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85200000024

第24章 耍聪明不如装糊涂,世界美在雾里看花(2)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在人们的眼中一度像个白痴一般,但是他却干出了伟大的事业。阿甘出生在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

阿甘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的时候受尽欺侮,他的母亲为了鼓励他,常常这样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一颗会是什么味道。”他牢牢地记着这句话。在社会中,阿甘是弱者,他几乎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于是,他选择命运为他做出安排。

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

随后他们一起开赴越南战场。战斗中,阿甘的小分队遭到了伏击,他冲进枪林弹雨里搭救战友,丹中尉命令他乖乖地待在原地等待援军,他说:

“不,布巴是我的朋友,我必须找到他!”虽然最终没能挽救布巴的生命,但至少,布巴走时并不孤单。

战后,阿甘决定去买一艘捕虾船,因为他曾答应布巴要做他的捕虾船的大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丹中尉时,丹中尉笑话他:“如果你去捕虾,那我就是太空人了!”可阿甘说,承诺就是承诺。终于有一天,阿甘成了船长,丹中尉当了他的大副。

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于是,珍妮让阿甘离自己远远的,不要再来找她,可阿甘依旧会在越南每天给珍妮写信,依旧会跳进大水池里和珍妮拥抱。珍妮说:“阿甘,你不懂爱情是什么。”阿甘说:“不,虽然我不聪明,但我知道什么是爱。”珍妮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但阿甘从未放弃过她。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傻瓜的天性里含有一种自然的忍让、宽容和视而不见,是一种精明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傻瓜由于自身的特点,目光往往是不够尖锐的,这样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挑剔。一个不去挑剔生活和别人的人,是幸福的。而生活中的糊涂就是这样。

曾读一篇妙文,其中有句话恰好道出了其中奥妙:“天下最傻的人,是把别人当傻子的人!”阿甘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拜赐于他的傻、不计较输赢得失。阿甘总是那么快乐、那么勇敢,我们以为他不知道自己和别人不同,没想到,原来他一直都承受着因歧视而带来的痛苦,从而不希望他的孩子同自己一样,原来他不是不知道,只是装糊涂,不计较。

装聋作哑可以息事宁人

有些事情,非要较真儿,就会愈加麻烦,相反若装痴作聋,来个“难得糊涂”、“无为而治”,也许会有满意的结果。

应变,不一定就是快人快语、一语中的而解决问题。在某些时候不作反应、装聋作哑,反倒是一种最恰当的处世技巧,事情反倒可能解决得更圆满而不露痕迹。

战国时期,楚庄王亲自统率大军出外讨伐,结果大获全胜。班师回京城时,百姓夹道欢迎,盛况空前。为了庆贺赫赫战功,庄王在渐台宴请群臣。文武百官谈笑风生,无不喜形于色。庄王举杯祝贺,与众卿同欢共乐,并召来殡妃和群臣同席畅饮。

此时,渐台上钟鼓齐鸣,歌舞不断,人们猜拳行令,兴致极高,不知不觉中日落西山。可是庄王兴犹未尽,遂命点起蜡烛夜宴,又命宠妃许姬斟酒助兴。

不巧,忽然刮来一阵大风,蜡烛都被吹灭。黑暗中,一个人趁着混乱,竟然拉住了许姬的衣袖。

许姬恼怒,又不便声张,挣扎之中衣袖被撕破。直到她机警地扯断那人帽子上的缨带,那人才惊慌地溜掉。许姬走到庄王跟前,附耳报告了实情,并请庄王查办那个色胆包天之人。

庄王听罢,沉吟片刻,吩咐左右先不要点蜡,然后命令众卿解开缨带,摘下帽子,纵情畅饮。群臣闻言,纷纷解开缨带,摘下帽子,这时庄王才命人掌灯点烛。在烛光之下,但见群臣绝缨饮酒,已无法辨认谁的缨带被扯断了。庄王就像没发生这件事一样,与众人饮至深夜方散。后来,庄王再也没有提起此事。

又过了几年,庄王出兵伐晋,命襄老为前军统帅。襄老回到营地后,召集属下商讨策略。其部将唐狡请命,愿为大军开道,不获全胜不返营。

于是,唐狡只带几百名亲兵,连夜奔袭而去。由于唐狡晓勇善战,晋军被杀得落荒而逃。庄王的后续大军竟一路未遇到一个阻兵,直取郑国都城荣阳。

庆功会上,庄王称赞襄老用兵神速,勇敢非凡。襄老却说:“实非老臣之力,而是部将唐狡孤胆制敌的功劳。”

庄王遂召见唐狡,并当众加倍赐赏。唐狡忙跪下道:“臣受君王之恩赐已经很厚了,哪敢再领赏呢?”庄王惊讶道:“寡人并不认识你,怎么说受过我的赏赐呢?”唐狡愧色满面,低声谢罪:“绝缨夜宴扯住美人衣袖的就是我。大王不追究我的死罪,我一直感激你,没有一天忘了这事,所以这一次我率军进攻,是准备以死相报。”

在场的大臣听了,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庄王命令人们解缨摘帽,一时间对庄王的做法,都非常敬佩。襄老不禁赞叹道:“倘若当初君王不能容人之过,谅解别人,而是在绝缨夜宴上明烛治罪,又怎能得到唐狡拼力死战呢?”

庄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没有小题大做,而是以平静的语气命大家一起解缨摘帽、息事宁人。无独有偶,唐代宗算不得一个明君,但他也曾以不变应万变的说话方式,施展装聋作哑术,平息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纷争。

唐代宗时,郭子仪在扫平安史之乱中战功显赫,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并且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暖为妻。这小两口都自恃有老子作后台,互相不服软,因此免不了口角。

有一天,小两口因为一点小事拌起嘴来,郭暖看见妻子摆出一副臭架子,根本不把他这个丈夫放在眼里,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仗着你父亲是皇上!实话告诉你吧,你父亲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所以才没当这个皇帝。”

在封建社会,皇帝唯我独尊,任何人想当皇帝,都可能遭到满门抄斩的大祸。

升平公主听到郭暖敢出如此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气的机会和把柄,立刻奔回宫中,向唐代宗汇报了丈夫刚才这番图谋造反的话。

她满以为,皇父会因此重惩郭暖,替她出口气,而唐代宗听完女儿的汇报,不动声色地说:“你是个孩子,有许多事你还不懂。我告诉你吧,你丈夫说的都是实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仪保全下来的,如果你公公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李家所有了。”并且对女儿劝慰一番,叫女儿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话,乱扣“谋反”的大帽子,小两口要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在皇父的耐心劝解下,公主消了气,回到了郭家。

这件事很快被郭子仪听到了,可把他吓坏了。他觉得,小两口打架不要紧,儿子口出狂言,几近谋反,这着实叫他恼火万分。郭子仪即刻令人把郭暖捆绑起来,并迅速到宫中面见皇上,要求皇上严厉治罪。可是,唐代宗却和颜悦色,一点儿也没有怪罪的意思,还劝慰说:“小两口吵嘴,话说得过分点,咱们当老人的不要认真了。不是有句俗话嘛,‘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们在闺房里讲的话,怎好当起真来?咱们做老人的听了,就把自己当成聋子和傻子,装作没听见就行了。”听到老亲家这番话,郭子仪的心里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感到十分轻松,眼见的一场大祸化作芥蒂小事。

小两口关起门来吵嘴,在气头上,可能什么激烈的言辞都会冒出来。

如果较真儿,就将家无宁日。杀人不过头点地,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唐代宗用“老人应当装聋作哑”来对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讲了一句近似谋反的话而无限上纲、大动杀机,而是化灾祸为欢乐,使小两口重归于好。他的这笔利弊得失的账算得很明白。有些事情,非要硬去较真儿,就会愈加麻烦,相反若装痴作聋,来个“难得糊涂”、“无为而治”,也许会有满意的结果。唐代宗对郭子仪说的那番话圆滑老练之至,说明其说话的修养已达相当高深的境界。

守拙若愚比聪明更胜一筹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候却依赖糊涂才得以体现。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人生是个万花筒,人在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但是,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做人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聪明的表现,人贵在能集智与愚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

秦汉时期的著名谋略家陈平年轻时,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后,独自一人带着宝剑逃亡,摆渡陈平过黄河的船夫,见他狼狈的样子,猜到他是逃亡的将士,认为他身上一定带了不少金银财宝,顿起杀机。陈平看出了船夫的企图,虽然很害怕,但仍然沉着应付,主动脱下上衣,光着膀子帮船夫撑船,船夫见他没有财宝,便打消了杀人的念头。

船夫送一个客人过长江,见客人用黄色的金杯喝酒,起了歹意,其实,客人用的是黄铜杯子,根本不是金杯。客人对船夫异样的眼光也有所察觉,于是为了防止万一,随着船的颠簸故意将杯子扔进江中。船夫见失落了金杯,感到十分惊讶和惋惜。客人趁机解释说:“这是一只黄铜杯,掉到江里没什么可惜的。”客人的机智使自己免除一场杀身之祸。

在不便直言的情况下,委婉地点拨几句,让听者明白自己话里的真实意图,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很贤惠,有时还帮助唐太宗处理政务。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厚葬了她,并将陵墓命名为昭陵,为寄托深深的思念之情,唐太宗还令人在宫中搭建了一座很高的楼台,稍有闲暇便登上楼台远眺昭陵。

一天,唐太宗带领魏征等大臣一起登上楼台,眺望了一会儿,唐太宗问魏征:“爱卿看到昭陵了吗?”

魏征揉揉双眼,看了半天,说道:“皇上,臣老眼昏花,实在看不见啊!”

唐太宗心想:岁月不饶人,魏征真的是老了!于是,他很有耐心地指给魏征看。

魏征又看了看,对唐太宗说:“臣刚才以为皇上是让我看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墓),若是看昭陵,臣还是能看见的。”

唐太宗听了,深感惭愧,下令拆除了宫中的这座楼台。

在这里,魏征借口自己眼花,点出了唐太宗父亲的陵墓名称,暗中告诫唐太宗:不该只思念自己的妻子,更要思念作为开国元勋的父亲。魏征虽然以直言相谏而闻名,但他也深知不能过于冒犯皇上。唐太宗心照不宣,明白了魏征的用意,立即改变了以前不合适的做法。

老子推崇“糊涂”。他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而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于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即大智若愚。庄子说: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行了。

同类推荐
  • 用机智代替愤怒

    用机智代替愤怒

    心理学家认为,愤怒是一种负面情绪。一个人经常生气、恼怒,就会使其身心受到极大的损害。对此,我们应该学会机智应对,在愤怒的时候学会克制,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冷静。控制愤怒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应对。长期忍气吞声,只会使愤怒升级,如果能用机智化解愤怒,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反击,那么,你就会变得心情舒畅,每天都有好心情!面对愤怒,我们在学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用机智来“应对”愤怒,让愤怒的情绪通过健康的途径发泄出来。
  • 潜意识的奇迹:发现内心强大的自己

    潜意识的奇迹:发现内心强大的自己

    本书中,约瑟夫墨菲博士以科学的态度阐明了心理学中潜意识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并列举了大量来自生活的实例,以说明潜意识的影响力。同时,他还向读者介绍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以使读者保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迈向成功,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幼学琼林解析

    幼学琼林解析

    本套丛书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青少年学习国学,掌握国学,热爱国学,直至将其发扬光大,辉耀千古。它是青少年学习国学的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辉。
  •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你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走入了职场,要怎样才能把事做好、把人做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社会、融入到职场?这里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所谓人情世故,是指与人交往中的博弈与礼数。这在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当今社会尤为突出。对于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而言,若想在人际交往中站稳脚跟并最终胜出,的确是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才算走好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才能迈好踏入社会以后的每一步。
热门推荐
  • 仙仑决

    仙仑决

    被暗敌下杀手一路追逐,一招不慎功力被封,以真身落入凡尘,他本以为自己在劫难逃,却没成想被她当成宠物抱回了家中修养......他放弃一切只为追求心中最本真的、最想要的,和她在人世间双宿双飞,可随之而来的却是隐藏在暗中的各种危机,还有突然出现的上千年未曾露过一面的神秘者......这一切的一切,彷佛都是一种暗示......
  • 医事法学(第3版)

    医事法学(第3版)

    本书根据近几年医事法律立法新的变化,全面叙述我国的医事法律制度,并从理论上论述了医事立法的理论及方向。本书保持了前版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基本特点,仍将全书内容分为医事法学基础理论、现行医事法介绍和现代医学与法律问题等三部分,并保留了原有体例结构。本次修订主要是充实了最新法律法规,如《护士条例》、《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和《侵权责任法》等。
  • 夕月夕

    夕月夕

    魔族少主易冰凡与狐族公主雪樱之间相遇相知相恋的故事,由于两族恩怨,他们该如何捍卫自己的爱情呢!
  • 痞子总裁别惹我

    痞子总裁别惹我

    这是一场摄人魂魄的惊世之爱,他们的爱情,总在拐角处。第一次,她贴着一张死人脸皮出现在他面前,任由他羞辱,却一声不吭。背后的她,还要背负被一个心理扭曲男人折磨的凄楚。第二次,她带着一个陌生的男孩再次回来,而他已经为了她失去一切,焦悴不堪。在他极为落魄的时候,她恶语相向,恨意十足。
  • 道莲生

    道莲生

    苏策守着一座道观,一心修仙。直到科学破灭,神话降临,仙道复苏,人兽野蛮生长,地球终成天圆地方。苏策偶然的一法,欣喜若狂。活生生将自己的上等天赋练废。获得下愚成就。苏策:“我该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喵呜!(好吃)开局一直猫,升级全靠吃
  • 蔷薇花下的血迹

    蔷薇花下的血迹

    没有上过大学的女主高中毕业就去上班一直过着非常平凡的人生直到遇见小路上碰见了不存在的一幕
  • 等那秋风来

    等那秋风来

    十个寒秋,赵一一直守候在约定的地点,他知道这是毫无意义的事,但在他的生活中,这比任何事都重要,他,一直在等那阵风来。
  • 半是成长半是伤

    半是成长半是伤

    成长的岁月里,看看齐奇的蜕变。从小太妹到学霸的逆袭,她是如何面对友情亲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她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 池渊

    池渊

    为天下之大公义,礼而不仁,振臂而寡应耶?
  • 阿赵不会认输的

    阿赵不会认输的

    阿赵:赵文德,普通大学生和“我”有前科的学生是好朋友。以他们两个与陈韵竹,连采薇的感情故事为基本脉络,介绍了“我”男主人公阿赵,女主人公连采薇和陈韵竹关于“平凡”“善”的个性诠释。而男一号主人公和“我”在地震中将会考验他们的善,到底有没有通过考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