执行·成效、竞争·危机·创新、领导·品质·技能。快快买回家收藏吧!
  • 大咖说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

    大咖说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

    如果你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那么你不该错过本书!书中集结张兰、王健林、王志东、李静、潘石屹、冯仑等知名企业家,在问答、访谈中为你答疑解惑。从中,你能读到这些成功人士创业的甘苦,面对困境时的心路历程,以及经过实战检验的经验之谈。或许你能从只言片语间得到有益的启示,更清楚地看清自己脚下的路径。
  •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

    本书不是小说,不是学术著作,不是模板集,也不是关于成功的励志书。它只是一本以故事为叙述形式的项目管理说明书。如果你看完之后说“这个故事真有趣”,作者会觉得很遗憾;如果你说“这个故事教会了我如何管理项目”,作者会大大地张开双臂——庆祝《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的目的达到了。读完《红烧肉一样的项目管理》,会让你明白:只要在职场混,人人都需要懂项目管理;只要手头有工作,人人都可能是项目经理。项目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是像做红烧肉一样简单的工作技能。
热门推荐
  • 嗜血女皇:倾世绝颜

    嗜血女皇:倾世绝颜

    “这是最后一次,倾,等我回来必定十里红妆来娶你”那年他许下的承诺还历历在目,他许她十里红妆盛世嫁,可都在那一场变故中化为了泡影“呐,有没有见过一位墨发白衣的男子?”那日,她这样问即使她找遍天下,也不见他的身影“这是一位墨发白衣男子给你的信”信上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倾,再见……悬崖边,她坐在上面,低吟一曲悲欢离歌闭眼,跳下,睁眼,已在异世……
  • 丫头很狂:单挑恶魔校草团

    丫头很狂:单挑恶魔校草团

    (学院√宠文√np√美男√校草√)嘘……听说,这所学院的美男很多白乔乔以最后一名考上了全国著名的学院“星芒学院”。在这个贵族学院中,本打算在这熬天混日子,却没料到美男一个接一个的来到她身旁。霸道、温柔、可爱、腹黑、傲娇、高冷……我的天,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六大校草嘛!什么!竹马还要来!STOP!告诉我这不是真的!丫头,你很狂,竟敢单挑恶魔校草团!个个的来到她身边。
  • 半夏阳暖

    半夏阳暖

    一次偶然的邂逅,他成了张小涵的追逐方向。而现实的差距她无法靠近。坚守一段情。多年后再次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阿果

    阿果

    阿果的故事的灵感起源于九寨沟,那里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地方,是我心灵的桃花源。阿果的名字来源于当地的一个藏族小姑娘,阿桑的名字也来源于一个帅气的藏族小伙儿。故事的主题是寻找,阿果寻找妈妈阿因,其实就是果在寻找因。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阿果在寻找失去的母爱,他的爸爸白羽在寻找他曾经拥有的美好又短暂的爱情。命中注定阿桑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爱情,他选择了死亡。在书中他哭着对阿果说:“我可以说我不爱你了,我也可以从你的世界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我骗不了我的心。”我们的心灵是残缺不全的,总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东西可能一辈子也得不到,可是那些心中充满美好向往的人并未因希望渺茫而放弃。书中的主人公的结局,也许让人有些失望,但是乐观一些来看,他们毕生要寻找的东西,可能一直就在他们的心中,从未离开。寻找真相的路总是坎坷的,尤其是那种被刻意隐藏起来的真相。敢说真话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有时候还要冒生命的危险,因为真善美永远是假恶丑的死敌,它们互为镜子,照出了对方的本质。但是人类探索真相的路永远不会终止,就像书中的阿果不停地寻找妈妈一样,这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人之所以秛称为人的根本原因。
  • 哪些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的痛

    哪些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的痛

    现在的孩子们,有父母的精心呵护,但是有一群孩子们他们却早早的脱离了父亲或母亲的爱护,独自忍受着点点滴滴的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自暴自弃,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断的给社会创造价值。
  • 创世纪末世进化

    创世纪末世进化

    末世是大家的,末世也是强者的。末世也是新的开始,神话的起源,历史的起点,如果你我在末世不幸没被挂掉,而又悲催的成为了强者,那么你们只能勉为其难的铸造神话!嘿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上神倾城妃

    傲娇上神倾城妃

    一个从天而降的蛋改变了侯府大小姐原本的命运,而那从天而降的妖孽萧君陌谁又能告诉她,为何如此冷酷无情的人,内里怎么也如流氓一般呢?啊,萧君陌,你在干什么,啊大流氓,且看,我们的神君萧君陌是如何追到自己的小蛮妻的。
  • 小豆子与阴阳眼

    小豆子与阴阳眼

    嗷嗷……谁来告诉她,这是肿么一回事?不就是看中了个帅哥想倒追吗?犯得着被这么个腹黑男通缉吗?那没良心的朋友也不来帮一把!眼看她都要被拆吃入腹了,她不要!帅哥,救命啊!咋这个帅哥忽然变成了俩个,到底哪个是真的,谁来告诉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