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1400000031

第31章

夜已经很深了,2月的江南天气很凉,孙中山独自来到当年洪秀全的御花园里漫步。他努力不去想眼前的事,却在追忆和想像当年洪秀全在这里的黄金岁月是什么样子的,天父台在哪里?后林苑是不是现在的西花园?洪秀全死后是埋在哪一块太湖石下的?假如太平天国不内讧,会支撑多久,会执掌天下吗?洪秀全会在中国推行全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吗?中国会像日本一样维新图强吗?

这一切,也许永远只有多种“假设”的结局了。

但孙中山应该有真知灼见,看到自己的结局吧?那么让位是对是错?难道也要留给后人去想像、评说吗?

池中的水很凉,在灯光照射下,被人喂惯了形成条件反射的金鲤鱼成群地游向浅水岸边,张着嘴,吧嗒吧嗒响,仿佛在等人喂。

远远的宋霭龄从办公室走出来,也来到水榭旁。

孙中山仿佛在对鱼讲话:“你们倒是无忧无虑的,鱼若有思想会怎么样呢?”

宋霭龄在他身后站着。

孙中山发觉了,问:“你怎么不出声?”

宋霭龄说:“怕打扰了你和鱼的对话呀。”

孙中山说:“人其实应当与大自然对话呀,人的活动圈子越大,越超脱。”

宋霭龄说:“先生真的执意要让位吗?在咨文没有送到参议院去之前,还是来得及的。”

她现在手里拿着的正是孙中山起草的给参议院的咨文,宋霭龄刚刚打印出来。

“不。”孙中山说明天一早就送过去,他要宋霭龄再念一遍,以免有差错。

这份咨文是这样写的:

今日本大总统提出辞职,要求改选贤能。选举之事,原国民公权,本总统实无权置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电北京有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君宣布政见,赞成共和,即当推让,提议于贵院,亦表同情。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同,举为公仆,必能尽忠民国。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此咨。孙中山点点头,说:“就这样了。”他又吩咐宋霭龄,多印几份,明天交到各报馆去发表,要布告天下,这不惟是孙中山在全国人面前表白心迹,也客观上给袁世凯一个压力,将来他如失信,则天下人自有公论,必会口诛笔伐。

宋霭龄轻轻叹口气,怅然地说:“那明天我就可以回家了。”说到这里,她流泪了。

孙中山说:“不至于那么快。从我提出辞职,到最后离任,要有一段时间,等待、磋商、交接、善后……你不陪我到最后吗?”

宋霭龄说:“我怕见最后那个凄凄惨惨的场面,故国不堪回首,到那时唱‘问君能有几多愁’差不多。”

“我又不是亡国之君。”孙中山说,“也不是南唐后主,我没有‘最是仓惶辞庙日,垂泪对宫娥’的凄楚。”

宋霭龄问:“不当总统了,你做什么去?”

孙中山说:“我去修铁路。一个国家铁路不发达,不可能有经济的高速发展。”

“那我也跟你去修铁路。”宋霭龄说,隐约之中,星光下又可以看到她的钻石项链在颈上闪闪烁烁了。

“好啊,”孙中山说,“修铁路不怕人多。”

宋霭龄突然问:“你现在********还管用吗?”

“当然管用。”孙中山说,“我还是临时大总统啊。”

宋霭龄像变戏法似地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纸递上去,说:“这有一份广东发来的电报,有军、政各界几十个要员签名呢。”

孙中山接过电报,凑到灯下边看边说:“什么事情这么兴师动众啊?”

宋霭龄说:“不是陈炯明昨天辞职了吗?各界公推你哥哥孙眉为广东大都督。”

孙中山看过电报,眉头紧蹙。

宋霭龄说:“我看很合适。谁都知道,你哥哥支持革命出力最多,是同盟会的元老。”

孙中山不悦道:“你不要干预这些政务好不好?”

宋霭龄不再吭气,不满地走到了一旁。

孙中山想了一会儿,说:“你替我起草一份电报给广东方面的人。”

宋霭龄问:“怎么写?”

孙中山是这样口授的,哥哥孙眉虽然坦诚而富于热情,但他素来对政治并不熟悉,没有从政的经验,他如果掌了权,别人容易欺以方,这会误了国家大事,对公对私都不好。广东都督是个极为重要的职务,系军政于一身,没有干才的人担当此任,有害无益。吾爱吾粤,即爱吾兄。如果诸位真是爱护孙眉,应当选一个办实业的差事交给他,像办农场,养奶牛,他都很胜任。

宋霭龄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孙中山问:“你笑什么?”

“还不把你哥哥气死?”宋霭龄说,“人家推举他当大都督,你让他去养奶牛。”

孙中山说:“人尽其才吗。我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哥哥。”

宋霭龄说:“我还是觉得这会伤了你哥哥的感情,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你都快不当总统了……”

“这是什么话!”孙中山正色道,“难道因为快下台了,就赶紧帮自己的亲友捞一把吗?”

宋霭龄说:“你好吓人呐。”

孙中山又柔和地笑了:“对不起,我很古板,平时很怕人吗?”

“至少我很害怕。”宋霭龄说,“但有一个人不怕你。”

“谁?”孙中山问。

“二妹庆龄。”宋霭龄说。

“是吗?”孙中山似乎在追忆,“没有这种印象。”

宋霭龄说:“前几天她从美国写信给我,对我能在你身边工作简直羡慕死了,她让我既要尊重你,又要管住你,不用怕。”

“嗬!”孙中山笑起来,“管我什么?”

宋霭龄说:“管住你,不让你过度劳累呀。”

孙中山笑了。

孙中山在办公桌前写着什么,张静江进来了,对宋霭龄笑了笑。

孙中山并没有发现他,仍专注地在写。

宋霭龄借为孙中山添茶水的机会,轻声对他说:“你约的客人到了。”

孙中山这才放下笔,抬起头来,对张静江笑笑:“你来了?快坐。”

张静江走到孙中山的办公桌前,把几张任命书送回到孙中山的桌子上。

“怎么了?”孙中山望了他一眼,问:“刘师复和林君复都找不到?”

张静江说:“不是找不到,而是不受任何官职。”

“真是无政府主义者本色呀。”孙中山仰在椅子里,说:“他们都是有功之人,现在革命成功了,他们不受官职,是想当介子推吗?”

张静江说:“如果他们是介子推,你就只好去放火烧山了。”

对于他们说的介子推、放火烧山典故,宋霭龄听不明白,就问为什么烧山。

张静江说:“难怪你不明白,你从小在美国念书,对中国的历史知道的太少。”

孙中山告诉她,介子推是个人,他是春秋时晋国的贵族,在晋文公重耳掌权前受迫害时,介子推跟随他流亡国外,在晋文公有一次挨饿时,介子推实在找不到吃的,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块肉煮了给晋文公吃,晋文公感动得不得了,发誓日后要好好报答他。后来晋文公回国执政了,在封赏群臣时,偏偏忘了赏赐介子推,介子推就和母亲隐居在绵山。晋文公想起来时好后悔,就亲自带人去找,他十分后悔自己忘了本。但无论怎么找,介子推就是不肯出来。有人给晋文公出了个主意,说介子推是有名的孝子,何不放火烧山?大火一起,他准背着母亲出来,他断不会让母亲烧死在山里的。结果大火烧起来后也不见介子推背母下山,他们母子宁可烧死,也不愿下山为官。

“好残酷呀!”宋霭龄说,“这介子推也是,干嘛这么死心眼呀!晋文公忘了他不对,后来也做到仁至义尽了。”

张静江说,这也正是寒食节的来由。清明节的前一天不是寒食节吗?那是晋文公下的令,为了纪念介子推在火海中葬身,不忍心在介子推死难这一天举火,就下令全国人民这一天吃冷食。

宋霭龄说:“这晋文公挺不错,有情有意的。”

孙中山说:“但愿林君复他们可别钻到大山里不出来,叫我放火烧山啊!”

张静江说他们可不在山上。

孙中山笑了:“他们在哪里?”

张静江说:“他们不让说。”

“不,我马上要见到他们。”孙中山说。

张静江说:“那又何必呢?你劝也没用,我替你劝过他们了。”

“我不是非劝他们当官不可,我是想他们了。想和他们聊聊。胜利了,见面的机会反倒少了。”

“那好吧,他们在杭州,”张静江说,“明天我带你去。”

孙中山说:“你总得告诉我他们住在哪呀?”

“到时候就知道了。”张静江的样子像是讳莫如深。

第二天,张静江真的带孙中山到杭州去了。张静江知道孙中山一天要工作18个小时,他肯拿出两天时间跑到杭州去看旧时的战友,这份情义叫他好感动。

张静江把他领到了杭州郊外。

白云悠悠,松柏苍苍,在杭州郊外,有一座山间古刹,青翠林中露出堂皇的殿角,这便是有名的白云庵了。

当张静江和马湘、尹维俊等人陪孙中山骑马来到山下时,孙中山首先看到的是从山上下来到小溪畔担水的小沙弥。

孙中山下马,拄着手杖说:“这使我想起了深山存古寺的命题画。”

张静江问:“怎么个命题画?”

孙中山说从前有人给众画工出了个题目,就是深山存古寺。众人各拿出一幅作品,有画古寺建在鯺岩上的,有画建在山腰的,都不高明。只有一个高手,他根本没画寺院、红墙和山门,只有一条从山上下来的石板路,一个小和尚担着水桶来山下打水,意境有了,是虚写,十分传神。

“确是高手。”张静江说。

“这么说,刘师复、林君复他们到这深山古寺中修行来了?”

张静江没有否认:“人各有志呀。”

孙中山十分感叹:“入世不易,出世更难,我是没有这个福气的。”

孙中山一行人跨入前殿院门,但见香客如云,钟鼓之声和着诵经声传出来。

孙中山说:“这座庙香客还不少呢,从前只去过灵隐寺,却没来过白云庵。这住持高僧是哪一位呀?”

张静江说:“我也不知道,我向来不信佛。”

他对孙中山说:“先生先在这里随意看看,我去找刘师复。”

他去了一会儿,从月亮门那里招手,孙中山等人走过去。

在最后一进院子靠近藏经阁的西配殿,小沙弥把他们带到了一间禅舍,这里十分安静,点也听不到尘世喧嚣了。

禅室的门是半掩着的,从外面就看得见,屋中四壁皆空,只有墙上一个巨大的佛字。

刘师复、林君复在桌前抄写《金刚经》,十分投入,他们并没有落发,也没穿僧衣,素服而已。

孙中山、张静江的突然闯入,使二人惊愣得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孙中山双手合十,十分风趣地打了个稽首说:“凡夫俗子拜见二位长老!”

林君复跳起来,笑道:“折杀小僧了,施主快请上座。”刘师复也笑着搬了椅子过来。

大家全都大笑。

孙中山说:“原来二位高僧是带发修行,不怕尘缘不断吗?”

刘师复道:“师傅说,佛缘乃心缘,不在乎外表。”

“这倒很实在。”孙中山说,“你们的师傅是个佛门的改革者。”

众人又笑。

孙中山起身看了看他们抄的文字,说:“在抄经书吗?”

“在抄《金刚经》。”林君复答。

孙中山问:“你们真能静下心来,把世事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吗?”

刘师复说:“暂时还办不到,才要修炼正果啊。”

林君复说:“现在天下已定,大功告成了,我们无意功名,也请先生能谅解。不要强人所难。”

张静江说:“天底下,想做官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想得发疯,怎么会有人来逼你们出山?”

林君复说:“这我就放心了。”

站在门口的尹维俊突然冒了一句:“你们兴吃肉吗?”

孙中山笑道:“那不是成了花和尚了吗?”

“那太亏了。”尹维俊说。

几个人都笑个不住。

刘师复说:“万一将来革命又有反复,先生可来找我们,我还会组织暗杀团的。”

孙中山说:“但愿没有这种需要。”

林君复告诉孙中山,他们和丁湘田等人组织了一个“晦鸣学舍”,素食,不饮酒,不吸酒,不用仆人,不坐人力车,不结婚,不做官,不入政党……孙中山接了一句:“不食人间烟火。”

“那不行。”林君复说,“素食也还得举火,使它变成熟的。”

孙中山说:“很有意思,暗杀团的人变成了慈悲为怀的佛门弟子,看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不可能的。”

林君复说:“先生嘲笑我们吗?”

“不,”孙中山说,“我只是有点茫然。”

刘师复说:“我们师傅讲,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办不到的,不必问过之大小,罪之深浅,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功夫。”

孙中山说:“真有点参禅味道了。你们的师傅看来是个很有根基、很有学问的长者了?不然何以令两个革命者折服?”

林君复正要答话,门外有一个洪钟样的嗓子叫道:“是何方神圣光顾小寺呀?”

刘师复跳了起来去开门:“师傅到了。”

当胸前飘着几绺长髯的住持长老出现时,孙中山又惊又喜:“智亮长老?没想到是你。”

智亮笑声朗朗,他说:“久违了,我们在广州分手的,有17个年头了吧?”

“正是。”孙中山说。

智亮坐在蒲团上,也请众人坐。

林君复说:“想不到师傅与孙先生是故旧。”

孙中山说:“你们不知道,我在1895年举行第一次广州起义时,为人告密,若不是智亮长老及时告知,我就成了敌人的刀下之鬼了。”

林君复大惊:“这……这不是入世了吗?”

智亮道:“无所谓入,无所谓出,入即是出,出即是入,则出入自易。我们佛门讲究济世,只要你所为是济世,便是功德。”

孙中山击掌道:“此处可以鼓掌,这样的道理,我这槛外人也能接受。不过,长老拐了我两个干将归隐深山,这可不太仗义呀。”

智亮笑道:“来去都讲一个‘缘’字,世上的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停了一下,智亮吩咐:“去,叫他们备一桌斋饭,请各位清清口味。”

刘师复答应着去了。

智亮拿出纸笔来,说:“孙先生不能白来,请给小寺留下一幅墨宝。”

孙中山笑着接过提斗,说:“这次不能题写天下为公了。”

众人都笑了。

孙中山略加思索,在整幅宣纸上题了“明禅达义”4个字。

张静江带头鼓掌:“好,既是出世,又是入世之言。”

智亮也说:“终究是入世。”

孙中山说:“长老从未真正出过世呀,至少是一半在云端,一半在地上。”

众人又笑。

胡汉民、王宠惠走进总统办公室,孙中山正站起来,说:“走,我们去祭告明孝陵。”

“我不明白,先生这样匆匆忙忙地去祭明孝陵,这是为什么?”胡汉民说,“今天是参议院选举的日子,离开不大合适吧。”王宠惠说。

孙中山说:“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带全师出城呢。”

王宠惠说:“我还是不懂。”

孙中山说:“你们没有听到风声吗?在我的军队里,特别是卫队里,有人对我让位很反感,有人甚至想大闹参议院。”

胡汉民说:“那也是民意。”

孙中山说,他既已承诺让位,就不能让这种事发生。那人家会以为是他唆使,是他在耍手腕,所以他才临时决定,移师城外,去明孝陵行祭告礼,尽量不影响、干预这次总统选举。

王宠惠感动地说:“先生广阔的心怀,仁让之风,真是古往今来没有过的呀。”

孙中山说:“我当君子,也不是没有条件的,我也对袁世凯不是十分放心,所以才有了《临时约法》那几条。”

胡汉民说:“我私下里听说,参议院的议员们大多主张建都北京。”

“我们同盟会的议员呢?他们该起作用啊!”孙中山说。

王宠惠说:“他们跟着人家跑。”

孙中山不容置疑地说,建都南京,不可更改,没商量余地,要告诉我们的同盟会议员,我们为什么让袁世凯来南京就职?就是不让他在北京老巢经营他那摊。为什么让他必须遵守过去颁布的一切法制章程?为了不使共和和民主流产。

这时黄兴来了,很沮丧。昨天参议院讨论首都设在哪,翻车了,投票者28人,主张建都北京的竟有20人,主张南京的才5人。

孙中山双手插在军服口袋里,踱来踱去,十分气愤。

胡汉民说:“可以根据参议院法,叫他们复议。”

黄兴说,他已当即声明,政府绝不为此委曲求全,限他们马上更改决议。

他气呼呼地说:“否则我派宪兵占领参议院,先把我们的同盟会员绑起来!”这当然是气话了。

孙中山说:“冷静。”

胡汉民说:“克强这一吓,说不定把议员们吓住了呢。”

果然,不一会儿黄复生、冯自由跑来,说:“好消息,表决结果出来了,27票里,19票赞成建都南京。”

孙中山舒了口气:“拍电报给袁世凯吧。”

冯自由拿出一张《民主》报纸给大家看,不知什么人在报上开了个玩笑,冒充袁世凯的语气,给章太炎发了一封公开电,只有短短几句:民主、天铎各报馆鉴:章太炎主张迁都北京,有功于我,拟以教育总长之职相许,着章太炎速来北京陛见。

众人哈哈大笑。

孙中山说:“这玩笑太过分了。”

胡汉民说:“章太炎也太不像样子了。他说你若不肯让位,就是舍不得总统的权力;他说不让建都北京是有阴谋。”

“不去管他了。”孙中山说,“他们什么时候选举第二届临时总统?”

黄复生说:“马上要选。”

孙中山说:“我们出发,去明孝陵。”

孙眉带着军人黄士贵等十多人来到总统府门前,他是专程从广东赶来的。

马湘问:“你们要办什么事?”

孙眉怒气冲冲地说:“什么事也不办,我要见孙文。”

马湘说:“他不在,去祭明孝陵了。”来人这么大口气,令马湘反感。

孙眉说:“你敢挡我的驾?去叫孙文出来。”

马湘说:“大总统的名字是你随便叫的吗?你再无理取闹,我可不客气了。”

孙眉更加提高了嗓音,说:“如果阿文是大总统,我就是大大总统!”

几个卫兵偷着乐。马湘说:“准是个疯子,来人,把他抓起来,灌他一嘴马尿,看他还敢不敢顺口胡说。”

几个卫兵上来要捆绑孙眉,孙眉带来的随从见状也一拥而上,双方打成了一团。

陈友仁从总统府里跑出来,扶扶眼镜,问:“怎么了,都住手!”

双方暂时松手。

马湘说:“陈秘书,这个人口出狂言,对大总统多有不恭,他说阿文是大总统,他就是大大总统。”

陈友仁看了看孙眉,客气地问:“先生是……”

“你是谁?”孙眉问。

陈友仁说:“我是总统府秘书,我姓陈,你有事请跟我说。”

“我要见孙文,我跟他说。”孙眉说。

黄士贵出来说:“他是大总统的哥哥孙眉。”

“是吗?”陈友仁说,“早说不就没有这一场误会了?来,快到里面歇着。大总统他们去祭明孝陵没回来,先进去休息一下。”

孙眉这才消了点气,随陈友仁走了进去。

孙中山直到傍晚时分才带着随从由明孝陵回到城里,在路上他就得到了消息,参议院的选举结果出来了,袁世凯顺利地当选了下一任总统。

一听这消息,卫队的人都嚷了起来,大有不平之状,孙中山在休息时给他们讲了大局,尽量安抚解释,那些人还是忿忿然。

孙中山忽然有一种轻松感,双肩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万钧之载,仿佛随着袁世凯当选的消息而卸掉了。

可这轻松却有一种令他不安的空虚感,心里一片茫然。袁世凯会履行诺言坚持共和到底吗?他会遵从《临时约法》吗?他不会是个阳奉阴违的伪君子吧?

令孙中山多少感到悲凉的是,即使这一切袁世凯都能做到,可是他历尽艰辛所提倡的三民主义,会得以在中国真正实施吗?这是要大打折扣的。

有那么多人反对自己让位给袁世凯,能说一点道理没有吗?有谁能知道孙中山复杂的、忍辱负重的内心!如果自己不从民众着想,不求避免战乱着想,尽可以诉诸武力,最终是会打倒北洋军的,他一点都不怀疑。

他现在惟一希望的是袁世凯不要食言,那我孙文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就小得多了。倘若日后袁世凯变乱大计,逼迫我不得不再次起兵,像对付满清政府一样对付他,那不但要费周折、延宕历史进程,我也愧对天下百姓了。

参议院选举后两个小时,袁世凯就接到了当选的电报。但他还没看到电文,只能装作一切不在意的样子。

袁世凯从来没有这么意得志满过,他善于掩饰自己,明明在争夺最高权力,却在书房里表演似地写条幅,写的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泉林野鹤”4个字。

赵秉钧在一旁恭维说:“像王羲之的笔锋。”

袁世凯放下笔,问:“有消息了吧?”

赵秉钧说:“孙中山发来了电报,你以17票全票当选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不动声色地:“这‘临时’两个字谁加的?”

梁士诒说:“没有正式建立国会,只能如此,孙中山也是临时大总统。”

赵秉钧说:“想去掉‘临时’两个字,还不是易如反掌吗?”

“好吧,你们去筹办就职典礼吧。”

赵秉钧说:“不过,他们也通过了另一项议案,建都在南京,力促你南下。”

袁世凯当下认为孙中山用的是调虎离山计,意图让民国政府远离北洋军队。

赵秉钧说:“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一旦把你和北洋军分开后,他们就会拿出《临时约法》来制服你,你手中无兵,也就孤掌难鸣了。”

袁世凯说:“我若不去南京呢?”

梁士诒说:“那恐怕不行。他们那3项附约是紧箍咒。如果大总统不履行这几条,孙中山就不辞职,以往所立协议就全不生效了。”

袁世凯当然不会放弃到手的肥肉,国家元首,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呀!

不过他也绝不能受制于人,到了南京,他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境域了。他还不明白吗?孙中山所以乖乖地把王冠送给他,还不是因为他手中握着重兵、在北方有着自己的堡垒?

袁世凯道:“孙中山这一手很辣呀。”停了一下,他问:“他们是不是派人来北京接我南下呀?”

“人选已有了,是大学者蔡元培。”赵秉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教育总长。还有汪精卫。”

袁世凯想了想,笑了,说:“那我们可要好好迎接孙中山的专使蔡先生了。”

赵秉钧、梁士诒虽不甚明白袁世凯的潜台词是什么,可他们相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袁世凯决不会轻易屈从于孙中山为他安排的一切而就范的。

孙中山思绪繁乱,却暂时也想不出袁世凯拒绝南下就职的理由。

孙中山骑在马上一路上忽而东、忽而西地思索着,到了总统府时,已是上灯时分了。

下了马,只见陈友仁从秘书室里急急忙忙赶过来,没来得及叫住孙中山,他已经走进了办公室。

眼前的一切令孙中山又惊又怒。

孙眉十几个人把办公室弄了个乌烟瘴气,桌上、椅子上杯盘狼藉,鱼骨头、鸡骨头满地皆是,酒气熏天,此时鼾声四起,个个东倒西歪,睡得正香。

宋霭龄用手绢捂着鼻子,赶忙开窗放酒气。

冯自由厉声问:“谁放他们进来的?统统赶出去!”

孙中山说:“我这里成了难民收容所了?”

陈友仁赔笑说:“不能赶出去,大总统,是你哥哥来了,这都是他带来的人。”

孙中山脸色立刻变过来了,他在横躺竖卧的人群中找了一会儿,发现哥哥孙眉侧卧在长沙发上。

孙中山的气消了,轻轻地摇醒孙眉:“大哥,大哥!”

孙眉睡眼惺忪地睁开眼,看着孙中山有点发愣,他还没有从酒力中清醒过来。

孙中山说:“大哥,你什么时候到南京的呀?”

“你还认识你大哥呀!”孙眉没好气地坐起来说。

孙中山一看他脸色,立刻悟到了什么。

听他这口气,未必不是因为不让他当广东都督而来兴师问罪的,当着这么多乡亲,孙中山怕兄弟二人为这事争吵不雅,就让宋霭龄、陈友仁把他们带走,愿意休息的安排住处,乐意逛的找人陪着去逛夫子庙、秦淮河。

从睡梦中被拉起来的乡亲们一听说去逛夫子庙,都很高兴,不知哪一个还有点知识,要去李香君的茶馆呢。

陈友仁对那些乡亲们客气地说:“请吧。”

黄士贵请示地看着孙眉。孙眉说:“去吧。别走丢了。”

乡亲们这才随陈友仁出去。总统办公室里顿时沉寂下来。宋霭龄和几个勤务兵在收拾着满地的垃圾、酒瓶子。

孙中山亲手给孙眉倒了一杯浓茶,说:“喝杯酽茶,解解酒,我从小就知道大哥不胜酒力,该节制一点,看,你现在酒劲还没过呢。”

孙眉红着眼珠子说:“你当了总统就有资格教训人啊?”

孙中山说:“大哥……”

“我没醉,你别以为我醉了。”孙眉变得不冷静了,“我千里迢迢跑到南京来,就是要和你理论理论,你不能当了总统就不要哥哥了吧?”

一见这情景,善解人意的宋霭龄马上向几个勤务兵使眼色,他们都悄悄出去,宋霭龄从外面带上了房门,就坐在门外,不让别人进来打扰。

孙中山扶孙眉坐下,知道他是为当不成广东都督的事有气,就和颜悦色地说:“大哥,现在屋子里没人了,有火你就发吧,还像小时候在檀香山时候一样。”

孙眉说:“我哪敢啊!你如今是大总统了,说一不二了。亏你还记得小时候在檀香山的事。”

孙中山说:“我怎么会不记得,是大哥把我接到檀香山,是大哥把我送到学校读书……”

“够了,”孙眉说,“我不想折腾这些陈年谷子旧年糠,我只问你,我为什么不能当都督?”

孙中山说:“大哥,你得体谅我,旧时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共和国不能这样。”

孙眉又跳了起来:“好啊,我成了鸡犬了!你别跟我唱高调了,什么人不能当官,阿猫阿狗都能当官,我孙眉为什么不能?”

“大哥,”孙中山还想解释,孙眉怒吼着说:“好,我走,我不沾你光,我也没有你这个六亲不认的弟弟。”

说着孙眉真的撞开房门大步走了。

孙中山叫着:“大哥!”一直追到院子里。

孙眉始终不顾而去。

孙中山僵在了院子里,心里百感交集,眼里涨起泪潮。

被敌人所不容,孙中山不在乎,他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他最受不了的是为亲人所误解。

国事、家事,现在可以说是事事不顺心了,孙中山呆坐在那里很久、很久,他的心绪烦乱得很。

孙中山又来到西花园独步。

夜已深,冷风从树林中扫过,飒飒作响。

心情极不平静的孙中山在晚风中走来走去,一钩新月的影子在水里轻轻地摇曳,摇成了片破碎的银屑。

卢慕贞从房里出来,把军大衣披到孙中山身上,孙中山看了她一眼,两个人慢慢地沿水池边的小路向前走着。

卢慕贞问:“没有追上吗?”

孙中山近乎伤心地说:“车站,下关码头,能找的地方都找了。”

卢慕贞说:“别难过,他是在气头上,明天再去找找。”

“大哥是个宁折不弯的脾气。”孙中山说,“他一定是回香山去了。”

卢慕贞说:“你心里很不好过,是吗?”

“家事、国事、天下事……”孙中山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的心里不好过,是因为我伤害了大哥,他像父亲一样抚养我长大成人,这是他第二次向我动怒。”

卢慕贞说:“第一次是因为你受了洗礼,入了基督教吧?”

“是,”孙中山说,“他赌气中断了我的学业,甚至把分到我名下由我来继承的那部分财产也收回去了。他不是心疼钱,他是怕弟弟学坏,不长进。”

卢慕贞说:“他是暴风暴雨的脾气,当年那么凶,不也过去了吗?你们还是十指连心的亲兄弟呀。”

“这次不一样。”孙中山语气悲凉,他觉得这次是伤透了他的心,伤了他的自尊,伤了面子……他不会原谅自己的。

卢慕贞叹口气,说:“我不该多嘴,你既然知道他是把面子看得很重的人,你就不该把事情做得太绝,通融一下嘛。”

“你是说,答应让他当广东都督?”孙中山问。

“你能说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比大哥强吗?”卢慕贞的话竟问得孙中山无以为答。

卢慕贞又用以柔克刚的口吻说:“这些年来,你四海漂流,谁替你管家?妈妈是谁送的终?

我和孩子又是谁替你抚养着?他有一个铜板都要掰一半给我们娘儿几个花,我都感到对不起大哥这一片心啊。”说到痛处,卢慕贞呜咽着哭出声来。

孙中山拿出手绢替她擦着泪水,自己的泪水却流了出来。

卢慕贞说:“就是陈粹芬,大哥也没让她流离失所呀!他给她在澳门顺风堂租了房子,给她抓药治病,怕陈粹芬孤单,又帮她收养了一个女儿。大哥说,四姑是咱家的人,到什么时候都得对得起人家,将来我说了算,让四姑入祖坟,上家谱。”

孙中山也呜咽着说:“你别说了。”

夫妻二人坐在水边长椅上,望着凄清的水,以泪洗面。

同类推荐
  • 丫头,我们恋爱吧

    丫头,我们恋爱吧

    刚考入大学的阮晴暑假去祠乌镇的外婆家开的小旅馆帮忙,在海边救下了她以为要自杀的少年苏辛拉,结果反被他救。苏辛拉莫名地成为了阮晴的救命恩人,却因为嘲笑阮晴发育不良、乡巴老两人之间变得“气氛紧张”。在争吵中,两人也产生了朦胧的感情,而此时辛拉突然接到前女友蓝寇的电话,说她回国了。苏辛拉欣喜,连夜离开小镇,留下伤心的阮晴。在学校阮晴意外的遇见苏辛拉,他的身边是美丽的蓝寇,而苏辛拉对阮晴绝情冷漠,再一次伤害了阮晴……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九)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九)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35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 山海藏经

    山海藏经

    山海生万物,有灵则为妖,有情则为人。这是一部致敬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山海经》的奇幻小说,一个关于冒险、救赎与爱的故事。先秦时期,天下大乱,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一部藏于《山海经》中的秘密地图,揭开关于天下苍生的惊天真相……隐秘在山海经背后的惊天阴谋与杀局,复活的鲛人、玄蛇、河伯、旱魃、应龙……此去经年,你是我生生不灭的残梦,轮回百世的因果。为你,我化作世间一缕泡影,落英遍野,寒霜满蹊。半生注定,半世流离。余生,与我,哪一个是你割舍不下的眷念?
  • 湘西诡事

    湘西诡事

    这是一个清末的盗匪传奇故事,陈四从养父那里继承了一块神秘令牌,自此开始了一段难以想象的冒险经历。众人追逐的令牌给了陈四无法预知的未来,然而流淌在男人血液中尚武与侠义的热血理想让他义无反顾地前行,开启一段充满恩怨情仇与刀光剑影的传奇,才能让我们得以享受这道精彩绝伦的武侠盛宴。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她携竹马来

    她携竹马来

    还在肚子里就被定下了娃娃亲,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之间的生活常态,从头宠到尾,不要错过哟!(由于是本人的真实经历,希望你们喜欢)
  • 很幸运遇见你,不遗憾你离去

    很幸运遇见你,不遗憾你离去

    如果可以早一点,如果可以懂一点,如果可以慢一点,你的选择,还不是我纵然情深,奈何缘浅
  • 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

    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校草:丫头,慢慢撩

    恶魔校草:丫头,慢慢撩

    莫名想不起来小时候的记忆,顾生言真的很想知道,小时候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努力想,却想不起来。突然闯进她世界里的叶晗,他貌似知道自己很多事情……
  • 梦见末日

    梦见末日

    古七魔:黑暗战神蚩尤,地狱十二翼天使路西法,邪恶火神共工,远古邪龙熬天,最强恶人阿道夫,地狱之主撒旦,堕落者曹操。而他们身后还有一道模糊的身影不知是谁。变异军团久攻不下的高耸入云钛合金与陨石共同搭建的内城墙,在蚩尤的一声大吼中竟分崩离析。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人类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嘛?
  • 神隐极空

    神隐极空

    ====================================================千年之后,少年携麒麟宝玉,如九天神龙降临异世。他的到来,注定将再次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战争再起,应当杀伐果断。征战不息,杀戮永世长存!
  • 异国梦

    异国梦

    我从小出生在韩国,我身上流的是韩国人的血液,在我六年级的那年妈妈决定把我送到韩国。我常常没有办法理解他们的想法。为什么要把我送到陌生的中国?我学习成绩并不好,我也并不聪明。妈妈说只有这样做我才能够走捷径,找到一个更好的人生。直到我下了飞机,站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才发现我的人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在韩国的时候学习的汉语几乎不起任何的作用,我无法拼凑出一句完整的话,我借住在一个外婆家里,她负责教我简单的汉语和写字。我不愿意去回想那段痛苦的时光,因为是没有意义的。那段时间我仿佛是个残疾人,不会写,不会说也听不懂。但是我愿意努力,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
  • 娱乐之全职房东

    娱乐之全职房东

    来到了二次元世界,罗伊居然不可思议的拥有了数家房产!所以,他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快乐小房东!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却推动着他朝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前进!他的身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老师、厨师,广告策划,快递小哥,经纪人,保洁员,娱乐公司老总......美女也一个又一个的纷沓而来!女老师,女学生,女教导主任,母女房客,大明星......罗伊: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人生就是一出戏,哥演的就是一部都市版的《鹿鼎记》!
  • 特种战士

    特种战士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但是刘文辉打小就匪,好不容易从父亲的暴打中逃到了部队。还没待一年,就被装进了闷罐车,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远赴千里来到大西南的原始森林。刘文辉终于明白自己属于那里。
  • 玛阁你好狠

    玛阁你好狠

    在2020年春节来临前夕,马锐在夜里凌晨2点自睡梦里得知,自己被卖了,从此将与孕育他的这一方水土再无瓜葛,哦呼,居然还是被补录的,哪怕是梦里马锐都发出了来自灵魂的呐喊:玛阁你好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