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4800000050

第50章 卷四十九(十九则)

孔庙位次

自唐以来,相传以孔门高弟颜渊至子夏为十哲,故坐祀于庙堂上。其后升颜子配享,则进曾子于堂,居子夏之次以补其缺。然颜子之父路、曾子之父点,乃在庑下从祀之列,子处父上,神灵有知,何以自安?所谓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正谓是也。又孟子配食与颜子并,而其师子思、子思之师曾子亦在下。此两者于礼、于义,实为未然,特相承既久,莫之敢议耳。

周三公不特置

周成王董正治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而云:“官不必备,惟其人。”以书传考之,皆兼领六卿,未尝特置也。周公既为师,然犹位冢宰。《尚书》所载召公以太保领冢宰,芮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毕公以太师领司马,卫侯为司寇,毛公以太傅领司空是已。其所次第惟以六卿为先后,而师傅之尊乃居太保下也。

周公作金滕

《尚书》孔氏所传五十九篇皆有序,其出于史官者不言某人作,如《虞书》五篇,纪一时君臣吁咈都俞及识其政事。如《说命》、《武成》、《顾命》、《康王之诰》、《召诰》自“惟二月既望”至“越自乃御事”,《洛诰》自“戊辰王在新邑”至篇终,《蔡仲之命》自“惟周公位冢宰”至“邦之蔡”皆然。如指言某人所作,则伊尹作《伊训》、《太甲》、《咸有一德》,《盘庚》三篇,周公作《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是也。惟《金滕》之篇,首尾皆叙事,而直以为周公作。按此篇除册祝三王外,余皆《周史》之词,如“公乃自以为功”、“公归纳册”、“公将不利于孺子”、“公乃为诗以贻王”、“王亦未敢诮公”、“公命我勿敢言”、“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公勤劳王家”之语。“出郊”、“反风”之异,决非周公所自为,今不复可质究矣。

云梦泽

云梦,楚泽薮也,列于《周礼·职方氏》。郑氏曰:“在华容”。《汉志》有云梦官。然其实云也、梦也,各为一处。《禹贡》所书:“云土梦作。”注云;“在江南。”惟《左传》得其详,如夫人弃子文于梦中。注云:“梦,泽名,在江夏安陆县城东南。”楚子田江南之梦。注云:“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楚子济江入于云中。注:“入云泽中,所谓江南之梦。”然则,云在江之北,梦在其南也。《上林赋》:“楚有七泽,尝见其一,名曰云梦,特其小小者耳,方九百里。”此乃司马长卿夸言。今为县,隶德安。询诸彼人,已不能的指疆域。《职方氏》以“梦”为“瞢”。《前汉·叙传》:子文投于梦中,音皆同。

关雎不同

《关雎》为《国风》首,毛氏列之于三百篇之前。《大序》云:“后妃之德也。”而《鲁诗》云:“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后汉·皇后纪序》:“康王晏朝,《关雎》作讽。”盖用此也。显宗永平八年诏云:“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注引《春秋说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宋均云:“应门,听政之处也。言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雎》乐而不淫,思得贤人与之共化,修应门之政者也。”薛氏《韩诗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洁敬匹,以声相求,隐蔽于无人之处。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堂,退反燕处,体安志明。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之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三说不同如此。《黍离》之诗列于王国风之首,周大夫所作也,而《齐诗》以为卫宣公之子寿,闵其兄伋之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此说尤为可议。

迷痴厥拨

柔词谄笑,专取容悦,世俗谓之迷痴,亦曰迷嬉。中心有愧见诸颜面者,谓之缅靦。举措脱落,触事乖忤者,谓之厥拨。虽为俚言,然其说皆有所本。《列子》云:“墨杘、单至、嘽咺、憋懯,四人相与游于世。”又云:“眠娗、諈诿、勇敢、怯疑,四人亦相与游”张湛注云:“墨音眉,杘敕夷反,《方言》江淮之间谓之无赖。眠,音缅。娗音殄,《方言》:欺谩之语也。郭璞云:“谓以言相轻嗤弄也。”所释虽不同,然大略具是矣。《曲礼》:“衣毋拨,足毋蹶。”郑氏注云:“拔,发扬貌;蹶,行遽貌。”大抵亦指其荒率也。

三馆秘阁

国朝儒馆仍唐制,有四:曰昭文馆,曰史馆,曰集贤院,曰秘阁。率以上相领昭文大学士,其次监修国史,其次领集贤。若只两相,则首厅秉国史。唯秘阁最低,故但以两制判之。四局各置直官,均谓之“馆职”,皆称学士。其下则为校理、检讨、校勘,地望清切,非名流不得处。范景仁为馆阁校勘,当迁校理,宰相庞籍言:“范镇有异才,恬于进取。”乃除直秘阁。司马公作诗贺之曰:“延阁屹中天,积书云汉连,神宗重其选,(谓太宗也)国士比为仙。玉槛钩陈上,丹梯北斗边。帝容瞻日角,宸翰照星躔。职秩曾无贵,光华在得贤。”其重如此。自熙宁以来,或颇用赏劳。元丰官制行,不置昭文、集贤,以史馆入著作局,而直秘阁只为贴职。至崇宁、政、宣以处大臣子弟姻戚,其滥及于钱谷文俗吏,士大夫不复贵重。然除此职者必诣馆下拜阁,乃具盛筵,邀见在三馆者宴集。秋日暴书宴,皆得预席,若余日则不许至。《随笔》有《馆职名存》一则云。

亭榭立名

立亭榭名最易蹈袭,既不可近俗,而务为奇涩亦非是。东坡见一客云近看《晋书》,问之曰:“曾寻得好亭子名否?”盖谓其难也。秦楚材在宣城,于城外并江作亭,目之曰“知有”。用杜诗“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消客愁”之句也。王仲衡在会稽,于后山作亭,目之曰“白凉”。亦用杜诗“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之句。二者可谓甚新,然要为未当。庐山一寺中有亭颇幽胜,或标之曰:“不更归”,取韩诗末句,亦可笑也。

十十钱

市肆间交易论钱陌者,云十十钱。言其足数满百无跷减也,其语至俗,然亦有所本。《后汉书·襄楷传》引宫崇所献神书,其《太平经·与帝王篇》云:“开其玉户,施种于中,比若春种于地也,十十相应和而生。其施不以其时,比若十月种物于地也,十十尽死,固无生者。”其书不传于今,唐章怀太子注释之时,尚犹存也。此所谓十十,盖言十种十生无一失耳,其尽死之义亦然,与钱陌之事殊,然其字则同也。

犀舟

张衡《应间》云:“犀舟劲楫。”《后汉》注引《前书》:“羌戎弓矛之兵,器不犀利。”《音义》曰:“今俗谓刀兵利为犀。犀,坚也。”犀舟,甚新奇,然为文者,未尝用,亦虑予所见之不博也。

毕仲游二书

元祐初,司马温公当国,尽改王荆公所行政事。士大夫言利害者以千百数,闻朝廷更化,莫不欢然相贺,唯毕仲游一书,究尽本末。其略云:“昔安石以兴作之说动先帝,而患财之不足也,故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盖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者,事也。而欲兴作患不足者,情也。苟未能杜其兴作之情,而徒欲禁其散敛变置之事,是以百说而百不行。今遂欲废青苗、罢市易、蠲役钱、去盐法,凡号为财利而伤民者,一扫而更之,则向来用事于新法者,必不喜矣。不喜之人,必不但曰青苗不可废,市易不可罢,役钱不可蠲,盐法不可去,必探不足之情,言不足之事,以动上意,虽致石人而使听之,犹将动也。如是则废者可复散,罢者可复置,蠲者可复敛,去者可复存矣。则不足之情可不预治哉!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数年之间,又将十倍于今日,使天子晓然知天下之余于财也,则不足之论不得陈于前,然后所谓新法者,始可永罢而不复行矣。昔安石之居位也,中外莫非其人,故其法能行。今欲救前日之敝,而左右侍从职司使者,十有七八皆安石之徒,虽起二三旧臣,用六七君子,然累百之中存其十数,乌在其势之可为也!势未可为而欲为之,则青苗虽废将复散,况未废乎!市易虽罢且复置,况未罢乎!役钱,盐法亦莫不然。以此救前日之敝,如人久病而少间,其父兄子弟喜见颜色,而未敢贺者,意其病之在也。”

先是东坡公在馆阁,颇因言语文章规切时政,仲游忧其及祸,贻书戒之曰:“孟轲不得已而后辩,孔子欲无言。古人所以精谋极虑,固功业而养寿命者,未尝不出乎此。君自立朝以来,祸福利害系身者未尝言,顾直惜其言尔。夫言语之累,不特出口者为言,其形于诗歌、赞于赋颂、托于碑铭、著于序记者,亦言也。今知畏于口而未畏于文,是其所是,则见是者喜。非其所非,则蒙非者怨。喜者未能济君之谋,而怨者或已败君之事矣!天下论君之文",如孙膑之用兵、扁鹊之医疾,固所指名者矣,虽无是非之言,犹有是非之疑。又况其有耶?官非谏臣,职非御史,而非人所未非,是人所未是,危身触讳以游其间,殆由抱石而救溺也。”

二公得书耸然,竟如其虑。予顷修史时,因得其集,读二书思欲为之表见,故官虽不显,亦为之立传云。

列子与佛经相参

张湛序《列子》云:“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梦化等情。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予读《天瑞篇》载林类答子贡之言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此一节所谓与佛经相参者也。又云:“商太宰问孔子:‘三王、五帝、三皇圣者欤?’孔子皆曰:“弗知。’太宰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某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其后论者以为《列子》所言,乃佛也,寄于孔子云。

韦孟诗乖疏

《汉书·韦贤传》载韦孟诗二篇及其孙玄成诗一篇,皆深有三百篇风致,但韦孟讽谏云:“肃肃我祖,国自豕韦。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繇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队。”应劭曰:“王赧听谗受谮,绝豕韦氏。自是政教逸漏,不由王者。”观孟之自叙乃祖,而乖疏如是,周至赧王仅存七邑,救亡不暇,岂能绝侯邦乎?周之积微久矣,非因绝豕韦一国,然后五服崩离也。其妄固不待攻,而应劭又从而实之,尤为可笑。《左传》书范宣子之言曰:“匄之祖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杜预曰:“豕韦国于东郡白马县,殷末国于唐,周成王灭之。”此最可证,惜颜师古之不引用也。

康衡守正

汉元帝时,贡禹奏言:“天子七庙,亲尽之庙宜毁,及郡国庙不应古礼,宜正定。”天子下其议,未及施行而禹卒。后乃下诏先罢郡国庙,其亲尽寝园,皆无复修。已而上寝疾,梦祖宗谴罢郡国庙。诏问丞相康衡,议欲复之。衡深言不可。上疾久不平,衡皇恐,祷高祖、孝文、孝武庙曰:“亲庙宜一居京师,今皇帝有疾不豫,乃梦祖宗见戒以庙,皇帝悼惧,即诏臣衡复修立。如诚非礼义之中,违祖宗之心,咎尽在臣衡,当受其殃。”又告谢毁庙曰:“迁庙合祭,久长之策。今皇帝乃有疾,愿复修立承祀。臣衡等咸以为礼不得,如不合诸帝后之意,罪尽在臣衡等,当受其咎。今诏中朝臣具复毁庙之文,臣衡以为天子之祀,义有所断,无所依缘,以作其文。事如失措,罪乃在臣衡。

予按衡平生佞谀,专附石显以取大位,而此一节独据经守礼,其祷庙之文,殆与《金滕》之册祝相似,而不为后世所称述,《汉史》又不书于本传,憎而知其善可也。《郊祀志》:南山巫祠秦中。秦中者,二世皇帝也。以其强死,魂魄为厉,故祠之。成帝时,康衡奏罢之,亦可书。

西极化人

《列子》载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王敬之若神。化人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复谒王同游,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穆王自失者三月。后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予然后知唐人所著《南柯太守》、《黄梁梦》、《樱桃》、《青衣》之类,皆本乎此。

诏令不可轻出

人君一话一言不宜轻发,况于诏令形播告者哉!汉光武初即位,既立郭氏为皇后矣,时阴丽华为贵人,帝欲崇以尊位。后固辞,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建武九年,遂下诏曰:“吾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不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乃追爵其父及弟为侯,皆前世妃嫔所未有。至十七年,竟废郭后及太子强,而立贵人为后。盖九年之诏既行,主意移夺,已见之矣。郭后岂得安其位乎?

战国策

刘向序《战国策》,言其书错乱相揉,莒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趙”为“肖”,以“齐”为“立”,如此类者多。予按今传于世者,大抵不可读,其《韩非子》、《新序》、《说苑》、《韩诗外传》、《高士传》、《史记索隐》、《太平御览》、《北堂书钞》、《艺文类聚》诸书所引用者,多今本所无。向博极群书,但择焉不精,不止于文字脱误而已。惟太史公《史记》所采之事九十有三,则明白光艳,悉可稽考,视向为有间矣!

范煜汉志

沈约作《宋书·谢俨传》曰:“范煜所撰十志,一皆托俨。搜撰垂毕,遇煜败,悉蜡以覆车。宋文帝令丹阳尹徐湛之就俨寻求,已不复得,一代以为恨。其志今阙。”煜本传载煜在《狱中与诸生侄书》曰:“既造《后汉》,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不果。”此说与俨传不同,然俨传所云乃《范纪》第十卷公主注中引之,今《宋书》却无,殊不可晓。刘昭注《补志》三十卷,至本朝乾兴元年,判国子监孙奭始奏以备前史之阙。故淳化五年监中所刊《后汉书》凡九十卷,惟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而无志云。《新唐书·艺文志》:“刘昭补注《后汉书》五十八卷。”不知昭为何代人。所谓《志》三十卷,当在其中也。

缮修犯土

今世俗营建宅舍,或小遭疾厄,皆云犯土。故道家有谢土司章醮之文。按《后汉书·来历传》所载:“安帝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厨监邴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然则古有其说矣。

同类推荐
  •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精选《故事大刊》的故事。这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侦探工作的原貌。书中讲述的关于指纹、警局档案和特工队等的诸多故事使人身临其境般地面对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险境,能唤起人的阅读欲望。
  • 我自我的田渠归来

    我自我的田渠归来

    “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精选散文作品,部分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本书内容由作者亲自编排,依据宋词词调分类方式,将文章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部分。短文唯美动人,长文气势雄浑,篇篇精致。张晓风将对生活的热爱赋在优美的言辞中,你能读到女子柔情、家国情怀、国学典故与普世仁爱。愿在本书中你能得到向上的力量。
  •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是梁启超文学作品精华选集,内容涉及时评政论、游记家书、学术杂谈、人物传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梁启超人生脉络和作品风格。书中收录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谭嗣同传》《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等,既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梁启超的人生和思想,又有助于培养读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其中,《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两篇被收入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本书作者系高校教师,本书包含从教多年所撰写的论文及平日所创作之散文、诗歌。专业论文合并为“思”的部分,主要涉及新闻传播学,兼有高校教育方法论的探讨。创作诗文合并为“诗”的部分,作者通过诗化的语言表达自我对生话,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看法。这部书稿,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分门别类的将不同类别的文章串联起来。全书从严谨的理论思考渐渐过渡,到对浓郁醇厚的亲情友情,通过出行远方作者释放自我抖散一地疲惫,在远方回望自我,回望人生。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深刻体会到时空变化带来点点滴滴,从上山下乡的火热年代到新世纪的光怪陆离,作者娓娓道来,似闲庭信步。
热门推荐
  • 第一皇后

    第一皇后

    她是他今生唯一的皇后,他是她今生唯一的挚爱,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他们都为了彼此付出了所有,却在最后发现,原来一切都如镜花水月般虚妄。你已不是曾经的你,而我也不是曾经的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强不是我的错

    我强不是我的错

    (本书原名《坠入异界》,现已改名)到了异界的李平劫,一不小心变成凡间无敌了,又一不小心变成世界公敌了。“我强,就是我的错?”李平劫望着追兵说。“留你不得,这可是诸神的旨意!”追兵齐声喊道。PS:这绝对不是无敌文(为什么作品标签上写着无敌文?),只是最终反派设计得太强了,主角必须强一些,不然反派莫名死了到时候都说我烂尾我就不好办了。PS2:求收藏,求订阅,求打赏,更新不定,绝不太监,记住我说的话。
  • 还不跪见本妖虎

    还不跪见本妖虎

    这是一只普通的妖虎,没有系统,更没有穿越,只是偶然被一个被暗算快死的妖前辈开启了灵智,然后开始浪迹天涯。(写着玩的,只是想把心中那个有生活气息的修真写出来。)
  • 芳意揽星辰

    芳意揽星辰

    你的梦想是什么?谁又能将谁救赎?不相信姻缘的两个人,在观音山上因缘相遇。他们不知会有怎样的缘分……那日,叶策站在城门阙楼上,看着林染从石台阶上一步步往下走,突然想起那段话: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妻吃醋,江爷别皮了!

    娇妻吃醋,江爷别皮了!

    颜某人:“江贱人!你给我过来!”江某人:“啊。啊?咋啦?”颜某人:“你说呢?!我昨天刚买的草莓呢?!!!”江某人:“嗯……媳妇儿,我错了。别罚我嘛~大不了,我晚上再给你种几颗啊~”颜某人:“……”(/ω\)…………颜某和江某的虐狗日常+手撕绿茶biao1v1甜宠,绝对没有虐呀~
  • 高武都市

    高武都市

    人族被诸天镇压,武道断层,身负枷锁,重归祖界,狱卒监视,群狼环顾。我辈武者,当人人如魔,渴饮神血,饥食神肉。战之罪?只是还不够强!
  • 爱恨如歌(诗歌)

    爱恨如歌(诗歌)

    诗人用平易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等待自己的爱人的那种渴望与爱人即将到来时的兴奋心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因为爱人不是骑马或搭车来的,她“绕过天狼星的山峰”,为了驱走“紧随我左右的黑暗”,她是真爱自己的。对于即将来临的真爱,又有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有谁不雀跃欢喜,这种心情不同于见到初恋情人的心跳,这更是一种经过审视,经历考验的爱情感觉体验,是强烈的感情沉淀过来的一种深沉的情绪。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 闻君有毒

    闻君有毒

    嗯?我好像当上了穿越小说女主角?好吧我认了;嗯?我亲爹半卖半送让我嫁人了?看在那位很帅的面子上我认了;那谁来解释一下我面前这个间歇性逗比是谁?卧槽你你你啃我脸干嘛!不好吃啊喂!麻溜的给老娘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