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72500000019

第19章 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

1979年12月8日,也就是颁奖的前两天,姆姆乘飞机来到了挪威的奥斯陆。当姆姆提着一个简单的手提包,从出境室里走出来,******评奖委员会委员长萨涅斯先生立即迎了上去,他握着姆姆的手说:“特蕾莎修女,我代表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欢迎您,国王殿下让我问候您,并且期望与您在典礼宴会上见面。”

12月9日,当特蕾莎修女飞抵挪威奥斯陆预备出席颁奖仪式时,在机场受到盛大的欢迎;在寒冷的天气下,有数千名群众人手一支点燃的蜡烛,欢迎她的到来。身材娇小的特蕾莎修女一如平日的穿着,身着纱丽服,足登皮制拖鞋,向这群支持和祝福她的人答礼。

实际上,在特蕾莎姆姆得知自己将被授予诺贝尔******的时候,她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她的内心充满了犹豫和矛盾。耶稣的教导她始终未曾忘记:“当你用右手行善时,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姆姆选择用尽毕生服务于穷人,目的只在于向世人展示上帝的大爱,而绝非博取世俗的荣耀。真正的基督徒,不管付出什么,都是为了互相成为另一个基督,完全没有别的企图。姆姆天性质朴直爽,她不会做作,不会假装,或者故作姿态,哗众取宠。所以,最后,她决定去领这个奖,她要代表穷人去领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姆姆还是穿着那件朴素的白色粗布纱丽,只是在外面加了一件黑色的棉质外套而已,而脚上依旧只穿着一双半旧凉鞋。一听到萨涅斯先生说起宴会,姆姆立马问道:“宴会?什么宴会?”

萨涅斯先生回答道:“是的,我们专门为此举行的典礼宴会。”

姆姆竟然说:“请把宴会取消吧。”

萨涅斯先生大吃一惊。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这样的请求。他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取消?”

姆姆真诚地回答道:“是的,请取消这个宴会,再把这笔餐费捐给加尔各答的穷人,好吗?”

萨涅斯先生犹豫了,但是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回答道:“好吧,修女。”

奥斯陆的夜晚异常寒冷,还飘着小雪,但是前来迎接的人依然很多,不少孩子也来了,他们都举着火把,热情洋溢。

姆姆把双手举在头上行合掌礼,同时,以她经典的微笑跟大家打招呼,还时不时地伸出手去抚摸孩子们。那个盛大晚宴大概需要花费7000美金,而这顿豪华国宴却只能供135人享用,可是假如把这笔钱交给仁爱传教修女会,修女们能使15万印度穷人饱餐一天。

很快,姆姆的行为就通过新闻媒体传到了世界各地。受姆姆的影响,颁奖仪式一结束,挪威的邻国瑞典立马发起了全国性的捐助活动,一次募集的款项就高达40多万瑞币。

姆姆完全出乎意料。那么我们会不会因此对姆姆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上帝自会照管”,终于有了一些更加贴切的领会呢?爱是如此神奇,只要它被种进适宜的土壤里,就会生长出真和善、美德和高尚的心灵,还会生长出更丰盈更充实的爱。特蕾莎姆姆就具有这样神奇地爱,而且单凭这种爱,成千上万的追随者愿意毕生效仿姆姆,追随姆姆。

而那笔19万美金的******奖金,姆姆连一美分都没有给自己留下,她全部交给了修会。很快,修会用这笔钱为印度的麻风病人设立了一个防治基金。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姆姆甚至卖掉了那枚人们视如珍宝的金质奖章,所得的款项自然也是全部用在了穷人身上。

12月9日晚间,诺贝尔******颁奖典礼于奥斯陆大学的大礼堂正式举行。会场内柔和的灯光使白色的大理石墙壁和梁柱闪闪生辉,橘、黄、白各色菊花和剑兰扎成的七束花束布置在讲台的四周。当特蕾莎修女走向台前领奖之时,一个50人的管弦乐团奏起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感激》。

1979年12月10日,颁奖典礼正式开始,这一天,晴空万里,姆姆脱下了黑色的外套,一如既往地穿着那件代表贫穷的印度平民妇女的服装,神态安详步伐从容地走上了那个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还有人说她棕色的眼睛里泪光涌现。在领奖台上,她代表穷人发表了一个简朴的获奖感言。虽然只是个简朴的感言,但是饱含了爱与感谢,人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都在感动。

我个人不配领受这项荣誉,我以天主的荣耀接受这个奖项,同时代表世界上所有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没有得到关怀的人们,我是以他们的名义来领奖。******让穷人和富人相互了解。今天,我在这里强调关爱穷人,因为穷人同样也是上帝亲手创造的,并关爱着的子民。所以,背弃穷人,就是背弃基督;伤害穷人,就是伤害基督。我们的穷人是伟大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尊重、需要我们的爱,还有我们的重视。

让我们记住,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就是相互关爱。运用上帝的这一礼物,我们都可以做我们能做到的事情。为了基督,让我们施予他人爱心吧,让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相互关爱吧。

穷人们是伟大的。他们能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习惯。有一天,一些穷人找到我们,向我们表示感谢。他们说:‘你们搞慈善的人是最好的人。你们帮我们制定家庭计划,教我们开展计划,因为再没有比自我约束、互相友爱更重要的事了。’他们淳朴的话是最美丽、最生动的语言。也许这些缺吃少穿,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家,但是他们都是伟大的人。

穷人是非常可爱的人。有一天,我们从街上收容了四个无家可归的人,其中一个人看起来情况非常糟糕。我对修女们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人,我来看护这个病人。”我用全部爱心和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抚慰这个可怜的人。我扶着她躺在床上。她的脸上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她紧紧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了一句话:“谢谢你。”然后闭上眼睛死去了。

……他临死前并没有诅咒任何人,没有说过别人的坏话,也没有去和其他任何人攀比,他就像一个纯洁的天使。这就是我们人民的伟大之所在。这也是基督为什么说:“我曾经赤身裸体、无家可归、没有食物;我被人遗弃、遭人唾骂、受人冷落,是你们帮助了我。”我认为,我们不是真正的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们只是做着一些社会工作。但我们却是这个世界上真正具有深刻思想的人,因为我们每天24小时都和基督在一起,和他交流。你和我,我们大家都要将基督带到自己的家中,因为我们和家人一同生活,也应该共同祈祷。我认为,在我们的家庭中不需要用暴力换取和平,我们所要做的,相聚在一起、相互爱戴,用爱心为我们带来和平,带来欢乐,带来相互鼓舞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世上的邪恶。我们要用祈祷、用我们真诚的奉献,从家庭开始,消除那些痛苦、怨恨和悲哀。我们提倡的“爱从家庭开始”并不是要看我们做了多少事情,而是要看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融入了多少爱,看我们为基督做出了多少贡献。

在这一切荣耀、典礼和掌声中,特蕾莎修女依旧保有一颗谦卑的心。在颁奖典礼后所举行的招待会中,她与近千名来宾寒暄,却仅向人要了点水喝。这也是诺贝尔奖有史以来首次应获奖者的要求取消传统的庆祝宴会。原定举行花费6000美元的晚宴消费额也因此全数移交给特蕾莎修女,投入救济穷人的工作。

接下来的一天当中,特蕾莎修女忙于公开露面及接受访问等活动,她在匆匆探视过她的哥哥拉萨尔和其女儿艾姬后,前往罗马参加由教宗约翰保罗二世主持的弥撒。她带着几位随行的修女,在教宗私人的教堂中席地而坐,聆听教宗说话。教宗的纯朴谦逊让她深受感动;对她来说,他看起来像是一位真正的父亲。

在获颁诺贝尔奖3个月之后,她所归化入籍的印度又颁给她全民最高荣誉——“珀勒德拉特纳奖”,意谓“印度之宝”。特蕾莎修女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位以归化公民的身份得到这个知名奖项的人。

传记作家伊根写到,印度总统雷迪于颁奖时告诉台下的来宾:“历史上很少有人像特蕾莎修女,她本人就是慈悯与人类爱的化身……”总理甘地夫人虽然对特蕾莎修女在印度推行家庭计划与节育不表赞同,但也出席了这项颁奖典礼并向她致贺。

特蕾莎修女经常定期前往美国访问。事实上,美国人在特蕾莎修女的世界中处于两个极端——既是施与者,也是受助者。1984年,仁爱传教修女会已在美国设立19个分会来帮助穷人及游民;此外,他们尚有数百名的合作同伴。许多美国的机关如和平粮食组织、美国粮食救济难民协会、教会世界福利会、天主教福利会等都定期为特蕾莎遍布世界各地的分会组织供应粮食。

特蕾莎修女年岁已高却仍不断地向前迈进。她不时前去视察仁爱传教修女会在七十国为服务穷人设立的分会,并随时和修女们保持联系。到处演讲、推动教育计划以及不断进行的济助穷人工作,使得她远比想象还要忙碌。虽然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数多得不得了,她依然继续勇往直前。她曾说道:“我从不计算增加的受苦者人数,我只去减垂死者的总数……我们从事的工作规模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份工作投注了多少爱心。”

1985年,特蕾莎修女前往中国大陆访问,并且会晤了****最高领导人******的儿子******。特蕾莎修女很欣赏他为中国数百万残障人士所做的努力。

特蕾莎修女对******说:“是同样一双慈爱的手塑造了你我,在你的心里仍然存有爱主的渴望,当你把这份渴望化为实际行动,那就是爱。”

1993年,姆姆应邀再次访问北京。

特蕾莎修女相信每一位受痛苦折磨的人都是“耶稣基督痛苦的化身”。在1987年,也就是基于这样的信念,使她开始去接触那些遭艾滋病折磨的男女患者;艾滋病能够摧毁病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使患者难以抵抗任何致命的感染。就像特蕾莎修女在印度照料的麻风病患一样,艾滋病患者不仅因染病受苦,还饱尝没人理会的难受滋味。许多人还不明白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便因害怕自己也遭到感染,而对艾滋病患采取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所以,对许多患者来说,得知自己罹患这个致命疾病的痛苦中,还掺杂了几许绝望的孤寂。

为了帮助艾滋病患在余日无多的生命中能生活在一个支持他们且充满慈爱的环境里,特蕾莎修女在美国纽约和加州都创设了艾滋病患收容所。

此外,她为正受艾滋病折磨的囚犯向狱方请命;在她的努力奔走下,终使患艾滋病的囚犯得借病假,转赴收容所接受适当的照顾,并在那里安详地死去。巧的是,这些病患获准离开监狱时,正好是圣诞夜。

不论她是在垂死者之家凝视身旁垂死的印度人,或是在联合国大会中接受大家起立鼓掌致敬,特蕾莎修女从来不曾退缩,或怯涩于付出爱心,她随时以希望去反击绝望。许多人认为她代表天主旨意下达俗世的一条畅通管道;连那些反对她做事方法或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一致推崇她确是一位不平凡的人。

她虽然出身寒微,却救人无数,并援助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怀着对天主的信仰和对人性的尊重,她确实影响了全世界使其在许多方面有所改变。虽然特蕾莎修女从未治理国家或统领军队,她不愧为一位世界领袖。她和她的追随者以慈悯的精神,去帮助他人减轻痛苦、重建自尊,并让他们心中对未来燃起希望。

日复一日,特蕾莎修女和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修女们以及仁爱传教兄弟会的弟兄,继续怀着大爱做一些小小的善举。特蕾莎修女的话言犹在耳:

不要管我们做了多少,而要看我们投注了多少的爱;不要问我们付出了多少,要问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在天主眼中,没有一件事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奉献给天主的刹那,立刻化为永恒。

诺贝尔******使特蕾莎修女的声望大增。获奖前她尚未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那些地方,在获奖后,就都掀起了爱戴她的热潮。

当年的诺贝尔******,是从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评选出来的。2002年,也就是20年后,卡特也获得了诺贝尔******。特蕾莎姆姆的获奖证明了:和平有很多种,政治只是谋求和平的其中一个手段。就像姆姆之前说过的那样,她也是一个革命者,但是她革命的唯一成分,就是爱。

同类推荐
  • 葛底斯堡的雄狮

    葛底斯堡的雄狮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莫扎特里姆斯基

    莫扎特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战争教父李靖第1部:乱世将星

    躲得过战场刀剑无眼,却难躲官场人心无情:被隋炀帝钦点守边练兵,顶头上司王仁恭却将其精锐抽尽,只留给他一千老弱;满怀一腔报国热情,请朝廷派李渊抗击突厥,却被未来皇帝记恨在心;因告发李渊谋反,隋亡之际,差点被李渊斩首;幸得一命,却又在南方为唐朝征练新军时,遭到皇帝和太子的双重暗算……
  •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上)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热门推荐
  • 去戈壁

    去戈壁

    张墩墩,河北人,生于1982年,在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作品若干,同时从事诗歌、影评等创作,现居石家庄。
  • 南安太妃传

    南安太妃传

    从通房丫头到太妃娘娘,这条路她走了很多年。如果说南安王爷是S,王爷房里的通房丫头朱紫就是M,朱紫被扶正的过程就是SM的过程。不过,到底谁是S谁是M,这还真难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一年那一页

    那一年那一页

    有时候,喜欢和爱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可是喜欢却更令人刻骨铭心。“我喜欢你。”一句我喜欢你,包含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情谊。可有时候,在喜欢,也只能选择放手。
  • 黑白背后

    黑白背后

    白曦少不更事救了个人生活遭逢巨变背井离乡在灯红酒绿里的世界浮沉人生八苦尝了个遍后来当眼前被触目的红弥漫她低声呢喃,“沐如风,如果我没死,总该有人陪我下地狱的……”
  • 长袖善舞:四时清歌商难书

    长袖善舞:四时清歌商难书

    人说,仙人皆达到了九住专注一趣之境,心中更是一片焚净海,坦荡无求。我心中,亦有一片焚净海。海后,有一位帝君。然而,身为缘因司长徒,我行于红尘,宿于红尘,却终究与这东西没有半点缘分。我可牵天下人红线,却唯唯,牵不了你同我。
  • 我真不是悟空

    我真不是悟空

    “大圣,我要能像你一样就好了,那样我就能上天入地,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可以推翻世间的一切不公……”“小孩,既然你想成为俺老孙,那我就成全你。”这是一个少年和大圣灵魂互换后的故事。且看没有法术的‘大圣’怎样纵横西游世界。
  • 半路恋人:缘来就是你

    半路恋人:缘来就是你

    风过云生处,何人不起愁。叶十一:他们说,人这一生总会经历悲伤与磨难,而后才能否极泰来,一世安稳。可是,为何我活到现在,所经历的只有痛苦与哀愁?爱而不得,恨而不能,心绪难寄。徐可,我到底该不该信你?有一种人很美好,他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待,最终却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有一种人很踏实,他会在往后的岁月中给你更长久的幸福,虽然他不曾来过你的青春。对于前者,我们要彼此祝福,对于后者,我们请温柔等待。
  • 复仇之彼岸花

    复仇之彼岸花

    从天堂跌入地狱,她们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亲人不认识她们,她们无奈之下只好走上复仇的道路。十年后,当她们再次归来时,她们有了实力也有了势力。小时候的承诺,长大后的爱情。她与他再次相遇,还能否认出对方。--------------详细内容请看正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触手可及,触不可及

    触手可及,触不可及

    她们俩好比是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所不同的是,白玫瑰从来不是那粒饭黏子,而红玫瑰也不是那抹蚊子血,她们都是他心爱的女人,只不过,一个属于过去,一个属于现在,却不知谁最终属于将来。而幸福,到底是触手可及,还是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