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45100000017

第17章 成功和幸福源自全身心的工作(4)

因此,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都不是由一些专门搞文学的人创作出来的,而是由一些实业家创作出来的。对于一个干实业的人来说,文学其实并不是他的本行,仅仅只是他们生活当中的娱乐和消遣。因此,文学并不神秘和奥妙,也并不是距离我们千里之外,而是在我们生活的现实当中。许多专门搞文学的人之所以写不出东西来,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记得《季刊》总编吉福德先生说:“第一种情形,就是单纯地靠文学创作来谋生,那将是无聊、乏味和辛苦的事情。第二种情形,就是痛痛快快地干上一天活,然后再从事一个小时的写作,比自己整天冥思苦想地从事文学创作,要轻松和快乐很多。”在第一种情形之下,人们整天望着几张稿纸,东张西望,胡思乱想,不仅搞得自己精疲力竭、气喘吁吁,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像个瘪三,令人实在不忍卒读。然而,在第二种情形之下,人的思维就相当活跃,他们拿写作只是当作一种享受,不会产生江郎才尽、无从下笔的苦涩感。

柯勒律治在给年轻朋友的信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说:“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外,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没有职业的人,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简单的工作,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它不需要人们具备什么非凡的意志力,就可以将这份工作干好。只有那些具备了良好身心健康的人们,才能有规律地从事各种复杂的工作,也正是在这种规律性的工作中,人们的体力和精力都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智力也能得到开发和运用。我有一种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倘若能轻轻松松地无忧无虑地休息3个小时,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什么也不想,尽情地娱乐、尽情地玩耍,那么,3个小时过后再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远远胜过那些经过几个星期的艰苦而强迫自己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如果你们要我举出一些把令人沉重的文学创作,同自己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只要看看西塞罗和古希腊将领、历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就可以了,至于近代的曾任过内阁大臣的莫尔,以及培根、巴克斯特,还有达尔文和罗斯科等等这些成功的例子,就足以证明我所说的观点了。”

最初,意大利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也并不是什么专业的作家,而是一些如政治家、外交家、法官、士兵和商人的实业家。著有享誉海内外的《佛罗伦萨史》一书的作者维兰尼,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商人;彼特拉克和薄伽丘,都曾担任过大使的职务;但丁不仅担任过大使的职务,而且在其成为外交家之前,就曾当过药剂师;伽利略曾经当过医生;意大利现实主义喜剧奠基人、喜剧作家哥尔多尼,曾是一位律师;意大利著名诗人阿里奥斯托,曾是干实业的一把好手,他从事实业的才能绝不低于其创作的才能。

不仅是意大利,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伟大的文学家总是和实干家联系在一起。瑞士法学家、著有《万国法》一书的作者维泰尔,也是一位有名望的外交家,同时还是一位非常善于经商的商人;法国作家、人文主义者、著名小说《巨人传》一书的作者拉伯雷,曾经是一位医生,后来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律师;席勒本人也做过多年的外科医生;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葡萄牙诗人卡蒙斯与笛卡儿等人,在他们各自的早年时期都曾应征入伍。

在英国,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商人,今天的许多人只知道他们留下来的大作,而他们成名前操着何种谋生的手段却鲜为人知。利洛的戏剧作品是人们公认的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传世之作,然而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却在布尔特利从事珠宝加工、制作的工作,而他所创作的戏剧,是在他的业余时间里完成的;沃尔顿·伊沙克在成为作家前,曾在英国的舰队街贩卖亚麻织品,他只能在工作之余读书并积累素材;笛福不仅仅是作家,他还曾做过马匹代理商、砖瓦制造商、商店管理员以及政治家。

将做生意和搞文学创作完美结合起来的典型人物,就是英国小说家塞缪尔·理查森。他一边在舰队街的索尔兹伯大楼里经营生意,一边在商店后的房子里从事写作,他在后面写出来的小说,就常常在前面商店的柜台上出售。就这样,他写出了书信体小说《帕美勒》、《克拉丽莎》和《查尔斯·葛兰迪森爵士》等对18世纪的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其中的《帕美勒》还享有“英国第一部小说”的称号。无独有偶,伯明翰的威廉·哈顿,也是位把做生意和从事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典型例子之一。有则逸闻趣事,据说他在自传中写到自己活了半个多世纪,居然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人。直到人们拜读了他的大作《伯明翰史》之后,人们才告诉他,他是位古文物收藏家。这个时候,威廉·哈顿才发现自己这个破书店里,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品。富兰克林被人们所称道,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有名望的作家、哲学家、政治家,而且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印刷工和书商。

关于这些“不务正业”的作家,实在举不胜举。比如谢菲尔德的艾略特,原本是一位经营条型铁的出色商人,但他在业余时间写出了大量的诗歌。艾略特不仅是享誉诗坛的大诗人,同时,还是一位精明过人的商人,他用自己辛勤经营所获得的财富,在乡下建起了漂亮的别墅,并在那里度过了幸福的晚年。还有,著有《激情的历史》一书的作者伊沙克·泰勒,一直在帮助曼彻斯特的棉布印花商人雕刻印模;著有《论自由》一书的作者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早年曾在东印度公司担任首席检察官,他早期的著作都是在公务之余写出来的;而著有《噩梦隐修院》一书的作者皮科克和著名文学家埃德文·洛利斯以及查尔斯·兰博和都曾在东印度公司供过职;英国女作家麦考利在担任战地记者时,写下了著名小说《我的荒芜世界》;在做生意的间隙里,荷尔普斯先生写出了许多充满智慧的著作。诸如亨利·泰勒、约翰·凯伊、安东尼·特洛普、汤姆·泰勒、马修·阿诺德和塞缪尔·沃伦等等,也都曾在社会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职务。

布罗德里普勋爵在伦敦警务署担任律师时,却对自然历史特别感兴趣,他也因此在业余时间里写下了好几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比如《动物的娱乐》、《从博物学家的笔记本看世界发展》等,除此之外,他还不遗余力地坚持给诸多刊物写稿。不但如此,在学术研究之外,他还自发地成立了“动物协会”,并为协会的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代价,最后,使得动物协会在社会上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然而,布罗德里普的业余研究,却从来没有影响他的正常工作,在他担任律师期间,没有一个人指责他的工作。不仅如此,布罗德里普还迷上了摄影,后来成为摄影行业里的一流专家。

许多文学家、史学家都是银行家或高级银行职员。著有《回忆的乐趣》诗作的作者罗杰斯,就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银行家;著有《洛伦佐·德·美第奇》一书的作者罗斯科,就是利物浦的一位银行家;著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作者李嘉图,就是一位银行职员;著有《希腊史》一书的作者格罗特,也是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著有《史前时期》和《文明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的作者卢伯克,不仅是一位银行家,还是博物学家和古文物收藏家;谢菲尔德的塞缪尔·伯利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银行家,他却写了大量有关宗教、道德、政治经济和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举出一则关于李嘉图的逸闻趣事,据说李嘉图写下《经济收益理论》的手稿后,自己感到极不满意,准备付之一炬,但是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不列颠印度史》的作者穆勒却独具慧眼,并在穆勒的极力推荐下,李嘉图发表了《经济收益理论》,该书一问世,当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同样,那些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们,许多都成了一流的实业家,也同样能干出辉煌的事业。人们一旦经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后,距离成功也就不会再遥遥无期,那么,严格的科学训练究竟是什么呢?这种严格的科学训练包括勤奋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等等,而这些习惯恰恰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总是十分勤奋、专注,而且善于接受新知识,潜意识地培养自己注重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他们也因此比那些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更加敏捷、更具有智谋、更具有胆识。不但如此,他们一旦遇到问题常常能审时度势,从而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变,也就能耳听四面、眼观八方,凡事先发制人,夺人先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蒙田曾说:“真正的哲人和圣者,他们的精神十分崇高、心灵特别充实、灵魂异常高洁,他们不仅在探求真理方面独具慧眼,而且在行动上也同样充满着智慧。”蒙田在所著的《随笔》里记载道:“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在一次公开演说中,曾激烈反对那些为了发财致富而自寻烦恼的人。这时,听众席里有一人站起来对泰勒斯横加指责道:‘你将我们寻求致富,说成是自寻苦果的人。我看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自己发不了财,还想妖言惑众蛊惑别人也不致富。正因为你自己不想致富,你才没有许多的烦恼。’听众的这番言论激活了泰勒斯的商业细胞,他决定亲自检验一下自己的商业能力。一年过去后,泰勒斯成了古希腊的名商巨贾。泰勒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成熟,继而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让那些有所成就和经验的商人汗颜,并为之倾倒。”

同时,在我们的头脑里,一定要形成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码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问题则是另一码事。两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却也有着绝对的界限,若是认为会读书、有知识就自然会生活、驾驭世事,那就断章取义、舍本逐末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偏于一隅、与世隔绝,却能信手拈来洋洋万言,静坐书斋,然而,他们提出的观点却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立足,或者还有悖于现实。因此,书本与生活,二者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有一定的距离,只有那些善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学以致用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死死地固守书本,不能整天苦思冥想,更不能养成凭空想象却不愿意动手实践的恶习,倘若非要一意孤行,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从而丧失生活的能力。

思想家与实业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来的处世风格截然不同。比如思想家往往遇事深思熟虑,总是习惯于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仔细权衡利弊得失、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因此优柔寡断、疑而不断;而实业家总是雷厉风行,他们遇到事情时,不会将时间耗费在逻辑推理上,常常是先试、先做,一旦得出确定的结论后,就会立刻付诸实施。贝利就说过一番经典的妙论:“注重思维习惯的人,往往反复思考,直至形成连贯的思想体系;而注重实际的人,则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逐渐获得了快速敏捷的行动能力。因此,从这两种人身上,体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往往在行动能力方面略逊一筹;只注重实际的人,思考能力就会有所逊色。此外,我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两方面的能力确实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如果一个人不能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那么,他一方面强一些,另一方面必然要弱一点。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人虽然是国家的重臣,却是生活中的孩子。

有许多伟大人物之所以能获得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将思考和实干统一了起来。比如英国的牛顿,他不仅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铸币局局长;英国的赫歇耳,他除了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外,也曾担任过铸币局的要员,同样也干得非常出色;洪堡兄弟俩不仅在文学、哲学、语言学、文献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外交和采矿以及治理国家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道德情感论中文珍藏版

    道德情感论中文珍藏版

    本书从道德的高度、从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
  •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盛夏到金秋的距离

    盛夏到金秋的距离

    秦灵是一位慵懒而不好学习的人。是的,他一直想保持这个形象,因为他认为,比起让自己成为一个伟人不如就当一个平凡的学生。秦灵一直这样做,直到有人愿意融入他的生活中时,他的学生时代就变得开始有趣了起来……
  • 哈翡利亚纪事

    哈翡利亚纪事

    未知坐标的被遗忘的宇宙一角,哈翡利亚星系唯一的行星正在年轻而温柔的恒星身旁规律地运行。而在这颗行星并不广袤的沃土上,是羽族和人类共同谱写生命的华章。起舞于战争,沐浴于光明,来自另一世界的巨大而痛苦的秘密却被悄悄隐瞒。承载家族使命,注定为国献身的命运下,总会有孤注一掷的努力。生命是脆弱的,而正是脆弱却心怀信仰的他们,用血肉之躯,血泪之魂,演绎不可思议的历史,走向无路可走的未来……百年武将世家最后的孤女,并未随父兄一同战死沙场,却与母国反目成仇,投奔自己的杀父,弑母,戮兄死仇。羽族最尊贵的小公主,生来无翼,生而无爱。她选择举起利剑——我从来不是你们的狗屁公主。若敢带着兵器踏入我国领土一步,我必亲手斩下你的头颅。背离亲友,离开爱人,无视道德,背弃世人。我什么都不怕,我没有别的选择。可是,如果有来世,我不会再辜负你了……
  • 淘气包公主日记

    淘气包公主日记

    她,是天庭的七公主。他,是狐族的王。看似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因为她的调皮,他的苦苦追寻走到了一起。
  • 陆爷的小可爱又变身了

    陆爷的小可爱又变身了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熊熊烈火中,曾被誉为京都天才少女的她强势归来。白天她是天赋异禀的软萌萝莉,追着陆大Boss喊哥哥。晚上她是武力值爆棚的冷然御姐,毫不客气直呼陆Boss名字:“陆震言,离我远点。”他曾贯穿她整个少女时代,是她一眼就看中、认定此生不嫁的少年:“陆震言,做我男朋友。”彼时俊美清冷的少年却皱眉:“胡闹。”后来,陆爷自行打脸真香现场:“我夫人胆子小,身子弱,还是个小朋友,你们都让着她点。”京都众人:“Excuseme???”您夫人大闹京都,就差把京都翻个个了,您夫人还胆子小、身子弱,是个小朋友?陆爷,您这么说亏不亏心呐!再后来,几个喊她姐的少年各自成了一方大佬,个个对她动机不纯。陆震言不慌不忙搂着挺着孕肚的老婆高调出场:“看到我夫人肚子没?趁早都死了这条心。”
  • 冷王追妻:逃妃不再嫁

    冷王追妻:逃妃不再嫁

    机缘巧合,她结识了朝中第一美男子,情愫暗生。在自己的好姐妹背叛,继母煽风点火之下,他默默离去,伤心不已,痛恨她对自己的利用。他走后不久,她发现已怀有他的骨肉,被赶出家门。又遇一人,对她痴心不已,欲要接受之时,王爷派人前来暗杀。她发誓,定要找到他,问他为什么如此绝情,要将自己赶尽杀绝。再见时,他一身戎装,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只有一夜,他却疯狂爱上这个嚣张跋扈的女人。他恨她为了钱和荣华出卖自己,他要让这个女人知道欺骗自己感情的下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 我是全能厨神

    我是全能厨神

    哈哈哈……我没疯,我真的没疯,我不吃药……我就是一个厨师,居然还要让我自己上天捉鲲,下海捕蛟……哈哈哈,我真的没疯……不去,打死都不去!“夫君,疯够了赶紧做饭,记得抓条龙,烤脆一点。”“是,女王大人!”这是一个小伙夫用锅铲闯天下的日常。
  • 曾经一起踩过的雷

    曾经一起踩过的雷

    都市小品类,追求合理情节。看异能现代修真类朋友慎入!主要篇幅以搞笑吐槽实事为主,绝对没有诸如单女主,NTR,牛头人之类的群众不喜闻乐见情节。为看腻了长篇巨典小说的读者换换口味,都市小清新类作品。如果楔子前戏看了觉得不爽,请直接跳到第一卷开始阅读,刚刚开书,每日5000上传,谢谢支持!
  • 孤灯卷帷空长叹

    孤灯卷帷空长叹

    前世作为家族的傀儡细作尽心扶持丈夫的劲敌,可一朝兵败,满盘皆输,丈夫风光无限,她自知无路可退,服毒自尽,不料重生成了苏府四小姐。这一次,苏翊萝说什么都不愿再与前世种种搅和到一起,可与前世丈夫相见的第一面就又硬生生给他留足了印象,这可如何是好?岂料,景南王世子又在几面之后突然求娶,苏翊萝皱眉,她可不觉得自己有这般能力和气貌!果然,一切不过是提前布好的一个局,只等她来开启那风云一篇……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