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0600000009

第9章 陆战篇(3)

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援的苏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战。

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千米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德军SS装甲军的3个师齐头并进,“虎”式重型坦克在前,马克—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千米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千米,加之德军战线狭长,500—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

战斗一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100辆“虎”式坦克。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使南线德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历时50余天的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于1943年8月23日以苏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这场会战后,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转入了战略进攻。斯大林在评价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

高科技打低水平战争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热点地区——中东,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争,即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从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落下帷幕,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它不仅使两伊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还殃及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稳定,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伊拉克和伊朗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但长期存在民族宿怨和边界争端,曾多次为阿拉伯河下游地区的归属问题兵戎相见。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全国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要目标。伊拉克国富兵强,极力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对其进行打击,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这便使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边境冲突加剧。

战前,伊拉克总兵力24.2万人,另有民兵约10万人;伊朗总兵力24万人,另有革命卫队约9万人。伊朗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国际处境孤立;武器装备不足,军队几经清洗,军队与革命卫队之间不够协调,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伊拉克在经济上有阿拉伯富国做后盾,武器装备供应充足,然而其国土只有伊朗的1/4多一些,人口约为其1/3,兵源严重短缺。

1980年9月22日拂晓,为夺取有争议的边境领土,攻占伊朗南部阿拉伯人聚居的阿巴丹等重要经济地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接着,伊拉克出动大批作战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个城市和7个空军基地。

23日凌晨3时,伊拉克的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近7万人、1200余辆坦克,越过边境,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

经过一周的激战,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伊朗约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边境全部哨所,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长600千米、宽20千米的狭长地带,深入伊朗境内10—30千米,南部战线最长入侵纵深达90千米。

面对伊拉克咄咄逼人的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等目标进行了报复性轰炸。地面部队调整了部署,急调增援部队阻滞对方进攻。1981年9月27日,伊朗开始全面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将其收复。6月,伊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从伊朗撤军。

伊朗拒绝伊拉克的停火建议,不给伊拉克以喘息之机,1982年7月13日晚,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突破伊拉克防线,深入到伊拉克境内20余千米。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动用10万兵力进行反击,对进攻的伊朗军队进行围歼,挫败了伊朗军队的攻势。此后,双方你来我往,战争进入僵持状态。

1984年2月,伊朗不顾伊拉克的停战要求和国际调停继续进攻,企图迫使萨达姆下台。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的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发起主动出击,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趋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主要出海口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伊朗对科威特进一步施加压力,仅1987年的头4个月,袭击出入科威特港口的船只就达16艘。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但由于两伊积怨甚久,在停火问题上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导弹袭城战”。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攻势,并于18日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2年之久的法奥地区。

伊拉克收复法奥地区,拔掉了伊朗赖以进攻伊拉克南部地区的重要据点,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取得的最大的战役性胜利,成为“两伊战争的转折点”。

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4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第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的监督下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两伊战争在被称为“石油宝库”的海湾腹地进行。由于旷日持久、规模浩大,致使两伊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伊朗伤亡100多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伤亡40多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亿美元。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在客观上削弱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了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致很快忘记战争教训,停火2年后贸然入侵科威特,酿成了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是双方大量使用先进或较先进武器的现代局部战争。战争爆发前,两伊不惜巨资购置了大批先进武器设备。战争爆发后,双方更是不惜血本,向美、苏等国进口武器。在战争中,双方频繁使用先进飞机实施狂轰滥炸。然而,由于两国军队训练水平低,人员素质、指挥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先进武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那些价值昂贵、数量有限的地基战术导弹,往往被用于袭击普通城镇,没能在战场上充分发挥其战斗威力。因此,西方一些军事评论家称这次战争为“现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战争”。

两伊战争给世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任何富有的国家,都承受不起一场拼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战争,巨额资金虽然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但买不来军队的现代化水平。

现代科技下的阿拉曼战役

著名的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役的转折点,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曾高度称赞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它实际上标志着命运的关键性的转折,我们可以说,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而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阿拉曼战役确实使“不列颠交上了好运”。

北非战事是最先由墨索里尼一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横扫欧洲。早就对英法北非殖民地垂涎三尺的希特勒的盟友墨索里尼,眼见法国战败,英国忙于保护本土,遂趁火打劫,于1940年9月派意军24万进攻埃及,企图消灭在埃及的5万英军。孰料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两军对阵竟被英军杀得损兵折将,仅俘虏就让英军抓了13万人。不得已,墨索里尼只好向希特勒求援。见法西斯盟友让英国人打得头破血流,希特勒自然不能无动于衷,遂于1941年2月派得力干将隆美尔率领经过沙漠战训练的“非洲军团”赴北非参战。隆美尔被誉为“上帝赐予第三帝国的战将”,对坦克战很有研究,茫茫的北非沙漠正是他施展才能的理想战场。隆美尔的部队一抵达北非就连出狠招,将英军打得丢盔卸甲,占领英国在北非的重要军事据点托卜鲁克,并一直推进到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使英军在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的地位危在旦夕。

消息传至伦敦,英国一片混乱。英国中东地区的总司令奥金莱克自然成了众矢之的,最终丢官去职。英国军方也因连战皆败而处于难堪的境地。丘吉尔本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他那称雄于世的如簧之舌如今也抵挡不住来自各方舆论的强烈指责,恨得丘吉尔将从不离手的雪茄掷之于地,擂桌大叫:“隆美尔!

隆美尔!——别的都无关紧要,只要能打败他就行!”

大英帝国的全面惨败,使一贯骄傲的英国人在感情上已经受不了,希望能有一点胜利的曙光出现;丘吉尔在和罗斯福的较劲中,渐处下风,他个人也迫切需要某种成功所带来的转机,尤其需要在中东的成功。总之,无论从哪方面讲,英国都需要一次“罗马式”的胜利。

时势造就英雄,历史把重任压到了蒙哥马利的肩上,在此之前并不出名的蒙哥马利凭此一战奠定了其“二战”名将的基础。丘吉尔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这位绰号“猴子”的将军能用他的智慧制服隆美尔这只狡猾的“狐狸”。后来的事实证明,蒙哥马利正是那种福将,他果真给英国带来了人们企盼已久的福音。

大战的烟尘掩盖不了双方准备决战前忙碌的身影,蒙哥马利明白这一次战争必须取胜,大英帝国已经再也输不起了。而这个时候,隆美尔却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的被动。经过连续数月猛攻猛打的德意军队已如强弩之末,由于希特勒此时正忙于苏德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顾不上增援北非。与英美源源不断的补给相比,德意北非部队在托卜鲁克战役之后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补充。从表面上看,德意方面与英军方面各为12个师,但在部队实力上相差悬殊。英军每个师经过补充都齐装满员,12个师拥有23万人;而德意方面的每个师仅有6000来人,12个师才8万人。武器装备方面:蒙哥马利拥有1440辆坦克,其中包括美国提供的新式“谢尔曼”重型坦克300辆;而隆美尔仅有260辆德国坦克和280辆意大利老式坦克。另外,长期跋涉征战的疲劳,沙漠的烈日风沙和缺水的干渴,使本来就不满员的德意军队内部还充斥着大量的病号。

形势看来不错,大英帝国在背运多时以后开始交上了好运,蒙哥马利决定利用这次好运的机会对德国人大打出手。1942年10月23日21时40分,英军在月光下以猛烈的炮击为先导,发起了阿拉曼战役。冰雹似的炮弹带着曳光划破了埃及西部沙漠的寂静,映红了天空。20分钟后,英军炮火已重创了敌军炮群。30分钟后,英第8集团军全面发起进攻。一切都按蒙哥马利的计划进行。

在沙漠航空队有力的支援下,英军重创了隆美尔的主力装甲师。11月3日下午,隆美尔不顾希特勒不允许撤退的多次命令,率部全线撤退。

阿拉曼战役是德意法西斯军队在非洲失败的开始,也是盟军在这个地区赢得的最有决定性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德意军队阵亡万余人,伤1.5万人,被俘3万多人,共计损失5.5万多人。战后,蒙哥马利的参谋长德·甘冈评价说:“从这里开始,表明不列颠交上好运了。”在丘吉尔和所有英国人的心中,它也代表着命运的转机,英国确实值得为此鸣钟庆贺。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喜爱的逆境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逆境故事

    本书收录了大量关于逆境成长的故事,讲述了面对困境,每个人的态度和选择。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启发青少年心智,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避免走弯路。本书旨在指导青少年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要勇敢向前。
  • 现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卢嘉锡的故事

    现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卢嘉锡的故事

    《现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卢嘉锡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狼王2

    狼王2

    《狼王2》的故事在《狼王1》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主人公科勒早已不是那个瘦弱的小狼,而成为不断成长的古北山狼王。雅利安居民们的生存艰难到了极点,每个物种的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巨大的生物链正在遭受破坏、断裂。《狼王2》讲述的是,年轻的狼王柯勒带领家族迁徙寻找驯鹿,寻找生机的历险故事。与《狼王1》一样,《狼王2》同样是少儿励志小说,关注男孩关注成长。
  • 一千零一夜全集(六)

    一千零一夜全集(六)

    本书收录了《国王和他的兄弟》、《国王和青年的故事》、《神秘的古堡》、《哈里发的故事》、《水鸟与乌龟》、《牧羊人与美女》等孩子喜欢的故事。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霸宠

    重生之霸宠

    她本是豪门千金、天之骄女,却因未婚夫的背叛被害重生。再次睁眼,她成了怯弱胆小的沫若兮。原本以为爱情不过是欺骗的手段,男人不过是虚伪的代名词。但是当他霸道强势的出现在她生命中时,一切脱离了她原本设计的轨道。
  • 新规则

    新规则

    这是一本让你走向成功道路,并且所向披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读之书。领略人生的游戏规则,帮助你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使你顷刻间从完全迷茫到彻底领悟。独赢规则模糊规则弱强规则虚实规则借力规则靠落规划。
  • 浮生千年梦使

    浮生千年梦使

    我,李浮云,二十一世纪新女性。收个衣服被雷劈了就算了,还莫名其妙穿越成了一位至高无上然一点法力也没有的豆仙。他,放着好好一个神仙不做,偏入魔当了魔帝。杀神戮仙就算了,还被封印了一千多年。
  • 良主

    良主

    因为一块儿破表而穿越到架空世界的穆景,刚刚落地就成为了山匪手中的肉票。在山寨上白吃白喝的待了一年,反倒是被大当家收为了巡山的小喽啰,还在山寨的后厨掌握了一手好厨艺。然而就在穆景的生活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他却是遭遇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强行安排的婚事另有隐情,莫名的成为了某人的万年小厮,桃花镇里勾人命的美人香,大河城的河神王,神秘的宫门之主……穆景:“你真的是出来给皇帝找子嗣的?”某人:“你觉得我是出来玩的?”穆景:“那你把手里的冰糖葫芦还我。”某人:“吧唧吧唧,给你糖葫芦棍儿!”穆景翻了个白眼给某人,又掏出了一根糖葫芦递给了对方。穆景:“你觉得咱像不像?咱会不会就是你要找的人?”某人抬头仔细的看了看穆景,淡淡的开口“冒充皇室成员该斩!”随后低头继续吃着糖葫芦,全当身旁没有这么个白痴。穆景……
  • 逆天狂妃:无敌阴阳师

    逆天狂妃:无敌阴阳师

    秦淮是个倒霉催的阴阳师,一天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黑白无常给勾死了。就在她感叹红颜薄命的时候,万万没想到,竟然穿越了!不是什么豪门大小姐,也不是什么富可敌国的千金,而是乞丐!好在她看相算命卜吉凶,驯龙点穴下斗样样精通。带着老爹奔小康。“哎,那位王爷您可以不要跟着我吗?虽然我貌美如花……”“秦姑娘,本王若没记错的话,你昨天还盗了本王的寝陵。”某妖孽男似笑非笑地眨着桃花眸,一脸算计。“咳咳……你想如何,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那便给本王陪葬吧,正好本王墓碑上还缺一个配偶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湖山叙游

    湖山叙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铃吹响那一刻

    风铃吹响那一刻

    夏日的和风吹响了手里的风铃,声音清脆悦耳地响起“风铃吹响的那一刻,你是否还会像从前一般在我身旁。”两个原本会相交的平行线,终究还是成了回不去的青春和无法替代的他。
  • 青梅竹马走天下

    青梅竹马走天下

    一个腹黑,一个呆萌,另一个高冷男神,选谁好呢快来看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怎样把小柒柒泡到手吧
  • 工具人与大佬的日常

    工具人与大佬的日常

    唐小飞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帝都富二代,某一天因为一场意外一脚踏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就变了摸样,跟在各种大佬身边观摩各种神仙打架,在鸿蒙虚空当中穿越一个个世界见证许许多多的人的爱恨情仇成了他的日常。嗯,偶尔还要跟大佬一起拯救拯救世界。科学?神秘?魔法?修仙?嗯,其实后来才知道,这些都只是认识与探索这个世界本质的不同道路而已。————《唐小飞的虚空旅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