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7700000008

第8章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2)

有人说《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校,其原型是英国的一个贵族寄宿学校。想想看,这个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是巫师的后裔或者有魔法天分的人,的确类似于贵族血统的限制。而这个学校的气氛也让很多英国小孩感到很亲切,比如小说里有一种只属于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球赛叫“魁地奇”,它的风格就很像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5]的一种球类竞赛,这种比赛只有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生才懂得玩。

《哈利·波特》的文学表现到底如何呢?一向很有争议。比如美国文学评论界泰斗哈罗德·布鲁姆就认为它非常肤浅,用词粗糙,简直一无是处。也有人说这么多成年人也爱看《哈利·波特》是一种文学上的返祖现象,因为魔幻世界的幼稚想象可以帮助大家重温童年时候失落的乐趣。《纽约时报》的书评家甚至认为,《哈利·波特》系列可以成为一个史诗。

可是,它真的有那么了不起吗?它是如何从一个单身母亲的想法,发展成这样一个系列鸿篇,甚至带动了电影、网络游戏等巨大产业链的呢?撇开这些不谈,即便单从文学造诣本身来看,也有很多人觉得罗琳讲故事的手法是很高明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儿童文学的发展,所谓“儿童文学”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它一直到19世纪末才得以形成,到现在也不过一百年左右。因为19世纪末全世界的小孩才开始有上小学的习惯,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会一直上中学和大学。现代人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学校环境中度过的,这一阶段他只读书,不工作。这个传统形成后,文学上也就相应出现专门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所写的故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类型。

《哈利·波特》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异之处呢?首先它的人物塑造比较细腻,像赫敏和罗恩身上就概括了童年伙伴的很多典型特征,而且这种典型还是跨文化的。就算你生活在不同国家,可是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好像总能找到几个这样的伙伴。罗琳的文笔也在不断进步,第七集的文字就非常散文化,不再那么强调儿童文学的风格。比如有一段描写哈利·波特与老校长邓普利多的亡灵在站台上相遇,场景伤感而诗意。除了文字更精致,人物性格也更加复杂了。其实直到第六集为止,《哈利·波特》都在沿用魔幻小说的常用模式叙述一个少年的成长过程。哈利·波特随着年龄增长不断遇到新的考验,比如朋友的出卖和背叛,最敬佩的老师邓普利多的离开,以及突然失去自己的信心等等,经历了一个人在成长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

但是哈利·波特的性格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生过剧烈变化,这一点与大多数成长模式的小说不同。在成长小说或教育小说中,主角经历过某种考验之后,会展现出一种性格的变化,或者变得非常成熟优秀,或者反之走向堕落。如《少年维特之烦恼》,主人公在重要关头就选择了自杀。

而哈利·波特一直是个善良的小孩,脾气一直都那么好,他的性格没有经过任何剧烈转化,他的命运则早已被确定。在第七集里面,小说不断强调,能力不是一切,选择才是重要的。但对哈利·波特来说,他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他直接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爱,他必须用来战胜伏地魔,而这个继承并不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如果所有的一切不是经过矛盾的选择而获得,这个人物算成长过吗?我觉得这是《哈利·波特》第七集最大的败笔。

(主讲梁文道)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天使的忧伤

于尔克·舒比格(JürgSchubiger,1936-),德国作家、心理治疗师,也曾做过编辑和出版人。著有《大海在哪里》《爸爸妈妈我和她》《有一只狗,它的名字叫天空》等。

他永远年轻,天堂也永远遥远,这样的天使会幸福吗?

一谈到教育孩子或适合亲子阅读的书,我们总是会抱很多良好期望,希望这些书会富于教育意义,好像一个故事如果不能给人教训就不能算是好故事。我们对儿童读物往往还会有很多假设,比如认为它应该是快乐的、灿烂的,而不能够太阴暗,最好避免谈到死亡。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却几乎违背了一切关于儿童读物的既定规则。作者于尔克·舒比格是个德国人,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写过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给这本书插图的是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她的画充满了童真乐趣,得过很多奖项。

德国作家一向对天使主题非常沉迷,彼得·汉克[6]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天使的小说,后来还把它拍成了电影。在这些作者笔下,天使好像总是忧伤的。这本书里有一篇童话叫《女孩和天使》,讲述一个小女孩认识了一个天使,天使很漂亮,两个人玩得很开心。有一天小女孩的奶奶快死了,小女孩让天使去看望她,给她一些安慰,至少为她描述一下天堂到底是什么样的,但这个天使好像也说不出来天堂的模样。

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她的爸爸妈妈也变老了,只有天使还是那么年轻,或许天使本来就是不朽的。小女孩想嫁给天使,于是叫天使吻她,天使吻了她,小女孩说:“我觉得像是被风吹到了大海边,我们再来一次吧!”小女孩很兴奋,可是天使却有点悲伤,呆呆地望着云端……再后来,女孩结婚了,她的孩子也长大了,之后她也慢慢变老,只有天使还像从前一样年轻,他的金发还是那么漂亮,而天堂对他来说好像还是那么遥远。为什么天使会说不出天堂的模样呢?因为他离开天堂太久了,又不会死亡。比起那些即将死去的人来说,也许他对天堂更陌生。他永远年轻,天堂也永远遥远,这样的天使会幸福吗?

书里还有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就是那篇《漂流的城市》。故事说有一个人离开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城市,这座城市里有他的奶奶,已经快死了,他的母亲也快死了。但是等他走远以后回头一看,整座城市都不见了。原来这座城市到处漂流,十年之后,他又碰上了这座城市,里面的人告诉他说,你妈妈已经死了……还有一篇故事讲森林里的小矮人,一个人走到森林里面,坐在树上随便说了一句话,那棵树就变成了一个人。后来他发现森林里有很多被咒语变成树的人,还有些人本来是树,但被咒语变成了人。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了。

这些故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思,也不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可是我们听故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小孩子为什么喜欢故事呢?难道只是为了受教育吗?如果你很难掌握一个故事的确切意义,发现它暧昧又混杂,这时候它不是更加有趣了吗?

书中还有个故事叫《发明》,讲的是世界上出现第一个人的时候,他发现周围空无一物,就到处走。后来他感到累了,就发明了椅子,让自己可以坐下来休息;后来又发明了桌子,让自己的手可以找个东西扶着。天开始刮风下雨,他又盖起了房子遮风挡雨。

有一天,他透过雨雾,看到有一个人向他的房子走来,那人问,我能进来吗?他便请他进来,很骄傲地给来客看自己发明了那么多好东西。然后他问这个人,你发明过什么吗?

这个人久久没说话,他没有勇气说出来,自己就是那些风和雨的发明者。

这个故事是不是要告诉我们,后来那个人其实就是上帝呢?似乎不是。这个故事有什么确切意义呢?好像也没有。但是我发觉每次跟小孩子讲这些模棱两可的故事,他们就会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故事往往更能够发挥自由想象,故事中有更多可以诠释的空间。

(主讲梁文道)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蒂皮和她的朋友们

蒂皮·德格雷(TippiDegre,1990-),出生于非洲纳米比亚,父母是拍摄非洲野生动物的摄影师。她自幼与动物为伴,在丛林中长大。

虽然我觉得现在自己过得还不错,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也想过蒂皮那样的生活。

很多年前,我还在美国住的时候,有一天半夜里,突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悄悄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只浣熊蹲在树底下。我看见它,它也看见了我,我们都僵在那儿一动不动。就这样过了好大一会,我扭头跑进厨房,打开冰箱拿了些水果出来,看到它居然还待在那里,我就把葡萄一粒一粒扔过去,它也不躲,就在那儿瞧着,等到葡萄溜到它脚底下,它才拾起来慢慢放到嘴里,然后我越扔越近,它就一路走到我面前来了。后来我直接用手拿给它,它居然也伸出手来接,最后我的手指甚至都碰到它的手掌了。

那一刻真令我毕生难忘,对浣熊们来说,我们人类过去常常驱赶它们,虐待它们,甚至开车把它们的同伴轧死。为什么这只浣熊还这么信任我?那种感觉真是非常特别。所以我觉得,与其饲养动物或者豢养宠物,还不如走到动物中间,跟它们做真正的朋友。我非常羡慕一个法国小女孩蒂皮·德格雷,她有一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被翻译成好几十种语言,畅销全世界。蒂皮的父母从事野外摄影工作,他们常常到非洲各地拍摄动物。蒂皮就跟着爸爸妈妈在非洲长大,她从小跟各种动物一起玩,一起住,她的父母帮她拍下了很多精彩照片。后来他们回到法国,蒂皮十分难忘那些快乐的日子,就把照片找出来配上文字,重温当年的幸福时光。

有一张照片上的庞然大物叫做“阿布”,它是蒂皮的大象哥哥。阿布已经三十多岁了,是一头成年大象。但不晓得为什么对这个小女孩很喜欢,常常跟她一起玩儿,还让蒂皮爬到自己的背上,用鼻子把她高高地抬到天上去。那时候蒂皮还很小,她在绑尿片的时候就认识阿布了,有时候她光着小脚丫在泥巴路上走,阿布就小心翼翼地跟在她身后,看上去好像生怕踩到这个小姑娘。

蒂皮似乎有种本能,可以让各种动物都对她放下戒心。

有时候我们对野生动物很提防,其实动物也害怕人类,让野生动物对你放下戒心是更困难的。当然蒂皮也有些动物朋友相当危险,比如花豹杰比。一些非洲部落小孩看见杰比,吓得赶快就跑。这么做其实是犯了大忌的,因为豹子一看到人跑就会追上去,把人当成猎物,有一次还真的咬伤了一个小孩。后来大家就把杰比关进笼子里惩罚它,但是蒂皮觉得它很可怜,天天去看它,隔着笼子抚摸它。杰比一看到蒂皮就高兴地站起来,对着蒂皮撒尿——这是猎豹表示友好的方式。蒂皮也很高兴,然后带了一身豹尿回去跟父母炫耀,甚至不肯把衣服换下来,以保存这伟大的友谊之尿。

还有一些比较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看上去没什么危险,其实也是很凶的,比如狒狒,大家见过狒狒发怒时,那些门牙有多可怕。蒂皮四岁的时候认识了一只狒狒宝宝辛迪。两个小家伙差不多大,常常一起到野外逛。这只狒狒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长大的,人们会供给它一些营养,用奶瓶喂它喝奶。因为蒂皮跟它太友好了,他们俩就常常交换奶瓶喝,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得不分彼此。

蒂皮的另一个好朋友是狮子木法萨,当它还是一只小狮子的时候,就常常躲在蒂皮的怀里面,吮着她的手指头入睡。但是狮子长得很快,渐渐地大人们就不敢再让蒂皮接近它了。不过他们一见面,木法萨当然还认得蒂皮,很亲热地扑上去,但它不晓得自己长得有多大了,尾巴一扫就能把蒂皮绊倒,当然蒂皮根本不在意。

就这样,蒂皮结识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朋友:青蛙、猫头鹰、鸵鸟……她都给它们取了名字。回到巴黎以后,她仍然梦想有一天能回到非洲,她觉得自己是属于那里的。说真的,虽然我觉得现在自己过得还不错,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也想过蒂皮那样的生活。

(主讲梁文道)

《马利与我》

世界头号捣蛋狗

约翰·杰罗甘,宾夕法尼亚《费城调查者》报专栏作家,他的《马利与我》一书出版后跃居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由福克斯公司改编为同名电影。

马利,我们跟你说了十几年,说你很糟糕,你很坏,你千万不要相信——其实你是世界上最棒的狗。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好像越来越不容易打交道了,于是很多人会把感情寄托在动物身上,对它们越来越依恋,一些关于动物的书和电影也随之流行起来,《马利与我》就是这几年很红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主角马利是一只拉布拉多犬,这种狗通常很温驯,常常被训练成导盲犬。但是我们的作者很不幸,他声称自己养的这只马利不但不乖,而且是全世界最糟糕的狗。他说马利小时候身强力壮,但注意力很差,像炸药一样极不稳定,任何事情都会让它高兴到撞墙,像喝了三倍分量的浓缩咖啡一样亢奋。过了好多年作者才知道,它的行为是一种病症的早期症状,这种病后来被套用到成千上万难以控制、屁股坐不住的学童身上。

这只狗捣蛋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他们两夫妇要出门旅行,找人来帮忙看家时要写个便条,告诉人家怎么看好马利。这个便条通常都会写成一篇很长的文章,里面包含数不清的注意事项。比如说,天气炎热的时候,切记随时准备大量的水放在饲料盆旁边,而且要随时补充。但是水太多了呢,马利又喜欢把嘴巴泡进水里玩潜水游戏,然后把水溅得到处都是。而且它的口腔能含住的水量相当惊人,如果你放任它不管,它就会把沙发和地毯上弄得到处是水,如果它甩头的话,水还会溅到墙壁和台灯上。

还有,拜托一定要把马桶盖子盖好,禁止马利喝马桶里的水,但是它已经学会了用鼻子掀马桶盖;禁止它在庭院里挖洞或乱拔花草植物,每当它觉得自己被忽略时,通常会有这种行为;禁止它翻垃圾桶,如果你看到它翻垃圾桶的话,请把垃圾桶放到厨房的桌子上;禁止它扑到人们的身上闻胯下,或任何不适当的社交行为,虽然那恰巧是它最喜欢干的事儿……对所有到家里来的朋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推销员还是邮差,它欢迎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就是全速冲上去,整只狗压在他们身上,然后舔人家的脸。当它还是只可以抱在怀里的小狗时,这样做当然很可爱,可是现在它把所有的客人都吓跑了。于是主人就准备把它送到狗训练学校去,学习如何做一只正常的狗。

其实马利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过一回,但是学了几天也没学好。训导员说,你还是把它带回去吧,现在太小了,可能教不好。这话刚说完,马利立刻威风地扯起后腿,喷射出一泡尿,差点溅到老师身上。第一回就这样被开除了。现在主人觉得它已经长大了,总该成熟点儿了吧,于是就把它送去另一家学校。这一回,好歹熬到了毕业,而且拿了一张倒数第二名的证书。主人叹口气说,算了,至少还不是倒数第一,没想到刚出门,这证书就给它一口咬去吞掉了。这就是马利,主人心目中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只捣蛋狗。

同类推荐
  • 清风拂尘

    清风拂尘

    本书收集了作者90年代中期至今的48篇散文,包括《绝版英雄》、《何处是故乡》、《放飞生命》、《霜寒路远》、《沉重的翅膀》等。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远望十年

    远望十年

    本书为庆祝远望资讯公司成立10周年而写,本书采访了40多位远望人,按照时间和主题线索串联起来,记录了远望人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
  • 筑梦·百老梦

    筑梦·百老梦

    本诗集分为两辑:第一辑 英雄谱; 第二辑 历程。采用同题异体形式:一首古诗,一首现代诗;共222 首,主要赞美了上海百老讲师团为筑中国梦从事德育的感人事迹和他们不忘初心激情奉献的精神。
热门推荐
  • 高手贴身保镖

    高手贴身保镖

    林枫是一名高级特种兵,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居然是去龙城皇月中学保护一名叫程梦欣的高中女生,好歹我林枫也是一名高级特种兵居然轮流道做一名贴身保镖,到了皇月中学林枫才知道程梦欣居然是皇月中学校花榜第一名,这时林枫不在是普通的贴身保镖而是一名追校花的高手贴身保镖、、、、
  • 幻影小黑侠Ⅰ午夜黑客

    幻影小黑侠Ⅰ午夜黑客

    唐豆豆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世界级的网络侠客,在网络中呼风唤雨,那该多么爽啊。但是与好朋友丹墨在深夜动的一次歪脑筋让他们进入了一个奇怪的世界。才四十不到的叔叔苍老得像八十岁的爷爷?集体神秘失踪的少年们到底在哪里?大怪的阴谋又是什么?外表华丽漂亮的无忧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铺天盖地的人偶挡住了去路……孵化室的鸡蛋里装的居然是恐怖的天蚕宝宝。少年们在陌生的世界里挣扎战斗,他们能救出被困的少年吗?又能否找到回去现实世界的道路?看梦想成为超级黑客的唐豆豆在遇到邪恶黑客的引诱时,他的良知与正义又会让他做出怎样的选择?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妙之旅,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吧!
  • 三抢萌妃:王爷,不服来战

    三抢萌妃:王爷,不服来战

    魂断现世,跨越千年是天意还是宿命?或是前世的约定?冥冥中寒清月来到了远在千年前的东越国,遇见了命中牵引她而来的那个人。第一次相见,他是高高在上的公子哥,慷慨解囊,她是三岁弱儿,在街乞讨。第二次相见,他是受排挤的落魄皇子,被人欺辱,她是将军之子,出言相帮。第三次相见,他一跃成为将士主帅,统领百万雄狮抵御外敌,开拓疆土,她是他身边的副将,出谋划策,和他共同进退。当一切尘埃落定,才知道这一切不过为他人做嫁衣罢了!两人在命中的相见、相识、相知。相恋,都敌不过这乱世缥缈。手中轻眉一握,天罗面遮。遮去生死爱恨。她披甲策马,提刀斩乾坤,从此硝烟混沌,江山浮沉。皆付手中刃,天下在她眼中化作万千征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心理养生将成为新时代一项备受关注的健康新课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最佳的状态,从心理上保持良好的平衡,以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实践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又是延年益寿的基础。因此,长寿靠养生,养身先养心,只有身心健康了,老年人才能尽享天寿之年,做到老有所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本书为心理把脉,解读老年人心理困惑;做心理保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学心理养生,帮助老年人延年益寿。
  • 全系废材倾城废材七小姐

    全系废材倾城废材七小姐

    她是只手遮天的黑白道界嗜血修罗一次意外让她成了千家七小姐,说我是废材的让你看看驭万兽,全能系,天赋百分百血脉百分百,先天性紫雷圣火,四方神兽全有了,十方神器她占了九方还有一方被她毁了自带王者光环还带着圣峰大陆独一无二的凤戾凰空间项链如果她是废材你是什么野草么
  • 邪王作妃

    邪王作妃

    前世为了逃避相亲,她嫁给了一个根本不爱的男人。再次醒来她成了王妃,而王爷居然还是前世的丈夫?前世离不了婚,这世一定要王爷休妻!为达目的,她拼命作!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
  • 最终前行

    最终前行

    这里有饥饿游戏的挣扎求存,有着洛奇的浴血拼搏,还有着三国乱世的万丈豪情。这不仅是个人挣扎前行的序曲,更是王者归来的壮歌。力量才是主导一切的本源,只有胜者才有资格去谱写新的篇章。其实上面就是胡扯,我也不知道这是啥。
  • 灵元帝尊

    灵元帝尊

    上古战场,异魔盛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黑暗中,一位少年,意外获得绝世灵诀,携天地之号角,武灵武之逆刃,在绝境中窥破天机,手执破碎长剑,以睥睨之姿,斩灭魔魂,精绝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