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200000024

第24章 吴汝纶(1)

《天演论》序(《天演论》:英人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前两章的译名。“天演论”即“进化论”的旧称。)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间进士。近代著名教育家兼作家,曾国藩死后成为桐城派的中心人物。曾充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历官直隶深州、冀州知州,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大学堂创立,被聘为总教习,未就任,即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不久病死。著有《桐城吴先生全书》。

严复所译《天演论》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有过广泛影响,吴汝纶为该书作序着重说明了此书的意义,指出《天演论》中“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卫其种族”之说,可以使读者“怵然知变”。同时作者对严复的译文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因为严复“雄于文”,因而才使“赫胥氏之指趣得严子乃益明”。吴汝纶此序对扩大严译《天演论》的影响,起过一定作用。

严子几道(严子几道: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曾留学英国学海军,回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等,曾大量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中日战争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是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既译英人赫胥黎所著《天演论》以示汝纶,曰:“为我序之。”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格物家:即自然科学家。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格物致知”,“格物”即深入研究事物原委,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后借此指自然科学。)。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之本原(天择:即进化论所谓“自然选择”。物竞:即进化论所谓“生存竞争”。万汇:万类,天地万物。),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因物变递嬗(递嬗(shàn):次第发展演变。),深研乎质力聚散之几(质力:物质发展的动力。),推极乎古今万国盛衰兴坏之由,而大归以任天为治(任天为治:消极地听凭自然的发展为治理之法。)。赫胥氏起而尽变故说,以为天下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以人持天:积极地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使之为人所用,进而与天争胜,以人胜天。)。以人持天,必穷极乎天赋之能,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苞:通“包”,包括。以上两句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相争而战胜自然,也包括在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之中。)。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是为书奥赜纵横(奥赜:深奥微妙。),博涉乎希腊、竺乾、斯多噶、婆罗门、释迦诸学(竺乾:佛,佛教,此处指僧人。斯多噶:流行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六世纪的古希腊罗马的一个哲学学派。婆罗门: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之一。释迦: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审同析异而取其衷(衷:中正不偏。),吾国之所创闻也。凡赫胥氏之道具如此,斯以信美矣。

抑汝纶之深有取于是书,则又以严子之雄于文,以为赫胥氏之指趣得严子乃益明,自吾国之译西书,未有能及严子者也。凡吾圣贤之教,上者道胜而文至,其次道稍卑矣,而文犹足以久。独文之不足,斯其道不能以徒存。六艺尚已(六艺:即六经,《礼记》、《乐记》、《尚书》、《诗经》、《周易》、《春秋》。),晚周以来,诸子各自名家,其文多可喜,其大要有集录之书,有自著之言。集录者,篇各为义,不相统贯,原于《诗》、《书》者也。自著者,建立一干,枝叶扶疏,原于《易》、《春秋》者也。汉之士争以撰著相高,其尤者,太史公书继《春秋》而作,人治已著;扬子《太玄》拟《易》为之(“扬子”句:西汉扬雄著《太玄》一书,体例模仿《周易》。全书以“玄”为基本思想。“玄”即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天行以阐。是皆所为一干而枝叶扶疏也。及唐中叶,而韩退之氏出,源本《诗》、《书》,一变而为集录之体(集录:指作家文集。),宋以来宗之。是故汉氏多撰著之编,唐宋多集录之文,其大略也。集录既多,而向之所为撰著之体,不复多见。间一有之,其文采不足以自发,知言者摈焉弗列也。独近世所传西人书,率皆一干而众枝,有合于汉氏之撰著。又惜吾国之译言者,大抵弇陋不文(弇(yǎn)陋:晦涩粗陋。),不足传载其义。夫撰著之与集录,其体虽变,其要于文之能工,一而已。

今议者谓西人之学,多吾所未闻,欲瀹民智(瀹(yuè):开通。),莫善于译书。吾则以谓今西书之流入吾国,适当吾文学靡敝之时,士大夫相矜尚以为学者,时文耳、公牍耳、说部耳(时文:八股文。文牍:公文。说部:小说。)。舍此三者,几无所为书。而是三者,固不足与于文学之事。今西书虽多新学,顾吾之士以其时文、公牍、说部之词译而传之,有识者方鄙夷而不之顾,民智之瀹何由?此无他,文不足焉故也。文如几道,可与言译书矣。往者释氏之入中国,中学未衰也,能者笔受(笔受:照别人口授记录。),前后相望,顾其自为一类,不与中国同。今赫胥氏之道,未知释氏何如,然欲侪其书于太史氏、扬氏之列(侪(chái):同辈,并列。),吾知其难也;即欲侪之唐宋作者,吾亦知其难也。严子一文之,而其书乃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骎骎(qīn):疾速。),然则文顾不重耶(顾:乃,是。)?

抑严子之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胥氏以人持天,以人治之日新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危:有力。),使读焉者怵然知变,于国论殆有助乎(殆:大概,恐怕。)?是旨也,予又惑焉。凡为书,必与其时之学者相入,而后其效明。今学者方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而严子乃欲进之以可久之词,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之书,吾惧其舛驰而不相入也(相入:相投合。舛驰:背道而驰。)。虽然,严子之意盖将有待也。待而得其人,则吾民之智瀹矣。是又赫胥氏以人治归天演之一义也欤?

光绪戊戌孟夏桐城吴汝纶叙(光绪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严复先生译完英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给我看,说:“为我作序吧。”所谓天演,是西方自然科学家的主张。这学说以自然选择、自然竞争两种内容综述天地万物的本原,考察动物植物的繁盛消弱。讲治理国家人事者吸取了这学说,因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深入研究物质变化动力聚散的精微之处,穷究古今各国盛衰兴败的因由,而总归于听任自然变化为治国之法。赫胥黎起来完全改变旧说,以为不能听任自然发展为唯一原因,强调要以人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以人掌握自然规律,必定要穷研自然赋予人的能力,让人治理国家的办法日见新变,然后这国家才会永存,而民族赖此不衰。这就叫与天争胜。而人与天相争又能胜天,又都包含在自然的规律之中。所以自然的发展变化与人治理国家,都属于天择物竞的进化论范畴。赫胥黎写《天演论》一书深奥微妙的议论贯穿其中,广涉古希腊、僧人、斯多噶学派、印度婆罗门教、释迦牟尼等的学说,审视分析异同而取其中正,这些都是我国第一次听说的。全部的赫胥黎道理都如此,这真是美好啊。

但我深有得于此书,则还因为严复先生强有力的文辞,以为赫胥黎的著作旨意因为得到严先生的翻译而更加明确。所有我们圣贤的教导,最好的是道理好又文辞美,其次是道理稍差,而文辞尚能足以使其保持长久。唯独文辞不好,那么他的道理不能单独存在。六经是最好的,周朝末年以来,诸子百家各能自名一家,他们的文辞大都令人喜欢,这些著作从大的方面看有集录的书,有自己著述的言论。集录的书,各篇有各自旨义,互相没有统贯的思想,它们的体例源于《诗经》、《尚书》。自己著述的言论,思想内容建立有一个主干,具体论述则枝叶茂盛,它们的体例源于伏羲画卦、周文王作辞的《易经》和孔子写的《春秋》。汉朝士人争相以撰著为高,其中最突出的是太史公司马迁继承《春秋》写成的《史记》,社会人治之事在书中得以表现;扬雄的《太玄》模仿《易经》的体例写成,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在书中得到阐述。这都是所谓立一干而枝叶茂盛的书。到了唐朝中叶,韩愈出现,他本自《诗经》、《尚书》,把每个人的著述变成了集录成文集的体例,宋朝以来都尊奉韩愈的办法。所以汉代多是专门的著述之作,唐宋多是集录成集的文章,这是大概的情形。集录文集既已多有,而原来的个人撰著的专书,就不再多见了。偶尔出现,文采不足以自我张大,有见识的人摈弃不把它放到著述之列。唯独近世所传播的西方人的书,全都是立一干而有繁枝,与汉朝的撰著体例有所相合。但又叫人可惜我国的翻译者,大都文字晦涩粗陋没有文采,不足以表达西方人的原意。个人撰著与集录文集,其体例虽有变化,但重要的是在文辞上要讲究,这要求是一样的。

现在的评论家认为西方人的学说,多是吾国前所未闻的,要开发民智,莫过于善译西方人的著作。我则认为现在西方著作传入我国,正当我们的文学败坏之时,读书人互相崇尚以为学有专长的,不过是八股文,公用文书、小说。去掉这三种,无所谓书。但这三者,原本就不足以算做文学创作之事。现在西方的书籍虽然多是新学问,但我们的读书人以他们八股文、公文、小说的语言翻译传播,有见识的人正在鄙视而不愿看,用以开发民智如何能成为途径?这没有别的原因,是文辞修养不足造成的。文辞如严几道,才有资格可以谈论翻译西方书籍。从前佛教传入中国,中国文学尚未衰败,有修养有能力的人依照别人口述记录下来,前后关照,所以译文能自成一体,不与中国文章相同。现在赫胥黎的学说,不知与佛教关系如何,但要让他与太史公司马迁、扬雄并列,我知道是很难的;即使要让他与唐宋作者并列,我也知道是很难的。但经严先生一加修饰,他的书便很快地与周末诸子百家不相上下了,那还能说文辞不重要吗?

只是严先生翻译《天演论》,不只是传播它的文辞而已。大概认为赫胥黎以人能掌握自然、以人治的日见变新以捍卫民族的学说,含义丰富,言辞有力,使读者警觉而知变,对于强国之论或有所助益吧?不过对这宗旨,我还有疑惑。凡著书,必须与当时学习的人相投合,然后效果才会明显。现在学习的人以八股文、公文、小说为学问,而严先生竟想献给他们可以久传的言词,与周末诸子百家不相上下的书籍,我怕是背道而驰与读者不大投合。虽然如此,严先生的意思大约是将有所等待吧。等待而得其投合之人,那我们人民的智慧就开通了。这或许又是赫胥黎以人治归于进化的又一含义吧?

光绪二十四年初夏桐城吴汝纶序。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共十二卷,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悟的是一种人生百态,悟的是一种世间真情,悟的也是一种人生真谛。《小窗幽记》并不是陈继儒个人所著述,而是他摘取各个文章中的经典言语,再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所编纂的一本格言形式的随文集,成书之后不但收到当时文人的青睐,在之后的历代时光里都得到了较高的赞誉。清代陈文敬赞扬这本书说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而现今的文学研究者更是将这本书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洪应明的《菜根谭》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经典。
  • 论语全解

    论语全解

    世界文明史提示人们,要想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温习历久弥新的人类文化经典。记载着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一书,就是这样一部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烽烟的、现代人不可不读的人类文化经典。
  •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智囊全鉴(典藏诵读版)

    智囊全鉴(典藏诵读版)

    《智囊》是一部集智慧和韬略于一体的经典名著。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部二十八卷,集中展示了作者冯梦龙的重要政治见解和思谋韬略,堪称“中国古代智慧的锦囊”。本书对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与翻译以及评析,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及其精髓。本书将会让您感受到那种智慧的碰撞,巧思的火花,以及阅读经典的震撼与感触。读者也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聆听配乐朗诵章节。
  •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上)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上)

    《醒世恒言[1]》,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热门推荐
  • 召唤仙帝

    召唤仙帝

    他,流落到一个未知的世界。凭借“神海”他能否纵横异界。他,一个以剑为生的强者,他,一个以刀为命的王者。。他们只想打败对方。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当他们相碰撞究竟如何...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铁血无情的杀人狂魔,还是温良俭让的药师呢?无尽的深渊将他们安排在了一起...最终的敌人原来一直就在身边......————————————————————————————————————————作者:琪麟成群红
  • 若知当初

    若知当初

    弥漫在繁华都市里的虚荣所驱使下膨胀与道德
  • 寻缘三生石之倾城皇后

    寻缘三生石之倾城皇后

    纳尼?!好玩不玩玩穿越?虽然在现代没什么值得眷恋的,但是这不符合逻辑啊,拜托拜托,我只是在做梦,老天啊,你别耍我了,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回现代的方法啊。冷酷王子?这是校园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吧,不对,貌似这个冷酷男好像不是天生就是冷酷的,既然一时半会回不去,就现在这里研究一下这个冷酷男吧。什么,居然有个神秘的老奶奶告诉我这里是我的家乡?怎么回事?难道我本来就是一个古代人?这么说,回不去了,好吧,顺其自然吧。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该死的冷酷男干什么啊!居然把我召入宫女扮男装当乐师?告诉我,到底还会发生多少荒唐至极的事情?
  • tfboys之四位王子和公主

    tfboys之四位王子和公主

    四位少女,在重庆遇见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真爱。丽莉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的话,一定要说哦!
  • 品章思句

    品章思句

    品味作品,观历史长河,畅游时间长河,醉花阴。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
  • 孔明带带我

    孔明带带我

    学渣小明穿越到三国时代,对于历史一知半解的他会在三国世界会闹出怎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呢?作为军师,他应该运筹帷幄,算敌先机,然而面对营帐里众将士殷切的目光,他轻摇了几下羽扇然后捂着脸,流下了尴尬的眼泪...
  • 重生之无尽进化

    重生之无尽进化

    一张黑洞的照片,成为了人类步入大宇宙最关键的转折点。机甲,超能力,进化者和外星种族纷纷涌现,这些,又会为人类社会带来什么?灾难还是帮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