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600000033

第33章 江南:烟花不堪剪 (1)

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

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

行当适远道,作计殊汗漫。

寒食青草多,薄暮烟冥冥。

山桃一夜雨,茵箔随飘零。

愿餐玉红草,一醉不复醒。

——纳兰容若《拟古》四十首之十三

公务,还是公务;北行,还是北行。容若已经从三等侍卫升迁为一等侍卫了,康熙帝对他也益发宠信有加,但是,他还是那样寂寞,那样忧伤。“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谁能相信这样的诗句是出自一位自幼即锦衣玉食的贵公子之手呢?

顾贞观可在北上的途中么?他说过他会邀请沈宛同游京城,何时才能到达呢?

近来总是爱读顾贞观的《弹指词》,尤其在病中,发现越来越懂得他,也越来越懂得自己。填一首词,要不要寄给他呢: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虞美人》

屈指算来,好友应该快到了吧,茅屋还给他留着。只是,皇帝要南巡了,当顾贞观来到京城的时候,自己应该正行向他的家乡无锡吧?

为什么会这样错过!

这是康熙二十三年,是康熙帝的第一次南巡,也是容若的最后一次行旅。

[1]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伤心咫尺江干路,拟著渔蓑计未成。

——纳兰容若《雨后》

顾贞观真的陪着沈宛来到京城了。而此时的容若,已在南下途中。

十月,龙舟到达扬州,由扬州转镇江,渡扬子江。这是容若从未见过的景色,却早在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等人的叙说里、诗词里游览过千百次了。这是他们的故乡,自己的梦乡。

自己也要在此写诗,在此作赋,诗写得奢靡,赋作得铺张,因为主角不是自己,而是帝王,所以一支五色彩笔要把太多气力花在歌功颂德的义务上。君临天下者,需要被献祭,被膜拜,而献祭和膜拜本来就属于群氓的天性,所以我们不会理解容若的抑郁。

镇江停舟,皇帝登上了金山,极目骋怀,题下“江天一览”四字,容若为之写成了一篇汪洋恣肆的《金山赋》,说康熙帝的这四个字写得“笑汉帝章草之弗工,陋唐宗飞白之无势”,看来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在康熙帝面前无不输了文采、逊了风骚。文章写到这步田地,该算是文学侍臣的工作呢,还是要算做文学弄臣的工作,或者两者本就不分?

复乘舟泛江,行至黄天荡的时候突遇狂风,康熙帝后来自恋一般地讲述了这段经过,说当时所有人都吓坏了,手忙脚乱地去降下船帆,只有自己神色如常,下令满挂船篷,截风而行,自己还站到船头射杀江豚,对天色的陡变丝毫不以为意。

这段事情被容若记录在一首《忆江南》里: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

说什么“射蛟风雨百灵趋”,好像圣天子真有百灵相助似的。词,毕竟也难逃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命运,容若可曾生起过一丝怜惜呢?

这个狂风大作的黄天荡是一个很有政治寓意的地方,宋代名将韩世忠曾经在此围困兀术的大军,而金山之巅,也是传说中巾帼英雄梁红玉擂响战鼓的所在。数百年后,英灵尚在,对金人的船队仍然可以鼓动罡风,但此时的金人已经做了中国之主,要借此告诉世人的是:天命不同了。

好在江南风物纵然受着政治任务的压迫,仍然不失其清新可爱。尤其是种种的人文古迹,对于饱学的容若来说,恍如书本里的那个世界幻化成真了。什么六朝金粉之地,什么石头城、白下柳,辛弃疾登临而拍遍吴钩的北固山,李清照泛起蚱蜢舟的双溪水,曾经如在目前,而今真在目前。于是诗心里的一些空档自然就留给了自己: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江南好,怀故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一副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还似梦游非。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清凉。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

——《忆江南》

这一组《忆江南》不让香山白傅,至今还常能听到有江南的朋友背得出来。对于容若来说,江南必到的地方也许其他人并不会留意——那是梁溪,是无锡以西的一道河水,原本河道狭窄,梁朝时得到疏浚,故称梁溪。梁溪既在无锡以西,有时也被用做无锡的代称。而无锡,正是容若的至交好友顾贞观、严绳孙的家乡。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一副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还似梦游非。

——《忆江南》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临江仙·寄严荪友》

“真个到梁溪!”常常听故友提及的家乡风物,从没想过有一天真会看到。

词中所谓云林高士,是元代无锡的书画大家倪瓒,字云林,世以书画自况,隐居避世,素有高士之誉;词中故人,当指容若所交往的江浙一带的汉人文士,顾贞观自是其一,而另一位好友严绳孙尤工书画,无锡人每以倪瓒目之。无锡山水,恍如倪瓒的画作,高傲隐逸,妙处自非俗人能会;行走之间所见一泉一石,题铭处每每都是故交好友的名字,容若身在他乡,却以这样一种形式频遇故知,此番感受,当真要问一声“还似梦游非”?

但诗意的背后也有不那么纯真的一些现实。江南文士中,有朱彝尊的一位同乡,秀水徐嘉炎,也曾与容若交往,也曾参加过渌水亭的诗词欢会,也曾参与过《今初词集》的编撰,但终于和这个圈子的人疏远开了。他在《玉台词记》里恨恨地写道:“开亭渌水,雕椠梁溪,几成终南快捷方式”,以为那些江南文士攀附容若,在渌水亭吟诗,在梁溪雕版刻书,不过是为自己寻找一条做官的捷径罢了。人的聚合,总难免这样的矛盾,即便容若的身边也不例外。

徐乾学与明珠渐渐出现龃龉了,一个是老师,一个是父亲,容若被夹在中间,焦灼万状;当年的书法老师高士奇渐渐受到康熙帝的宠幸了,但高士奇曾经和朱彝尊、秦松龄结怨,官场角力也需要容若的斡旋;徐嘉炎因为和朱彝尊的矛盾,倒向了高士奇的一边;严绳孙本来就甘心以明朝遗少的身份终老,眼见着朱彝尊被贬官、秦松龄被夺职,便毅然抽身宦海,回乡画画钓鱼去了。容若这个孩子,甫一降生便拥有了一切,还拥有着最罕见的天资,所以从不曾生出过与人争夺的念头,但这世上又有几个人像他一般的超凡脱俗呢。

于是,人与人的聚散遇合,终于使得他疲倦了。

倦了,但还要继续行路,继续访友,因为他毕竟还是少年心性。

这次江南之行,容若不仅留下了这一组《梦江南》,还去拜访了一位重要的朋友,种下了一颗以后将会枝繁叶茂、光耀万世的文学种子。

这个朋友,就是曹寅。

曹寅小容若四岁,早年曾经做过康熙的侍读,后来又做过御前侍卫,青年俊彦,文采斐然,和容若在北京早有惺惺相惜的交往。而此刻的曹寅已经离开了北京,在南京任江宁织造,豪俊一方。

曹家在南京是一个显赫的家族,而他们的显赫却来自于他们的卑微。曹家世代为包衣之族,所谓包衣,是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意思是家奴。曹家从多尔衮时代起就做了皇室的家奴,后来渐渐受到宠信,曹寅的母亲便做过康熙皇帝幼年时的乳母,而曹寅的父亲曹玺则被派往南京做了江宁织造,从此,曹家便成为了南京大族。

康熙二年,曹玺来南京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即移来燕子矶边的一株黄楝树,栽种在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久而久之,树渐长大,荫蔽喜人。曹玺便在树荫之下建了一座供休憩的小亭,以树名亭,名之为楝亭。日后,曹玺便常常在楝亭之中督促自己的两个儿子曹寅和曹宣的学习。

一座楝亭,就这样伴随了两个孩子的童年。等曹寅长大以后,还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号,著作也名之以《楝亭集》。此时,容若拜访曹寅,两人抵掌谈笑话说当年,就是在这座楝亭之内。

这次会面之后,曹寅携当世名家手笔的《楝亭图》前往北京,请容若及顾贞观等文学名士为之题咏,是为《楝亭图卷》,计图十幅,题咏者四十五家,堪称稀世之珍,现藏于北京图书馆,有幸者仍然能得一览。容若所题咏的,就是这首《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

延夕月,承朝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子青盼乌衣,来非暮。

这大约要算容若长调的绝笔了。从图画追想江南,天涯曾经咫尺,咫尺却已天涯。

多年之后的一个秋天,曹寅的楝亭又有客人来访了:一个是庐江郡守张纯修(他是容若在国子监读书时的同学,容若传世的许多手札便都是写给张纯修的);一个是江宁知府施世纶(他就是《施公案》里的主人公施不全)。三人在楝亭秉烛夜话,张纯修即兴作了《楝亭夜话图》,然后三人分别题咏。这真好像是往事再现啊,而这个时候,距离容若去世已经整整十年了。

往事再现,往日难再。题咏的主题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三人共同的好友纳兰容若身上。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其中叹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容若的词名早已经遍及天下,《饮水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诵,但是,容若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容若,这位相国府中衔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词中那斑斑驳驳刻骨铭心的愁苦却连自己的父亲也无法理解。

容若享尽了别人眼中的快乐,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很少有过几回真正的快乐。

又多少年过去了,乾隆晚年,和珅呈上了一部《红楼梦》,乾隆皇帝看过许久,掩卷而叹:“这书里写的,不就是明珠的家事么!”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诗集:世间万法

    诗集:世间万法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 月光下的规矩:社会现象时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月光下的规矩:社会现象时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学术随笔,大部分是发表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上的文章集结,分为现代文明、规矩规范、社会万象、品牌文化、岁月感悟五大篇,以学者的角度,对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品牌、法律法规等,行评论。语言通俗、流畅,很有可读性。
  • 有事生非

    有事生非

    本书收录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先生近年对学者汪晖、刘禾、蔡翔等人的学术批评,这些评论与探讨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时的争议,但毫无疑问,讨论这类问题对于纯洁中国学风有好处与必要性。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
热门推荐
  • 封魂录之亘古战场

    封魂录之亘古战场

    你相信灵魂吗来自远古的灵魂穿越时光的阻碍,又一次来到了人间。不一样的是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们,也不得不附之于一个个强大的战魂师,一个学生——江凡承载着大禹大帝的意志,与被邪恶所侵蚀的大帝灵魂战斗去恢复古老的神圣的大帝荣耀。
  • 狂倾天下,妃不好惹

    狂倾天下,妃不好惹

    她异界重生,爹不疼家人不爱,替妹出嫁,嫁给当朝病秧子王爷。他们两还真算是绝配,一个废柴之躯,一个身残病弱,不在一起都天理难容。她惊才绝艳,杀伐果断,弹指间,叱咤风云,苍茫大陆,谁主沉浮?顶级魔兽?无价丹药?顶级神器?这些都是小意思!巅峰之上,她睥睨世间,翻雨覆云,她为自己代言。她腹黑,狂傲,睚眦必报,她傲然一笑,道,我的夫君,由我保护!将某王爷挡在身后,一出手,渣男立即匍匐脚下,乖乖钻过某王爷胯下。他邪恶,扮猪吃虎,他猖狂一笑,道,世间谁若欺你,我便毁了谁,包括我!“王爷,王妃嫌弃魔兽的房间太小,强占了相府千金的房间。”某王爷头也不抬,“务必让王妃的魔兽住得开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健身排毒的养生忠告(女性生活百宝箱)

    健身排毒的养生忠告(女性生活百宝箱)

    俗话说的好,“一日不排便,胜抽三包烟”,宿便是人体肠道内一切毒素的根源。肠道内宿便就像腐肉,又臭又脏,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会导致面色晦暗无光、皮肤粗糙、毛孔扩张,继而引发痤疮、腹胀腹痛、口臭、痛经、月经不调、肥胖、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降低了我们的免疫力,诱发各种疾病。
  • 仙人请回答

    仙人请回答

    南蛙问仙人:“神仙修的是什么?”仙人回:“大自在。”南蛙又问仙人:“世俗人国有皇帝,天上也有皇帝,成了仙不一样要被天规所管吗?何来的大自在?大自在究竟是什么?”仙人:“莫问,莫言。”南蛙:“仙人请回答。”
  • 我是一个孤独的神

    我是一个孤独的神

    我一直在思考,是我创造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创造了我,随心而动,便是我的风格,未曾改变过,然后才发现,孤独,长存于世间,便悄悄和它做了朋友,走向不会回头的漫漫人生路。
  • 邪王溺爱:妖娆娘子不争宠

    邪王溺爱:妖娆娘子不争宠

    大婚之日,他流连花街柳巷,送来一只公鸡拜堂。士可忍孰不可忍,她手刃公鸡,血溅喜堂,炖了鸡汤送去美其名曰吃啥补啥。不洞房没关系,自有绝色男子被她金屋藏娇!想休了她,更没关系,姐先赐你一封休书!她为他倾尽所有,他宠她入骨,风起云涌,天地变色,她才知道他们的夙命,早被天注定。
  • 第一位施法者

    第一位施法者

    当一个人穿越到了最初的部落时代,他的选择是什么?做一方酋长,成一方霸业?不过当他发现这个世界并不简单的时候,他是不是想要尝试自己能不能获得某些力量?获得这些力量将要收到那些磨难?神经是否存在?更高维度的生命是否存在?极度升华的生命的尽头到底是什么?这些思考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尝试将其写下来,也许字数不会太多,但是绝对是一点一滴慢慢写就的。
  • 吾道由吾

    吾道由吾

    闻道易,悟道难。得道易,证道难。悟道不足以得道,得道不足以证道,证道不足以穷道。证道以穷之,于是乎学在矣,于是乎性命在矣。
  • 生之边缘

    生之边缘

    当整个世界都被特殊的病毒所感染之时,弱者成为了行尸走肉,强者成为了上帝的代言人。病毒变成了超能力的代名词,还活着的人们为此战斗着争抢着不但要在诸多变异的怪物的攻击下生存还要在丧失了人心的人类之中生存同时,这个世界的变异似乎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奇特的建筑与感染者大相径庭的怪物都告诉着人们,这场异变似乎是另有内情!——————————————————————————————————新人求加书架求笼罩=。=我会努力更新的,此书不会TJ,就算没人看也会坚持到最后,因为这是我第一本书!还有,本书前面剧情可能比较无聊和枯草,但是如果可以的话请看下去,也许后面不错。。
  • 师父,快到小狐狸碗里来

    师父,快到小狐狸碗里来

    夏小小在今天早晨才知道昨天自己因为吃烤鱼而卡死的事,现在便得到噩耗,穿越神马的居然是真的,而自己即在穿越者之列,然而她对于这件事,竟是颇为怀疑的。她向来是不惮以最奇葩的想象力来想象穿越的,然而她却不料,也不信竟会奇葩到这个地步,况且始终乖乖女的自己,更何至于在吃烤鱼时被卡到而穿越呢?然而现在即证明穿越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自己现在所处的世界,还有一个,是自己胖胖的狐狸身体。更证明了,这不仅是穿越,甚至是最欺负人的穿越。然而穿越大神就是有令,说自己是最普通的穿越。接着自己就只想说,“欺负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