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200000015

第15章 父亲的忠告

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考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了官场,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京官生活。

开始的几年,曾国藩做的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也就相当于在国家最高学府进修,是一个很清闲的位置。他虽然事不多,官也不大,尤其是工资也不高,但毕竟是京官,所以过了两年,他就把他爹从湖南老家接到了北京,也好让老人家享享福,风光一下。

可过了没多久,他爹就不肯住了,一定要回湖南老家。曾国藩也没办法,只好让他爹回老家了。根据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曾国藩他爹在回老家之后,给他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很有意思,除了跟他拉了拉家常之外,他爹还给了他三个忠告,让他要——

节欲。节劳。节饮食。

据说,曾国藩看了他爹的信之后,当时就脸红了。这“三节”其实就是“三戒”,虽然只是三戒,不是八戒,也说明曾国藩身上有些缺点,是连他爹也看不下去的。

事实上,曾国藩也是一个普通人,身上也曾有很多缺点。虽然他最后成就了一世功名,在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各个方面都备受后人的称赞,但原来,他年青的时候,也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身上也是缺点问题一大堆。正是因为他原来有很多缺点,而他最后又能逐渐克服了这些缺点,并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我们讲他的家训,讲他如何识人、识己,才特别具有现实的意义。

当然,最值得庆幸的是,曾国藩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关键之处在于他本质上不是一个狭隘的人,所以他能通过日记与家书把自己的那些糗事都记录了下来,并以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后人。所以,我们今天才得己看到一个杰出的曾国藩是如何炼成的整个过程。

通过曾国藩的日记我们可以知道,他爹提醒他的三个方面,也就是“节欲、节劳、节饮食”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曾国藩年青时的毛病。

先看这个“欲”。

这个欲,古人说来,并不是指所有的欲望,而是专指色欲。

一般人听了曾国藩他爹让他要节欲,肯定会大吃一惊。大家都说曾国藩是理学宗师、一代大儒,怎么可能在色字头上一把刀下有问题呢?

咱也不栽赃,还是看曾国藩日记里他自己的记载。

其实,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在他年青时的日记里,还有不少条呢。

比如道光22年十二月的一天,曾国藩听说他的一朋友新纳了一个小妾,据说貌若桃花,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色。曾国藩是翰林院的翰林啊,当时也是个标准的文学青年,整天跟他的一帮文学青年朋友在一起,有时也和现在的年青人一样,喜欢谈谈女人,甚至聊一些荤段子。文人嘛,难免有分轻浮的本性。在听说这个朋友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小妾之后,曾国藩和另外几个朋友就没事找事跑到娶小妾的这位家里头蹭饭,中间就起哄,要看那位貌美如花的小妾,说是要搞一场小型的“审美”活动。

朋友开始不肯,曾国藩呢,是“欲强见之”,也就是不见不行。

朋友拗不过,最后只好让小妾出来跟大家见面。结果曾国藩自己后来羞愧地回忆说,小妾出来之后,他们不仅进行了“审美”,居然还有“狎亵大不敬”的表现。

“狎亵”在行动上要么指淫秽,要么就是指很不检点。曾国藩这里当然说的是后一种意思,但不管程度如何,总之,他肯定表现得很轻浮了,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在日记里把自己痛骂一顿了。

再比如道光23年二月的一天,曾国藩到一个叫汤鹏的好朋友家去吃饭,在汤鹏家看到两个绝色的歌姬。曾国藩又控制不住了,在席间“谐谑为虐,绝无闲检”。那意思也是说当时不论说话还是表情,那都是很不检点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还交待了自己这一段为什么有这种表现。当时正好是过年期间,曾国藩参加进士同学的团拜,由于当天大家去拜的这个同学是个富豪,所以家里锦衣玉食、姬妾如云。曾国藩一下大开眼界,立刻觉得眼睛不够用了。他在日记里说自己是——“目屡邪视”、“耻心丧尽”。

这个“邪视”可不是“斜视”!斜着看那是视力问题,而这个“邪视”那可是心理问题。

当晚,他回到家后,心里那种邪劲越发得厉害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老婆这一段正在生病。这时候曾国藩只有一妻,没什么小妾,老婆身体一直不好,一直病怏怏的。曾国藩白天在同学家看到的是美女如云,晚上回到家听到老婆在病榻之上痛苦的呻吟。这反差太大,弄得他简直没办法忍受。所以他说“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所以他索性又从家里出来了,跑到一个叫雨三的朋友家,要拉着雨三跟他聊天。

雨三不情愿,大半夜的,也没心情跟曾国藩聊。可曾国藩死活要雨三跟他聊,而且还非要聊些“浑”段子。

请注意,当时还不叫“荤段子”,叫“浑段子”。可见,生活的词汇也不都是在发展的。那时候人用“浑浊”的“浑”字,多少还有对人品的嘲讽;现在用“荤素”的“荤”,只能看出对段子本身的定性了。因为人可以分浑浊与清洁,但没法论荤素。

曾国藩跟雨三谈了半天的“浑”,只是过了过嘴瘾,然后才悻悻然地回了家。

这一天下来,他这个后悔啊,说自己“心贪嬉游”、“无事夜行”、“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也。” (《全集·日记》)就是说自己一个堂堂的翰林学士,在当时也是大知识分子了,对女色这么着迷,真是禽兽不如。

所以他爹让他要节欲,这话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没来由的。所以曾国藩后来给自己也立了个三戒,第一条就是“戒色”,其实就是“色戒”。

再来看这个“节劳”和“节饮食”。

事实上,曾国藩在翰林院任庶吉士,那是一个非常清闲的闲职,哪里有什么辛劳的呢?

至于节饮食,更是无从谈起。曾国藩天生就是个瘦子,一辈子都没胖过,你说他要是有肥胖症、糖尿病什么的,要节饮食还有情可愿。他一来健康的很,二来又不胖,他爹为什么要他节饮食呢?

原来,他爹所说的“节劳”和“节饮食”,本质上和那个“节欲”一样,都是说曾国藩身上有根深蒂固的轻浮和浮夸的毛病。

曾国藩开始在翰林院的时候,一来因为考中了进士而春风得意,二来因为日子闲的很,渐渐地也就开始得意忘形了,尤其是忘了自己少年时立下的远大志向。这一点倒和我们很多年青人很像,一旦小有成就,就开始不思进取了。他嘴上说着要努力成为儒学宗师、理学传人,但和一帮朋友天天就只聚在一起吃喝玩闹。刚好曾国藩这个人又特别喜欢交朋友,他的好朋友也很多,要不然也不会跑到人家里去欣赏别人的小妾啊!所以他跟他那帮朋友是三日一小会、五日一大会,整天不是在一起吃饭,就是在一起聊天,净干些不务正业的事儿。

比如说道光22年年底的一天,他一大早就到一个朋友家聊天,聊完了出来又碰到了另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一脸兴奋的样子,看到曾国藩就更兴奋了,拉着曾国藩就走。曾国藩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问他这是到哪儿去啊?

这位朋友回答说,可有热闹看了,今天午时,菜市口据说要杀一个武臣。砍头啊,那多难得一见啊,咱们一起去瞧瞧热闹吧!

曾国藩一听,也特兴奋,砍头杀人,他那时候还真没见过。所以,他也兴致冲冲地跟着朋友往菜市口来。

等快到菜市口了,曾国藩突然后悔了。他心想,自己的理想是要当个理学家,是要成为一代大儒,这会儿居然兴致勃勃地来看杀人砍头的事儿,那简直就是“仁心丧尽”,这哪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来凑的热闹呢?

但他虽然心里有些反悔了,可毕竟一来不好驳朋友的面子,二来菜市口杀人的事儿他的确也没看过,所以他跟着朋友“徘徊良久,始归”。(《全集·日记》)也就是犹来豫去,做了半天思想斗争,才回来。最终,也不知道他到底看了没有。

所以,你看这时候的曾国藩,和我们后来所了解的曾国藩简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整天除了饭局,就是无聊的聚会,甚至无聊到喜欢聊女人、喜欢看杀人。而这些无聊的事,又极耗精力,曾国藩日记里也说,整天不务正业,弄得自己也疲惫不堪。他爹当时看在眼里,能不生气吗?先是执意要回家,然后就写了封信来教训他。

当然,孔子在《论语》里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中告子更说过“食色性也”。曾国藩年青的时候喜欢看美女,喜欢聊美女,说明他是个完全正常的男人。他所说的自己的好色,也并不是那种流氓式的好色,而是心中欲念难以把持,但这种难以把持就使得他觉得自己跟自己原来的理想越来越远了。所以他爹的信对这个确实还有理想、还求上进的青年来说,不啻是当头棒喝。

曾国藩在日记中说“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养,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真禽兽矣!”(《全集·日记》)意思是说,我爹说的一点都不错,现在的我真是满身缺点,再这么堕落下去,我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我爹。我要是不把这些缺点都改了,我就是禽兽不如。

曾国藩因此有过一句名言,叫:“不为圣人,便是禽兽。”

他下定决心,要改正自己的缺点,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要告别旧我,重塑新我,要远离过去那个面目可憎的曾国藩,要走近自己理想中的曾国藩……

幸运的是,他做到了。他不仅跟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一样下了决心要痛改前非,他还远胜过一般人的空想,用实践最终超越了自我。

那么,曾国藩是怎么做到的呢?

同类推荐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 菜根谭(插图版)

    菜根谭(插图版)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中国哲学十九讲

    中国哲学十九讲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海外新儒学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哲学大家刘述先曾说,牟宗三在当代中国哲学的地位比之于康德在西方哲学的地位。《中国哲学十九讲》为牟宗三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十九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问题、先秦诸子的起源及系统、魏晋玄理的内容及价值、佛教的哲学问题、宋明儒学等。书中所讲,关系到中国哲学的系统格局与义理综述。书中厘清的问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性。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枕上书第二季

    三生三世枕上书第二季

    他,曾是天地共主,是四海八荒的主人。她,是上古神族青丘的女君,是四海八荒唯一一只九尾赤金狐。佛铃花开满宫墙繁花如荼随风舞独饮千杯桃花醉剑点茫茫苍雪间泪似辰星落眉眼燃尽倾世眉间妆梨花纷飞似皓雪暗香藏尽苦涩情剪不断的纠葛勾起了眼底的相思十缕离林理不清丝丝银发牵绊苍穹寂灭只为守住隔世的离殇佛铃花缘圆不了梦中的柔情素手抚琴一曲别离又相忆挥手毫笔轻点胭脂蔻一代倾城凤羽娇无奈情深缘浅三生石割不断的执念手执苍何半心相守只待君归此情再相续
  • 万古独尊

    万古独尊

    掌方天神鼎,御九阳仙气,练就神魔地狱,横扫九天仙佛!将挑衅我的,全部打入尘埃;将背叛我的,统统扫入地狱!至尊重生,将会引起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
  • 恩典与羁绊

    恩典与羁绊

    世界是残酷的,这是谁也无法逃避的现实但是,还好我有遇到你世界坏掉了,崩塌了,黑暗快要吞噬掉阳光人们混乱的断网的丝,拼命的厮杀着哭声,呐喊声,哀叫声,这个世界已只剩下绝望“恩典纵使能让人被救赎,但光与影,注定还是分明的”【孤人意微小说集】第二发《恩典与羁绊》换笔名写书了,笔名:作命面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族枕

    血族枕

    我是吸血鬼卡瑞蒙。在古老的圣殿上,目送着虚弱的安诺将葬送在日光之下。那才是我转化她的第二天。夜晚是个令人着迷又敬畏的时刻,我虔诚的祈祷,这一切都不会成为我的错误。
  • 多情剑尊无情剑

    多情剑尊无情剑

    剑是什么?剑是大海涛声。剑是什么?剑是高山无声的咆哮。剑在何处?剑无处不在,在心里,更在世界,在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告诉你吧,其实剑就是我,我就是剑……
  • 遍地是黄金

    遍地是黄金

    男主洪蒙。游戏打得稀烂,泡妞泡的失败,家里还没人管,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了一位老者,老者给了他一本书,从此,他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 大宗地玄文本论

    大宗地玄文本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系统叫天道

    我的系统叫天道

    我自横刀向天笑,问天,这遍地蚀骨何是人间?当李禄成为天道惩罚者之后,他本以为只是对一些大坏蛋做点小惩罚,可却把自己牵引到一件件生死对决之中。当他在死亡的边缘中巡游了千边,他才大彻大悟。“善恶是何?谁主对错?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