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200000036

第36章 规律

事实上,不仅曾国藩有这样的教训,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我们分析他们的得失成败,会发现,其实“一个好汉”有没有“三个帮”、“一根篱笆”有没有“三个桩”,往往是得失成败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请注意,是“最重要”,而不是“重要之一”。

为什么呢?一般来说,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既然能称之为杰出人物,自身的素质、素养、智商、情商,以及潜能,基本上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他们自己够杰出的时候,还能不能容忍别人的杰出。

比如宋代最有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天纵奇才,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的很多改革思想、改革措施,可以说是极具超前意识的。甚至有人说王安石的改革思想跨越了千年,直指当下。也就是说他的一些改革主张,到现在,还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所以王安石不是一般人,他简直就是个超人,虽然他不像超人那样穿着裤衩和披风,但他具有超人的思维与智慧,这是毋庸置疑的。

王安石不仅有超人的思维,还有着超人的行动能力。他当年在浙江当地方官,别人家里搞装潢,他们家也搞装潢,但王安石家的装潢很别致,王安石拿毛笔在墙上写几个大字就当装潢了。当时王家客厅的墙上写着八个大字:

“不求做官,只求做事。”

所以王安石走乡窜户,在地方上试行改革,因为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所以当时就取得了成效。

你看,既有超人的智慧,又有强大的行动力,要“数风流人物”,王安石怎么也可以算一个了吧。

可问题是王安石在全国推行改革之初,什么事还没开始做呢,就先喊了一句惊天动地的口号。

什么口号呢?

有名的“三不足”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这个“三不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我王安石就要大张旗鼓地改革变法了,这时候会有人用灾异现象攻击我,但我王安石天崩地裂也不怕,这叫“天变不足畏”;变法动到即得阶级的利益,他们会像疯狗一样地来咬我,来诋毁我,这些我也不怕,这叫“人言不足恤”;最关键的是第三句,“祖宗之法不足守”,就是说改革自然要出新规定、新法令,这些法令跟旧制度,也就是祖宗之法,自然会发生抵触,中国人喜欢抱住祖宗之法不放,我王安石觉得除旧才能迎新,所以“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这话一说完,当时就捅了马蜂窝,当时就惹恼了这样几个人。这几个人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哪些人呢?

司马光、苏轼、苏辙、程颐、程颢。

中国当时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最讲究什么?最讲究传承,也就是祖宗之法。农业文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耕种,你耕种的经验与技术哪儿来的?是你爹教给你的。你爹的经验哪儿来的?是你爹他爹教给他的。没有传承,就没有农业文明。所以祖宗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那是不可动摇的。所以骂人忘本有个词叫“数典忘祖”。民间骂人就更形象了,西方人骂人只是“Fuck you!”中国人骂人骂的却是“Fuck your mother!”为什么是your mother而不是you呢?就是为了要搞乱你的血缘关系。所以历代变革在中国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总是打着复古运动的旗号,进行变革的事实。

当然,因为这句“祖宗之法不足守”捅了个大马蜂窝,后来,连王安石自己也不承认说过这样的话。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最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听说这话后,也很生气,说哪个混蛋说“祖宗之法不可守”的?是王安石说的吗?把他叫来。结果王安石来了之后立刻否认,说我可没这么说过,不过,皇上,要改革,就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他把他的改革主张又通俗地阐释了一遍,意思还是这个三不足。

所以因为观念之争,司马光、苏轼,还有二程兄弟这些人,立刻吵成一团。要知道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哪一个是小人,哪一个是坏蛋呢?他们哪一个不是心怀着家国天下的理想,哪一个不是甘愿为百姓、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呢?可是因为观点不同,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由此开始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北宋文人党争,而一个时代的精英智慧,在无休止的吵闹中消耗殆尽。

虽然司马光、苏轼这些人原来还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王安石被神宗任命为宰相负责变法运动之后,除了锐意改革之外,心中已经装不下什么其他的了。他这时候除了满腔凛然正气之外,剩下的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视死如归的勇气。

我们说,这种正气与勇气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但它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危害,即王安石开始把自己英雄化了、好汉化了,太把自己当好汉了,于是就忘记了“一个好汉要三个帮”的简单道理。

王安石当初在做地方官的时候,曾经给不喜欢他的仁宗皇帝上过一篇奏章,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后来也是王安石变法的纲领性文件。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更关键的是因为写得多,所以这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后来又有个外号,叫“万言书”,整整写了一万多字。要知道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会意文字,携带的信息量在各种文字里可以算是最为丰富的,古文写一万多字,那就非常不得了了。所以仁宗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说这是谁写的文章,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再一看,是王安石写的,他本来就不喜欢王安石这个人,所以没看完,就扔废纸篓里去了。

仁宗不喜欢,可自有人喜欢。后来的神宗皇帝,当时年龄还小,从废纸篓里捡到了这篇万言书,看过之后,当时就说了句话——“我选择,我喜欢!”所以他后来一登基,就力推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

神宗支持王安石到什么地步呢?他曾对王安石说过一句名言,叫“卿我一人耳”!就是你办事,我放心,咱们俩是一条心!王安石听了这话之后,热血沸腾,誓死要把改革推行下去,于是自然就自我英雄化,“虽千万人,吾往矣”了。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为了表达自己的改革主张,足足写了一万多字,所以叫万言书。可司马光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观点,写信跟他商榷,写了多少字呢?

三万言书!三万多字!

要知道用古文写三万多字的文章,那实在是前无古人了。司马光相当于写了一篇博士论文——《论我不同意王安石变法的十二条意见》。

但是,跟仁宗不搭理王安石的万言书一样,王安石也根本不搭理司马光的三万言书。他的回信寥寥几笔。司马光来信三万言,王安石的回信只有417个字,这篇文章很有名,很多人中学时都学过,就是《答司马谏议书》。

主要内容就是回答司马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要支持我,就出来跟我混;你不要不支持我,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就是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你要迷恋哥,哥就是你亲哥;你不迷恋哥,哥就是传说!

而且王安石还不能算是“非暴力不合作”,他的反应应该算是“暴力不合作”,他大权在握嘛,所以把那些不支持他的人、跟他争论的人,统统赶出京城,贬到外地去。什么司马光、苏轼、苏辙,都被他赶走了。眼不见心不烦,你们不跟我干,我王安石一个人干!

这叫什么?这就叫个人英雄主义。英雄和好汉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心理膨胀,所以作为一个好汉,根本不需要别人来帮。

但人是社会关系的人,没人帮,你的个人英雄主义,注定只是个悲剧的英雄主义。王安石个人的结局和他的改革变法的结局都一样,因为文人党争,因为众矢之的,所以在当时就惨遭失败。

反观中国古代改革的另一个典型张居正,《明史》上指责他为了改革,甚至不惜与太监头子冯保结盟。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太监,那是极为不耻的。但凡有骨气的文人,要是谁跟太监做朋友,那说出去,可是丢脸丢到祖宗那儿了。

可张居正想得就很清楚,他是把自个当好汉,所以他跟王安石一样,也锐意改革,但他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三个帮他的不一定非要是好汉啊!所以哪怕是太监,只要他能帮到你,能让你实现改革的理想,就应该拉拢他、跟他结盟。

所以毛主席读《明史》说,整个明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宦官乱政,可就在张居正改革的十年里,宦官问题一点都没有,宦官势力不仅没成为改革的阻力,还成了有力的帮手。所以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变法,其中有个最大的差别,就是用人、识人的差别。

所以中国人还有句俗话,叫“可以不读书,不可不识人”。最典型地反映了这句话的精神的,就是那位有名的流氓大亨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原来基本上算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几个,还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连他爹都不待见他,认为他这个儿子最没出息。但刘邦后来居然成了皇帝,开了大汉四百年天下,凭什么?刘邦自己说,就凭一条,凭他会识人,会用人。

韩信说自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说依刘邦的能力,带不了多少兵。刘邦便问那你怎么成我手下了呢?韩信说大王您不善带兵,但您善带将,就是说你会识人、用人啊,我这么有才的人,项羽不用我,你用我,所以你能成事啊!

刘邦听完哈哈大笑,这一笑就是对自己能用人的自诩,这一笑就开了大汉四百年天下。

所以刘邦百无一是,只有一样特长,会识人才,会用人才,就凭这一点,就最终战胜了项羽这样的自命不凡的英雄好汉!

所以说,越是英雄,越是好汉,越应该时刻警惕,要识人,要用人,要有自己的人才团队,要懂得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

在长沙的曾国藩,被搞得灰头土脸,就是因为他太把自己当英雄、当好汉了。自视英雄本身并没错,错的是,他居然搞起了个人英雄主义,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一个人与整个湖南官场为敌,最后当然没什么好下场。

幸好,曾国藩在修身上最大的本领就是他善于反省。他先是忍气吞声地退出了长沙,来到了衡阳,然后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在长沙办团练的得失成败。这么聪明的曾国藩,一旦静下心反思、反省,立刻想出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自己这条好汉,没有伙伴,没有帮衬,没有属于自己的团队。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个桩”,至此,曾国藩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以后,他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选择他的团队伙伴,建设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团队,并形成属于他曾国藩的团队风格。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个团队,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湘军。

你看,湘军原本只是一支地方武装,但现在湖南的各种文化都喜欢用湘军文化来标榜,有电视湘军,有体育湘军,有文化湘军,还有商贸湘军,这说明由曾国藩一手开创的湘军文化,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团队风格。

曾国藩在长沙的时候,想的还只是一个人办团练,吃了亏到衡阳之后,他想的就已经是一群人办湘军了。所以他在衡阳,先是努力沟通好与当地官场的关系,然后登高一呼,以利益与道义为旗帜,四方招募贤才,也就是找属于他曾国藩的“三个帮”和“三根桩”。

果然,只要有用人之心、识人之能,人才自然就会聚集过来。曾国藩先后找到了他的黄金搭档胡林翼、罗泽南,他的五虎上将彭玉麟、杨福载、塔齐步、鲍超、李续宾,后来还有他的接班人李鸿章,甚至还有后来与他一时齐名的左宗棠,还有后来洋务运动的一大批干将。

当时有人评论说,曾国藩后半生虚怀若谷,广纳贤才,以至于“天下人才,尽归曾幕”(王闿运《湘军志》)就是说天下的人才,后来都到曾国藩的手下。

你看,到这个时候,曾国藩这条好汉,就不是三个帮了,而是三十个帮,三百个帮,三千个帮。

而同时,太平天国那边却不停地发生内讧与内乱,由于洪秀全用人无方,又无识人之能,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最有才的杨秀清被杀,最能打的石达开被逼出走,大好局面分崩离析,洪秀全最终成了个孤家寡人。

所以曾国藩后来也曾评说,说自己最终能战胜洪秀全,他胜在识人、用人之胜,而洪秀全则败在识人、用人之败。

所以曾国藩平生也特别喜欢民间的那句俗话:“可以不识字,不能不识人!”

同类推荐
  •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从内战的阴霾到平权运动和冷战,以思想的历史照见未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漯……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热门推荐
  • 九界奇缘之命中注定

    九界奇缘之命中注定

    夜冥花下,遗世而独立的身影。“这一世,我还是没有找到他。”仅仅是一个背影就已经是风华绝代了,各个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人,唯独这性格为何如此的固执呢?“落儿,历经了万世轮回,你还不死心吗?那个位置注定了无情,无情之人却恋情,就算是永生永世轮回也只会是一个结果,我们放弃吧。”“知道这世间万物,为何我独爱夜冥吗?”男人不由得自嘲了下,即使知道结果还是会忍不住会有期盼。“你的回答始终不变,而我万年来也从未放弃,可笑吗?每次你回来,我多么希望你已经醒悟了不会再离开。”“最后一世,就这最后一世,我就回来。”看着消失在原地的身影,熟悉了万年的场景和对白,男人的心境犹如这漫天的夜冥花,永无止境的等待,然而这一世应该会是一样的吧。
  • 都市诡迷录

    都市诡迷录

    我叫杨青水,是一名在校学生,本该平庸的度过一生的我,却因一次好奇,发现了一个世界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或许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毒女配:尊主大大,我不约

    恶毒女配:尊主大大,我不约

    一枚毫无存在感的炮灰,她什么也不求,什么也不要,只想好好的做个小透明,时不时在背后阴别人两把。可谁来告诉她,那只整天缠着她的制仗,天天卖萌的,真的是那个高冷腹黑毒舌的尊主大人吗!!!“娘子,不能吃霸王餐啊~”某尊主。月黑风高夜,某女卷款逃跑……【女强男更强,女主非圣母。宠文,宠宠宠,无下限。1V1】
  • 咸鱼被逼翻身

    咸鱼被逼翻身

    系统:“宿主,积分为零将被抹杀噢,我们这里建议宿主努力做任务,达成业绩呢。”秦暮:“我不要我不要,你有本事上我身,你有本事出去啊!”系统:“我们是签过合约的呢,按照合约,退货宿主需要付出代价哟”秦暮疑惑:“什么代价,”系统:“满清十八大酷刑,买半年送半年哟,”秦暮:“....求你不要”.......这是一个咸鱼被逼翻身的辛酸故事。
  • 古月剑心

    古月剑心

    江南碧水湾辜家少主初入江湖,却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江湖纷争中,机缘巧合下偶然获取无上神功心法,又夺得叱咤江湖的神兵利器——古月剑,终练成四象神功,斩获古月剑谱;修炼阳天焚地诀,习得阴阳太玄功!他粉碎监武堂的阴谋,重振天玄门,击退西夏国,执掌江湖保卫大宋河山,与相爱之人长相厮守,终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世代大侠!一个初出尘世懵懂无知的少年,一座暗流涌动血雨腥风的江湖,一段如歌如泣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古月生萧曲未休,剑比江南乱世愁;我心自从江湖来,但自风尘不拂于身。
  • 鹿结良缘:盛世夫人

    鹿结良缘:盛世夫人

    她因为命运所定,来到异世,担着逐鹿天下的预言,成为了当代各种风流美男子争相抢夺的对象。有人话她身负异能,且美貌如花……有人话只要得到了她就能得天下……其实她只是一个小女子,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却不知道为何与那么多才俊发生了纠葛,引来了无数桃花。
  • 奋斗成女王

    奋斗成女王

    她平凡,他如王般的高贵,他们乌龙的偶遇。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他面前,她的努力她的特别打动他,他们在一起觉得幸福。他以为结局是肯定的。她以为他们会幸福,爱人只有一次的机会,无论下辈子爱或不爱都不会再见。她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可是当那个优雅的公主出现在她面前时,她迷茫了,原来她不曾了解过他?甚至不知到她的过去。她放手,转身,离开,走的干干净净,找不到一点痕迹。他以为她们之间再无牵连,直到看到那个他的小小翻版……
  • 邪眸傲世

    邪眸傲世

    少年东方明夜巧得金眸,踏上修武征途。遇到了名门子弟西门雅妃,又用采药所得的灵药帮助了修为受损的西门扬雪。后知道,自己的来历,开始寻找起自己的家族。。。。。。。
  • 你是我一生钟爱

    你是我一生钟爱

    少年时懵懂的情愫,成年后小心翼翼的痴情暗恋…童年的残缺,要如何填补那缺失的亲情…那种种的人和事物,都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