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7600000041

第41章 法律文本及条文释解(39)

但是,人民警察不能或者不便于在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为了查明案情又需要对其进行询问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所谓的“必要”,由人民警察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比如,案情涉及国家秘密,在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进行询问,可能泄密,为了保守国家秘密而有必要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所在单位、家庭成员或者住处周围的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为了防止干扰,保证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如实提供证言,以及保护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安全的;治安案件发生后,治安案件的现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秩序混乱,无法保障询问正常进行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在调查阶段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作证行为,为了方便保密,防止对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打击报复,消除其思想顾虑的;或者案件、证言涉及个人隐私,在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询问可能对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造成不利影响的;被侵害人或者证人较多,无法在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及时结束询问的,或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询问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及时作证的,可以另行通知到公安机关进行询问,也可以另行确定时间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进行询问。到公安机关进行询问,是指到公安机关的办公场所,包括公安局、公安分局驻地及其派出所等场所。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将其带到公安机关进行询问,也可以通知其在规定时间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

(二)关于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的规定工作证件是证明持有人的公务身份,为其执行公务活动提供合法身份依据的证件。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部令第53号)第二十三条规定,证件是公安民警身份和执行职务的专用凭证和标志,在依法执行职务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公安民警应当随身携带证件,并主动出示以表明人民警察身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54号)第十三条规定,民警着装时,应当随身携带公安机关统一制发的民警专用身份证件。因此,除非法律明确规定的可以不公开人民警察身份的执法情形外,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必须着装,佩戴警察标志,持有工作证件并主动向有关人员出示,表明人民警察身份。在治安管理案件中,任何接受人民警察治安处罚或者协助、配合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人员,有权知悉人民警察的执法者身份,确认其执法资格。特别是在公安机关外进行询问,如果不出示工作证件,就可能造成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对询问人身份的误解,造成思想顾虑,出现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不配合的情况。规定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外执法时出示工作证件,有利于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防止警察滥用警察权,防止不法分子冒用人民警察的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本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如果在公安机关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在开始询问前,就应当主动出示工作证件,证明自己的执法身份;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也可以要求人民警察出示工作证件。在人民警察没有携带工作证件,或者没有出示工作证件的情况下,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有权拒绝接受询问。

(三)关于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时应当遵守的程序事项的规定人民警察在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的时候,除了在询问的时间、地点方面应当遵守上述规定外,由于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所进行的陈述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均属于言辞证据的范围,因此,在询问的方式、内容、笔录的制作,以及其他应当遵守的程序事项等方面均无太大的差异,因此,不再单独规定,而是参照第八十四条关于询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规定执行,既便于法律的统一执行,又便于公安机关以及公民理解和执行法律。

十、询问聋哑人和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笔录上注明。”“询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配备翻译人员,并在笔录上注明。”这是关于询问聋哑人或者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人,应当为其提供语言帮助的规定。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公安机关办理治安管理案件,应当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听取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的证言,听取违反治安管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如果因为听觉、表达或者语言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沟通障碍,就可能妨碍公安机关正确查明案情。而且,任何执法行为的参与者,不仅有依法接受询问的义务,也有知悉案件情况,了解自己的处境以及所回答问题的真实含义和后果的权利。对可能造成沟通障碍的人员进行询问,为其提供必要的语言帮助,既可以保证被询问人正确理解应当回答的相关问题,保障公安机关公正、准确查明案情,又可以充分保障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和自愿陈述的权利。

(一)关于询问聋哑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的规定所谓的聋,是指双耳失聪,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感受语音信息,导致公安人员不能像对普通人那样通过语言方式直接发问;哑,是指因为生理上的缺陷不能说话,因此,不能通过口语形式来回答人民警察的提问。这些生理上的缺陷不仅影响其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志,也影响其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的主张和维护。虽然他们丧失了听力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仍然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正常的思维能力,比如,聋人和哑人都可以看到案件的事实。聋哑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对自己感知的事实进行表达,只是很难被他人正确理解,因此需要一定的帮助。手语是一种通过手势等身体语言进行交流的信息表达方式,聋哑人可以通过后天的特殊训练掌握手语。但是这种表述方式,必须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理解和使用。我国法律并不排除对聋哑人的询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都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因此,虽然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聋哑人只能感受一定程度的案件事实,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通过一般的表达方式作证,但是也应当接受人民警察的询问。不过,为了保证聋哑人准确理解和回答问题,保证公安机关准确理解聋哑人的回答,正确查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事实。根据本条的规定,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参加,为询问人员和被询问人提供帮助,以保证询问的公正、客观进行。为聋哑的被询问人提供通晓手语的人进行翻译,是侦查人员的法定义务,也是聋哑人的权利。通晓手语的人员应当如实进行翻译,保证准确表达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的意思。如果在询问聋哑人时没有为其提供手语帮助,询问所获得陈述等言辞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为聋哑人提供帮助的规定具体体现了保障被询问人依法享有的公民权利和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公安人员在询问的时候,应当遵守本条的规定,首先查明被询问人聋哑的情况,指定或者聘请通晓手语的人为聋哑人提供帮助,做好聋哑人的询问工作。同时,对聋哑人进行询问,并为其提供帮助的情况,应当在笔录中注明,以备核实。注明的内容包括被询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的聋哑情况,帮助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业等基本情况。询问结束,帮助人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字。

(二)关于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人配备翻译人员的规定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在我国境内有丰富的语言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在内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还发展了自己的文字。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并在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一律平等,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而且,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强,涉及外国人的治安管理处罚案件也越来越多,对他们的询问,也涉及语言文字沟通问题。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对询问的影响,不仅本法,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均明确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配备翻译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不仅是对其语言文字的尊重,也有利于全面查明案情,正确处理案件,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好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被询问人,公安机关应当为他们配备翻译人员。其次,语言平等是各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各民族公民在治安案件中,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但是由于他们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因此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难免造成一定的误差。为他们聘请翻译进行口头或者文字翻译,是公安机关应尽的义务。

所谓“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指当地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时正式使用的语言文字。通用的语言文字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比如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但是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在这些实行多种通用语言文字的地区,应当由被询问人自己选择适用的语言文字。所谓通晓,是指可以较为熟练地对询问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听说和翻译,正确理解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的提问及回答。对于外国人,即使询问人通晓其使用的语言文字,或者外国人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也应当根据其意愿为其提供翻译。

在询问中,应当对被询问人是否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当地有两种以上通用语言文字,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并使用其自由选择的语言文字。对于上述情况,应当连同翻译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业等基本情况,一同记入询问笔录。翻译人员应当如实进行翻译,保证准确表达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的意思。询问结束,翻译人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字。

十一、场所、物品、人身检查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这是关于公安机关进行检查应当遵守的程序的规定。

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是发现案件线索,获得原始证据,顺利、及时、准确查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查获违法行为人,作出正确的处罚决定的重要保障。根据本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收集案件的证据,可以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为了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应当做好必要的准备,比如,现场保护、证据保存、取样、人员通知、技术准备等。另一方面,场所、人身和物品往往涉及最基本的公民权利,比如,财产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公安机关在检查时应当遵循相应的程序,防止对公民的这些合法权益造成非法侵害。本法对检查的范围、人员数量、出示证件和检查妇女身体等重要事项作出了规定。

(一)检查的具体范围

根据本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主要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现场及其他可能留有相关痕迹、物品等证据的地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物品”,主要指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工具及现场遗留物,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被侵害人所有的物品、衣物、毛发、血迹,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留下的痕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人身”,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和被侵害人的身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的身体进行检查,是为了确定某些身体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确定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检查不能突破必要的范围,对与治安管理行为无关的场所、物品和人身不能进行检查。因此,在进行检查之前,为了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查人员应当熟悉已有的案件材料,明确检查的场所、物品和人身范围,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检查。

同类推荐
  • 为了孩子:未成年人保护

    为了孩子:未成年人保护

    本书对国家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进行宣传的同时,列举了若干侵害现象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有路——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坚持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础,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扩大了就业领域,提高了就业质量,稳定了就业形势。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物业与水电气法律法规

    物业与水电气法律法规

    本书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 天才远离法学

    天才远离法学

    本书乃随笔集,共分三辑。第一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外法律文化有关。第二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内法律文化有关。第三辑十多篇文章基本属于文学小品文。本书的某些观点、思想倾向,如法学对数学的借鉴,当代中国法学对古今中外法学资源的汲取,等等,对于中国法学的发展而言,不无激励促进的意义。
  •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本书对烟草行业涉及的各类知识产权的生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就行业知识产权的协作、转移、应用等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度性建言。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我成了凌先生的小心尖

    重生后我成了凌先生的小心尖

    前世,林小沫一味听从,商业联姻,最终饱受折磨,跨过桥栏,结束了一世。谁知幸运重生:抓贼路上初相遇,挺帅的一个小哥哥嘛……一场游戏纠缠再起,林小沫感叹到:这事什么猿粪啊?林小沫对上某人的眼睛,某人坚定的说到:“你只能是我的!”林小沫整出一个无奈的笑脸:“凌先生,早呀!”
  • fate无限暮日

    fate无限暮日

    事件发生在第五次圣杯战争的三十年后,毁灭世界的预言与近似圣杯战争的时间点相交汇。与此同时,几位各怀心思的人与从者也为争夺圣杯展开了争斗,并逐渐被圈进一场复仇的棋局中。
  • 亲王殿下的双面猎妖师

    亲王殿下的双面猎妖师

    韩冬月,白天她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扎着马尾,戴着大大的黑框眼镜,脸上还有些许雀斑。身材高挑却有着清冷的性子,总是拒人于千里。可当夜幕降临,她摇身一变成为堂堂金牌城市猎妖师——月神。可这名叫司徒千流的是怎么回事?身为血妖贵族,能放他一码也是看在他手上没有沾染人类的鲜血,可不代表他能接受一个血妖成天在身边晃悠......司徒千流——血妖贵族司徒本家的唯一血脉,不想天天待在古堡里无聊,来到人类的世界,凭借血妖一族优良的外貌成为一线名星,并且就读于A大医学系体验人类的大学生活。因成绩太优异被派往C大医学院做一年的交换生,没想到来到C大城市第一天夜里就遇到妖族袭击人类的案件,好巧不巧的刚发现受害人,就被一个猎妖师逮个正着。这个女人一身黑衣斗篷裹得严实,如果不是她玲珑有致的身段,就她出手如此狠辣,二话不说就开打!真看不出是个女人!虽然边躲边解释,可对方就是不听,以他向来不对女人出手的性格,最终为免伤她只能束手就擒,受审......
  • 星耀之主

    星耀之主

    一道锁链,锁成一世羁绊。一抹执念,化成一生牵挂。他因雷而死,得以穿越,却又因雷而生,习得上古大能之法,从此一飞冲天。魔域魔塔之巅,他傲然而立,邪界邪之圣地,他啸声震天。一个不甘平凡的少年,为了一生承诺,一世羁绊,谱写出一个时代的传奇,成就了一个联盟的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崛起之三生者

    末世崛起之三生者

    我:范无救座右铭:苟以生死必趋之,大难临头绝对飞。职业:田径爱好者爱好:跑路时人赠雅号:见死不救范不救,日争先恐后范长跑,末世活久见……重雄风:郝稳健,这身体的设定本尊不满意。郝稳健:莽夫重雄风,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关你锤子事,这身体全是你的吗?范无救:二位前辈,那我该,该怎么……重雄风,郝稳健:该个屁,该挨打!
  • 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宪法·行政法

    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宪法·行政法

    本丛书主要特点如下:1.标注法条关键词。既简化了考生对复杂法条的繁琐记忆,又能帮助考生迅速把握法规的脉络,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2.标注高频考点和重难点法条。根据对高频考点的预测和对重难点法条的遴选,以【难点注释】、【对比记忆】等方式讲解说明,帮助考生有选择地掌握重点难点内容。3.标注相关法条和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司法考试真题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书在标注相关法条和司考真题的同时,针对部分法条编排【真题演练】和【出题点自测】,帮助考生学练结合。4.本书全面收录了根据多年经验预测的目前复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商法学科所需的法律规定。
  • hello我的王子殿下

    hello我的王子殿下

    她鼓起勇气向他表白,他却一笑而过,那浅浅的笑下似讽刺?似轻蔑?似可悲?如今,换做他,她却同样是一笑而过,在她姣好的面容下他看不清她隐藏的意思。他们……命运终会如何?她和他是对恩爱的情侣,不料却被闺蜜一把夺走了她心爱的他,她恨?她怨?他最后还是想回到她身边,相见之时,她对他早已失望,平静看着他……淡淡的笑了笑。他们……命运又会如何?命运的齿轮已转动......
  • 冥灭余生

    冥灭余生

    煞星燮炻陨落,星辰巨变,几乎吞噬尽颀恒大陆之上的一切生灵万物。原本颀恒大陆上的那些盛世风华、光怪陆离之景如同风卷残云一般消逝得干干净净,甚至连渣滓都不剩。然而,这一切并未告终。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