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9100000020

第20章 创新是师德的时代要求(4)

这个故事可以给教师许多启示。大多时候问一位教师在干什么,其回答无外乎“上课”“备课”“看作业”,诸如此类,几乎没有人会说自己“在思考”“在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从早到晚都在为一些教育教学的琐事而奔忙,却没有任何时间来对自己所忙的事情进行反思,这是十分悲哀的,如果教师不能抽身出来对自己每天的教学工作做一些理性的反思,而是被种种具体的日常事务所淹没和控制,那么,即使教龄再长,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更不用说进步和创新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刻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不过是年复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在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

反思,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大都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教学工作凭的是经验和习惯,他们往往非常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等等,而很少去思考“究竟为什么这么教”“这么教好在什么地方”“用别的方法有没有可能教得更好”“时代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什么”这类问题。一切习惯成自然,许多教师反思意识淡薄,甚至根本谈不上有反思意识,他们的工作只是每天需要应付的重复的简单劳动。

反思型教师的一些特征是什么?泽切勒(Zeichner)和利斯坦(Liston)将反思型教师描述为检查和解决教学两难问题、对教学设想和价值提出质疑、进入到特殊的学校文化情境之中,参与课程开发和学校改革以及承担职业发展的责任。杜威(Dewey)将反思型教师形容为一个具有开放思想、试图去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的个人。反思型学者是真诚的。他们急切寻找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而且不会担心和害怕突发事件。

如同学生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一样,教师的职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换而言之,如果教师把现有的教学状态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那么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很难有新鲜感,今天的教学不过是昨天教学的机械重复。没有了反思,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职业兴趣、教师的创新都无从谈起。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造就也才成为可能。

勇于探索

在教师群体中,有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他们走着两条完全不同的教育道路:

一种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习惯于把教材看做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千方百计把课本读深、读透,把教参看熟、看烂,把试卷做上一遍又一遍,用多年来几乎相同的教材和教案来规范和制约学生,教师的发展和进步大多体现在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上,体现在组织“应试”技巧的经验上。显然,这是一条走熟了的路,路旁都是熟悉的风景。教师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而很少去开辟新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这样走下去,习惯了看这样的风景。这条道路也许很平坦,走起来似乎也很轻松,但是一路上没有新鲜的元素,往往会越走越无味,越走越成为一种负担。

另外一种教师则不同,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富于想象、勇于尝试,他们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他们对新生事物敏感而且开放,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善于吸纳新的思想和理念;他们注重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回顾、诊断和修正;他们不拘一格,对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教育“经验”“习俗”和“习惯”谨慎地怀疑,批判地建设;他们敢于且善于走出一条与众不同却行之有效的道路。这是一条探索之路,没有明确的行走路线,途中免不了崎岖坎坷,却更多地充满了探险的激情和乐趣,免不了山穷水尽的困惑,却更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惊喜。

“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

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不能仅止于简单的知识技能教授,也不能简单地对现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照着搬来,而要更多地依赖于我们自身对教育学的参与性、创造性理解,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鲜活理念与实践智慧。当我们固守于我们既有的教育理念,甚至是极为有限的那些关于教育“大话”、“套话”、“老话”,而缺少智慧深邃的心灵撞击时,我们的心底便很难滋生激励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实践的鲜活理念。

积极实践

也许很多教师已经模模糊糊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感觉到了时代变化对教育和教师提出的挑战。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非常赞同创新教育,而且也意识到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做一名教书匠,而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尤其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他们意识到这一切并准备走上教学创新之路时,一道现实而又严峻的路障粉碎了他们的美妙设想:我每天工作都这么忙,哪有什么时间去创新?

有调查显示,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67小时,与8小时工作制相比高出1.67小时,而且事实上,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师实际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了9.67小时。是啊,一位普通的教师每天的时间都被“自习”、“备课”、“上课”、“看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谈心”占满了,每天应付这些事情就足够焦头烂额的了,哪有什么时间去创新?还有接二连三的“考试”、不厌其烦地“排名次”、与自己工资、奖金和评职称之间挂钩的“升学率”比评,谁还有精力去创新?一天只有24小时,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创新的时间从哪来?

“创新”并不是在教师原有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之外增加的额外负担,不是在上课、备课、看作业之外再安排专门的时间来搞创新,而是以创新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和处理日常事务。换而言之,我们所期待的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之外来创新,而是以创新的方式来审视、看待和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管理中创新,在创新中进行管理和教学。教师的工作≠管理+教学+……+创新,而是教师工作=管理创新+教学创新+……创新对于教师来说不是教学任务的增加,而是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增加的不是教学负担,而是教学效率。反过来说,如果不以创新的眼光来对待教学,教师永远都会被一些重复性的、单调而又机械的琐碎事物所牵绊,也就永远没有空闲的时间,而且永远感觉到的是工作的辛苦,而不是乐趣。

概而言之,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没有人能够告诉教师:具体在哪种情境下,针对某个具体的教育对象如何来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具体的教育中,教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他们必须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一项呼唤创新的事业,创新对于教师而言既不神秘也不遥远,因材施教是创新,教育机智是创新,推陈出新是创新,它就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就在教师的每一堂课上,就在教师的每一次困惑与领悟中,就在教师对放弃习惯、偏离常规的尝试中。“假如你能偶尔偏离正轨,钻进丛林,你一定能够发现从未见过的东西。”教育期待着能够钻进丛林、不断发现、积极创造的教师,他们将给我们的教育实践带来生动的活力与无穷的魅力。

同类推荐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校长的管理创新与策略(上)

    校长的管理创新与策略(上)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学校田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田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一代名记笔下的世纪末图景,日本新闻协会奖获奖作品,被岩波书店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影响日本战后的非虚构系列代表作,畅销日本多年。《妻子们的思秋期》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饱食穷民》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热门推荐
  • 元一仙侠

    元一仙侠

    元一世界,规则混乱,魂兽现世。这是一个仙侠的时代,英雄辈出的年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缘错:惊世情劫

    仙缘错:惊世情劫

    爱要等多久?七万年,够不够?芸芸众生,六界轮回,无论你是人、是鬼、是妖怪?是魔、是仙还是神?逃不掉的唯有一个情字!谁是你的伤,谁是你的痛,谁又是你的惊世情劫?一颗能聚拢魂魄起死回生的珠子,一段寻找重生之路的旅程。揭开了那段埋藏了七万年的惊天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冠位哈桑

    冠位哈桑

    【少年,汝所求为何?】带着骷髅面具,被黑色重铠包裹的老者拄着重剑,向眼前孱弱的少年发问。“我要力量,活下去的力量!为了找到自己存在价值和活着的理由,我必须获得力量!”感受着周围空间里无形又致命的杀气,穿着沾染着灰尘和干涸血迹的破烂衣服的少年,浑身颤抖着,但是努力鼓起勇气,强忍着精神上的痛苦,直视那个高大身影面具里的蓝火,大声的说着。
  • 诸天之剑神

    诸天之剑神

    煌煌大世,武道昌盛,杨易以一个穿越者的身份开始了在诸天万界的旅途……
  • 重生之投资神豪

    重生之投资神豪

    金融投资天才陈立恒,就在他赚取亿万财富,尽情享受人生之际,居然重生到学生时代。站在世纪交替的十字路口,除了遍地黄金的投资机遇,还有曾经错过的宝藏女孩,陈立恒都不会再留下遗憾。
  • 云中鸢萝花蔓蔓

    云中鸢萝花蔓蔓

    她出身烟花之地,幼年长在梨园,半生颠沛流离。他出身金贵,乃是沈家大院独子,半生独宠于一身。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偏偏入了对方的眼。他一袭长衫,眉眼如墨,一段戏腔自报家门闯进她的心。她又是如何进了他的心,无法细说,许是早已命中注定。他霸道、任性、玩世不恭,却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宠爱。她软弱、卑微、百般隐忍,却只为他不顾伦理纲常。他说:“我心眼比较小,你这辈子,是我一个人的。”她说:“到头来你是西厢记里的张生,而我不是崔莺莺。”洗尽半生浮华,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云中鸢萝花蔓蔓,只是戏中无故人。
  • 诛天武神

    诛天武神

    两年以前他是族内无可争议百年难出的天才,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发烧而变得不能修炼,尝尽世间百态,体会人间冷暖。两年以后他依靠母亲留给他的神秘纹图,耀眼归来,再度享受被人尊崇的感觉。我势必成就武道巅峰,成就武道主宰,掌天下命势,踏六道轮回。吾为主宰。*等级划分:武徒,武者,武灵,武王,武皇,武尊,武圣**武技划分:天、地、玄、黄*
  • 你是我最美相遇

    你是我最美相遇

    盛夏,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向时光向你大声地说出我心底得那句爱你快乐伴随着分别的的痛苦,甜蜜伴随着你的绝情,有后悔,有遇见。无论结局如何,那都是我青春成长的旅程无论结局如何,我感谢时光让我遇见你们无论结局如何,这都是我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我爱你,向时光和你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