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600000024

第24章 时代的呐喊:我要回城!(2)

我当时就烦了!这是开的什么生活会?这简直就是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啊!我开始反唇相讥:“你脸黑难道是贫下中农教育的吗?你浑身上下都没一块白地方,不信你就脱光了让大家看看!”

余校长立刻两边劝架:“生活会!生活会!多做自我检查!”

我马上说:“你也不看看谁先挑起事端!你这个校长只会和稀泥!”

徐老师在一旁偷偷地乐。我觉得这个王卫东真是不可理喻,从此,虽是近邻,我对她一直敬而远之。

又过了两年,已是1974年底,我们几个女知青与一个公立女教师王春枝发生了矛盾。我们看不惯她盛气凌人的样子:我们领钱只是九元钱的补贴费,她一领就是三四十元。每次共同值班,做饭时她不动手,饭熟了不用人请,拿个大瓷碗直接去厨房。

我很不舒服,立刻与王卫东联盟,只煮两个人的饭菜,然后瓜分干净,锅灶也弄得脏兮兮的。我故意和王卫东跷着二郎腿坐在办公室又吃又笑。王春枝又拿出她的大瓷碗奔向厨房,我和王卫东目光交流着,并竖起了耳朵,只听厨房传来了王春枝的哭声……

王春枝闹着要调走,余校长说是我们错了。我坚决不服,调走?别人可以用这个词,而我们知青没有这个资格!我苦苦地思考了半个月,做出了让大家都吃惊的决定:给党中央写挂号信,坚决要求回城!

省知青办派人到余山下小学找到我,首先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给我批了半立方米的东北松木材和两百元的“支票”。其实,只是一张白纸条,连公章都不盖,他们让我凭这纸条到鄂城县的储蓄所拿现金,不过后来真的拿到了。

上级领导给我送“支票”的时候,有人来敲我的门,我刚开一条缝,王卫东便挤了进来,哭诉她的不幸和难处,我想都是政府的钱,急忙帮她敲敲边鼓。她当时也得到了半立方米的东北松。王卫东盯着我手上的“支票”又开了口:“请你再写一张给我吧,100元也行啊!”我真的被她气晕了!

那人道:“这笔钱是中央批下来专款专用的,我无权动用。树是省里的物资,我们还可以照顾一下。”

我向余校长请假带着小叔子海山去县林业局领木材,王卫东死活要跟着我。她已尝到甜头,知道跟着我就有好事情。那时我与父母的关系已经缓和,恰巧爸爸运货到县里,空车回程潮,便抽空来帮我运木材,车厢那么大,我便把王卫东的木材也拉了回来。

20年后,有一天我在程潮铁矿办公大楼门前,碰见了已上了中巴车的王卫东。她大声喊着:“王琴!王琴!我是王卫东呀!”

她仍是那么黑那么胖,只是两鬓已添了许多银发,想起她曾是我的知青姐妹,想起我们在一起共同熬过的那苦难的岁月,我的眼泪立刻就掉了下来。

我追着汽车喊:“卫东!卫东!你快下来!”

车主已收了她的钱,不肯退票并叫司机飞似的开车。我透过车窗看见王卫东也留下了泪水……

刘子香教四年级的语文,是班主任。我听过刘子香老师的公开课,非常生动。刘老师很爱拉二胡,他的寝室就在我的斜对面,我们又共教一个班,关系也比一般人走得近。

吃完晚饭,离晚上办公还有一段时间,刘老师便拿出二胡,我唱什么他就拉什么。有时徐老师和余校长也过来凑趣。现在一想起那段时光,真是我当知青时最安心的时候。

吴永才是副校长,教六年级的语文,个子高大,浓眉大眼,属于长得很帅的那种男人。他不多言不多语,喜怒哀乐不轻易在脸上表现出来。他的毛笔字很怪,在全国也怕是自成流派。怪虽怪,但很中看,各班布置教室的时候,他的教室四周就贴满了他写的怪字。

我最不如人的就是写字,而且最不会用粉笔写板书。我的正楷字更差劲,为了让学生能看明白,必须一笔一画地写。

余校长背地里总是取笑我:“你的字呀,就像几根火柴棍搭起来的!”好在我会画画,布置教室的时候,我的教室四面都是我画的正在跳舞的各族人民。我的学生跟我在一起特兴奋,因为我是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又逼着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这样一来,我的学生们由于新奇而全神贯注。

我担任二(2)班的班主任时,就预测过好几个学生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岁月匆匆,我预测的学生统统考上了北大和清华,有的还是研究生。只有一个叫余金花的女生,因父母不愿继续供她念书而未成鸿愿。

过了多年,我在程潮碰到了余金花,她已出了嫁,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她对我说:“余群杰、余炳清和几个在北京读书的同学放暑假时就约我一起到黄石看您,可不知到您的详细地址也就作罢了。我们还在一起聊起,您给我们讲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故事,从那时起,他们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国家更强大。后来,他们都考入了北京的大学!”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别人如何看待我在余山下小学的是是非非,但我的学生们记得我,这就足够了。

有一天,余校长从公社开会回来,很兴奋地在办公室说他捡了一个便宜:公社分给余山下小学一个公立男教师。

不一会儿,那个叫朱积来的男老师就扛着破行李卷儿进来了,他紧靠着大门边的墙角站好,全体老师都在办公室坐着,谁也不吱声,煞有介事地各忙各的,但都心照不宣偷偷地打量这个朱老师。

朱老师在余校长的指点下打扫了我对门那间堆着杂物的房间。我当时挺高兴:因为对门住着人,夏天就可以让空气对流。

余校长让他带一(1)班,他满口应承。余校长就纳闷:这么好说话的一个公立老师,怎么会没有人要?公社教育组竟不算指标硬搭给余山下小学?因为心存疑问,余校长就特别“关心”朱老师的教学。

第一堂课,朱老师一进教室就伸胳膊伸腿地拦在教室门口,活像一个“大”字。他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你们莫跑啊!你们莫跑啊!”

在这之前并没有一个学生想跑,倒是朱老师的这个举动提醒了几个胆大的学生,他们真的站起来要跑,朱老师拦了这个,跑了那个,有几个学生还同时往他的胯下钻。朱老师站不稳,四仰八叉地倒了下去,头部光荣负伤,被大队的卫生员用绷带上下三圈左右三圈缠了个大大的十字。加之朱老师的脖子总是缩在衣领里面,而他的上衣是冬天用来罩棉袄的旧中山装,脱单后衣裳码子就太大了,给人的感觉就像竹竿支着衣裳准备去晒一样。

余校长陪着他从大队医务室回到学校,就像押着一个缴枪不杀的俘虏。朱老师带着伤仍然去上课。

这一次,他一进教室就把门闩上。余校长潜过去看看,教室里只有乱哄哄的声音却看不到一个人。余校长贴着窗户栏杆往里瞧:只见朱老师靠着教室门站着,身上吊满了学生。余校长气冲冲地跑回办公室,这时只有我一个人没课。他说:“王老师!你去看看,朱积来哪里像个老师,简直像个动物园里的母猴子!”

我用力推开一(1)班的门,孩子们见我进了教室,立刻各就各位地坐好。我没有理会朱老师的讪笑,板着脸对学生们约法三章,并点出我认识的几个余山下湾里的孩子,声称他们再跟着起哄,我就马上把他们的家长叫来。孩子们总算老实下来了。

可好景不长,与朱老师相邻的几个班的老师们又反映:朱老师一上课,孩子们都吵着要上厕所。朱老师说:“大家不要一起去!只能一批一批地去!”于是,朱老师的整堂课就是安排全班同学分期分批地上厕所。他带的学生像走马灯似的跑进跑出,有的上完厕所又不想回到教室,干脆就扒在别班的教室窗台上学习,搅得好几个班都不安稳。

余校长在办公室批评朱老师不好好教学生。朱老师则说:“他们不想学,我有什么办法?”

余校长顿时怒火冲天:“胡说!你们班的学生在别班的教室外面跟着其他班的老师学习,他们是不想学吗?”

朱老师无语。

余校长怕这样久而久之误人子弟,立即叫朱老师去当“事务长”,协助炊事员余大爹做饭。朱老师二话没说,立刻上任。余大爹叫他去挑水,朱老师答应了,可他出去了一个上午也没把水挑回来。

余大爹心想:难道他这个先生掉到水井里去了?于是,余大爹着急上火地到办公室向校长反映这个情况。

余校长只好放下手上的工作跑到井边,只见朱老师正仔细地洗那两只桶,洗完了两只桶又去洗扁担,洗完了扁担又接着洗桶。余校长回来说:真恨不得把他推到井里去。

他见校长亲自来“接”他,一点都不惭愧,理直气壮地说:“这两只桶太脏了,怎么能挑水给老师们吃呢?老师们的健康是个大事对不对?我们应该讲卫生对不对?”

余校长气得说不出话来,人家这么说,他也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啊。

余校长只好抢过朱老师还准备继续洗下去的水桶,自己挑了一担水到厨房去。余校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在办公室里讲,我们一个个都哈哈大笑,谁也不同情他。

那一天,余大爹因为等水,不但中饭没有按时做好,而且也没烧开水。我们一个个拿着茶缸互相找水喝……

有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北面房屋漏雨了。大家纷纷进行生产自救:男老师全上了房顶,女老师到处找石块递上去压瓦。

余校长忙乱了半天,才发觉朱老师的房间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他不会死了吧?一阵不祥的想法钻进他的大脑。他马上站在朱老师的房门口柔柔地喊:“朱老师,朱老师!你的房间漏不漏雨啊?”

里面有人慢条斯理地回答:“漏。”

余校长耐着性子又问:“大不大?”

里面仍回答一个字:“大。”

“大?你起来搞一搞啊!”余校长这个急性子又来气了,声音马上就大了起来。

里面仍是慢条斯理的声音:“不用搞,我有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让我看看!”

“门没闩,你自己推!”

我们一起推开朱老师的房门,眼前的景象让大家张开了口就再也合不拢:朱老师打着一把伞,坐在帐子里,头顶上早已开了天窗,大雨正哗哗地冲刷着他的整个床铺……

余校长气急败坏地说:“这就是你的办法?”

坐在帐子里的人仍坚定地回答一个字:“是!”

气急败坏的仍是余校长:“你这个人怎么这个样子啊?你上去把瓦盖好再睡不行吗?你看你的棉絮!还能用吗?”

朱老师面无表情,仍是一字一顿地回答:“命比棉絮值钱啊!”

有一天下午,全体老师都在学校的菜园里栽菜,大家挖土的挖土,挑水的挑水。余校长知道我做事不怎么样,就吩咐我负责把土打碎。这事也不太难,我愉快地接受了。

这时,只有朱老师还呆呆地站着。余校长皱了皱眉,吩咐他到大队部去扯菜秧子。余校长反复叮嘱这位农村长大的公立老师:“你带一只桶去,再拿一个瓢,先轻轻地在菜地上淋一点点水,等润一润以后再扯菜秧子。”朱老师频频地点着头,胡乱地拿着水桶和瓢拔腿就走。

余校长不放心,又追上去叮嘱:“你一定要把有根的菜秧子扯回来啊!”朱老师仍是频频地点着头。

我们一边干活一边谈笑风生。

余校长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常在最后才把包袱抖开。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自己不笑,却让别人捧腹大笑。我也爱说笑话,但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等我笑够了,才能把笑话说完,结果反而没有余校长的笑话精彩。

就这样,你一个笑话我一个笑话,干起活来也不觉得累,很快就把所有的菜地都平整好了,可菜秧子还没有到位!

余校长看了看已经偏西的日头,心里有些着急,就到校门口去看一看。这一看,就看到朱老师拿着水桶和瓢,还有一些菜秧子,浑身上下糊得都是黄泥巴,上气不接下气地朝学校跑来。

在他身后,追上来一个咋咋呼呼的农民。余校长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反正觉得凶多吉少,只好先掩护自己的部下突围,然后拦住那位咋咋呼呼的汉子很客气地问:“您来学校有什么事吧?”

那汉子直跳脚:“他打了我的儿子,现在我要打他!”

“他?他怎么会打你的儿子呢?可能是逗你的儿子玩玩吧?”这个余校长和汉子说着话,并一个劲地对着朱老师使眼色。

可站在余校长身后的朱老师并不肯顺着坡下台,他一脸的理直气壮:“他的儿子骂我是猪,骂了还不走,还鼓动好几个学生把臭水沟的烂泥扔在我的衣服上面。我忍无可忍,就来了个后发制人!”

余校长心想那个汉子绝不会懂得什么是后发制人,急忙抢过话头:“是吧!我说没打你的儿子吧,他只在后边推了一下下……”

朱老师立刻纠正:“我不是从后面推,我是当面重重地打!不但左右开弓给他好几个大耳光,而且还把他放倒在水沟里踢了好几脚……”

那个壮汉听到这里,气得眼里金星乱冒要与朱老师拼命。

校委会的几个人听到叫骂声都从菜地那边跑过来劝架,余校长趁机把朱老师拉回办公室,一个劲地埋怨:“朱老师呀,朱老师!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我一再地帮你开脱,你还在那里阴一句阳一句的,你叫我怎么向人家学生家长交代?!”

这时,一个男老师急急忙忙地跑到办公室说:“余校长!余校长!他们湾里来了好多人,一定要朱老师去湾里赔个礼。不然,这事就没完……”

余校长瞪着一双大眼看朱老师。

朱老师马上表态,非常坚决地说:“我不去他们湾!”

余校长问:“为什么?”

“我不想回去当肉包子!”朱老师一字一顿地回答。

这时,我们几个女教师已回到办公室,听到这里,忍不住都笑出声来。余校长忍不住也笑起来。

校委会的几个人做红脸的做红脸,做黑脸的做黑脸,总算把这个事情摆平了。

每个月一发工资,朱老师就到程潮菜场去花两角钱买回一罐头瓶黄豆酱,这瓶酱便是他这个月赖以生存的主要菜肴。就是这,朱老师也舍不得多吃,他每顿只用筷子拨出一点点来便可对付一顿饭。吃完饭,他就把酱藏在高高的隔墙上面。一到吃饭时间,他就端着一碗饭钻进自己的寝室,闩上门,静静地品赏自己的酱,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全不关他的事。

有一天,董老师为了寻开心,跟着朱老师的脚后跟就挤进了他的寝室,非要吃朱老师的黄豆酱。朱老师真的惊慌失措了,他像孔乙己一样,双手护住自己的宝贝酱说:“不多了,不多了!真的,不多了!”

我就站在自家门口劝董老师:“朱老师是个老实人,你就莫再逗他了!你看你把朱老师吓得一头汗……”

董老师刚一出门,那扇门就立刻关得紧紧的,我们都在朱老师的门外笑。

那个年代的生活确实很苦!不过,学校每顿都有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因油太少,只是不太下饭而已。我与朱老师相反,我天天都有好吃的,婆婆确保我每顿都有一点咸鱼和腊肉。我深知这是婆婆小姑子她们从自己口中省下来的,我当然不想与大伙平分秋色,一到吃饭时间,我与朱老师一样躲进自己的房间。

常有人在我门外大声地暗示:“王老师躲着在吃什么呀?她房里好香啊!”

我吃我的,决不搭腔,决不开门,装作听不见!所有的领导我都不想去巴结。因为心比天高的我,认为当时的自己只是虎落平阳、龙卧浅滩而已。我无意去取代他们,而是要超越他们!如今,我已圆梦,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听我述说这段经历,尽管晚了一点点。

后来,不知是谁偷偷地拿走了朱老师的那瓶酱,这让朱老师找了一个下午,后来在男厕所旁找到了那个装酱的空瓶子。朱老师流着眼泪把那个空瓶子洗干净了再拿回去,很久很久都不与任何人搭话。

同类推荐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本书所收集是从西方当代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和学者最具代表性、最为深刻、影响最大的论述中精选出来的。有的是从某个学术领域,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论述妇女相关问题的精华之作。当此妇女理论研究热潮兴起之际,为提高我国妇女研究的总体水平,也为了促进中国妇女研究与世界学界的交流,编者从浩如烟海的女权主义文献中精选出十二篇翻译汇编成书。本书的出版,将为妇女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和关心当代西方社会状况与女性问题的读者开启一扇了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大门,了解她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她们的研究正在何种层面上进行,以及我们同她们的差别或差距。
  • 北大成功学习法

    北大成功学习法

    俗话说:“龙生九种,各种有别。”其实人的性格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人沉静,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喜欢饶舌,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刚强勇敢,历飞翔艰难而不屈不挠,有的人则软弱懦怯,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有的人脾气暴躁,点火就着,随时可能和人吵架;有的人却慢条斯里,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诸如此类的差异,都是人们不同性格表现。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人的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事业、家庭和健康的质量,尤其是在现代这样迅速、开放、多变的时代潮流中,拥有坚韧、开朗、豁达等等受人欢迎的性格,无疑会给你的成功之旅助一臂之力,添虎翼雄风。
热门推荐
  • 月乱晔

    月乱晔

    上古使命,一代又一代的分离,是自愿,还是阴谋,是接受,还是反抗……。红颜白骨,绝地成殇,血噬天下,指月为疆。
  • DNF走出自己的路

    DNF走出自己的路

    复仇诅咒与鬼手诅咒的结合,迸裂耀眼的火花。
  • 穿越之纵横妖娆

    穿越之纵横妖娆

    这块一望无际的平原之所以叫落日荒原,是因为地处于大陆的西部,从宏观世界来看,夕阳西下,便是在这平原沉入了地平线。
  • 给我一个御姐做新娘

    给我一个御姐做新娘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突然就有了一个新娘,而且还是个御姐......这,我该怎么办,只能坦然接受了之后,我每天过着和御姐老婆的奇妙日常
  • 都市僵尸王

    都市僵尸王

    僵尸也就算了,没想到自己在变僵尸前还是个茅山道士!?刘文天复活之后,带着种种矛盾,走进了这个现代社会,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堂堂的僵尸竟然去玩起了黑社会,同众多妖魔鬼怪笑傲都市……
  • 异能高手在都市

    异能高手在都市

    主人公方争,是一所大学的学生,个性张扬,一次偶然的机会,身入外星,身上秉乘了外星人的能力。
  • 80后爆笑又惨痛的房事:房奴

    80后爆笑又惨痛的房事:房奴

    这是一部八零后的生活情趣小说,也是社会问题小说。王斌和欣欣都是八零后的大学生,他们毕业后来到上海滩打拼自己的天下。他们都找了薪金不错的工作。他们是在大学时代相爱的,可是因为没有房子,没有结婚。他们拿着高工资,满以为自己可以买到房子,因为王斌父亲生病和死亡,他们花去了房子的首付款,不得已他们买下了城中村的一处二手房,而且是按揭方式买下的。故事围绕房子问题展开陈述,描写了开发商冯枫,炒房族盈盈,房屋中介卫兰等等典型人物,陈述了让人们广为关注的八零后婚姻生活房子三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故事主要以八零后为读者对象,还涉及八零后的父母。所以市场前景比较好。
  •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轻送年华如羽

    轻送年华如羽

    青春是美好的,但它仅是我们生命长卷里短暂的一行。初恋是刻骨铭心的,可也并非生命的全部。——郭果作此书,与过往种种告别。
  • 山村里的微光

    山村里的微光

    2016年的唐雪被师妹推下山崖死亡重生在一个小山村的五岁小女孩身上,获得空间、识得药材、拥有灵泉然后带着家人致富,带着全村致富,遇见竹马,被竹马吃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