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5100000005

第5章 5.上海!上海!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齐国那些事儿》更多支持!

5.上海!上海!

{作者简介:高金国,笔名高了高,淄博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唐朝那层窗户纸》、《人生是一场修行》、《乔布斯告诉中国》等畅销书。《齐国那些事儿》是最新创作的一部作品,有出版意向请联系QQ664545044}

上海滩,一个传奇。

可它本来不是一个“滩”,它是有城墙的。它的城墙,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后来为什么没有了呢?

当然是拆了。谁拆的?为什么拆?

官府在官绅士商的一致呼吁下,拆的。原因,是因为上海要开埠,要做买卖,要开放,而城墙妨碍车马通行、商旅往来。所以,大清已经日薄西山的1843年,城墙被拆,“上海城”成了“上海滩”。[i]

临淄(zī),齐国都城。事实上,它也有一个“滩”,不过不叫上海滩,而叫淄河滩。

淄河,是齐国境内比较大的一条河流。临淄之所以叫临淄,就是因为靠近淄河。

那时候的淄河,也是一道天险。姜子牙封齐之后,东边的莱夷人趁其立足未稳,挥师一路西奔,一直杀到了淄河岸边。若不是姜子牙总算在最后一刻赶到并瓦解了莱夷的攻势,临淄一带恐怕就被莱夷占据了。

莱夷人也一直是齐国的心腹大患,直到几百年后,强大的齐国才彻底灭掉了莱夷。

莱夷人恐怕想不到,这座他们差一点占据的都城,日后居然获得了空前发展,一度成为整个周朝最灿烂的城市。

可以说,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比喻为今日的大上海,是毫不夸张的。周的都城是毫无疑问的政治中心,临淄则是毫无疑问的东方第一大都市。

那时候的临淄,繁华到什么样子呢?看一下战国著名说客苏秦同志的描述,就清楚了:

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看看译文,就知道临淄的繁华了:

临淄有7万户人家,平均每户有3名壮士,三七就是21万人,根本不必征调远方的兵力,光是临淄一城就可以组成21万大军。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赌博、踢球,可见临淄人民的生活多么讲究。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极为高昂。

瞧瞧,和大上海有点像吧?人口多,7万户,一家光男丁差不多有3个,这还没算上老少妇孺呢!那时候一家人,少说也有八九口吧!7万户,最少就是五六十万人,就是放在今天,也不算小。

人多不算啥,关键还富裕,GDP肯定低不了,在经济上能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鲁国小弟们跟着大哥好好干,也能分上一杯羹儿。

富裕,繁华,人口多,这都是大都市的标志。当然还有一点,那时的临淄和今日上海很像:活得精致,很“小资”,没事的时候踢个球、吹个萧什么的,悠然自得。典型的优雅小市民。

所以,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这样评价临淄:

临淄一邑的情景,假如苏秦的话不虚,竟是一个近代大都会的样子。地方又近海,或以海道交通而接触些异人异地;并且从早年便成了一个大国,不像邹鲁那样的寒酸。

您瞧瞧,一不小心,傅先生也提到鲁国了。看来这弟兄俩的确是有的打,一个寒酸一个富,骨子里若说一个心思,你信吗?反正高了高不信。

虽说有钱人经常没文化,有文化的经常没钱,但在齐国和鲁国的对比上,却并非如此。齐国有钱,标准的款爷,可文化味儿依然很足。毕竟少了孔孟、少了周礼的传承,和鲁文化毕竟差了点劲儿,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至少在中国的文化大家庭里,不是吃闲饭的,怎么着也算个讲究的食客。

至少,其文化对中华文化,有五大贡献。先说明白,这五大贡献不是老高胡诌,而是以严谨治学闻名的傅斯年先生总结的。傅先生曾经干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怎么着也算个权威吧。

这五大贡献,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算上物质的,那就更没法数了。光现在留在淄博的物质遗产,能有多少?数起来恐怕很麻烦的。

◎第一大贡献:宗教

齐国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里面,打头的,居然是宗教。你恐怕想不到;其实老高也没想到。不过,仔细想想,傅老先生说得在理。

有个词,您可能听说过,不过不是很熟悉:方士。方士,就是方术之士,简单来说,就是懂点法术的人。另一个词您肯定熟悉:道士。没错,方士就是道士的祖宗,发展到后来,人们就把这些人叫做道士了。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事件,叫做“焚书坑儒”,秦始皇干的坏事儿。不过说实在话,秦始皇坑的大部分不是“儒生”,而是方士。为什么要坑方士呢?因为有很多方士忽悠秦始皇,说世界上有长生不老之药,您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钱——当然最关键的是有钱,您的出点血,咱就能把长生不老药给您弄来!

秦始皇可不是什么唯物主义者,他还真信了。劳民伤财、大把大把地挥霍了钱财、精力和时间之后,秦始皇越琢磨越不对劲儿了。方士是聪明人,秦始皇也不是傻子啊,智商250。他一想,这些人不是在骗我吧?

他多少有点疑心,方士们还最怕这个。为什么?秦始皇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同志,杀人不眨眼,十分残暴。有俩方士越琢磨越不对味儿,万一找不到仙药,一句话圆不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脚底抹油,这俩小子溜了。

这俩小子一溜不打紧,秦始皇多聪明,立马清醒了:世界上若真的有长生不老仙药,号称上天入地赛神仙的方士还用得着逃跑吗?骗子,这帮骗子!杀,杀,杀!460多个人,其中多数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方士,就这样被秦始皇“坑”了。

这些方士的源头,就在咱们齐国。也有一小部分,是源自燕国。不可否认,方士最初的时候,有骗人的成分;但他们也为道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民间,最信奉的就是“神仙”。而神仙,毫无疑问是道教的产物。有的人会把神仙和佛混为一谈,但事实上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宗教。宗教文化的融合,让中国的百姓不由自主把佛也列入神仙一类了。

说到这里,齐人的后代们,该自豪一点了。婆婆妈妈们整天念叨的“神仙保佑”,就与咱们齐文化有关联啊。

◎第二大贡献:五行论

唉,好不容易看到齐文化对祖国人民的伟大贡献,没想到却是关于神仙的。不过,神仙也好啊,毕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缺了这种寄托,老百姓的生活该多苦啊。

接下来的第二大贡献,比神仙宗教稍微好了一点,多少体现了一点古代人对自然界的考察;不过,总体上,还是有点迷信色彩的——那就是五行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探讨的,都是咱们的祖宗在几千年前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您想让咱们的老祖先们发明个苹果手机、折腾点“云计算”,可能吗?要考虑当时的条件。神仙论也好,五行论也好,毕竟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阴阳五行理论,到底算不算迷信?严格来说,有些内容有迷信色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阴阳五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也有唯物主义的影子。比如水能克火,土能克水,阴阳相生相长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辩证色彩。所以,把他们全归于迷信,也不合理。

阴阳五行理论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已经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有可能是产生于齐国,而且齐人对五行的研究,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您想想,《封神演义》中的姜太公,是个什么形象?能掐会算的神仙。

相传子牙同志年轻的时候,就去昆仑山求仙,拜元始天尊为师,后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度日。后来钓鱼钓到了周文王,老同志发了新芽,老树开新花,终于一展抱负。

瞧瞧《封神演义》给姜太公塑造的形象,也就不难理解齐国对五行论的贡献了。

《封神演义》属于“逗你玩”之列,都是神话传说,没多少可信性。《史记》就不同了。司马迁同志在《史记》中记载了齐人对五行论的贡献。

这个人名叫邹衍,齐国人,生活的时代在孟子之后。这人也是个老愤青,看到诸侯骄奢淫逸、道德底线下降,内心十分不满。不满怎么办呢,愤青又不敢造反。思来想去,有招了,我还是教育一下这些不听话的贵族吧。

怎么教育呢?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挺难,何况教育贵族。要想把贵族忽悠住,必须有一套玄妙的理论。苦思冥想之后,邹衍同志写成了一套“怪异迂阔”的学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这么多字,用竹简书写,那还不得堆满满一屋!

既然玄妙,拿这套理论,必须从小事无说起,然后又推广到无限大的事物,乃至整个宇宙;还要从开天辟地说起,讲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循环相胜的道理。

说得很玄妙、很讲究,但邹衍同志写了几十万字,却一直没忘自己最初为什么写这么多字——因为自己是个愤青,看不惯诸侯们的骄奢淫逸,要让他们学会节俭,懂得修身养性。不像高了高,写着写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写了。

所以,写到最后,邹衍的书,最终都归结于一点:你们这些诸侯,一定要仁义,一定要节俭!这才是符合阴阳五行大义的,要不然,老邹作鬼也不会放过你……

一不小心,老邹就出名了。当然,首先是他的理论出名了,王公贵族们看了他的书,无不“惧然”,一个个脸色大变,心向往之:邹先生说得真好啊!看完之后,接着又说:不行啊,书上说得好,可老子做不到啊(其后不能行之)!

一方面,说人家的理论好,一方面,说自己做不到。古往今来,好像都这样哈。邹衍同志气得鼻子冒烟:这帮傻缺们。

为了对付这帮脑残的诸侯,邹衍同志想了想,既然你们如此傻缺,我就不能把你们当一般人看了,智商低就要有低智商的教育方式。好吧,老子身体力行,上门教化你们吧。

于是,他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理论。诸侯们对他很尊敬,梁昭王亲自到城外迎接,赵国平原君亲自用袖子给他擦拭座位,燕昭王慎之手拿扫帚、在他前面倒退而行以迎接他。呜呼,真隆重啊。

战国时代,五行论在齐国、燕国都非常流行,这一点毋庸置疑。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方士也好(道教学说)、研究阴阳五行论(玄学)的也好(其实这两者往往难以区分),都喜欢“儒服儒号”,“皆诵法孔子”,穿儒家的衣服、背诵孔子的语录,看上去和儒生差别不大。所以,秦始皇“焚书坑方士”才会被人们误认为“焚书坑儒”。

◎第三大贡献:政论

前两大贡献,咱们淄博人说起来,都有那么一点底气不足。为啥呀?万一碰上一个爱较真的主儿,就容易跟你抬杠:你们齐国这叫啥贡献呀,又是道士神仙又是阴阳五行的,没啥意义呀!

要说它们没意义,咱们还真得讨论讨论,不过这话题可就扯远了去了。还是要辩证地看,宗教信仰和阴阳五行对古代社会而言也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后者被中医理论利用后,积极的一面更被发扬光大了。

即便这两大贡献功过五五分,精华、糟粕各半,那您也甭着急,后面不是还有三大贡献嘛。后面这些,您说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壮着胆子说了,没问题!

这第三大贡献,就是管仲和晏婴的政论,合称“管晏政论”。所谓政论,就是政治主张。这玩意儿可算是很有“意义”了吧。

管仲的治国主张,主要体现在“经营国家”方面,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由大变强、由强变富,具体细节,后面咱们还会再讲。

至于晏婴,他的思想也很有代表性,很有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子。比如,晏婴认为,炒菜要放各种佐料,要讲究火候,你不能光放盐不放醋,也不能光知道大火不知道用小伙,要学会搭配,这菜才能做好——等等,晏婴同志好像不是厨师呀?

没错,晏婴虽然不是厨师,可是个治国理政的大厨。那时候的诸侯都懒啊,懒得脑子都不动弹,还都是些吃货。面对一个个吃货,你跟他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听得进去吗?所以嘛,面对吃货,就要从“吃”说起。你一说吃,国君们就来兴趣了。

晏婴和齐国国君讲政论,就先从“吃”说起,把国君的胃口吊起来。然后,再谈风花雪月,说说高雅音乐:不仅炒菜如此,音乐也是如此啊!你不能光有低音没有高音,不能光有独唱没有伴奏,都要配合起来才成。然后,慢慢的,就说到自己治国理政的道理上了: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讲究配合,君要配合臣,臣才能更好的辅助君,“相济”才能“相成”。

这也是一种成功学。单打独斗,很难成功;相互配合,才能成大事。

怎么样,晏婴同志的理论,值得一看吧?

◎第四大贡献:齐儒学

◎第五大贡献:齐文辞

这两大贡献也很突出,不过相对枯燥一点,所以干脆合起来,简单说一下。

儒学发端于鲁国,可咱们前面说过,鲁国势力小,又不如齐国富裕,渐渐的,很多大儒开始“出国留学”,逐渐流向齐国了。没法子,人家有钱啊。文化人就爱到有钱的地方走穴,钱多人傻,谁不爱来?

折腾着,折腾着,齐国就把鲁国儒学的风头给抢尽了。到了汉武帝时期,齐地已成了整个中国儒学最盛之地。公孙弘、董仲舒等大儒,都属于齐学一派。

至于文辞,大家都知道战国时代的楚辞厉害,英勇投江为后人换来端午节小长假的屈原,就是楚辞的代表人物。为了这个端午小长假,提到楚辞的时候,高了高都会痛哭流涕的悼念一下屈原同志。

当然了,不能跑题,咱们说的是齐国文辞。战国时代的文辞,以齐、楚二地最盛,当然两地的文辞各有特色。唯一遗憾的是,楚国有个舍身为后人创造小长假的屈大夫,齐国没有,仅此而已。

说完了五大贡献,关于齐国历史的这篇序言,总算写完了。您看累了没?读者之累,作者之罪,后面的内容,咱尽量轻松点,别整这么枯燥。

最后,用傅斯年先生的“四统一论”作为结语,您也可以借此一窥齐文化对中国之影响:

统一中国国土者——秦;

统一中国文教者——鲁;

统一中国宗教者——齐;

统一中国管术者,三晋。(小说《齐国那些事儿》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同类推荐
  • 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蒋氏家族:蒋介石权谋之精巧,手段之高明,于当时之世无人可与之匹敌。他让所有的名宿政敌都退避三舍,他不仅继孙中山之后延续了孔宋氏两家族的兴盛,而且打造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大荣圈,与此同时还重演了最令人忌讳也最令人嫉妒的蒋二世。其发家造化,恩泽庇荫,至今不衰。孔氏家族:孔祥熙号称“国民党政府财神爷”,孔氏家族以私家财富之巨,位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宋氏家族:宋氏家族有两位女人成为中国的第一夫人,一位男人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族”。“陈氏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及其所代表的整个陈氏家族,对蒋介石政权的最初建立,以及其后在中国长达22年之久的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
  • 秦朝小庸医

    秦朝小庸医

    “大哥,你看,这都呼吸困难了,先做气管插管吧!这个我见过,但不知道做不做的来。“”唉,死马当活马医吧,我相信先生。“。。。。。。公元前209年,陈胜卒。大哥就,这么挂了?。。。。。。这还怎么起义啊?上哪里再找一个陈胜啊!老赢家的江山就这么坐稳了?。。。。。。
  • 陷落的星空

    陷落的星空

    做官的,只能控制自己的死,却控制不了自己的生。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我不在是我。以历史为背景虚构故事。
  • 将骨

    将骨

    那一年,他单骑长刀,鲜血透红袍,千军万马中斩敌。那一年,他弄舟吟唱,美人浅遮袖,青罗幔帐风流几时休?那一年,大漠漫雪,他横刀立马,铁骑一万八,西出阳关一路尽繁华,那一年,八方紫气,他长醉未央,丹青书黄旗,庙堂谈笑铸万世国基,以前他是黑道霸王,现在他要做帝国执牛耳者!
  • 美女主播:贴身妖孽的守护

    美女主播:贴身妖孽的守护

    三个美女主播,住在一起一个女神,一个萝莉,一个校花有一天,浴缸里钻出一只小狐狸后来,他成了她们的贴身妖孽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怎么可能会爱上我

    霸道总裁怎么可能会爱上我

    他是z国首屈一指的超级富豪兼霸道总裁,她只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女孩,因为某些事情才搬到了城里,故事从此拉开了帷幕……
  • 透视小圣医

    透视小圣医

    无敌仙帝重生都市,身怀玄术,鬼神莫测,妙医圣手,行走红尘!校花、御姐加熟女,教师、护士和白领,是美人承恩,就此沉沦,还是红尘成圣,逆转乾坤?我夏流的口号是:成圣路上美人相伴,如果非要在美人前面加个数,我希望是无数。
  • 校草大人超喜欢我

    校草大人超喜欢我

    也许,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一个哪样温暖的少年,只要轻轻一眼就带你去到最温暖的地方。但,总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彻底摆脱青春的潮湿和晦暗,走到我们向往的有光的地方。
  • 终于等到恋情公布

    终于等到恋情公布

    “你俩不能在一起。”苏可的经纪公司在得知苏可和苏凌煜在一起之后很生气。“你俩不能公布恋情。”在苏可一哭二闹三罢工之后经纪公司做出了让步。“苏凌煜,你是个男神你知道吗?你怎么能这么粘人呢?”苏可看着大半夜出现在自己家门口的苏凌煜表示自己曾经是粉了个什么东西。“苏可可,你得把我指纹录到你家门上。”苏凌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苏可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他,“都说是我家门了,干嘛录你指纹?”苏大男神看白痴一样看着苏可问:“难道我不是你家的吗?我跟门不得培养培养感情吗?”在苏凌煜不要脸的坚持下苏可还是把他的指纹录进去了。于是,在某些晚上,某人像回自己家一样自然的去洗漱,上床抱着女朋友睡觉,一点也不客气。在某个女明星缠着自家前爱豆现男友绑绯闻的时候,苏可女神终于也硬气了一回,毫不犹豫的先向经纪公司甩了天价违约金,然后就开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狂秀恩爱,顺便狂踩某女明星。苏凌煜表示对自家女朋友这一套操作,很开心。不枉自己费了那么大功夫耍了点心机。
  • 等我来以身相许

    等我来以身相许

    这是一个女朋友走到哪儿,分公司就开到哪儿的黏人精男朋友。公司上下对此苦不堪言,因为总有做不完的工作,不过幸好,至少工资还会翻1.5倍!这是一个每天情话说不停,得不到回应就誓不罢休的撩人男朋友。那双勾人的桃花眼时刻对着自家女朋友放电,然后带坏自家女朋友,一起做羞羞的事。这也是一个心狠手辣,霸道护短的,唯老婆第一的帅气男朋友。有人想占他女朋友便宜,很好,鼻梁给他打断!牢子欢迎你!总之,这就是一个腹黑的大灰狼从四年前被救了命,到四年后自动送货上门,决定以身相许,再到将人拐回自己家的甜宠故事。(1V1,双洁,超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奇闻怪事集

    奇闻怪事集

    短篇故事小说集,一章一个故事,不重复不套路,简单新奇。
  • 苍穹之武

    苍穹之武

    这本书,停更了一个月,很是抱歉,先把它完本了再说吧,看着一些兄弟,持续的给推荐,丹灯没话说了,好好码字吧!!争取天天万更!!现在时间多了,写吧……(兄弟们还得支持啊!得给丹灯动力啊!!)大家没事,可以过去看下《两年两月》,喜欢,就当消遣,丹灯随便写写的!
  • 公主恋爱校园记

    公主恋爱校园记

    想看乖乖女的如何在近乎现实版的校园恋爱吗?可能就是曾经的自己哦作品名称好像无法更改了,但我写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贵族女孩,但想想,就算了,每一个女孩都应该被称为公主,我们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公主,呵呵,允许作者自恋一下,文里的女孩虽是个普通的公主,但作者我也会用心的去写的,总之无愧于心即可。
  • 暮年1

    暮年1

    “最终我还是找到了那个能帮我撕酸奶盖的男人.@乔木v”——余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