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8200000004

第4章 入泰山康粲窃奇谋

且传曹州牧令,先赞宋含、裴宕破敌有功,现值国难之际,无法封赏,功劳权且记下,待贼寇平定按功封赏,后说贼青龙将军张余率紫微军五万进犯泰山郡,令裴宕领本部人马一千,速前往泰山太守刘安处御敌。

刘安,字和悦,汝南弋阳人氏也,其萌荫于汝南刘氏,虽生于名望大族,然为人正直,德高望重,年轻时其中正官曾另赞其曰:“善谋勤政,肱骨之臣。”后首任安丰郡太守,三年任内,民殷郡富,周围郡县多有慕名而迁之族。后升任廷尉,掌管刑狱,为显公正,遂于大堂立一屏风,审案之时,不见其面,不问出生,只闻案情,数斩犯法的纨绔子弟,故洛阳童谣道:“刘廷尉,明是非,门阀士族惧其威,惧其威,惧其威,洛阳至此无冤鬼。”然其任职六年,得罪皇亲国戚、门阀士族无数,汝南刘氏族长,刘安之兄,豫州牧刘平甚是担心,遂欲上表朝廷改任刘安为徐州牧,然诸葛氏、公孙氏、夏侯氏暗中报复,设计陷害刘安,刘安无奈被贬至泰山郡任太守。

翌日,裴宕与杨苏、罗抗、杨曦、萧洛等人商议未来如何谋划。杨苏曰:“如今天下方乱,时局未清,不妨先投泰山刘安,素闻此人大义,或许我等可有机遇。”

杨苏本欲留下杨曦、萧洛两位女子,然萧洛不肯,曰:“小女子自当也去投刘安,非与尔等相干,乃是我自己之事。”而杨曦听到这里,也不肯留在巨野,誓要与兄出征。杨苏无可奈何,只得应允。

后人有诗曰:魏室倾颓宗庙堕,龙凤出泽跃海阔。谁道豪杰多男儿?凰麟亦可谋帷幄。

遂宋含命裴宕为县尉,上表曹州牧临时拜杨苏为县丞,罗抗为都伯,统兵一千前往泰山郡。宋含和杨苏等人约见曹陵、诸葛胤,此二人乃是山阳县士绅商族,二人与杨苏等人交谈当今时局,二人深感杨苏之才,裴宕之勇,杨曦之巾帼英雄气,故赠好马五匹于杨苏等人,另外送军马百匹以组骑军,而萧洛自骑其马,未收战马。二人好奇,故求借马一看,萧洛曰:“可。”

二人得见萧洛之马,甚为惊奇。曹陵本是魏室宗亲,垄断兖、青、徐、豫马匹生意,极善相马,曹陵观此马曰:“此马黑若石炭,身无杂毛,额头有弦月,是否唤作‘寐麟’?”

萧洛答:“是也。”

曹陵时而露出赞许之色曰:“此马体长型方,躯强干壮,颈长额宽,背平胸深。有草腹,尻圆润,后肢似刀,筋腱突明,蹄质紧硬。真乃上乘之马,非焉支山下不能产也。纵使洛阳宫闱,都鲜有此马。此马在相马大师安夫的《马谱》中排第七,不过安夫本人也只在张掖见到过一次,随后此马便没了踪迹,不曾想到却在姑娘这里,不知姑娘如何得之。”

萧洛曰:“小女子好骑马,恰逢家父在张掖得好马数匹,此马刚好在其中,于是便送于小女子骑乘。若曹伯父喜爱,可赠予曹伯父,以结两家之好。”

曹陵笑曰:“姑娘如此大度,此等好马,纵有万贯,未得其时亦不可得也,故此乃上天赐予姑娘之马,老夫怎能夺其爱。但奢望可试骑一下足矣。”

萧洛曰可,随后曹陵乘此马奔驰于马场。回来后,甚是意气风发,曹陵道:“骑此马奔驰,我仿佛重返而立之年矣!多谢姑娘借马一骑。为报此义,我这里有粮草一囷,轻铠五百,皮铠五百赠予诸位,以资军力。”

后拜别曹陵、诸葛胤,领兵前往泰山郡。此巨野将士皆穿轻铠皮铠,手持良钢直刀,历经两战,皆勇武过人,士气高昂,裴宕观其兵,赞曰:“此一千乡勇可抵鞠义先登军也。”

后裴宕领兵,众人在鲁郡境内迷路,多方打听,才发现一条小道,从而绕至巨平县。刚到巨平县界,忽见前方尘土飞扬,杀声连连。杨苏登山而望,看见双方旌旗,一面紫旗上书青龙将军张余,另一面乃是深蓝旗,上书讨逆将军领泰山太守刘安。杨苏道:“刘泰山在前方与贼首张余混战,观其阵势,我军应当是碰巧进入了紫微叛军的后方,我们若从后方杀出,放火劫寨,烧其粮草,此战必然首立大功。”

萧洛有点疑虑,问道:“传紫微军领兵五万,刘安仅有两万泰山军,敌强我若,这时攻击,岂非以卵击石?”

杨苏解释说:“无妨,前方混战,敌军营寨并无多少人,且敌军不知我等误打误撞到了其后营,敌营必然空虚。我等只需放火,先烧粮草,后烧营帐,擂鼓大噪,敌人必然以为兵多而逃窜。”

众人赞同,遂全副武装冲入紫微军寨放火烧寨,擂鼓大噪。张余看见后方着火,遂回军增援,然军寨中紫微军皆以为后方被大军袭击,皆逃往前军,两军顿时相互踩踏。刘安见势追入营寨厮杀,遂杀得张余大败,弃寨北逃。此役刘安斩贼两万,俘虏五千,缴获钱粮军械无数。杨、裴率军见刘安,刘安下马相迎道:“若非山阳救兵出奇谋攻其后方,此战胜负难料啊。等斩杀了张余,保全了泰山,我必上表朝廷,封赏诸位。”

后人有诗赞曰:泰山巍巍汶水阔,甲兵道卒战北坡。若无义军迷途反,何来刘安辅王佐?

后众人合并一处返回,半路忽然冲出一路人马,约五千人,后押运钱粮军械俘虏无数,其打出白色玄武旗,众人一看,上书武卫将军领东海太守康粲,而为首一人骑白马,便是康粲。康粲此人年仅二七便任东海太守。康粲见刘安道:“刘泰山,我率军前来解泰山之围,刚才遇到贼将张余,便斩了他,另斩得贼军万余,策应了太守您的兵势。”

萧洛听此话,嘲笑道:“只怕谋人是隔岸观火,坐享其成吧。东海之地,离这不过百里。我等从巨野出发,迷路之后赶到尚且能在敌我胶着之时参战,你却等敌军败退而来,好生巧啊!”

“你!何处黄毛丫头,你一个妇人,竟敢牝鸡司晨,岂不乱了祖宗法度,看我不替天行道,斩了你这妖妇,以正视听!”康粲大怒,拔剑欲杀萧洛,而杨苏也迅速拔出长剑,裴宕、罗抗跟着拔出剑,而萧洛自己也不甘示弱,拔刀提枪,众人皆剑拔弩张,山阳义兵见其状,也纷纷拔刀支持萧洛,东海士卒皆面面相觑,纷纷抽出刀剑应对。刘安急忙阻拦,康粲不满道:“我们东海将士,浴血厮杀,只求上报朝廷,下解颓势。今太守您只信一妖妇之言,不信朝廷大将,哼!尔等不足与谋,我等自当离去,他日必然向朝廷上表,控述尔等罪行!”

遂欲领军离去,刘安虽然知道萧洛所说确实是实话,然此时正是平叛危机之时,紫微大军随时可能再来,不能先内斗,于是决定暂时委屈山阳义兵一方,便替萧洛道了歉,并且劝解道:“据山阳县兵说,萧洛萧姑娘也是康太守您治下,东海兰陵萧氏一族之人,就算不给我面子,这兰陵萧氏好歹也是一地名望,这面子不能不给吧。”

康粲甚是怀疑,打量萧洛再三曰:“我怎不知萧氏一族有如此刁蛮女子……算了,那我也卖给刘兄一个面子。不予追究。”

然萧洛不满,赌气策马而走,杨苏见状,想现如今兵荒马乱,恐萧洛有不测。于是交代裴宕率军先跟随刘安回泰山奉高县,自己带妹妹杨曦追回萧洛便回。于是杨氏兄妹骑马追萧洛。萧洛寐麟马虽然脚程快,但却留下踪迹,杨氏兄妹一路追至二十里,在石门山胜涵峰月霁崖边方才找到。

萧洛独倚一大石旁,寐麟马在一旁看着萧洛,仿佛在安慰主人。杨苏赶到问曰:“萧姑娘何以策马而离,如此之举岂非亲者痛,仇者快?”

萧洛道:“我到这里游山玩水也碍着你们什么事了?我自到了这齐鲁之地,就没有顺利过!”

杨苏道:“如此说来,姑娘不是齐鲁之人了,也就不姓萧喽?其实从康粲疑惑中我一看出,以萧姑娘这几日的胸襟来看,应该不会因为几句冲突而离开,相反应当会争辩。如此急忙离开,只怕是这兰陵萧氏的谎言被拆穿了。不过不知萧姑娘可否再次告知真名。”

杨曦疑惑地问道:“萧……洛姐姐又不姓萧了,这既不姓洛,也不姓萧,这……好姐姐,你到底叫什么?”

“萧洛”不以为然地说:“好妹妹,我叫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门阀士族,寒士卑族,都只不过是世人自寻的烦恼罢了。如果你们不介意,继续叫我萧姑娘也好,或者叫我洛儿也可以,反正我本来也和兰陵萧氏有关系,并不是什么假话。”

杨苏问到:“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姑娘指点。我本以为姑娘为皇族,故用激将之法请姑娘借曹州牧之兵来解山阳之围。但现在姑娘的身份,却让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借得此兵的,还望指点迷津。”

萧洛道:“怎么借到的有那么重要吗?只要救了百姓,解了危难不就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是叫我回去的。但是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杨大哥、曦妹妹答应。”

杨苏说:“萧姑娘请讲。”

萧洛说:“我的姓名乃是父母所赐,本应骄傲,若非我有难言之隐,又怎会隐瞒姓名,行此不孝之举。故希望二位能够理解我的难处,不要追问我的过去。”

杨苏微笑说:“这是自然,等萧姑娘愿意告诉我们再说吧。如今我们只知萧洛而已。”

杨曦附和说:“对,我只知道萧姐姐。”

随后萧洛随杨氏兄妹下石门山而去,三人至一亭边,看其亭名曰寒关亭,亭内坐一老道士,鹤发童颜,道骨仙风,身披鹤氅,手持十绝幡,上有篆书以石门散人。杨苏以为此人奇,故拜问:“敢问是何方道长在此清修。”

道士闭眼答曰:“吾道号石门散人,本乃修行于秦州天水郡石门山之中,今游历至此,发现这泰山郡亦有一个石门山,故至此悟两山相同之道也。”

萧洛笑曰:“两山同名,实乃凑巧罢了,人亦有同名,难道同名者乃有同人乎?”

石门散人曰:“前朝西雍一个汉,东司一个汉,同名亦同朝也,皆为朝廷,又有何不同?人亦如此。而不同名者,亦可能是同一人也,姑娘不就是吗?”

三人甚为惊讶,萧洛疑惑道:“道长莫非窃闻我等谈话?”

石门散人大笑道:“我乃出世之人,又怎对着世俗之语感兴趣,只是观姑娘气色所知也。姑娘莫见怪,我等既然相会于这石门山,便是缘分。我为三位卜算一挂可否?”

三人同意,石门散人先观三人,后取蓍草而卜,忽然露出惊喜之状曰:“哈哈,吾人今日果然来对了,杨苏公子,汝为麒,杨曦姑娘汝为麟,皆为当今文治武运昌盛之才也,虽有劫难,但尔等皆有天命,故这些小祸皆不足为惧,届时祸患自有贵人相助。可……这位自称萧洛的姑娘,恕我直言,汝虽犹如鸾凤之旺,然命中有大劫,若即刻向西,过潼关而不返,则此劫可避。若留下……留下也可,姑娘乃会有一段姻缘,但是此劫不可避,姑娘鸾凤之命需涅槃重生方能兴旺啊。”

说罢,三人皆对此道士话语赶到困惑。而当三人回过身来,石门散人已然不见,只留下一张纸,上书:“天道轮回,皆有定数,好自为之。”

三人只当听听罢了,便骑马返回奉高县。次日,得知青州六镇联军三万人在青州牧诸葛泰带领下已至泰山郡西境,欲与刘安合围青州济南郡历城县。遂刘安率领两镇联军和山阳义兵共计两万人取道山荏县攻打历城西,诸葛泰取道东平陵攻打历城东。遂两军会师于历城县,然邹晋座下三弟子乾天将军韩巍率十万紫微军出平原协防历城,顿时贼势浩大。联军便未攻打历城,商讨退敌之策,而因为萧洛、康粲之故,中军议事皆不请山阳义兵,故杨、裴等五人天天坐在营寨内无可事事,幸得刘安扶植,给以充足粮草,才使得义军军心稳固。

而营寨外韩巍率军天天于营寨前骂阵,多次砸烂免战牌,几次强攻都被刘安用强弓硬弩退之,两军相持不下,然联军粮草已然告急。

众人商议策略,刘安、诸葛泰、康粲等人皆不得奇谋。杨苏看如此不是办法,欲谏言刘安,然恐为康粲所知而不容,从而不施此计,故便写了一封书信,内附一计曰:“历城向南通往奉高县有一县名曰山荏,山荏境内有一山名曰五峰山,五峰山有两山峪,北曰青龙峪,南曰白虎峪,适宜伏兵。我等先在两峪内埋伏伏兵,然后阵前挑战,佯败。随后于次日装作后撤,向山荏进发。如此,敌军骄兵必追,我等将敌军引入峪内,待大军入,用火攻之,则必胜。”

杨苏差一泰山郡士卒送信与刘安,然此时其正在中军与诸葛泰议事,康粲刚好经过,见士卒焦急状立于中军大帐前,遂问何事,得知杨苏有信转交刘安,故谎称可以帮士卒送信入中军大帐,所以士卒将信交于康粲。康粲则自己私自拆开信件,方得知信内之计,惊叹曰:“此乃妙计也,幸为我所得,否则此头功必为这帮贱民寒族所取。”

康粲遂销毁此信,然后入中军帐谎称自己有一计可破敌,遂以自己名义献上了杨苏之计。刘安、诸葛泰皆以此为妙计,称赞康粲。次日大军开拔,依计行事,果然韩巍十万大军被诱入峪内,尽没于五峰山之中,韩巍战死。至此紫微军在兖州仅剩廪丘、濮阳两座孤城。在庆功宴上,青州刺史诸葛泰独赞康粲之“妙计”,并将头功归于康粲,并按功劳簿上表朝廷,此役山阳义军功劳最末。

至此杨苏方知自己信件被盗,计谋被人冒用,本欲不了了之。但是裴宕大怒,冲上庆功宴上席,直揪住康粲衣领欲殴打。被诸葛泰呵斥,然裴宕不听,萧洛、杨曦等人更是不服,大骂康粲盗用他人计谋。刘安劝解不得,山阳义兵参加宴席之人,顿时全部离席站立而骂。诸葛泰见是事态恶化,遂令亲兵乱棍驱逐山阳义兵诸军官离席。杨苏见事情已经闹大,恐怕与己方不利,便喝止山阳士卒,遂带领所有人愤然离席。

当晚刘安亲临山阳义兵账内看望杨苏等人,杨苏一句话未说,全都是杨曦、萧洛、裴宕等人给杨苏解释,杨苏只是一人默默地听着,表情淡定。刘安问杨苏为何不辩解,杨苏道:“事已成定局,康粲占优,我处劣势,辩则于我不利,此时当忍。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日必叫其十倍奉还耳!”

刘安先是安抚杨苏,后是肯定杨苏之才,并说其才终有用武之地,遂带数坛好酒犒劳之。然而当晚,杨苏与裴宕等人商量以后出路,裴宕曰:“我本欲平双乱,定江山,安百姓,申大义于天下,故至此奋战,然外敌不足为惧,内佞方才可怕,此令人惶恐,故此地非久留之地。既然泰山郡已平,我等何不率军暂回巨野,以图它时?”

杨苏道:“此正和我意。”

遂众人于第二日前往刘安大营拜别,刘安几次挽留,众人皆拒,刘安看人心已散,故应允其山阳兵离去,然又恐朝廷流失杨苏、裴宕如此栋梁之才,故写信一份与兖州牧曹祝,希望委以重任。之后,山阳郡启程返回。然而行至汶阳,忽见一支大军驻扎在此,预知此军为何人,请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太平天国之黑药师

    太平天国之黑药师

    公元1859年咸丰帝、圆明园、鸦片战争、大清签约卖国家。太平军、北伐败、天京内讧、满清列强联合灭长毛。风雨飘摇的太平天国,文物大盗夏飞被勾魂附身到幼天王洪天贵福身上。面对湘军淮军常胜军,洋枪洋炮铁甲舰猪脚却无工业,无军火,无超脑科技、无系统造兵,只有一个拼命作死的昏庸洪天王。纯粹自力更生流,土法自造冷热兵器,对抗帝国主义洋枪大炮。一代风流黑药师,最终带领破破烂烂、从无到有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三国之东汉大陆

    三国之东汉大陆

    乱世之争,群雄逐鹿。袁本初雄据冀州,俯视中原。董仲颖横霸雍州,手握西凉雄兵。公孙瓒盘亘幽州,率兵北击胡人。又有刘玄德汉中崛起,与益州刘焉遥遥相望。还有袁公路屯兵江淮,携孙氏之力,相争中原。谁知,曹孟德壮心不已,引宗族之亲席卷中原,素有鲸吞天下之心。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乱世,在这片群星璀璨的星空下,究竟是谁主沉浮?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血漫旌残

    血漫旌残

    (架空历史,除了明朝的几个大事件之外,大多与正实历史不同,只是小说,别过于较真。)
  • 从一两银子开始

    从一两银子开始

    木贞看了看自己瘦弱的身体和这一身脏衣敝履,无奈的低下头!苍天啊!人家穿越不是王爷就是上门女婿的,我咋就穿越成乞丐了啊,一个家丁也行啊!嗯?家丁?自己前世可是保安啊,专业对口啊!嗯,我知道了!我要,上街头卖艺!
热门推荐
  • 脉破星辰

    脉破星辰

    人往高处看,水往低处流。莫辱少年当年弱,来日方长成帝尊。天地无痕,心有恨,土坑好补,心坑难!踏破星辰,唯我独尊,弑神魔,诛天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欺我者,必诛之,恩我者,必帮之。吾欲一切,一切于吾。
  • 长寿山塬(第二部)

    长寿山塬(第二部)

    本书是作者王志学继长篇小说《清明这一天》后又一力作。作品反映了从中华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胜利,长寿山塬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通过桑园村卢世才、余盛恭、黄腾耀三户人家之间的关系、纠葛、发展,特别是对黄家创业发家的描写,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时期长寿山的历史状况,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流行礼仪、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本书人物众多,性格各一,故事曲折、文笔朴实,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 陆释全的行迹感言

    陆释全的行迹感言

    凡事必有因,我为何会去花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文?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问题:我活着的价值是什么?生命都是从无到有的,再从有到无。我终究会从这个世界永远的消失,会被这“历史长河”所淹没。那我所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随着问题的延伸,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结论:我得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什么能永存?这个我真不清楚。但能长久存在的,我清楚,是思想。——2019年4月28日
  • 神医逆天绝色魔妃

    神医逆天绝色魔妃

    她是21世纪坐拥千万粉丝的天后不料却灵魂穿越到了魂灵大陆御神兽、炼丹药、炼神器且看她如何逆转命运他是冷血无情的邪帝坐拥一方神域却对她一见倾心全程无虐霸道邪帝VS冷血妖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界幻境

    三界幻境

    任尔四海八荒,玄魔梦里皆变幻,凭他三江五岳,雨雾云中俱生花。可敬可羡的大罗神仙,可憎可怕的鬼怪妖魔,可悲可叹的如蚁众生,都逃不脱三界三世十方位面,离不了水月镜花的爱恨与情仇……
  • 花雨·第31期

    花雨·第31期

    本期收录:段絮新作明月照花间、明净倾情奉献韶华不为少年留、藤萍紫极舞火热独家连载中、唯美浪漫的玩石记、落羽神恋——《梦幻西游》游戏角色小说、母米虫的幸福生活日记——公米虫缝针记、特别采访魔法仙子董珊。
  • 游纪元

    游纪元

    本作品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无可能。年少轻狂的游行星因为冲动犯事而造成严重后果,后来自发悔悟,从此性情大变,成为教科书式的好人,可惜恩怨终有报,少时的错事终究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被受害者遗忘。与此同时,与地球世界同源共生的另一世界的守门人弟子因为一时疏忽而开启了两个世界的通道,众多巧合下,直接导致了令人意想不到而又早已必然的开端。如果在通道没开通之前,两个世界,两个未来。
  • 偏偏惹上大BOSS

    偏偏惹上大BOSS

    她不就是两次把大Boss传成同性恋,还搞的全公司人尽皆知,至于吗,不至于。可就是这一次不但赔上了自己的初吻,还赔上自己!!!
  • 江湖三剑定天下

    江湖三剑定天下

    七年前,武林正道天剑门掌门,及林云清的父亲林天齐被人杀害。幸好藏兵谷谷主庞天武及时赶到,救下来年仅十岁的林云清。七年后,林天齐留下的三剑宝藏被人发现了,而开启宝藏的三把宝剑,其中两把不知去向,林云清则是剩下的青云剑的主人。顿时,林云清再次成了焦点人物,无数势力寻找林云清,企图夺走那把青云剑。而身在藏兵谷都林云清还不知道此事,正准备去江湖闯荡一番。调查当年事情的真相,寻找杀父仇人。此去凶多吉少,但随着时间都推迟,宝藏的出现,当年的真相也随之渐渐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