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200000046

第46章 忠诚的打工仔

其实,这两件事因为特别典型、特别突出,所以还确实特别能体现曾国藩在处理与领导关系时的工作艺术。这其中有三点重要的内涵。

第一,曾国藩虽然有时会跟领导闹别扭,但他不论怎么做,在工作中,他都是以忠诚为第一原则的。

你看他主动去批评咸丰皇帝,而且是在咸丰刚登基不久,这简直就是摸老虎屁股。虽然多少有点被他那帮湖南小兄弟激将的成份,但曾国藩也不是个傻子,别人一激将,他就这么做,说明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一个“忠”字当头,因为他冒死上谏这种行为本身在古代就是一种忠义的象征。像比干,像魏征,这些古怪最有名的忠臣,他们得以青史留名,根本之道就是敢于冒死上谏,所以叫“文死谏,武死战”。

曾国藩在江西因为父丧的契机而伸手要权,看上去有点不仗义,但他实在也是出于忠心干事儿的考虑。要不然,他后来也不会那么后悔了。为什么呢?因为别人说他有不忠的嫌疑了,这一下动到了他人生信仰的根本,他也觉得这事可能要落个不忠之名,所以后悔万分,所以后来再出来干事的时候,就不讲条件了。

正是因为讲究这个“忠”字,所以曾国藩一生才特别讲究那个“诚”字。所以别人一般讲忠诚,他却强调要“血诚”,其实本质就是要绝对的忠诚。这个忠诚既是面对朋友、面对同事、面对手下的,但更是面对领导、面对上级、面对君王的,因为在封建社会所提倡的社会伦理观念里,忠于君臣之道,就是忠于国家。

这就可以理解曾国藩后来为什么咬定牙关不放松,坚决不造反了。

后来,湘军攻下天京之后,这时候清军政府军主力已经被太平军基本上打光了,而太平军也被湘军灭了,放眼天下,能战之师也不过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而李鸿章就是曾国藩的接班人,所以湘军、淮军本是一家。这时候,自左宗棠、李鸿章以下,很多人都劝曾国藩趁势反了满清,恢复汉人的天下,甚至几十个将领齐聚曾国藩府内,想给他黄袍加身,搞一个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的陈桥兵变。可就是因为曾国藩自己坚决不同意,这事儿才没成。

当然,我们后面还要重点讲述这一段内幕,虽然关于曾国藩不反的原因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当时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影响因素。但有一条毋庸置疑,那就是曾国藩他作为皇帝的一个大臣,作为一个下属,他心中有根深蒂固的忠诚观念,而忠于君王就是忠于国家,这是他人生的一个底线。他不像袁世凯,他根本就没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虽然看上去万事俱备,但他心里头没有那股想造反的东风,这事也就没戏了。

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表示遗憾,说曾国藩当初要是反了,要是颠覆了清王朝,后来也就不会有慈禧误国了。

但历史不能假设。所以说还是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的性格决定了他就是个最好的员工。用诸葛亮看魏延的眼光看,那就是他曾国藩天生就没有反骨。所以曾国藩虽然没能造反,却也因为忠诚的人生原则,成就了他“第一中兴名臣”的美名。

第二,曾国藩心里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忠诚原则,但在现实工作中,他也并不是只讲原则性,他同时也还很看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还是从这两件事来看。

曾国藩冒死上谏,看上去是风险很大,但他也有他聪明的地方。咸丰刚上台,而且是主动做了个要听意见的姿态,别人都不敢捋新皇帝的胡须,他曾国藩敢,这样一来标新立异,可速得忠臣之名;二来小皇帝即使生气,也不至于有杀头之祸;三来虽然看上去容易惹恼领导,但同时也可以给领导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唐鉴推荐曾国藩的时候,咸丰一下就想起那个敢于直谏的曾国藩来了,觉得曾国藩可以试试,也就下诏让曾国藩做湖南团练大臣,由此成就了曾国藩的一世英名。

曾国藩江西奔丧、伸手要权这事就更不用说了,这本身就有点滑头。虽然曾国藩有苦衷,但也说明他在官场也还是颇有心机的。事实上,民间大家都说“做官要学曾国藩”,什么事民俗化之后,都多少有夸张之嫌,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所谓“做官要学曾国藩”,民间很多人说是学他做官的四平八稳,学他官运亨通的心机与眼力,这多少也是有点道理的。

曾国藩在晚清官场,开始极为不顺,后来飞黄腾达,并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固然跟他的人生信仰、信念有关,也跟他的官场智慧有关。从晚清官场实际来看,可以说他是把原则性跟灵活性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人了。

当然,就算要讲究灵活性,曾国藩也还认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主次关系千万不能搞错。他晚年就劝他弟弟说:“弟当以我为戒,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全集·家书》)意思是说,官场呆久了,讲究明哲保身,讲究权谋机变,日子久了,一个人的德行就差了,这一点弟弟当以兄长我为戒,我就觉得自己在灵活性上太讲究了,反而导致德行有损。

当然这只是曾国藩的自谦,但也可以看出他的警觉和反省来。

第三,作为臣子,作为下级,坚守忠君爱国的原则性固然重要,但同时还要摆正思想、摆正位置、摆正心态。

曾国藩可以说是在咸丰皇帝的猜忌和提防下干成了挽救一个王朝的重任。事实上咸丰咸老板对这位太能干的曾员工到死也没放心过,说起来这还是满清朝廷根深蒂固的满汉之防在作怪。但就算这样,咸丰也曾多次被曾国藩感动过。

曾国藩出战太平军,有一段时间打得很辛苦,对手很强大,战事很胶着,像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都是太平军能征惯战的统帅,曾国藩在他们手上都吃过大亏。有一段时间曾国藩面对石达开,怎么打,怎么输。弄得他给朝廷汇报战况的奏折都不好写。但再不好写你也得实话实说啊,所以曾国藩在奏折里说我在南方战场是“屡战屡败”。后来,想了想,这个“屡战屡败”改了个顺序,改为了“屡败屡战”,这也是一个著名的典故,结果咸丰看了之后,也为曾国藩的一片忠心而大为感动。

反过来,曾国藩后来渐打渐顺,打胜仗的时候也总是把功劳让给别人,也从来不为自己争功,这一点也博得朝廷上下交口称赞。

这是什么?这就是曾国藩作为一个下级,作为一个臣子的“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只有端正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只有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上下级之间才能形成一个紧密的、高效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这一点在曾国藩和慈禧的关系上也能看得特别清楚。

因为清廷对湘军一直采取防范的措施,所以曾国藩作为一个臣子表忠心,在攻下天京、扑灭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要求裁撤湘军。这时候慈禧已经垂帘听政了,她和恭亲王奕叔嫂联手发动了政变,杀了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一下就完全掌控了绝对权力。当时曾国藩还在江南,了解到情况之后,就觉得慈禧这个人可能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从此以后,对慈禧充满了小心。

不久,慈禧突然升曾国藩为直隶总督,让他到北京见面。

曾国藩直觉此事未必是好事。可圣旨下来了,又不能不去,所以曾国藩只好揣着十万个小心上路了。事实上,曾国藩出发前还做了一番详细的准备,以应付慈禧这个女强人式的新老板来考察他的工作。

可见到慈禧之后,据曾国藩的记载,前后三次接见,慈禧不过问他家里有几口人啊?曾国荃是不是你的亲弟弟啊?你离开北京多少年了?你这次来京一路上顺当吗?全是这一类无关痛痒的问题,而曾国藩准备好的军国大事,慈禧一件没问。而被垂帘听政的那个同治皇帝更是从头到尾,一句话也不说。那个恭亲王奕也就干陪着,也不见有什么大的抱负。

曾国藩善于相面,他有鉴人的习惯,所以他事后在日记里说:“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全集·日记》)是说慈禧看来才智非常平常,根本没有治国的才能;小皇帝太小,又完全被架空了;至于恭亲王奕虽然有才,但在慈禧这种无治国之才而有弄权之好的女人手里,终究也长不了。

所以曾国藩最后说,同治朝的情况是满朝“余更碌碌,甚可忧耳!”(《全集·家书》)就是说这个朝廷,看来是没希望的。

后来的发展,基本上都印证的曾国藩的判断。同治无所作为,恭亲王奕最后要跟慈禧叫板,最后也被慈禧扒拉掉了,只留了个恭王府成了北京的一景。而慈禧果然是一个短于治国而善于弄权的女人,把好好的同治中兴的局面完全败坏殆尽,并最终葬送了江山,应验了叶赫那拉氏只剩一个女人也要报复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的预言。

虽然曾国藩看得这么清楚,可他余生还是要近乎愚忠地恪守一个忠臣的职责。

他晚年的时候爆发天津教案,我们以前提到过,就是这件事让曾国藩几乎身败名裂的。而慈禧之所以让曾国藩去处理,也是因为曾国藩在汉人的威望太高,想借这件事搞臭曾国藩。

曾国藩不是不知道慈禧的居心,也不是不知道天津教案的风险,别人都劝他以生病为由来推辞这件事,可他摇摇头,买了付棺材,说了句“大将不辞刀头死,岂因祸福而避趋”,然后就上路了。后来,果然一生英名,几乎败于天津教案。

曾国藩明知慈禧居心叵测,明知此去凶险,明知要留骂名,明知这个垂帘听政的太后才地平常,明知这样的朝廷没有希望,他还是要毅然决然!为什么?

不就是为了他心中那个不可动摇的忠臣概念嘛!

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忠诚成就了曾国藩,但最终也让曾国藩背上了人生的遗憾。

可不管怎么说,因为有忠诚,所以在曾国藩那里,忠君即忠于国家,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士大夫,才有人生的信念与动力。而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也因此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曾国藩的这个认识本身应该是有着很丰富的借鉴意义的。

曾国藩对上级讲究忠诚,那么他对自己的同事,自己的下级,以及自己所一手打造的团队又讲究什么呢?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庄子的享受

    庄子的享受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解读庄子,老王在享受庄子,读者在享受老王。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秋的泛滥

    秋的泛滥

    你是否在青春叛逆期谈过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你是否还记得那段心酸的历史?我们心里都明白,最难忘记的就是那十几岁爱上的人,最美的年纪遇见了这么美好的你,你是否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爱上你……
  • 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下)

    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下)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 惊封逐月

    惊封逐月

    沈霁月有两个青梅竹马。多年以后,一个成了皇帝,一个成了叛军头领,而她则成了声名赫赫的女将,奉旨西行除灭反贼。却没料到,阴差阳错,反贼头领失忆了。\\\古代架空,含蒸汽朋克设定。
  • 升龙诀

    升龙诀

    主人公岳天豪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异国,无意中被选定为除魔鬼的阵眼,修习了一部名叫升龙诀的古籍。父亲是中国的高级科学家,在国外从事ICAC的研究工作,成果被日本人窥窃,在成功毁掉被窃走的资料后,被敌人报复迫害。在孩童时代就遭受了与家人阴阳分隔的伤痛,在经历过风风雨雨以后,在患难中结交了许多好友,同时也揭开了一个更大的阴谋,成功升上仙界,发现仙界并不是什么乐土,一个强大的魔鬼在等待着他,他会怎么做呢?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拒绝嫁给摄政王

    拒绝嫁给摄政王

    谢寰是先太子长女,当年太子爷一夜暴毙留下这么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在深宫中瑟怜怜的长到了十五六岁,那年是当今皇上继位的第十四年,谢寰看上了新晋的状元郎。先太子多次施恩于当今皇上,皇上曾恩准谢寰挑选自己的夫婿。那状元郎是谢寰生平唯一所求,只可惜,碰了钉子。多年后,谢寰不仅仅是谢寰,还是个和亲被退回来的公主,那个险些被毁去仕途的状元郎成了一代名臣,当朝的权贵。谢寰克死夫君归来转眼又克死了送她和亲去的皇帝。于是一个成了辅君公主,另一个成了代掌国事的摄政王。
  • 暴君宠后之洛洛情深

    暴君宠后之洛洛情深

    本以为拐回家一只美正太,可是为何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大尾巴狼,将她拆骨入腹。前世今生,你们以命护我。待我强大,以命相还。
  • 命魂气城

    命魂气城

    一个少年的奇妙命运是运气爆棚还是厄运连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慢遇

    时光慢遇

    慕时欢常常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当初不是因为那场阴谋,她可能就不会流落到泰国,那个她本来永远也不会出现的地方,也就不会遇到区赫铭。可是谁知道呢?毕竟缘分这种东西总是来得那么奇妙。时光不悔,我在那个夏天遇见了你;深情永驻,遇到了你我的人生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