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0400000014

第14章 先进人物(1)

心系群众情 图书进大棚

——记贺兰县图书馆馆长蔡生福

蔡生福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宁夏回族自治区话剧艺术、公共服务文化体系的建设以及个人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

蔡生福,男,汉族,现年52岁,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职称。自2002年起担任贺兰县图书馆馆长至今。先后荣获第十四届群星奖服务奖、全区文化人才突出贡献奖、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入围2013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名单。专业论文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征文一等奖。

2011年12月15日,宁夏新闻网有一篇题为《图书馆馆长蔬菜大棚“上班”》的报道。近日,蔡生福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在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村民刘吉平家的蔬菜大棚里。

蔡生福是贺兰县图书馆馆长,但经常在蔬菜大棚里“办公”,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蔬菜大棚里的图书馆馆长。

共享工程落户宁夏后,作为贺兰县分中心负责人蔡生福,通过主动上门、延伸服务,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蔡生福同志担任图书馆馆长后,一心放在工作上,千方百计谋发展。在改善图书馆办公条件、推广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上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6年6月22日、9月18日,贺兰县图书馆两次代表全国唯一县级支中心在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验交流和试点会上发言。8月20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一行到贺兰县视察共享工程工作。2006年9月29日馆长蔡生福同志应邀作客央视新闻频道《决策说》栏目。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于2007年3月19日、4月12日两次播出了贺兰县图书馆开展资源服务的情况,并先后3次作为资料镜头引用,大大提高了贺兰县的知名度。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化报、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共享工程网、央视国际网、中华网等多家媒体对贺兰县共享工程资源利用工作进行了报道,创新了共享工程“贺兰模式”,成为全区和全国的亮点。2007年3月,贺兰县图书馆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全区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11月20日,蔡生福同志又荣获了中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服务奖”。2008年5月,贺兰县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

一是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在推广“共享工程”初期,由于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蔡馆长本人自掏腰包6000多元购置了相关设备,将共享资源刻录成VCD光盘,迈出了资源利用工作的第一步,探索出了一条既适合当地实际,又让农民群众看得见、用得上、见效快的资源利用的路子。

二是加大资源利用的宣传力度。根据接收的资源类型,蔡馆长亲自整理了文学、戏剧、音乐、电影、教育、卫生、农村实用技术等分类节目单,资源容量达到300G,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将新资源编印成节目单,先后在各乡镇集市上发放了5000多份。在贺兰县广播电视台打出标语广告,利用图书宣传周,科技宣传周,平时下乡赶集、赶庙会,县文化馆专场演出等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主动上门为资源找“对象”。为了把这些“从天而降”的像七仙女似的“宝贝资源”尽快嫁出去,图书馆一改过去坐等上门的做法,蔡馆长带上资源节目单,按照使用对象主动送到有关单位,争取使资源尽快找到“婆家”。2004年底图书馆主动和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合作,把其中的政治理论和农村实用新技术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和第三批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宣传的主要内容,刻录成党员电教光盘分发到基层党支部,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进行推广。蔡馆长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主动深入基层进行推广。他经常带着资源节目单和光盘下乡赶集、进温棚、进养殖小区调查了解农户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先后在各乡镇集市上、庙会上以成本价(2元/张)发出3000多张农村实用新技术VCD光盘,免费给全县2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赠送1200张光盘,在种养集中连片的村社和文化中心户免费发放800多张,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是不断拓展新的服务空间。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共享工程”带来的好处,蔡馆长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2005年12月初与县科技局联系,为自治区科技厅制作“三下乡”农村实用新技术和科普知识光盘3100张,在贺兰县立岗镇文化下乡启动仪式上免费发放1500张。2007年3月,又为自治区文化厅制作农村实用新技术光盘2100张,在全区“文化服务进农家”启动仪式上发放。截至目前,已有学校、农技推广、林业、疾控中心、计划生育、文化、卫生、公安等十几家单位上门刻录了2500多张光盘,农民朋友主动上门刻录所需光盘300多张。利用移动硬盘复制资源累计达到600G,资源利用辐射到周边相邻地区。

五是资源应用收到了实效。年生祥同志是贺兰县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第一批资源服务的受益者。2005年,贺兰县支中心为了尽快打开资源应用的突破口,蔡馆长经过调研,决定在习岗镇农业技术员年生祥家建起了第一个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示范点,配置了有关农业方面图书和农村实用技术光盘。年生祥带头应用新技术,并于当年种植了一棚油桃,他通过反复观看大棚油桃种植技术的光盘,掌握了油桃种植的关键技术。2007年春季进入挂果期,当年收入7000元。2008年油桃长势喜人,油桃产量达到3000斤,仅油桃一项收入15000元,加上大棚甜瓜、蔬菜种苗,全年收入达到4.5万元。

年生祥不仅自己带头创业致富,而且利用所学知识,在贺兰县支中心提供的农业种植光盘中,挑选出适应本地生长的作物品种,指导和帮助周边群众发展设施蔬菜。三年来,他通过实地指导、咨询、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大棚种植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大棚种植户,受众达3500人次,培育蔬菜种苗100万株,栽种面积达到500多亩。现场技术指导的覆盖面由本县辐射到周边地区,最远达到宁夏南部固原地区。

金贵镇保南村的一位种植户王义,2008年冬季在金贵镇集市上看到蔡馆长发放的资源节目单后,挑选了几张他喜欢种植的菠菜等光盘。2009年5月,王义惊喜地告诉蔡馆长,他在光盘中找到了常年种植菠菜的秘密。原来乡亲们种菠菜,每年只能种一茬,用他的技术每年可以种四茬,这个秘密就是他从菠菜种植技术的光盘中得到启发的。菠菜种植的最大难点就是低温发芽,老王在菠菜发芽前,将选好的菠菜种子在自家的冰箱里低温贮藏一定的时间,然后再播撒到田里,并盖上遮阳网。每年4月开始至10月,可以种四茬,每亩地的净收入达到1万元。更为可贵的是,王义把这个秘诀告诉了周围的乡亲们,目前该村的菠菜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在2010年12月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上听完这个事例后,说:“文化也是生产力”。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文化共享工程的主要落脚点就在广阔的农村。共享工程资源就是基层群众的“科技脑白金”,他们需要这样的“营养”来补充头脑。只要我们主动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农民,文化共享的种子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2009年,借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之际,蔡生福立即着手制订计划,精心编目、上架流通、开展服务,受到了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好评,破例将贺兰县农家书屋计划调整到56个,使贺兰县在全区率先实现2010年农家书屋全覆盖。

在工作之余,蔡生福同志撰写的《县级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共享工程”资源利用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两篇论文先后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第六届全区“群星奖”暨第三届全区群众文化专业岗位技能大赛金奖,文化部《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优秀论文奖;《共享工程促小康》一文荣获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2009年7月,蔡生福同志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优秀会员光荣称号;2009年8月,蔡生福撰写的论文《共享文化新资源,共建和谐新农村》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届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一等奖;同年10月,该文再次荣获文化部《文化大视野》优秀论文最高奖。2010年12月,蔡生福作为特邀嘉宾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开幕式剪彩,并受到中央领导李长春常委的接见。2011年4月,贺兰县图书馆共享工程照片入选国家辉煌十一五图片展。

奉献青春 舞动精彩

——记大武口区文化旅游局春之声艺术团团长荣丽

荣丽简介

荣丽,女,汉族,大学本科。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讲师,原宁夏第一工业学校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现为石嘴山联合学院工会副主席、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荣丽同志常年担任石嘴山市健美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神华宁煤集团太西老年大学艺术团名誉团长及健美操舞蹈老师,现任大武口区文化旅游局春之声艺术团团长、大武口区政协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石嘴山市华夏韵艺术中心舞蹈教师。

荣丽自幼爱好舞蹈,大学毕业后,就深深扎根于石嘴山这片热土,为石嘴山市的健身和舞蹈事业默默奉献,27年来义务辅导社会健美操上万人,组织100多次各类健身活动。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业务拔尖,荣丽在199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员和国家一级健美操辅导员,2003年被评为健身秧歌国家级A级裁判,2005年又获得全国优秀社会指导员、全国十佳社会指导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荣丽为星翰集团编排的健身秧歌在广东参加全国比赛获一等奖,其人被评为石嘴山市三八红旗手;2012年,在庆“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全国青少年香港艺术盛典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12年被评为石嘴山市“351人才”工程专业拔尖人才;2013年7月被评为石嘴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此外,由她亲自指导和编排的舞蹈,多次在石嘴山市、自治区及全国获奖。2000年荣丽代表宁夏参加全国裁判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宁夏第一、全国第五的好成绩,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备入资料库,从2000年到2013年先后19次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抽调到上海、厦门、哈尔滨等省市任全国比赛裁判长、副裁判长和裁判职务,多次评为校、市、自治区先进个人。

■体育点亮人生

体育是荣丽从小至今的爱好,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在参加一次学校运动会时,“扔手榴弹”得了第二名,奖品是一个铅笔盒,她很受鼓舞,以后只要是运动会,她都会积极参加,并且都能取得良好的名次。读初中时,荣丽爱看学校排球队打排球,一次体育老师看见了这个看排球的入迷的学生,就问她:“喜欢吗?喜欢就去练吧!”

自此以后,她就加入了学校的排球队,在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了打球的技术。她坚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还利用课余时间一个人对着墙练习排球。父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疼在心里,觉得搞体育实在是太辛苦了,也没有什么前途,还是要好好学习功课,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当时,荣丽就一心想考体育学院,父亲认为她这是异想天开,但她坚守自己的心愿。然而,在第一年高考时,由于她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训练上,对功课疏于学习,荣丽没有如愿考上体育学院。但倔强的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在第二年的复习中,她起早贪黑,刻苦学习。在老师和家人的帮助鼓励下,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在1983年的秋天,她等来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系,实现了她多年的梦想。在大学期间,她因文艺功底好和高挑的身材,被选入学院艺术体操队,这为她后来从事舞蹈、健美操的编导和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她是因体育点亮了人生之路,也为她后来的事业指明了方向。

■舞蹈装扮人生

除爱好运动外,荣丽还喜欢舞蹈,她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与舞蹈结缘。在荣丽很小的时候,她和几个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时碰到了一些搞文艺宣传的人在街上演出,出于好奇,荣丽和小伙伴一同加入到围观的人群中。观看中,荣丽感到舞蹈节目是如此的好看,跳舞的人是那么的漂亮,她便有了跳舞的念头,而且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上小学的时候,荣丽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并且和小伙伴一起排练节目,还演出了《一分钱》《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歌舞。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荣丽还参加了石嘴山业余艺校舞蹈专业的学习。当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亲是第一代支援宁夏建设的知识青年,全家人仅靠父亲12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但报考石嘴山业余艺校的报名费就要30元,这对一家人来说可不是小的数目。荣丽也不敢向家里要钱,但她实在是太热爱舞蹈了,为了心中的梦想,她不畏风雨,每个周末就趴在石嘴山业余艺校的窗户边偷学,久而久之,业余艺校的老师发现了她。一次,舞蹈老师悄悄来到荣丽的身边,问她:“你为什么经常趴在这里啊?”“我想学舞蹈,但我没钱交报名费。”荣丽说。稚嫩的声音打动了这位舞蹈老师,“你要是喜欢跳舞,以后就跟着他们一起练吧”,于是,荣丽就师从那位老师,在学校免费学习舞蹈,这为荣丽从事舞蹈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后,回想起这段往事时,荣丽说:“师恩难忘,如果没有那位老师,或许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青春奉献健美操

1987年,荣丽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第一工业学校教学,1988年,荣丽又去北京进修了健美操。那个时候,健美操对大多数的群众而言还很陌生。从北京回来后的一天早晨,荣丽去青山公园晨练时发现大多数的中老年人都在用很单调的方式锻炼身体,这样既枯燥又达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于是,荣丽就萌生了义务教授他们健美操的想法。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起初她还担心有没有人来学习她的健美操,她坚持早晨起床跑步到青山公园教授健美操,渐渐地四十多位中老年人在荣丽的带动下,在欢快的旋律下,跳起了健美操,也是从那时起,荣丽教授健美操的想法和做法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队伍越来越壮大,逐渐发展到一百多人,而她,在这支中老年健身队伍中义务奉献了五年,从未收取过一分钱,不分寒暑、不分节假日,每天组织大家练习。

同类推荐
  •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本书是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文章合集,作者籍内地人才引进计划前往香港工作,没正经为香港做过多少贡献,倒是因为走过不少地方、住过不少逼仄的出租房及接触过形形色色的香港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对香港和香港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回内地工作后写成了这样一些文章。香港离内地很近,然而又没有想象中的近;越来越多内地人来到香港,但对于香港的认识却仍然一知半解——香港人为何羞于吵架?香港幸福感最强的上班地点为何不是中环?香港女生为何喜穿裤袜?清晨的红磡为何会出现“鬼市子”?在香港没有老外的“趴体”为何是卢瑟的“趴体”?跟香港女生聊天话题为何离不开衣服包包?为何住在板间房才能感受最真实的香港?疏而不离的香港家庭关系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城市的鲜活还是人群的趣处?是观察的敏锐还是好奇心的不懈追逐?林嘉文,现媒体工作者,曾于香港从事IT工作三年。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热门推荐
  • 携着萌娘战末世

    携着萌娘战末世

    载入末世系统……接着,林飞便过上了无限拯救末世世界的日子!带着各种被开发出来的能力,带着一群绝美萌娘,一起对抗世界危机!一起面对所有挑战!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萌妹子,同时,也有高科技能力的热血战斗,这里有很多种光怪陆离的末世世界,也有一次次扬帆起航的拯救之旅!翻来书页,战斗,热血,从此刻开始!
  • 盛世婚恋老婆,到我怀里来!

    盛世婚恋老婆,到我怀里来!

    他,有着帝王般的气息,凄厉无情她,青春活泼,开朗开学见面,一面之争,会有怎样结局?拭目以待。。。。
  • 龙魂引

    龙魂引

    万物皆有情。善为灵,恶为妖。“没有无根的恶,居心叵测皆为妖,欲望不止尽是邪!”山中少年杜欧亚意外获得龙魂之力,拜入魂引门下,从此生活波澜骤起。看他面对一起起风波诡谲,光怪陆离的事件时如何斩妖除魔。此书小恐怖,小悬疑,有点刺激有点搞笑,值得一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火海一滴水

    火海一滴水

    火海一滴水如昙花一般转瞬即逝,社会如同一片火海,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滴水,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只能被社会蒸发后融入其中!
  • 何峦寻江楚

    何峦寻江楚

    江楚17岁那年在校外打架第一次遇见了19岁的何峦,当时江楚就想泡他,却又没有经验,只能在何峦面前疯狂展示自己的身手。第二次江楚遇见何峦,她还是在打架,不过却不是她虐别人,而是她被人虐,眼看着打不赢了,江楚直接钻进了何峦的车里。第三次江楚遇见何峦……
  • 我有游戏黑科技系统

    我有游戏黑科技系统

    奇异之海,十座岛屿,我要怎样闯关?机甲世界,战争不断,我要如何生存?化身死神,实力最弱,我要如何登顶?以前的弱小不代表以后的弱小,因为我有游戏黑科技。ps:新书《不死人间》已发
  •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至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天神之血

    天神之血

    楚洛的博学绝不亚于任何所院校走出的博士,不然偷到了赝品,可是非常之丢人的。他不是偷,而是盗。乍一看,好像是没有区别。实际上他是在盗墓。偷和盗不是一回事,单是三六九品的化分,就足以区分。基本上盗墓者为下下品,楚洛一直做的都是飞贼行径。行有行规,盗亦有道。偷之一门很少有越界者。楚洛做了十余年飞贼,突然有了尝鲜的打算。
  • 魔神之诛仙

    魔神之诛仙

    神仙又如何?天道不公,我便替天行道!敢挡我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