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31700000005

第5章 日食原理与三种日食

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词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述的就是月相不以人的意愿而客观地周期变化。月相周期变化的原因有2个:①月球、地球和太阳的周期性“会合运动”;②月球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而我们看到的只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同时,还和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因而月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是一种会合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之时(定为农历月的初一),月球未被太阳光照的暗半球对向地球,“视而不见”,这称为朔或新月。随后,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逐渐增大,向东偏离太阳,日落后在西方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小部分呈弯向太阳的镰刀形“娥眉月”。当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达90°时,我们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半球的一半而呈半圆形,称为上弦月。其后,我们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更多。到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达180°(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时,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全部半球呈圆形,称为满月或望。望之后,我们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达270°时,我们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另半球而呈半圆形,称为下弦月,而后在黎明前看到呈弯向太阳的镰刀形“残月”。

经过1个朔望月,又开始下次新月和重复的月相变化。虽然在月相变化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其余部分也不是完全黑暗的,仍依稀有“灰光”,尤其用强光力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月球的灰光部分。月球的灰光是由于地球反射少量太阳光照到了月球的背太阳部分。

在中学和小学,常用太阳、地球、月球三体运行仪来演示它们的会合运动及日食和月食的原理,而实际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也很难按比例来准确图示,而用近似的示意图还是可以说明一些情况的。这是设想自己从“外星人”角度来观察的情况。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称为“白道面”,它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平均交角为5°8′4342″,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以173天周期变化±9′。白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白道”,从地球上观测,月球每个“恒星月”沿白道视运动一圈。白道与黄道有2个交点:月球从南到北穿过黄道的“升交点”和从北向南穿过的“降交点”。月球轨道的近地点与远地点连线——拱线也不断地自西向东进动,进动周期为8.849年。按不同的基准来计量,月球的轨道运动周期有4种表述:①恒星月是以恒星为基准,月球在星空天球视运动一圈的周期,实际上是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间隔,1恒星月为27.32166天(“天”就是“平太阳日”);②近点月是月球连续两次经过近地点的时间间隔,1近点月为27.55455天;③交点月是月球连续两次经过升交点的时间间隔,1交点月为27.21222天;④朔望月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它是以太阳为基准的会合运动周期,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连续两次相同(朔)的时间间隔,1朔望月为29.53059天。

只有月球在“朔”且恰好经过白道面一黄道面的“交线”很近时,才可能发生日食。别的“朔”时因月球离黄道面远,就不会发生日食。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和地(球)-月(球)系绕太阳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一地球距离变化于0.9832603~1.0167056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59787亿千米),地球-月球距离变化于约356400~406700千米,相应地,太阳视圆面(简称“日轮”)的角直径变化于31′28″~32′32″,月球视面的角直径变化于29′22″~33′26″。

由于月球不发射可见光,在太阳(日轮)光照射下,月球后面形成日轮光完全照射不到的“本影”和有部分日轮光照到的“半影”。月球本影呈圆锥形,长度变化于366900~379700千米。把这些数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月球本影锥的顶点有时可达到或超过地球表面,有时达不到地球表面。于是,按照地球表面与月球本影锥相交情况的不同而发生3类日食:

(1)日全食。月球本影锥超过地球表面,在本影锥内的地面区完全看不到日轮,即月球完全遮住了日轮,这是观测暗淡的太阳大气——色球和日冕奇观的最好机会。

(2)日环食。月球本影锥顶点达不到地球表面,但在其延长的“伪本影”内地面区可看到日轮外部的环形部分,即月球遮住了日轮中央大部分而外缘仍显露。若露出的环很细,也可以看到“贝利珠”。

(3)日偏食。在月球半影内的地面区只看到部分日轮,即月球只遮住部分日轮。一种情况是月球本影锥完全偏过地球,仅半影跟地球表面相交,整个地球都看不到日全食或日环食。另些情况是日全食或日环食时,在月球半影区内看到日偏食。

此外,就整个地球而言,还有“全环食”,这是由于在整个地球的日食全过程中,月球本影锥顶点在小段时间达不到地面某区、而另段时间超过地面某区。实际上,由于月球的视运动很快,月球的本影和半影都扫过地球表面局部地带——本影带和半影带。本影带的宽度可达约270千米,半影带宽度可达约7000千米。

同类推荐
  • 玄秘部落之谜

    玄秘部落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昆虫奇闻之谜

    昆虫奇闻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开阔眼界的历史故事

    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文明,中华大地从荒芜走向繁华,从野蛮走向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凝结成一个个智慧与愚昧、生与死、盛与衰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向你诉说吧。
  • 一千个问题(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一千个问题(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许多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未知的。本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一个学生应知必知的每个知识学科,脉络非常清晰,是以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为标准编写而成的,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 交通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交通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变迁: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色彩斑谰的现代生活;从古代社会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社会垄断人类生活的互联网;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上世纪中叶的月球着陆,火箭升天。人类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
热门推荐
  • 南歌子——天气晚来秋

    南歌子——天气晚来秋

    宋潇凌:“是你,约定了来见我却又放弃的!是你先放弃了我!”向晚却一脸疑惑:“我们,约定了什么?”出生在平凡家庭的向晚,因为偶然机会结识了巨星宋潇凌,并在与他的交往中相互依恋。一场祸事,改变了一切。向晚把宋潇凌忘得一干二净,并与知己顾秋订了婚;宋潇凌身边也有了新的女神伴侣江寻。两年后的重逢,向晚、顾秋、宋潇凌、江寻之间又该何去何从……
  • 至高文明的遗产

    至高文明的遗产

    “请求上苍赐予我一个万能的系统!”星空下,一位相貌清秀的少年对着流星许愿,然后奇迹诞生了,仙神系统凭空出现,与少年相融!
  • 我的夫君是傻王

    我的夫君是傻王

    一朝穿越,被扣上王爷的未婚妻的头冠。洞房花烛,才知道原来是个傻王爷。平平凡凡,没有宫斗,非女强。
  • 诸世界流浪

    诸世界流浪

    草根在玄幻世界的奋斗史,历经仙侠世界,三国世界,中土世界…千磨万击还坚劲,吹尽狂沙始到金,富贵荣华转头过,唯有真情留心间。
  • 梦歌一陌

    梦歌一陌

    千年一陌,宿世情缘。踏破红尘,搅乱星河。追寻千年,亦梦亦醒。情之一字,亘古洪荒,红颜白发,莫失莫忘。我会寻你,哪怕星河寂落,白发枯骨。相遇的那一刻,即使溯洄从之,我愿承受道阻且长。只愿不负卿卿。
  • 证荒路

    证荒路

    为什么一切都有始有终?这苍茫天下间,究竟是谁主沉浮?我不服这短短的生命年限!不服人生的悲欢离合,是谁左右着一切不美好?我要战,战……战天斗地。
  • 不是吧我是阎罗王

    不是吧我是阎罗王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生死是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有人陷入轮回,有人看淡生死,而有人,在看透生死以后变成的阎王。不是吧,阎王可还行,不是吧不是吧,啊sir,这都行?
  • 他的笑融了姐的心

    他的笑融了姐的心

    【重生】【男主身体缺陷】言洛在18岁这年突然重生回了2008年,成为了一个小家伙,带着18年记忆的她对面前这堆鼻涕虫无言以对,她心累啊,不过角落里的那个小狼崽蛮有趣的嘛,既来之则安之,姐慢慢和你玩,反正姐有点是时间!“一个残废装什么清高”“我tm,别拉姐,姐护了十几年的崽,凭什么这么说他,找打!”是的没错,言洛进了派出所,让我们的小狼崽傅裕留下一脸无奈。
  • 清秋是神仙

    清秋是神仙

    哎呀呀,上一本书还不给我解锁,我就只能重新写了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浔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浔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