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400000042

第42章 曹操晋位魏公(2)

荀彧看罢哑口无言,他在内心深处反复问自己,主持朝政十七年到底在为谁效力,为谁奔忙?

如果说为了大汉社稷当今天子,那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忙来忙去天下都要改姓曹了,岂不是事与愿违?如果根本就是为曹操,那为什么非要为姓曹的效力?这于汉室江山又有什么好处?早知今日当初何必弃袁绍归曹?反正都是一样的!

荀彧陷入了自我矛盾的痛苦中,隐隐觉得这些年来自己所作所为都毫无意义。汉室天下并没比当年董卓当政时好多少,甚至那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更可怕,更无可挽回!当初护卫天子东归的那帮忠义之臣死的死,老的老,似孔融那样的耿介之士也已血染屠刀,如今的朝堂已变成一具空壳。更可怕的是世风变了,人心变了,那些伫立在幕府和朝堂中的士人仿佛不是读《孝经》《论语》长大的,温文尔雅的表象下埋藏的是怯懦,是野心,是欲望。似徐璆、刘艾那等威望老臣缄口不语,郗虑、华歆等辈更是成了曹操的走狗!最令荀彧痛心的是连自己女婿陈群都公然站到了曹家的船上,昔日陈寔、陈纪父子的赤胆忠心何在?似乎没人再把天子姓什么当回事了……

虽然如此,荀彧依旧不能接受曹操的“好意”,他已是万岁亭侯,封邑二千户,如果再接受就等于投降,就等于默认曹操的一切行径。他坚决予以回绝,并回书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希望曹操悬崖勒马,可是以道义为措辞的劝告能起作用吗?曹操的耐性还能持续多久?

“父亲……”正在荀彧伫立园中暗自焦虑之际,他儿子荀恽悄悄走到他身后。

“唔?”荀彧自茫茫忧愁中回过神来,“有事吗?”

荀恽自从娶了曹操之女便跻身仕途,如今是个散秩郎官,平日也颇得人称赞,议论时政滔滔不绝,可面对父亲却欲言又止,木讷半晌只道:“外面凉,请父亲保重身体。”

荀彧叹了口气:“保重身体……未知这汉室社稷又由谁来保重。”

“方才侍中华歆又派人来探望,还送了两挑礼物。”

“你收下了?”

“孩儿不敢。”

“对,不能收。”荀彧明白,这时候任何人的馈赠无论好意歹意都不能接受,“你去吧,没事别来打搅我。”

荀恽却没有走,满脸愁苦凝思半晌,还是忍不住道:“父亲如此闭门拖延,何日才算尽头?”

荀彧倚到一块假山石上,两眼茫然道:“能拖一天是一天,能拖一时是一时。明日之事焉能料想?”

荀恽又沉默了,但有些话他不能不说,心里斗争良久,最后一撩衣襟跪倒在父亲面前:“孩儿有话要说。”

知子莫若父,荀彧早意识到儿子想说什么,忙一把拉住:“你给我起来!”

“孩儿不起来!”

“你不起来就是不孝!”荀彧受到的打击够多了,他再不想听他把心里话说出来。

荀恽脸上已满是泪痕,死死跪在地上,抱着父亲大腿就不起来:“父亲!听孩儿一言吧。孩儿不单是为您,也是为我荀氏一族考虑,您就听孩儿一言吧……”

荀彧毕竟扯不动这大小伙子,三拽两拽纹丝不动,气哼哼跺脚道:“那你就说吧!说啊!”

荀恽擦擦眼泪,哽咽道:“父亲,世道已经这样了,您不甘心又有何用?今曹氏干政积弊已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您又何必这般自苦?”

“你不懂,你完全不懂。”荀彧不住摇头,“效忠天子道义所在,何言自苦?”

“道义乃尽力而为之事,并非无谓牺牲。”

“你说什么?”荀彧瞠目结舌,像注视陌生人一样看着儿子。

荀恽浑然不觉,兀自道:“凡事只可尽人事,而不能知天命。今汉室权柄已失、仕宦进阶已易,天命尚且如此,刘姓天下何可复兴?父亲不以自身为念,也需为我荀氏族人和颍川诸君着想啊!”

荀彧只觉脑中轰隆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倒塌了。眼前跪的是他的儿子,可想法却与自己格格不入——难道忠于天子不应该吗?难道维护道义有错吗?当初董卓入京之际,多少大臣明里暗里维护皇权,不惜以性命为代价。可是经过这二十多年的战乱,这世道真是变了,变得屈从权势,变得泯灭良心,变得如此现实。沉默之后便是恼怒,荀彧竟觉得自己的儿子如此势利丑恶,他教养子侄从不以棍棒,今天却扬起手来,要狠狠扇荀恽一记耳光!

“父亲息怒……”次子荀俣、三子荀诜以膝代步爬到他面前——原来三人早商量好了,大哥出来劝,他俩就在假山后面偷听;见兄长要挨打,赶紧也跪了出来。

看着三个叩头啼哭的儿子,荀彧颤颤巍巍把手缩了回去。打他们又有何用?世风日下孰能奈何?他们都是在没有皇权的时代长大的,何来对汉室社稷的感情?似长子荀恽,不但与曹植是总角之友,还是曹家的女婿,日后无疑也会是朝廷新贵,叫他对抗曹操可能吗?荀氏家族早已与曹氏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难道自己不知不觉间缔造了这一切,还要亲手把这关系打碎吗?满门的身家性命、仕宦前途……何止是自己满门?似钟繇、辛毗那些交往密切的同乡,乃至整个颍川士人集团的前途和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即便自己不愿,难道还要拉别人一起倒霉吗?虽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但现今这个世道,何为美何为恶,早已模糊得看不清界限了!

顷刻间,荀彧感到自己如此孤独,仿佛世上已没人能与自己推心置腹,他踩着棉花一般进了自己的书房。荀恽、荀俣、荀诜兀自跪着不敢起来,眼巴巴望着父亲紧闭的房门,既焦急又悲凉——老爷子就这副犟脾气,平日和蔼可亲,但一沾君臣大义,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就这样跪了好久,忽听房门一响,荀彧走了出来——但见他头戴冠冕,身披朝服,手持笏板,腰挂革囊,一副上朝的打扮。

“父亲……”

“备车,我要入宫。”

荀恽眼睛一亮:“您要批准诏书?”

“不。”荀彧摇了摇头。

“您还要与董昭力争?”

“不。”荀彧又摇了摇头——他要做什么,其实自己都不清楚。抗拒曹操他没有那么大的决心,而顺应曹操又太违心了。他已找不到方向和归宿,只想再看看皇宫,看看天子,看看他十七年来兢兢业业处置朝政的地方。

从他的府邸到皇宫不过短短两条街,荀彧故意嘱咐车夫走慢些,他慵懒地倚在扶手上,浏览着许都的街巷——十七年前这里不过是小县城,他与曹操殚精竭虑筹钱筹粮,把它建造为大汉都城,虽不敢比昔日的洛阳、长安,但每一砖每一瓦都浸透了自己的心血。可如今已有了邺城,这里的一切都将被舍弃吗……荀彧仔仔细细打量着眼前的景致,似乎想把一草一木都印入脑子里。他早已预感到,自己可能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行至宫门荀彧下车,穿仪门过复道,宫中的侍从黄门看到他无不惊讶,即便那些差事在身的人都不禁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向他施礼。荀彧一概不理,手握笏板低头想着心事,或许是习惯使然,不知不觉走到了尚书台。阁内静悄悄的,荀彧不在的这段日子,台阁几乎已瘫痪了。尚书左仆射荣郃是年高老臣,眼瞅着荀彧不来,他又岂能出来蹚浑水,干脆也告病了;尚书右仆射卫臻年少德薄,又出自曹营,更要避嫌。于是只剩尚书右丞潘勖为首的一干令史,群龙无首不知所措,渐渐无人问津门可罗雀。

当荀彧走进台阁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一时间鸦雀无声。潘勖素来是尚书台的笔杆子,正奋笔疾书,猛然看见荀彧进来,竟手一哆嗦,墨笔落在了地上。愣了半晌大家才想起施礼:“拜见令君。”荀彧竭力想让自己笑出来,矜持着向众人扬扬手,信步来到潘勖案边趋身捡起笔来:“元茂,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敢,不敢。”潘勖两眼乱转,面带惊惶之色。

荀彧觉出不对劲,低头看他案上写了一半的文书:“你在起草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潘勖连忙起身,一把按住那卷简册。

荀彧却已牢牢抓住一角:“松手,叫我看看。”

潘勖搪塞道:“不要紧的事,令君别看了。”却见荀彧瞪大了眼睛狠狠注视着自己,心头一颤,还是不由自主松了手。

或许是这些日子忧心过度,荀彧的眼有些花了,拿起简册端详了半晌,随口默念了两句:“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朕以眇眇之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朕无任焉,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这显然是册封曹操为魏公的诏书,潘勖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以天子的名义擅发册命,毫无疑问这又是曹操在背后指使的。

潘勖早已面如死灰——董昭叫他起草,他敢不写吗?荀彧若不让他写,他又岂能擅自落笔?左右都惹不起。万般无奈只得跪倒在地闭上眼睛,等候荀彧斥责。不过荀彧却没有责难的意思,只是冷笑道:“好文采,真好啊……”骂潘勖又有何用?曹操一心要做的事谁又能阻拦?即便荀彧不在位子上,他依旧可以遥控这个朝廷,曹操绝不会因为一个人反对就不再走下去。荀彧痴痴地捧着这份诏书,心已经死了……在场众令史熟知内情,都低着头看都不看荀彧一眼,既非不敢又非不屑,而是不忍!

就在一片寂静之中,廊下响起了脚步声,两位青绶长官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前面是董昭,后面跟着华歆。

董昭显然没想到荀彧在此,手中正捧着卷文书,险些掉在地上;一阵错愕之后才稳住心神,挤出一丝微笑:“原来令君也在……您来得正好,丞相有份紧急文书,恰与您有关。既然来了,下官也不必到你府上叨扰了。”说罢展开竹简读了起来,虽然他竭力掩盖紧张,可声音还是有些颤抖:

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贰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臣今当济江,奉辞伐罪,宜有大使,肃将王命。文武并用,自古有之。使持节侍中守尚书令万岁亭侯彧,国之重臣,德洽华夏,既停军所次,便宜与臣俱进,宣示国命,威怀丑虏。军礼尚速,不及先请,臣辄留彧,依以为重。

这名义上是表章,口气却无异于命令,“军礼尚速,不及先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根本无需向天子请示,也不必中台发诏,急调荀彧赴军中任职。什么“奉辞伐罪,宜有大使,肃将王命”不过是冠冕堂皇的鬼话,曹操已没有耐心了,要把荀彧调离尚书令的岗位!

“宣示国命,威怀丑虏?”荀彧茫然咕哝着,“丞相要我到军前效力?”

董昭不敢直视他,低头卷着竹简:“丞相请您暂领光禄大夫之职,持节到军中参谋军事,宣示王命。”

“持节?”荀彧一阵苦笑,“持不持节还有什么意义?”

董昭一时语塞,思量半晌才强笑道:“令君切莫多想,丞相召唤但去无妨。你们之间有什么话说不开?”平心而论董昭虽力挺曹操上位,但与荀彧之间并无恩怨,一切皆是情势使然,董昭也不愿搞到这一步。可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曹操将荀彧撤职也就罢了,又调他到军中赴任,恐怕这不是什么吉兆。

但荀彧考虑的并非自身安危:“我走之后谁主持中台之事?”

董昭瞥了一眼身后:“丞相已指派华公暂代尚书令之位。”华歆也颇觉尴尬,只拱了拱手没有说话。

华歆虽是德高望重海内名士,但生性拘谨柔弱,昔任豫章太守,孙策提兵来袭,他无力抵抗竟手捧印绶开门投降,在江东当了好几年的“座上客”,后来孙策死了,孙权位置不稳屈从曹操,他才得以回归中原。此人在乱世之中磨圆了棱角,磨没了性格,由他主持朝政,当然对曹操唯命是从了。

此时此刻荀彧竟感到一阵轻松,卸下尚书令的位子,重担也就不在了。无论如何曹操不是在他主持的朝廷里改易九州、晋位公爵的,这恐怕是他唯一的慰藉吧。他扭头望着一墙之隔并不十分雄伟的皇宫大殿:“临行之前我想面见天子。”

董昭颇有难色,柔声劝道:“军中召唤十万火急,符节印绶下官都替您准备好了,伏波将军夏侯惇已在城外扎营。令君还是不要面见天子了,回府收拾收拾,明早就随他去吧。”荀彧已不再是尚书令,但他仍不由自主唤其为“令君”,即便董昭也无法否认,所有人都已习惯荀彧主持下的朝廷,他的领导力和功绩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

说完这番话董昭轻轻低下了头——即便有曹操做后盾,他在荀彧面前依旧显得那么渺小。但出人意料的是荀彧没有再坚持,而是默默转身而去,行出好远才喃喃道:“不见也好……不能保江山社稷,我还有何脸面再见天子。”

望着荀彧孤寂的背影,董昭长出一口气,他没有感到半点儿获胜的愉悦,而是静静倚在门边,茫然望着落叶纷飞的御园。阁内潘勖等僚属也都默然不语,唯有华歆那温文尔雅的声音传来:“老夫受丞相错爱,自今日起职掌中台之事。新官上任未能详熟,望列位大人多多辅助。我辈自当同心效命天子,为了我大汉朝廷江山永固,也为我等身家无恙,要谨遵丞相之命啊……”

同类推荐
  • 大鼎崛起攻略

    大鼎崛起攻略

    一场十国乱战,民生凋零。鼎定江山,武虽可定国,却不能安邦!百学争鸣在即,乱兆隐现,索性文太子舍身成仁,谋逆篡位带着一大批不安分之人陪葬,却治标不治本。
  • 氏族的荣耀

    氏族的荣耀

    乱世之中,没落皇族亦有争雄之心,鼎盛名门焉知旦夕祸福。毫无征兆的际遇和悄无声息的噩耗,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死?无惧!只愿死前能够完成自己与家族的夙愿。
  • 三国的火影时代

    三国的火影时代

    重生东汉末年,成为汉灵帝夭折的皇长子刘聪。刘聪:“我要当皇帝。”历史矫正系统:“不,你不想。”刘聪:“三鹿牌毒奶,要不要来一罐。”张角:“给我来十罐,师兄好像摸到了皇帝的龙椅。”刘聪:“小云云啊,你的枪能不能借我用下。”赵云:“这不好吧。”刘聪:“张宁,我们结和解之印吧。”张宁:“滚,还我爹爹命来。”老子死宅男刘聪,被南华老仙忽悠来拯救世界,高歌一曲将进酒,壮士出征满江红。看我刘聪一步一步变强,左手翻云,右手为雨,走过这英雄辈出的三国火影时代。PS:中国版火影忍者,喜欢的请多多支持。
  • 王朝中兴

    王朝中兴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20个王朝,对其崛起和中兴的标志与方略进行了较系统的概述。由此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大体相似,衰亡的轨迹也基本相同。
  • 铁血丹心武林英雄榜

    铁血丹心武林英雄榜

    真的英雄,是否就该醉卧于沙场,赤血染黄沙?一生快刀斩乱麻,金戈伴铁马。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世代更替,成王败寇,一念之差。历史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总是随风流逝,被人忘却,然而时间又是多情的,因为它总会留下一些鲜活的姓名世代流传。他们在史册中千秋万载,光采永存。
热门推荐
  • 十年宫阙:宫女录

    十年宫阙:宫女录

    一个罪臣之女,入宫为宫女落到如此田地。哪怕再心高气傲,也只得在主子面前低头哈腰。身份,金钱,利益,亲情乃至生命,漫漫人生无数次抉择若一步错便如此一错再错?卖主求荣与爬上龙床到底哪个最见不得光彩,是安稳重要还是复仇重要。一切尽在十年系列之宫女录。
  • 简越的故事

    简越的故事

    关于成长,关于改变关于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或许活着的意义就在于经历各种各样的,快乐的,难过的,痛苦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经历的话,我想我们是不会成长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经历的种种也可能是上天给我们的一种恩赐,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才能激励我们不断成长,才能让我们越来越优秀,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喜欢这句话: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洛江

    洛江

    在大陆一处偏僻不能再偏僻的地方,他们在这认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为了她,洛秦发现他的渺小。他必须积攒力量,只为了她。如果自己改变不了规则,那么就努力成为制定规则的人……...围绕洛江发生的奇趣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

    大龄女儿家与而立金龟男的一见钟情版,爱情黑白分明没有余地,童话主角以外都是炮灰。
  • 千山万水:拯救心情的治愈系深情力作

    千山万水:拯救心情的治愈系深情力作

    “反反复复才发现最好的原来一直在身边”,这是卓男情窦初开时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历经家庭惨变,爱人抛弃后,卓男以为命运拿走了她的全部,却没想到最好的那个人原来真的一直在自己身边。邵亦峰,尘世间再无一人如他般爱她至深:只有他肯为她守候十年,非卿不娶;只有他肯飞过整个太平洋,悄悄地看她一眼……然而,门第的阻力、商战里的陷阱、致人死地的阴谋,使这段倾城之恋变得难容于世。被逼入绝境的二人,究竟是会为一瞬的刻骨铭心奋不顾身,还是会在万念俱灰之际滞足不前?
  • 火锅店日记

    火锅店日记

    我在火锅店的日常。每天空闲时间太多,就把它写下来,以后不来重庆了也可以来看回忆。
  • 他来了请闭眼

    他来了请闭眼

    天性单纯的她,惨遭男友抛弃。却又在那个夜晚吗,遇见了讨人厌的霸道少年。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对欢喜冤家。。。在少年真正认清楚心底的那一角时,又出现了拦路虎!他们拼脸蛋秀身材,在生日时有绞尽脑汁想出最好的点子,送上最好的礼物。。。一边是霸道少年,一边是阳光暖男,少女会选谁呢?
  • 焚心之城

    焚心之城

    七年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还会回来。可最终,我还是回来了。——钟阿城
  • 圣世为魔

    圣世为魔

    大道相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逆天而行,你说我是魔,那我便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