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4300000022

第22章 唐诗篇(21)

下联写屋内所见之景。凭窗远望,西边山岭的千年积雪就在眼前。再向门外一看,远下东吴的万里行船就停泊在江边。“西岭”一词点明地点是在成都。从成都看西山的雪岭,天气不好是看不到的。诗人看到了,说明这个春日天气十分好,空气很清新。一个“含”字,仿佛将西山雪景嵌在窗框中,成为一幅挂图。观赏到如此难得一见的美景,杜甫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门外泊船本是常见的寻常的景色,但“万里船”意味深长,因为它来自“东吴”。因为在杜甫当时的战乱年代,交通常常为兵戈所阻,行不成“万里船”:现在能看到东吴来的船,说明战乱已经平定,交通恢复了,诗人自己回乡有望,怎不令人喜上心头呢?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1]。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2]?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3]。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4]。

【注释】[1]幕府:古时军旅出征用帐幕宿营,故将军府亦称幕府。此指严武的节度使府。井梧:井边之梧桐树。江城:指成都。[2]永夜:长夜。角声:军中号角之声。中庭:中天。[3]风尘:指战乱。荏苒:时光流逝。[4]伶俜:流离孤苦之貌。十年事:杜甫自安史之乱(755)流离奔走,到此时刚为十年。一枝:一个枝条。借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喻在严武幕中作参谋的心境。

【鉴赏】首联:“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首句点出时节是“清秋”,地点在节度使“幕府”,环境是孤寂清“寒”。次句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宿”幕府,夜里睡不着,眼睁睁地看着蜡烛孤残。因为杜甫家住城外草堂,离城里较远,在幕府工作完后,不便回家,只好留宿幕府,所以有这种孤凄寂寞之感。

颔联:“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诗人在不眠之中听到的是长夜号角的声音,仿佛在悲诉乱世的凄凉。他看到的是中天月色姣好,可有谁欣赏这月色呢?突出了幕府中无人共语、没有知音,沉郁悲抑的心情。

颈联:“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诗人在寂寥之中,思绪万千,想到时光流逝,战乱多年,亲人音书断绝,生死不知;自己又流落到剑外,关山阻隔,要想回家真是千难万难啊!“想”与“念”自然结合,旅愁更为沉重。

尾联:“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诗人满怀着沉重心事,说自己自安史之乱以来忍受了十年飘零孤苦的生活,现在又被严武相邀勉强来充当幕僚,无非是暂寻“一枝安”罢了!这是诗人的自嘲与无奈心境的表露。实际上,诗人的理想是“救国济民”,而不愿过这种“井梧寒”的困顿生活。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3]。

【注释】[1]危樯:高高的桅杆。[2]星垂:群星低垂如挂,指星光灿烂。涌:腾跃。大江:长江。[3]沙鸥:水鸟。

【鉴赏】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写小船行于大江之中所见的景色。白天,大江两岸细草微风;夜里,船桅高耸、孤舟夜泊。细、微、危、独四字,将水陆两方面的景色描绘起来。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遥望天际,星垂如挂,星光灿烂,原野平阔,一望无际;再俯视大江,水流不息,波光荡漾。明月好像出没在大江之中。承接上联,将秋天雄浑壮阔的江面景色展现出来,为下面的秋思“书怀”埋下伏笔。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说自己是比较知名,难道是因为文章好吗?诗人素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但由于受到压抑长期不能施展,而名声竟因文而著名,这是诗人迫不得已的事。做官,由于年老多病,就应该退休。这是反话,诗人的休官不是因为“老”、“病”,而是受到了排挤。这一联饱含愤慨之意!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说自己这种飘泊无依的生活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飘泊无定的水鸟。

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

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1]。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2]。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3]。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4]。

【注释】[1]支离:破碎,指流离之苦。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五溪:古代少数民族五溪蛮所在地,今湖南湘西及重庆酉(阳)、秀(山)、黔(江)、彭水一带。[3]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4]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庾信未入北周时也住江陵,其住宅相传是宋玉的故居。

【鉴赏】首联:“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诗人写自己从安史之乱以来,逃难、被俘、奔凤翔、回长安、探亲,后又弃官到秦州,到成都,往返于梓州,转辗流离,苦不堪言。如今漂泊来到了的夔州。

颔联:“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这里,风情特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好像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夷的后代,他们身穿的五色衣服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由诗人自己身居特异风情的异乡联想到身陷囹圄的庾信,意谓侯景与安禄山均系胡人归附中原,后都分别叛梁叛唐,真是无赖之徒。现在,诗人哀叹时局动荡的时候还不能还朝返乡!这是对造成战乱的“羯胡”的愤慨!

尾联:“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在北朝,经常有萧条凄凉的感觉。到了暮晚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1]。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2]。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3]。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4]。

【注释】[1]摇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2]萧条:遭遇冷落。指自己与宋玉虽处异代,却有共同的遭遇和感慨。[3]故宅:江陵和归州(秭归)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云雨荒台:指宋玉《高唐赋序》中所叙故事。言楚怀王梦游高唐,见一神女。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4]楚宫:楚王宫。

【鉴赏】首联:“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诗人借用宋玉《九辩》中的“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词句起兴,点出时间在深秋。简洁而恰当地表达了对宋玉的了解。“风流儒雅”既是说宋玉学问渊博,又说他是有政治抱负的志士。“亦吾师”表达了诗人对宋玉的尊敬和仰慕。

颔联:“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诗人在仰慕之余,追怀宋玉一生。他既是词赋家,又是志士,但他在政治上十分不得意,生前身后屡遭误解,甚至曲解。诗人正是因为对他“深知”,由于同情他的遭遇,所以一想到他就流下同情怅惘的泪,深感自己与宋玉受冷落的命运相同,只不过生在不同时代罢了。怜宋玉,也自怜。这联由彼及己,诗情显得极为沉重。

颈联:“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诗人为宋玉的身后鸣不平。尽管保存着他的故宅,但人们欣赏他的是潇洒文采,而并不了解他的志向和抱负。就像他的《高唐赋》中讲的神女故事一样,难道仅仅是梦幻虚构吗?不!他的本意是在讽谏君主的淫惑。而人们只把它看作是荒诞之事,没有了解作者的良苦用意。宋玉被曲解,这是多么令人痛心之事啊!

尾联:“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诗人进一步指出:随着岁月的流逝,楚宫早已经泯灭,但宋玉创作的神女故事的真意还不被人理解。当江船经过神女峰时,舟子就会指点解说,以讹传讹。使宋玉的创作本意至今成为人们曲解的疑点。

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4]。

【注释】[1]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宫女。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亦称明妃。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以“和亲”名义嫁与呼韩邪单子。尚有村: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县。[2]紫台:紫宫,皇帝宫廷。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连:联婚之意。朔漠:北方沙漠地区。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南二十里。传说边地多白草,而昭君墓上之草独青,故名青冢。[3]画图:《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与。乃恶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来朝,求美人为阏氏(匈奴王正妻),上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穷按其事,画工韩延寿弃市。”省识:略识,未仔细辨认。环珮:妇女佩戴的装饰物。[4]千载琵琶:千百年来琵琶曲中还在弹《昭君怨》。据《琴操》载:“昭君在外恨帝,始不见遇,心思不乐,心念乡土,乃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胡语:琵琶原为西域乐器,故日“胡语”。曲中论:只有将怨恨寄托在乐曲中倾诉。

【鉴赏】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人站在三峡西面的夔州高山之上,遥看三峡东面地势低落的香溪。只见群山万壑,好像大江洪流奔赴荆门山。王昭君就生长在这万山丛中香溪之畔的昭君村。此联起笔突兀雄奇,突出王昭君生长环境的奇美。言外之意是说只有这样风水雄奇的地方才能出现像昭君这样的奇女子。同时也表明几百年来人们对她永不忘怀。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人由昭君村自然想到昭君一生的悲剧和怨恨。她离开汉宫,远嫁大漠。死葬沙漠,未能归国还乡,一缕孤魂独自向着大漠黄昏,这是多么令人悲痛之景。真是天地无情,青冢有恨!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诗人进一步指出其悲剧的原因是汉元帝的昏庸。因为他只从画图认得昭君,以致造成昭君葬身于塞外。但昭君心怀故国之思不变,虽然骨埋青冢,她的灵魂还会在月夜徒然回到她的父母之邦。这既是对昏庸之君的谴责,也是对王昭君的同情和伤悼。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人借琵琶之音,说明昭君的千载怨恨只有寄托于琵琶乐曲中进行倾诉了!这沉痛之语,突出了“怨恨”的主题。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1]。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2]。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3]。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4]。

【注释】[1]蜀主窥吴:指刘备于章武二年(222)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率兵攻吴,被陆逊所击,败归白帝城(夔州)。次年死于永安宫事。永安宫:在今奉节县城内。

[2]翠华:用翡翠羽毛装饰的旗子,指皇帝出行的仪仗队。玉殿:原注:“殿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3]古庙:指奉节县东的昭烈帝庙。巢水鹤:水鹤在上面筑巢。岁时伏腊:指村民按季节前往祭祀。伏,指夏六月;腊,指冬十二月。[4]武侯祠屋:指奉节县城内诸葛亮的祠堂,在先主庙西。

【鉴赏】首联:“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诗人以遗憾的心情交代了先主庙的由来。因为“蜀主窥吴”,败走于三峡,驾崩在永安宫,才后来修建了纪念刘备的庙宇。

颔联:“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诗人用对比手法,写刘备征吴时是仪仗开路,多么威风!可是兵败于猊亭,殂于永安宫,如今是殿宇荒芜,残存在荒山野谷中。此联是点明先主庙的所在地点。

颈联:“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诗人紧接上联,强化庙宇的荒凉:杉松树上水鹤筑巢,栖息在上面,可见平时很少有人来。只有到了夏伏六月、寒冬腊月,村民才来祭祀凭吊一下。

尾联:“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此联写老百姓对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二人,同样尊敬。这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正因为刘备与诸葛亮生前能共谋大业,所以死后才能受到百姓的“一体”祭祀。而诗人自己,虽胸怀报国济世的宏愿,却因救房瑁遭到肃宗的贬谪,壮志难酬,一生飘零。追昔抚今,诗人深为自己与肃宗之“不一体”而感到遗憾!

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1]。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2]。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3]。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4]。

【注释】[1]宗臣:重臣,关系到国家社稷之大臣。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张俨曰:“一国之宗臣,霸主之贤佐也。”肃:肃穆。[2]纡筹策:反复曲折周密谋划。云霄一羽毛:好比鸾凤高翔,独步云霄。[3]伯仲:兄弟。伊吕:伊尹辅佐成汤,吕尚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他们都是开国名相。指挥若定:指处理军国大事,胸有成竹从容不迫,镇定如常。萧曹:指刘邦的得力谋臣萧何、曹参。[4]运:天命。祚:皇位。志决:意志坚决。军务劳:军务繁难,积劳而死。

同类推荐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了在非洲深山老林里的打猎经过,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聆听到非洲独有的狮吼捻叫;同时,海明威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与卡尔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好胜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现了男子汉的率性坦诚和真男人的人格魅力,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 岁月细语

    岁月细语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整部书分为四辑:故土情深、往事钩沉、旅游见闻、生活细语。作家在文章中,始终流露出对自我、对生活的真诚态度,无论写人还是状物,都一以贯之地秉承着情真意切的创作原则,不隐晦不夸张,语言浅白却含义深厚,贴近生活与自然。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缓缓的真情与感悟诉说,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娓娓道来,轻轻敲击读者的心扉。梳理着春秋,梳理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热门推荐
  • 火影之因陀罗传奇

    火影之因陀罗传奇

    脱胎于火影动漫最近的原创,讲述火影中六道创建忍宗后的故事。一本普通的火影同人,你值得拥有!
  • 我们都曾途经幸福

    我们都曾途经幸福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破旧的芭比娃娃跟好朋友吵一架,有时候我们会愤怒地在黑板上写上“XX是王八蛋”这样触目惊心的字眼,因为那个时候年幼的我们,以为友谊不过是生活中的附属品,而芭比娃娃却是一个奢侈品。五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却不得不接受一连串地变故:一直恋爱的夏禹海和兔子突然分手了、而阮空空暗恋的男孩白小池,对混血姑娘佐薇一见钟情……当大家的感情都变得微妙时,夏禹海爸爸突然去世,他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友谊和爱情都十分冷淡,而兔子又被人嫁祸进监狱……接踵而来的灾难,让阮空空觉得,五个人曾经纯真的感情,成了这世间最奢侈的物品,她求之却不得。而这些灾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某个躲在暗处的黑影的阴谋?
  • 宝贝不要哭

    宝贝不要哭

    有那么一个传说,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不惜变成哑巴也要有一双腿。可王子终究没有娶她,而可怜的人鱼,她的结局只有变成了泡沫。现实皆是如此,当遭到背叛,当发现自己的身世,她,又该何去何从?
  • 楚水弥章

    楚水弥章

    大道三千,浮世百万。我辈修真者,当以身自立,煅心神,承志和。是以立身于天地,无愧于己身。修真岁月漫漫,望各位勿忘初心,得证大道。——永勒真人
  • 四季红

    四季红

    “民国素人志”系列第二本,讲述了一九四九年后大批迁移海外及港台的这一特殊族群的离奇跌宕的人生。除首篇独立成文外,其余四篇则继续讲述流亡的金氏家族七姐妹的命运。她们被动地卷入历史的洪流,却一个个有其真真切切的悲欢离合、血泪交融。
  • 修炼时空

    修炼时空

    大道飘渺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时间不止,空间层出,仰望浩瀚星空,蔚蓝深邃,到底隐藏多少神秘的面纱。在这里速度就是王道,速度就是主宰,一切以速度为尊,速度是实力的终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行修为高低的标准。
  • 婚外靡情

    婚外靡情

    一个是陈峰相敬如宾,貌美清纯的妻子夏雨,一个是陈峰尊敬有加,儒雅正直的恩师宋思伟。当这两个对陈峰来说,最为重要的人,他们搞在一起的时候,陈峰彻底崩溃了。
  • 重生娇妻撞入怀

    重生娇妻撞入怀

    前世被闺蜜陷害,放着帅的掉渣,的老公不要。非要作天作地,跟渣男私奔,重活一世,定要抱紧老公大腿。某女: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某男:因为是你,所以就想要对你好!某女:没有人说你很会说情话吗?某男:没有!某女:为什么?某男:情话我只说给你听!某女:……
  • 强者的都市生活

    强者的都市生活

    如果,你得到一身超绝的力量,那麽,你会选择做什麽?陈诺,一个从[中转站]回来的强者"我只想亲眼见到妹妹平平安安地活着""如果说有什麽想做的话,那就当个宅男吧""宅男无罪!宅男有理!"作者的話:一代神人的都市生活,有愛情,有基情。歡迎大家收看<強者的都市生活>:P群號:238314638,有興趣聊天的人進來吧^^
  • 西风萧瑟之地

    西风萧瑟之地

    山海经之后,又一个故事,九界大战,一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