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77400000031

第31章 知行合一,戒除臆想赢在实践(1)

关于思考和实践的关系,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识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可以分开作两样事情。王阳明用哲人的眼光点出了“心”和“行”之间的联系。

知行合一,圣人工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非生而知之,要想成就事业,一是靠思考,二是靠实践自思考和实践互为因果,不经过思考而付诸的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经过实践验证的认识,就会成为空中花园和乌托邦。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思考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践,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迈开更大的步伐。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是对事情各方面的了解和考虑,只有当人对整件事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开始行动。行,则是将那些思考明白、了解清楚的事情付诸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在王阳明看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知与行的结合上追求实效,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相传在唐代的中原地区,有一个地方盛产灵蛇,其胆和心都是上好的药材,因此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这种灵蛇毒性很强,非常可怕。为了求财,还是有不少人以生命为代价去捕蛇。

这天,有三个小伙子来到盛产灵蛇附近的村子,准备进山抓蛇。第一个小伙子在村子里住了整整一天,休息得差不多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斗志满满地上山抓蛇。然而几天之后,人们发现了他在草丛中的尸体。

原因是他不懂得蛇的习性,在山里到处乱走,结果将灵蛇惊动了,被蛇咬死了。

第二个小伙子见此情景,吓得够呛,对抓蛇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恐惧,结果整日在山的入口处徘徊,最终一事无成。

第三个小伙子不急于进山,也没有害怕,而是找到村里有经验的捕蛇人,向他们询问如何寻找蛇穴以及引诱蛇出洞等技巧,同时还掌握了制作解毒药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这个小伙子带着工具上山了。十几天过去了,村子里的人都以为他也丧命蛇口,结果他竟然背着一个沉重的口袋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村里,口袋里足有几百条灵蛇。他大赚了一笔,也成了著名的捕蛇能手。

同样都是进山捕蛇,一个是未经思考直接行动,一个是过于深思熟虑而不敢行动,一个是思考填密小心行动,便有了死亡、徘徊和成功三种不同的结局。由此可见,“知”和“行”缺一不可。有行无知,一个人就容易缺乏判断力和创新力,最终成为一架冰冷的机器;有知无行,一个人就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没有意义。

只有在学中干、干中学,做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才能在思考和实践的结合中有所长进。

王阳明不仅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观点,他本身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他想要通过走仕途来实现理想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读圣贤书筹备科考;在他进入官场之后,学习官场之道的同时也悟尽职守;在他带领军队平定叛乱的时候,少年时期阅读的军事著作也被活学活用在了战场上……可以说,王阳明的“人生公交车”每停靠在一个站点,他之前的积累和历练就能马上运用出来,最后收到奇效。

由此可见,在王阳明的心中,对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所以他在行动的时候从来没有慌乱,即使偶尔出现点小插曲,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原因何在?就在于王阳明的脑子里有一个初始的认识——知行合一。

人生中最重要也是经常做的两件事,就是思考和行动,它们像呼气、吸气那样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时代的学习计划到学习实践,到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和职场经历,总要经历思考到行动这一过程。如果在行动前没有深思熟虑,或者只知道思考而不付诸实践,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甚至贻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思考与行动,永远是共生共存的,偏废其一,必将出现闪失。心学的核心思想,也正是通过一知一行来体现的。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的主宰,成为改造世界和社会的主要动力,原因就在于拥有“知”这种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能在“知”的驱动下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空谈误事,实干兴业

关于空谈和实干的辩证关系,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用克己功夫,只是说说而已,这样最终是看不到天理的,也不能认识私欲。好比人走路,走了一段才能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再走,这样才能慢慢地到达目的地。

获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即便是最简单、最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这是因为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要想收获成功,必须多实践,在身体力行上下工夫。

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下工夫克制私欲,每天只是说一说,最终就认识不到天理和私欲的区别。就像人走路,走一段才能看清楚前面一段。到了岔路口,有疑惑就要问,问明白再走,这样才能渐渐走到目的地。也就是说,光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是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认识天理的,因此王阳明感叹:“天下大乱,只因空谈多而实践少。”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实于家,一是空想家。空想家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往往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实干家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想家大多只是站到平庸的一边。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廉颇率二十多万大军驻守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做好长期抵抗的准备。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如何对付。如今来的是王龁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一意孤行,让赵括带领二十万大军去接替廉颇。

秦国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场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谙熟兵法,但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出虚无缥缈的军事楼阁,然而在真实的刀光剑影中不堪一击,赵括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的代表贻笑千古。

良好的理论很重要,但是理论若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就不可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中有效的力量。无论是空谈者,还是空想者,往往自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这是极度错误的想法。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掌握知识是为了应用,有了目标,要实干才能实现,否则,单凭空谈异想天开,将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少空谈,多实践。

懒惰人生最要不得

王阳明说:“懈怠的人,就像用来舂东西的杵,有二种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一天使用损坏。二是不能自立,丢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长日久渐渐不能使用。”在王阳明心中,他痛恨懒惰。中国的儒者常说“天道酬勤”,他们所谓的“勤”,不仅指勤于持家,还包括勤于治学,勤于修身、处事、立业等。孔子也要求他的学生勤勉地去做世上之事,即“敏于事”;《圣经》上说: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极端鄙视懒惰,他称懒惰为“撒旦的蒲团”,认为当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时,就会想入非非,进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务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

王阳明强调的是,一个人,天生两只手,就是要做事;生来一双脚,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讲话,都是天赋于人的本能。如果不用,人不就成为废物了吗?

其实,懒惰与贫穷还是孪生兄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它们互为因果。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必须舍弃懒惰,要能勤劳精进。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一沾懒惰,富可变穷,穷或成恶,至无所不为。因此,对于“懒惰”一词,不可不深戒自儆也。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有三个人坐在一个小旅店的外面。

他们看见一个送葬的队伍经过,便让一个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轻人去打听打听是谁死了。

小伙子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个看起来挺可爱的名叫‘懒惰’的贼悄悄地谋杀了。”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懒惰’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讨厌他,他又为什么要谋杀人呢?咱们一起去找‘懒惰’,然后把他干掉,免得他再害人。”于是,他们打算去找“懒惰”,终止他的罪行。

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5公里,有一个村庄。最近,那里流行一种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个倒霉的地方,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

三个人朝那个村庄出发了,他们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他们刚刚走了3公里就碰上了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他们嘲笑那老太太的皱纹和她的缕缕灰发,还取笑她的脏乱的衣服,尽管老太太神色惊慌,可是他们还是挡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们,给我让条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诉你们,‘懒惰’正在追缠着我,想杀死我,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赶快把路让开。”

“我们不会让开路的,”那个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好朋友‘成功’,等我们找到他,我们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那老太太说:“先生们,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懒惰’的话,只要跑到那山顶上,看到一座红房子,你们就能找到它。”

三人听到这话,就放老太太走了。

他们跑上山走进那座红房子里,并没有发现‘懒惰’,却发现那座红房子简直就是天堂。房子里面有精美的食物,有无数好玩的器具,有舒适的床铺,有漂亮的衣服,还有用不完的金钱。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三个人开心地看着这一切,很快就把寻找“懒惰”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以后,三个人什么也不做,只是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渐渐地,他们身体长得肥胖了,精神变得颓废了。由于什么都不愿做,疾病也渐渐缠上了身,但他们谁也不愿放弃这种舒适的生活,他们每天和那个看起来挺可爱的“懒惰”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突然看到“死亡”正微笑着走来。他们惊慌地想离开,而“懒惰”却紧紧地压迫着他们,不让他们动弹。就这样,三个人都被“死亡”带走了,和那个被“懒惰”杀死的“成功”埋在了一起。

看了这则寓言,你还认为懒惰是一种享受吗?其实,人多数是不懒惰的。你看,耳朵天生是要来听声音的,人们希望听得更远、更大声,发明了扩音机、广播机;眼睛天生是用来看世间万物的,但是人觉得不够,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因此又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双脚天生应该是用来走路的,但人又希望能与时空竞赛,人们又发明了脚踏车、机车、汽车等。

惰性是人的一种天性,不过惰性的表现往往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个念头,只要你能够把这个念头打消,那么懒惰也就会从你的身上逃走了。赶走了懒惰的你,就自然而然地会从自己动手改造自己开始,你的许多实践,你的许多行动,都会在你的勤劳中获得回报。一旦你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那么你将可以利用这项新技能提高你的人生质量,而这一提高,将会使你感到你是在主宰着你自己的人生。既然你已播下良种,又赶走了人的惰性,那么你就不可能没有美好的收获。

同类推荐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不是高中低档各式心灵鸡汤,而是严肃的心理学书籍;不是数理类心理学教科书,而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不是超级难读的学术书,作者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心理学书籍。《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代表作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心理学经典著作。现代人的精神苦闷、对科学文明的厌倦与抵抗等现象,荣格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书里都有非常精辟与独到的见解。荣格不但为文明指出了这些现象,而且为现代人开出了一帖解救精神痛苦的良方。
  • 神话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及其哲学意义

    神话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及其哲学意义

    女娲、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祗,但也被史官们誉为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英雄,所以追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自然要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为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相一致。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追溯女娲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生殖崇拜,也是母性崇拜的时期;中编追溯伏羲、女娲成婚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图腾崇拜,也是双性崇拜的时期;下编追溯伏羲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太阳崇拜,也是祖先崇拜时期。本书观点新颖,论述严谨,考证严密,行文流畅,图文并茂,是一部有特色、有分量且有补白意义的关于女娲伏羲神话源头及中国神话源头的学术专著及人文读本。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冒牌千金夺君宠:迫嫁王妃

    冒牌千金夺君宠:迫嫁王妃

    那日,发落眼前,她听见,是谁的心碎落一地;那夜,凤冠霞帔,惟见一双苍白的手死死拽着佛珠。她是恩宠万千的宰相千金,亦是拉拢皇权的重要棋子,纵使不甘心又能如何。“成事之后,还你自由!”只为这承诺,从此,入侯门别萧郎,她亦不悔!这一生她所求不过是一片真心罢了,为何却让她身心俱损?笑破红尘,曲终人散后,又是谁执起她的手,真心一付,生死相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丁香花开的季节

    在丁香花开的季节

    “一天天的别跟我扯臭氧层子。”“你们都是猪。”“进步这一点儿也能算进步?”“成绩好的秘诀无外乎坚持和积累。”“试试别的方法,别局限在一种思维里。”
  • 不结尾的爱恋

    不结尾的爱恋

    开学时,他们相碰了。一位是美男,一位是才女。在死党的“帮助”下,他们越来越近,可谁也不知道,这其中,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 如果故事能完美

    如果故事能完美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金鼎中学某一届毕业生又纷纷回到母校。二十二岁的他们纷纷接到一封邀请函,没有一个人拒绝。七年未见之后,又将发生什么故事。
  • 我是影帝黑粉

    我是影帝黑粉

    “你有被朋友背叛过吗?你又被人骂过吗?你知道鲜血的味道吗?你喜欢黑暗吗,你是不是也带着一层厚厚的面具呢?来吧,加入我们房晋黑粉家族!”房晋:这tm这么东西啊!
  • 狩猎高武

    狩猎高武

    看不见的黑夜,更危险猜不透的心思,是人心死亡后的世界,见……诡异!这个世界很危险,我来,我见,我……狩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细水长流终成空

    细水长流终成空

    江湖之远,江湖之人刀尖舔血。沙场之险,沙场之人浴血奋战。庙堂之高,庙堂之人争权夺势。寒轻羽身处江湖,杀戮不断,却渴望细水长流;唐卿爅,身处沙场,殊死拼搏,却渴望早归安稳;云司玚身处庙堂,筹谋算计,却渴望平凡如常。可到头来,所追求的,不过皆是一场空……
  • 苍穹神印

    苍穹神印

    一颗奇特神珠改变了一个奴隶的命运从此缥缈大陆上又多了一名修炼者他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他不断的变强在一段波澜之后发现这一切都是天的阴谋他为了结束这看不惯的世界与天抗争,与神争斗最后站在了神的领域让所有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