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200000039

第39章 李鸿章的真实版本

有关曾国藩智鉴刘铭传的故事,除了我们刚才讲的这段流传甚广的传说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真实的版本。之所以说这个版本才更为真实,是因为这是据当事人李鸿章的回忆记录下来的。

1861年,李鸿章想要自立门户。作为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不仅没拦着他,还特别支持他。于是,李鸿章在安徽合肥老家开始招募自己的人马。

当时合肥有几股著名的团练人马,号称“西乡三杰”。说起来他们是团练,但其实也就是土匪,太平军来了,他们打太平军,太平军走了,他们就占山为王,自相残杀。由于这些人战斗力特别彪悍,所以不仅太平军,连当地的清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而这其中,有一股人马,他们的团练头子就是刘铭传。

李鸿章利用乡谊的关系,把西乡的三股团练纳入了自己的麾下,这就是他后来仗以成名的淮军的最早家底。

李鸿章虽然招安了西乡团练,可心里对这些土匪出身的家伙也还是没底儿。于是他想,他的老师曾国藩善于识人、目光如炬,那是有名的相术大师,不如请老师法眼鉴别一下,看这些家伙可不可用。于是,他就带着这三个所谓的西乡三杰来见曾国藩,这其中就有刘铭传。

到了曾国藩的两江总督府,家人虽然把他们几个带到了客厅前的花园里,却推说曾大人正在处理公务,让他们几个就在客厅门口等一下。

其实,曾国藩这会儿根本没在处理什么公务,他听李鸿章说新纳了一支队伍,很高兴。现在李鸿章让他来品鉴一下他新招的人,看看是不是人才,他就更高兴了。事实上,曾国藩的一大爱好就是品鉴人才。

所以刘铭传三个人一来,他早早地就准备好了。

他让家人把三个人领到花园里,自己呢,早早地坐在花园后面小山的亭子上,一个人端着杯茶,自得其乐地在那儿远远地边品茶,边品人。

你看有意思吧,他要品鉴人才,人家来了,他还不见。你说他不见,他又远远地在那儿偷窥。所以,我们以前也说过,曾国藩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他存心如此,所以一个人坐在远处的亭子上看,就是不下来。他看李鸿章身边的这三位,最貌不惊人的就是一个满脸麻子的小个子,而这个外号叫“麻子六”的小个子,就是刘铭传。

因为曾国藩老不出来,这一下刘铭传他们越等越光火。按理说,人家曾国藩是两江总督,是朝廷大员,在当时就相当于东南诸侯,一般人能被他接见一下那肯定感觉非常荣耀,而刘铭传他们三个,虽然也算小小的团练头子,但一点功名没有,基本上就相当于土匪头子,所以曾大人让你们等,你再等多少时间也得等,也不能有怨气啊。

人家那两位脾气还就不错,站在那儿,恭恭敬敬,双手肃立,一声都没言语。可刘铭传就不,他一会看看天,一会瞅瞅云,等了一会儿,实在不耐烦了。他突然膀子一甩,掉头就要走。

李鸿章还在旁边陪着呢,他知道曾老师是在试这三人,所以赶紧拦着,说曾大人还没来,你怎么要走呢?

结果刘铭传虽然给李鸿章面子不走了,但却扯开嗓门喊了声:“见就见。不见就不见。摆什么谱啊!”

那意思可是直指曾国藩,说你虽然是个大官,我刘铭传也不卑躬屈膝的人,你摆什么臭架子啊!

曾国藩在远处看得真真的,也听得真真的。刘铭传这么一喊,他倒是一愣。想了想,他还是没下来,让家人悄悄的吩咐李鸿章,就说自己公务没处理完,改日再见,让李鸿章把这三个家伙带走了。

也就是说,曾国藩第一次品鉴刘铭传,他见着了刘铭传,而刘铭传根本就没见着他。

当晚,李鸿章来问曾老师的意见,曾国藩笑而不答,只说明日他再亲自来接见这几位西乡三杰。

第二天,李鸿章又把刘铭传他们带到了曾国藩的总督府。这一次曾国藩不再躲得远远的偷窥了。他很热情地把他们迎进了大厅,然后还解释说自己昨天实在太忙,错过了与几位英雄的聚会,实在遗憾。

他一个总督,一方诸侯,一放下身段来,弄得刘铭传他们也不好意思了,看着名满天下的曾大人这么客气,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候,曾国藩眼见午饭时间将近,他也不大排酒宴,他一向很讲究勤俭节约嘛,于是就让下人端了几碗汤圆,来跟这几位共进汤圆。

刘铭传这些人,原本都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所以平常都是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尤其是刘铭传,平常几乎是无饭不酒,一看曾大人、曾总督招待午饭,就一人一碗汤圆,这眉头一下就皱起来了。

可问题是曾国藩请吃汤圆,别人想吃还吃不着呢,你还想怎么样?所以,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地埋头在那儿吃汤圆。

等吃完了汤圆,下人上了茶,漱了口,擦了嘴,抹了手,大家都正准备继续开聊。曾大人突然很出人意料地问:“你们各位,谁知道刚才碗里有多少个汤圆啊?”

这一问,大家立刻呆掉,包括在座的李鸿章。就那一碗破汤圆,大家本来就不愿吃,陪着您曾大人吃也就得了,谁还顾着数数啊?结果,这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来。

看其他人都不回话,那个貌不惊人的刘铭传欠了欠身,很平静地答了个数。

至于到底是多少个汤圆,李鸿章也没记下来,问题是刘铭传回答的这个数,它并不是个瞎报的数,而是个准数,即正确答案。

曾国藩听了,哈哈一笑。也不接着聊了,立刻端茶送客。

事后,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刘铭传此人“不循定法,常可出奇制胜,当一世将才。”(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

那么,曾国藩这个评语准不准呢?

后来中法战争,清军节节败退,眼看朝中无大将,慈禧只得亲自下诏让兵部起用已经闲居家中很久的淮军老将刘铭传。刘铭传老骥伏枥、壮心未已,立刻抛下个人的政治恩怨,飞奔台湾的抗法前线。

法国海军,以为清军不堪一击,所以大胆地在基隆登陆,结果遭到清军顽强的抵抗。但法军毕竟船坚炮利,武器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所以攻势很猛。这时刘铭传下令各部主动后撤,这一下各部将领立刻懵了。当时清军军事条令有规定,哪支部队率先后退,就斩哪支部队的首领,全军后退,就斩主帅。当时刘铭传是清军主帅,他居然下令让全军后撤,还要炸掉基隆的煤矿,不给法国战舰留燃料。当时手下将领都力劝他不可,况且我们也没战败呢!撤什么撤?

可刘铭传说,你们听我的,如果朝廷追究,我刘铭传一人担当,决不牵连你们。

结果法军顺利登陆,却并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补养。在他们以为登陆已经大功告成的时候,刘铭传突然率军从左中右三路返身杀回,把登陆法军顺利地包了饺子。

后来,不仅在基隆,在淡水,刘铭传又出奇兵大败法军,致使法军想攻占台湾的计划完全破产。

一场中法战争,台湾作为最主要的战场,刘铭传率军大获全胜,他也因此被清廷任命为第一任台湾巡抚,成为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回头再看曾国藩那句对刘铭传的评价——“不循定法,常可出奇制胜,当一世将才!”这话可是23年前的断语!

23年,曾国藩居然一语中的!

同类推荐
  •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热门推荐
  • 成长的期待

    成长的期待

    从出生到幼儿园,这一段时光是最开心也是最无忧无虑的,小学总是打打闹闹成绩不好被叫家长,初中总会被熬到凌晨的作业而烦恼,高中总会喜欢上一个男生或女生而去表白,大学总会跟自己喜欢的人去喜欢的地方,这一切的一切看似很平常.如果没有上高中、大学,而是上了中专、大专,那接下来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 海贼之成就系统

    海贼之成就系统

    意外来到海贼世界,被十四岁的娜美救下,获得成就系统,觉醒法神职业。成就:小有资财(持有1000万贝利)成就:克己自律(修行时间达到1000小时)成就:修炼狂魔(修行时间达到10000小时)……某处海上,望着那毁天灭地的巨大蘑菇云,娜美目光呆滞。“那就是罗恩你说的……五阶魔法?”“是的,它叫做——末日审判。”
  • 瑛缘岸

    瑛缘岸

    嘴角微微一勾“姑娘手法着实很利落”“哼,你又是谁,多管闲事!”“在下嘛,是姑娘隔壁村杂货铺的老板。在下也不算多管闲事,只是荒山野岭的想寻个清净地,这风景就不错。”苏瑛一脸黑线的看了四周的阴沟和脚下的尸首。。清净地?风景不错?这人一身清高模样竟脑子有问题么?
  • 公元1042

    公元1042

    公元20某某年,在江南大宋游乐城打工的赵泽机缘巧合回到了宋朝,孤儿赵泽踏上大宋这片神奇的土地后,遇奇人、得奇书、历奇险,人生不再平凡。原本只想发财求福,过安静日子的赵泽从此被卷入滔滔的历史洪流。(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校花:高冷男神请温柔

    腹黑校花:高冷男神请温柔

    他是圣璎高中的校草,同时也是她的学长。她则是一名看优雅高贵的高中生,依靠优秀的成绩,进入了圣璎。只是她就不明白了,为毛这个帅气优秀的校草整天没事就一直跟着她了?只是,这个神秘的校草大人,是否真的值得信任,值得去爱?当身份一层一层被拨开,又会有什么事情浮出水面?
  • 重生之江南怨

    重生之江南怨

    上一世,她是江南白府娇滴滴的大嫡女,温柔可人,遇到未婚夫后更是做起了贤妻良母的打算。怎料渣男被人惦记,自己也被妹妹,继母联手杀死。这一世她重生为人,做苦女,做丫鬟,看她如何逆袭,斗继母除妹妹,逼得渣男生不如死,扮猪吃老虎,赢的自己的幸福。
  • 向您宣誓

    向您宣誓

    故事起源于一个梦,梦中群山环绕,巨龙飞舞,白金的旗帜在纯白的塔林上空升扬。英雄立于荆棘的王座,万民为之欢呼沸腾,而我仰望您的身姿,向您宣誓!执吾之剑,为汝开疆辟土!瓦锡兰第四纪元,一个小女孩从死人堆中苏醒.......————————————————————唯一书友群571930264
  • 神奇电视

    神奇电视

    打开神奇电视,带上装备,穿越之旅就此开始!
  • 杀心成焚

    杀心成焚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的上是英雄,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随着时代的过往,人们对于英雄的概念也在逐步改变,唯一不变的是英雄本身,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英雄的存在,在于他们并肩同行的时候,你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浓郁的悲剧英雄的史诗情怀。
  • 终极阳谋

    终极阳谋

    左右天下集团与陶瓷集团为了在金融危机中立足商界,展开了一场暗潮涌动的商场争夺战,并不断将周围的人也卷入了纷乱复杂的旋涡中,面对险象环生的重重纠缠,他们的权力、地位、生活及感情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生存之战依然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