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0000000027

第27章 姑姑张茂渊:做剩女,挺有意思的(2)

母亲总在挑剔她,姑姑心情也不好,“可是有一天忽然高兴,因为我想吃包子,用现成的芝麻酱作馅,捏了四只小小的包子,蒸了出来。包子上面绉着,看了它,使我的心也绉了起来,一把抓似的,喉咙里一阵阵哽咽着,东西吃了下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好像我还是笑着说’好吃‘的。这件事我不忍想起,又愿意想起。”

张爱玲的那种感觉,叫作委屈,她以前跟母亲姑姑走得很近,现在投奔她们,尽管不是慷慨激昂着来的,多少也有点儿悲情的色彩,她们应该想方设法安慰她受伤的心才对。可是,母亲总在怀疑自己为这女儿所做的牺牲有没有意义,姑姑亦没有想象中的温情表现,现在,吃着她一时心情好捏出来的芝麻酱包子,怎能没有因为委屈衍生出来的酸楚。张爱玲的“不忍想”,为这姑姑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了,仍然有隔膜芥蒂;又“愿意想起”,则是,面对了它,才算逼近人生的最真实处。

当然,更真实的是姑姑,她从不表达内心没有感觉到的东西。

张爱玲着急到阳台上收衣服,膝盖磕到玻璃门上,流下血来,直溅到脚面上,涂上红药水,更是渲染得可怖,她给姑姑看,姑姑弯下腰,匆匆一瞥,知道不致命,就关切地问起玻璃,张爱玲赶紧去配了一块。

张爱玲说,姑姑的家对于我一直是一个精致完全的体系,无论如何不能让它稍有破损,所以她打碎了桌面上的一块玻璃后,急急地把木匠找来,花了六百大元重新配了一块。

“精致完全的体系”,点明了和姑姑之间的距离感,只有对外人,才会那样深刻地感受到对方的完整性,时时处处留心自律,不要冒犯了那样一种完整,对此,张爱玲也不是不惆怅的,她又说,现在的家(姑姑家)于它本身是细密完全的,而我只是在里面撞来撞去地打碎东西,而真的家应当是合身的,随着我生长的,我想起我从前的家了。

这从前的家,就是父亲的家,她已经将它抛弃了,知道它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起码,它让她不那么紧张。

张茂渊经常抱怨张爱玲:“和你住在一起,使人变得非常唠叨(因为需要嘀嘀咕咕)而且自大(因为对方太低能)。”低能倒也罢了,这是天才的特征,张爱玲似乎也乐于以此自诩,唠叨和嘀咕,不但使人显得琐碎,还因需要倾听者,显得太主动,太需要别人。这对于张爱玲是一种禁忌,她说,若是别人说我听,我会很愉快,若是我说别人听,过后想想就会觉得很不安。她后来爱上胡兰成,和这种禁忌不无关系-她终于遇上了有耐心听她讲话的人。

但张茂渊不在乎,她不把这种“受不了”看得多重,多么值得同情。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彪悍的狠角色,从来都不怕与真相劈面相逢,她自己习惯直面现实,就不大想得起来去照顾别人的情绪。

坚持真实,不但需要勇气,同时还需要能力,有能力判断,哪些是真情实感,哪些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套进了情感或情绪的公式,否则,很容易将模仿来的身段,当成自己的独特风姿,独自玩赏不已。

张茂渊擅长自嘲,自嘲是自恋的天敌。有一回,她生了病,很久都没有痊愈,换一个叽叽歪歪的人,黯然神伤在所难免,更高级的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病西施式的薄命红颜,张茂渊却带一点儿嘲笑,说道:“又是这样的恹恹的天气,又这样的虚弱,一个人整个地象(像)一首词了。”就那点儿抒情的气氛,被她这一点儿自嘲破坏光光,让人想起某些矫情的形象,跟着心领神会地笑起来。

她说她不喜欢文人,不知道是否跟文人身段太足有关,动不动就声称自己是多愁多病的身,“哎呀呀我要死了”的忸怩口吻,这些装饰性的东西她全部不喜欢,她手里的珠宝,大多都被她卖掉,就剩一块披霞,因为不够好,实在卖不上价钱。

她经常把这块披霞拿出来,这里比比,那里比比,总想派个用场,可是:襟上挂着做个装饰品吧,衬着什么底子都不好看;放在同样的颜色上,倒是不错,可是看不见,等于没有了;放在白的上,那比较出色了,可是白的也显得脏相了;还是放在黑缎子上顶相宜-可是为那黑色衣服本身想,不放,又还要好些……她于是感叹:看着这块披霞,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是啊,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说起来是很珍贵的,但放在哪里都不合适,没有反而更好。她的悟性使得她能够直击要害,去掉无谓的装饰,将人生看得不那么隆重。

佛教里强调不执着:有言说而不执着言说,有名相而不执着、不分别名相,有心缘也不执着、不分别心缘,方是无碍智慧。张茂渊为人处事,貌似就有这么一种“不执着”,这么一种无碍智慧。

她的燃点有点儿高:

我心中的张茂渊,她心中可能有那么点儿爱情,比如对于李开弟的记忆,但不足以成为她全部的精神支柱,她应该有着更彪悍的表情,比如,套用网上某位很可爱的MM的口气来一句:做剩女,挺有意思的。

张茂渊的剩女生涯,确实挺有意思,偷个懒,让我大大地引用一段张爱玲的原文吧: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

有一天夜里非常的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夜,视睡如归。”洗头发,那一次不知怎么的头发很脏很脏了,水墨黑。她说:“好像头发掉色似的。”…………智慧不见得都能换成钱,不过它本身就可以娱乐自己了。至于张茂渊七十八岁那年嫁给李开弟,这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她本来就挺喜欢他的嘛,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纠集在一块儿,嫁给他有什么不好呢?普通人也许会觉得那么大岁数结什么婚,但张茂渊就是张茂渊,她只听从内心的指示。

3.将清咖人生进行到底

和张茂渊这样的人打交道,你要预备着承受真实之伤。张爱玲自始至终跟人打交道都很有距离感,很紧张,她爱过的男人,胡兰成和赖雅,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对方的反义词,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让张爱玲放松。不得不说,张爱玲这一感情取向,某种程度上是拜张茂渊所赐。但张茂渊温度虽然不高,却没有华丽的外包装,显得货真价实,而且能探到底,不像面对那些巧言令色之徒,你不知道能在哪里着陆。

作为一个作家,张爱玲从她那里得到了更多。如果说,她读香港大学时,官样文字被历史教授佛朗士先生耍着花腔一读,就露出了滑稽的底色,那么张茂渊的冷淡和真实,只言片语里的那种穿透力,则如一张网眼细密的筛子,筛去尘世间的拿腔作势,安然地放置自己的内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爱玲能板着脸对迟到者说“张爱玲小姐不在”,能飘飘欲仙地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还自以为在保存劫后的艺术品,未必与这位姑姑无关。她教会了张爱玲按照内心的指示行动-“别的就管他娘”(张爱玲晚年有这样“粗嘎”的声音)。

甚至,我猜想,这么一个举重若轻的姑姑的存在,还有助于张爱玲打破内心的束缚,极尽真实地表达自我。常人都有窥破真相的能力,却为惯性及心理情感公式所阻,不敢朝前迈那么一小步,张爱玲却像拨开泉眼上的杂草那样拨开预设的遮蔽,掬起真相之水,她笔下的人物,人人眼中所见,人人笔下皆无。

张茂渊还点出了乱世情怀,点出了茫茫人世间枯荣自守的残酷与美丽,张爱玲笔下亦常有这样一种气氛,不可谓没有受她影响。虽然我不喜欢胡兰成文字中的气味,但他写张爱玲的那篇《民国女子》可谓解人,张爱玲在致友人的信里说:“不知从哪里来的quote(引用)我姑姑的话,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气死了。后来来过许多信,我要是回信势必’出恶声‘。”胡兰成的“quote”并没有注明,不知道哪些话是张茂渊说的,但漂亮句子多多,张茂渊的机智风雅也就此可见一斑。

1938年张爱玲从父亲那里逃出来,1952年离开上海去了香港,这期间都是和姑姑生活在一起。离开上海的时候,她们就约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此不通音信。

二十多年后,她们才开始恢复联系。1985年,张爱玲屡屡搬家,和姑姑再次失去联系,1987年1月,张茂渊从柯灵那里得到宋淇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字句:可否请先生把爱玲最近的通信址见示?并转告她急速来函,以慰老怀,我已经85岁,张姓方面的亲人唯爱玲一人而已。

看到过这封手书的信,正如张爱玲所言,是淑女化的字体,却不再是那种平淡的语气,“无聊的情趣,总像是春夏的晴天”。也许,衰老会让人变得柔软一点儿,透过这封信看到的张茂渊,终于让我们熟悉一点儿了。

张茂渊的一生,有如一杯清咖啡,黑得纯粹,苦得彻底,永远永远,不在里面勾兑进去哪怕一丁点儿庸俗妥协的牛奶和糖。虽然许多人标榜自己偏爱这独特的口味-就像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一样,口味是用来标榜的-但我无法不怀疑这写进字里行间的爱好,不过是模仿来的一种范儿。而且喝一次清咖啡不难,难的是喝一辈子清咖啡,喝一辈子清咖啡也不难,难的是将清咖人生进行到底。

张茂渊是做到了,她的亲情可能不那么温暖,她的爱情可能不那么浪漫,但我是如此喜欢她的俯首扬眉之间的那种彪悍,“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句经常被人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放在米兰·昆德拉的辞典里,她的这种风范叫作“不媚俗”,萨宾娜对托马斯说:“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之王国,你会是个恶魔。”张茂渊和这两位同调,但是她未尝刻意,她随心所欲,自管前行,总结的事,交给后人。

吊诡的是,偏偏是这样不俗的人生,可以做最为通俗的解释。假如张茂渊九泉有知,她竟被人用那样一种哼哼唧唧的语言,刻画成了一个死去活来的琼瑶女主角,不知道是何感觉,真得借用张爱玲那句话: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气死了。

同类推荐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本书是一部纪实、资料、教育、故事性颇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老战士的坎坷一生,折射了民族百年历史风雨。全书精心选编了80多幅珍贵图片。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持重有谋:徐达

    持重有谋:徐达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徐达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元末明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徐达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神界边

    神界边

    迷之少女【少年】收服各大地区的节操之旅【虽然很不甘心但似乎真的是这样的岂可修!】p不会做封面就这样凑合着看吧
  • 浮天剑帝

    浮天剑帝

    剑,亦可杀人!剑,亦可守护!诸天神魔,不服者,一剑斩之!
  • 万千星光不如你

    万千星光不如你

    <喜欢扮猪吃老虎的狼系男主vs感情迟钝的学霸女主>这是一个腹黑男主套牢乖乖小白兔的故事……初见时,他被一群小萝卜头围在墙角欺负,彼时,她像一道光从天而降,救他与水火之中,也照进了他黑暗的人生,在那一刻,未知的情愫就已在心底悄悄发芽。对林迟晚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件微小的事,转眼她就给忘了。多年后,再重逢,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她却早就忘记了当年那个被她救过的小男孩。不过,没关系,反正他已经找到了她,她就注定跑不掉了……林迟晚一直以为自己救的是一只软绵绵的小羊,直至某天被高大帅气的男生按在课桌上强吻时,才惊觉她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男强女强,女主软萌可爱,男主腹黑霸道)在这个樱花飘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恋爱吧!
  • 愿我们不复遇见

    愿我们不复遇见

    在谁的青春里没有那样一个人呢,本不对他抱有希望,但是他不经意间的一颦一笑,却点燃了你的所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夫来袭

    冥夫来袭

    经好友的介绍买了便宜到不行的别墅,然而从住进别墅第一天开始就天天被占便宜,身边更是怪事不断……“今晚不要拒绝我!”“拜托,冥夫,不要这样子!”
  • 被谁错过的青春

    被谁错过的青春

    总有那么些人遇见你就是为了错过你,然后不留遗憾的忘记你,直到他的生活里没有一丝丝关于你的痕迹,既然没有决定好好爱我,那为什么又要动了情
  • 靠着龙珠世界活在异界

    靠着龙珠世界活在异界

    就算能进入龙珠世界的苏沐苍,依旧是表示鸭梨山大。为什么开局就递给我拯救世界的重任啊!为什么同伴都是可以直接硬抗400倍重力呀!苏沐苍表示自己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啊!
  • 无限之万界猎场

    无限之万界猎场

    这是一个想要三十岁退休在阴差阳错下六十岁都不一定能退休的杀手的故事,叶格在他退休的那一年,回想起自己经历的往事,一定会说:“要是能重来,我一定好好学习,没准能当一个医生,或者是律师,不对,我看应该是武师。算了,好麻烦,不重来了。还有,这应该是一个杀手在阴差阳错之下看清了世界本源的故事才对。”
  • 驱邪记

    驱邪记

    近十年来,邪教滋生,蛊惑人心,祸乱社会,其中一支流毒颇广,民间传为信神邪教,其教义以将来可去往“江南美地”为诱惑,牵引并控制许多无知世人,致使许多人心智被其蒙惑,没有家庭观没有社会观,只为心中所信的神而生,摒弃非“同类”的一切,甚至是父母妻儿。骆勤之,一介高中生,在他的家乡里便有“信神”邪教盛行,他一心学习,原本不知邪教之事,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邪教,并且让见识到了邪教给村里所带来的危害。骆勤之痛恨惊奇之下,决意对邪教一探究竟,但他书生一个毕竟毫无头绪,于是请来了同学百世同帮忙,百世同应邀而至。百世同身世颇艰,是个孤儿,但自幼得一个退伍军人的收养教育,一身忠义正气,且本事非凡,他与骆勤之一查之下,惊奇的发现,一个宣传邪教的外来人士,竟然在半年前去追踪一个小毒贩时见过,只是当时没有发现他竟与邪教有关,自此仗义投身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