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200000064

第64章 “挥泪斩”的智慧(1)

曾国藩疯狂打压李元度,看上去很没道理,但实际上倒正是体现了曾国藩的用人理论和团队管理艺术。

我们上一讲提到,曾国藩办湘军,依靠的是乡谊和亲谊的关系,说白了,是靠家人、同乡、师友组成一个共创大业的人才团队,这种特点叫做以情感来维系事业。但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固然要靠情感来维系,但绝对不能只靠情感来维系,事实上维系一个团队的最基本的因素倒不是情感因素,而是理智因素,比如规则、制度和纪律。

曾国藩虽然和李元度的私人感情很深,但李元度纸上谈兵丢失徽州,致使湘军老营陷入绝境,这种罪责是毋庸置疑的。依曾国藩对人才向来的宽容,即便如此,曾国藩也未必肯对一直患难与共的李元度下手。但李元度自恃地位独特,不肯认罪,不肯承担自己的过失,曾国藩作为湘军的统帅就无法容忍了。因为这样一来,危害的就是整个队伍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了,所以曾国藩无论如何要上表弹劾李元度,要将李元度“革职拿问”,这本身是非曲直,应该看得很清楚,不论怎么说,理都在曾国藩的身上,就算李鸿章为此跟曾老师闹别扭,而曾国藩不肯为此卖李鸿章的面子,这也不算为过。

可后来,事过境迁之后,曾国藩还要一味打压李元度就显得实在没有肚量了。怎么说,李元度也是你的救命恩人,怎么说他与你一路患难与共,只为你受过苦,没因你受什么好,不论于情于理,他偶尔犯不错,你曾国藩也不能揪住人家辫子不放吧!

可曾国藩还就破天荒地跟李元度较上了真儿,一辈子为难李元度,致使李元度一生仕途,彻底毁于曾手!

可曾国藩这样做还真不是因为气量小,还真是因为人事上的考虑,才如此痛下杀手。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李元度负气离开湘军老营后的去向。

李元度看曾国藩翻脸不认人,觉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去投奔浙江巡抚王有龄,到王有龄手下谋出路去了。而王有龄向来跟曾国藩不合,一贯在军饷、军粮上刁难湘军。后来李秀成率太平军攻浙江,王有龄大难临头了,紧急向曾国藩求援,曾国藩作为总督四省军务的两江总督,就是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王有龄战死杭州。

所以对于曾国藩来说,王有龄是一个敌对阵营,而李元度哪里不去,居然从曾国藩手下跳槽到敌对阵营那边去,这让曾国藩实在不能接受。如果他默认这种事实的发生,这就说明他在湘军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他评价李元度的行为本质上是“轻于去就”,其实就是背叛师门。而湘军就是靠乡谊和师友关系维系的,你容许背叛师门的事发生,就说明你的领导力有了问题。在这个逻辑下,曾国藩不惜屡次下重手打压李元度,既是保证自己在湘军中的绝对权威,也是一种杀鸡儆猴的人事手段,并希望以此来保证湘军内部的向心力。

曾国藩在家训中曾说过两句非常漂亮的话,他说对待部属、对待手下要“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就是说对部下好的方面,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扬他;而对待手下的缺点,要悄悄地在私下里却批评、规劝。可他对李元度完全是反过来的,完全是“规过于公庭”,就是在所有公开的场合,都对李元度极尽打压之能事。

但曾国藩即使对李元度极尽打压,他还有另外温情的一面,也就是“扬善于私室”。他在三次严重弹劾李元度之后没多久,立即表现出对此事的悔意来,在与友人与家人的信里,也就是在很多私下场合,都反复说李元度的好处。比如说李元度“虽治军无效,而不失为贤者。”就是说虽然小李不会打仗,但人真是好人!曾国藩后来还主动为李元度的专著《国朝先正事略》写序,在序言里评价李元度说:“次青提兵四省,屡蹶仍振,所谓贞固者非耶;发愤著书,鸿编立就,亦云勇猛矣。”连他不会打仗都不提了,只说他投笔从戎、发奋著书,都有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甚至还再次提醒弟弟,将来有可能要与李家联姻,以弥补自己对李元度的亏欠。

这叫什么?

这就叫“挥泪斩马谡”的智慧。

请注意诸葛亮斩马谡,关键就在“挥泪”两个字上。孔明先生流着眼泪杀人,杀也真杀,哭也真哭,用最温柔的手段,做最冷酷的事情,权威性和亲和力都有了。既震慑了不法,又管好了队伍;既净化了精神,又进步了事业。所以,令人又怕又爱的领导,才是最高明的领导。

果然,李元度虽然备受曾国藩打压而一直沉郁下僚,可当曾国藩去世的时候,李元度作《哭师》诗十二首,情真意切,当时被世人广为传颂。其中有两联说:“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和雨露,一例是春风。”意思是反省当年的创业过程中,确实是学生我对不起老师您,您后来对我的种种雷霆手段,和以前对我的温情雨露一样,一样都是春风化雨,一样都是润物无声。

你看,“雷霆和雨露,一例是春风”,连曾国藩对他的伤害,他也认为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教化。做领导做到这个境界,做到让人心服口服到如此地步,说曾国藩是人才管理大师,看来真不为过。

当然,李元度事件我们客观分析可以从中看出曾国藩在人才管理上某些强势的一面,这种手段其实他并不常用,所以他对李元度事件的反思,尤其是在他在家书、家训中谈及时还是主要以后悔、遗憾之情居多。

李元度事件之后,面对另一起有背叛师门嫌疑的事件,曾国藩就采取了一种与李元度事件截然相反的态度。

那么,这一回又是哪个学生会让曾国藩如此上心呢?

第第1章三进三出李鸿章

曾国藩家训在中国历代家训中可谓最为突出,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这么重视家训呢?

答案很简单,他说:“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又说:“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全集 家书》)那意思也就是一个人仕途的辉煌不算是真正的辉煌,一个家族的辉煌才是辉煌,而且,一个能够延续下去的辉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辉煌才是真正的辉煌。所以他于平生功业之外,在家训上费尽心血,道理正在于此。

同理,在识人用人上,曾国藩也同样费尽心血,而识人用人之法本来就是他家训中的一块极其重要的内容。那么曾国藩为什么对于识人、用人、选拔人才如此看重呢?这里头固然有他一个人难以成事、一个团队更容易成就事业的团队意识,除此之外,曾国藩还有一个很具有超前性与前瞻性的认识,他说: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全集 家书》)

那意思还是说,要想成就事业,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一个真正的事业,应该是一个可以延续下去的事业,一个可以可持续发展的事业,这样,就要选好、教育好“替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事业,都需要有、都需要培养好的接班人。

从家训的角度看,曾国藩的孩子曾纪泽固然是他的家族事业中一个非常好的接班人,但从国家的角度看,曾国藩也培养出了一个称心如意的接班人,这个人就是李鸿章。这一点,不论是当事人曾国藩自己,还是李鸿章,包括当时以及后来的所有评论,基本上都持非常认可的态度。

换句话说,曾国藩实践家庭教育,一生最辉煌的结果,是曾纪泽;曾国藩实践社会教育,一生为辉煌的结果,就是李鸿章。

对此,后人多以“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八个大字来评价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培养,那么,这八个大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培养过程。

我们以前就说过,李鸿章早在进入仕途之前,就曾经以年家子的身份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当时,曾国藩还不过只是京城的一个翰林学士。可奇怪的是,曾经拜在曾国藩门下的有很多人,而曾国藩认可的私淑弟子也就只有李鸿章一个。但要说曾国藩很器重李鸿章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鸿章居然又频频反出师门,曾经跟老师曾国藩上演过“三进三出”的师门离合。

第一进,就是以年家子的身份拜曾国藩为学问之师。

这个时间大约是在李鸿章二十刚出头的时候。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榜了,他的父亲就推荐他拜到这时候已经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的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父亲是同年的进士,所以李鸿章受业曾国藩,这种关系就叫年家子。

要说曾国藩果然是名师,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教导下,第二次科考,果然一帆风顺,考中了进士,还入选了翰林院做庶吉士,这就可以作为中央后备干部来培养了。这时候李鸿章还是一直跟在曾国藩的门下,学习所谓的经世之学。

这一段时间,曾国藩作为桐城派古文大家,已经在着手编撰那本著名的《经史百家杂钞》了,而对于这本《经史百家杂钞》,向来钦佩曾国藩的毛泽东就曾用“可贵”二字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在这本书的编纂过程中,作为学生的李鸿章也出过不少力,所以曾国藩很欣赏李鸿章,曾评价李鸿章说“才堪大用”,就是说他将来是可以作国家栋梁之才的。

按理说,这师生关系,可谓是相得甚欢,可是因为时事的变化,这对师生在不知不觉间却分道扬镳了。原因就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后,各地都开始办团练,曾国藩更被封为湖南团练大臣。按理说,李鸿章应该跟随曾国藩吧,可他自己自有万丈雄心。他年轻时去参加科举考试前,就作过一组表达人生志向的《入都》诗,其中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名闻当世,让人人都知道他李鸿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现在天下大乱,风起云涌,所谓时势造英雄,他李鸿章当然要自己成一番事业,岂能再仰人鼻息!所以李鸿章在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的支持下,自己办团练,自己拉队伍,就不跟着曾老师混了。

曾国藩呢,也没拦着他,年青人心气高,让他去尝尝苦头也好。况且他曾老师手下也不缺人,就办团练而言,全天下谁有他曾国藩看得那般高、望得那般远呢?

果然,李鸿章办团练苦不堪言,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好几次被太平军打得差点儿连小命都搭上。这时候李鸿章痛定思痛,放眼全天下,也就自己的曾老师那个团练办得那叫一个有声有色,办到后来,人家都不叫团练了,人家都叫湘军了,那底气比朝廷所有的正规军还要硬,真是叫人不服不行。所以后来李鸿章想来想去,请人代为致信曾国藩,说不知道曾老师是否还记得我这个学生,如果记得,学生愿再回到您面前效力。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曾国藩摆出一付海纳百川的姿态,回复说:没问题,老师我这里,来去自便!那意思,当初你要走,我不拦着,现在你要来,我还欢迎!

于是,李鸿章就带着些惭愧之意又二次拜在曾国藩门下,成为了曾国藩幕僚中的一员。

李鸿章虽然来得有些低调,但曾国藩毕竟非常器重李鸿章的才能,而李鸿章也毕竟非常有才,再加上二人本来就有师生之谊,所以过了没多久,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了,像曾国藩的很多重要公文,主要就是李元度和李鸿章来负责的。

同类推荐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本书为作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研究系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当代西方激进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如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斯洛特戴克的全球化批判理论、维利里奥的速度政治理论和斯蒂格勒的技术批判理论。本书的附录则是对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帝国》和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的文本学解读。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锐而深刻,是了解当代西方左翼哲学思潮最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热门推荐
  • 阴差阳错,却注定相遇

    阴差阳错,却注定相遇

    时光的年轮转动,即使是两个平行线,也注定会相交“夜君辰,遇见你是不幸还是万幸,与你相遇,我的人生,究竟是不是一个错误,那我还要不要一错再错”“叶思雨,无论如何,我绝不会让你逃出我都掌心,你一定要好好的在我的身旁”
  • 重点所在(译文随笔)

    重点所在(译文随笔)

    《重点所在》延续了苏珊·桑塔格一贯的敏锐和视角的多元,在她《重点所在》这本最新的论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现当代的重要诗人、作家、戏剧家、舞蹈家,以及各种类型的艺术、文学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敏锐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义不局限在某个领域,透过文章本身,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义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静。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半边树

    半边树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突然遇见一个陌生的男生前来为他女友买书,却意外听到了男生对女友的真情,颇为感动。谁知到医院后却发现那个女孩不见了。。。。。。
  • 消逝的诸神

    消逝的诸神

    一座千年老坟,一个突然出现的婴儿,随着成长,身上的诸多奇异之处开始展现,没想到却让他成了繁华世界里一个孤独的逃犯。神秘垂钓老者,消逝的传说开始揭开面纱,那个传说中的时代归来,风起云涌,三界初归,乱象始开……
  • 我家师傅黑化中

    我家师傅黑化中

    前世仇人,今世师徒。在全员修魔的世界线里,当最后一个修仙掌门是件苦逼事,前世木宛同女主抢男人,心机如海,被腹黑男配孟庭景拉去喂蛇。今世一朝重生,为了在魔界活下去,究竟是要一刀捅死仇人师傅,还是干脆随波逐流?“我想申请继续攻略男主。”“申请驳回,攻略正道男主多没意思。”腹黑大魔王挺有意思,可也要你能活!炮灰女二穿成前世敌人的小徒弟,既要保存宗门,还要阻止孟庭景的黑化。等待世界和平木宛正想抽身而退,腹黑大魔王却阴测测的笑,想走,那也得你能行。我拿你当师傅,你却拿我当童养媳?
  • 寻龙图

    寻龙图

    华夏大地何其博大,其文化何其悠远深厚。一纸寻龙图,牵出深埋历史尘埃中的惊天辛密,爬山涉水,探墓寻冢,诡异奇谭,鲁班慧术。是追寻长生不死?还是探究华夏神龙脚印?时空的轮盘轻转,随我一同探寻来自时空深处的奥秘。
  • 重生之至高大尊

    重生之至高大尊

    仙界至高大主宰武南天渡混沌雷劫,遭九色混沌雷霆劈中,身陨!武南天在陨落之际发动了大梦心经的禁招,一梦回到万年前,且看他快意恩仇,重回巅峰!
  • 阿卡丽在艾泽拉斯

    阿卡丽在艾泽拉斯

    青铜龙克罗米的一次误操作,让正在艾欧尼亚奋战的阿卡丽掉进了时空漩涡,来到了艾泽拉斯。掌握着高超忍术与暗杀技巧的阿卡丽该会在艾泽拉斯展开一段怎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