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5700000007

第7章 说话篇(6)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因此,在遇到挫折和失误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同情、安慰以及如何克服当前困难的忠言和鼓励。父母应当尽力容忍孩子所犯的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埋三怨四!这时的孩子,最需要理解,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鼓励、支持和指导,而不是劈头盖脸的埋怨和推卸责任。

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的方法要高明,应该通过“感化——说服——感化”来达到教育孩子、沟通情感的目的,这期间,话语中所蕴含的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埋怨。比如,面对男孩的所犯的错误和失误,父亲可以先告诉孩子:“你做得不错!”“你已经很努力了!”这是最初的感化,因为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然后父亲再指出孩子失败的原因,给孩子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是教育的目的。最后,父亲不能忘了鼓励孩子:“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使孩子不断检讨自己犯错的原因,减少下次犯错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带孩子走出犯错之后的痛苦。孩子犯错了,他也会感到难过,如果这时候父母给孩子批评而不是安慰,孩子会更加痛苦。如果父母打骂孩子,那么后果会更糟糕,结果造成下次孩子犯错了,可能会隐瞒事实。心理学家塞奇斯说:“当孩子犯错了,你应该带着孩子从犯错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会犯这个过失,告诉孩子,你将会用怎样的办法去避免重犯。”

其次,当男孩经过感化,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要肯定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在犯错之后有勇气向你承认错误,那么你千万不要责骂孩子所犯下的错,而应该肯定孩子“承认错误”这一行为,否则,孩子会想:“我主动承认错误你还批评我,下次我再也不会把真相告诉你。”于是,孩子就学会了撒谎。所以,父亲一定要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然后指出错误带来的危害,让孩子在鼓励声中改正错误。

总之,男孩犯错之后,父母不应该埋怨他,也不要奚落他,要想想自己犯错误时的情形,轻松地安慰孩子,然后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走出来,给孩子提供一些改正错误的建议。不要忘记,青春期男孩正在向成人阶段进行蜕变,这时的孩子容易犯错,也经常犯错,如果父母经常埋怨孩子,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到他大脑中某些区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精神以及性格方面的许多问题。

批评的同时,最好加一点爱意的惩罚

青春期男孩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有些父母常常在事前提醒,事后埋怨、责骂,然后千方百计去补救,结果却使自己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而孩子却一点感觉都没有,甚至还嫌大人烦。结果下次再遇到这件事,该错的还是错,该忘的还是忘。因此,父母在批评男孩的同时,还应当加一点爱意的惩罚,让男孩明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惩罚孩子远远不是打几下屁股那么简单,惩罚也是一门艺术。惩罚是教育孩子的一种辅助手段,虽然不能过多地运用,但是适当地、讲究方法地运用,可以起到强化教育的作用。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借口,其实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父母在实施惩罚措施的时候,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惩罚要有明确的目的

家长都清楚惩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但很多时候,由于家长的不冷静,家长感觉孩子的错误妨害了家长的利益或者给家长丢了面子,而不是因为孩子的言行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家长伤心、生气,于是忘记惩罚孩子的目的,采用过激的方法,使孩子感到家长惩罚自己,不是因为自己错了,而是家长生气,有火要发泄。

2.惩罚要适度适当

既然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男孩,那就要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在尊重孩子的人格的情况下,给予孩子适度的惩罚,让他们认识到违反规范是错误的,从而深化他们对行为规范的认识。

小路是班干部,一直负责为特困生捐款的工作,然而一个学期下来,小路发现捐款的现金竟然少了两百多元。老师对她说:“算了,反正捐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个同学也已经读完小学了。”小路如释重负地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庆幸自己不用再承担无谓的责任了。

然而,小路的妈妈却不这样想,她先是严厉批评了小路这种逃避责任的工作态度,而后又要求小路把账目的漏洞补上,补不上的就由他自己赔偿。小路把漏记的账补上后,发现还有120多元因为实在记不起来,只好垫上了自己的钱。

小路的妈妈认为,孩子将来长大后,如果在工作中出现同样的差错,也是必须要承担责任的。而她这种类似惩罚的惩罚,只是提前让孩子接受教训,以免养成坏习惯。这样惩罚他一次,是为了避免将来更大的损失。另外,这样让孩子亲自体会到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带来的后果,父母的批评才显得更有说服力。

卢梭早在300年前就说过:“孩子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例如,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把家里的椅子弄坏了,那就让孩子站着吃饭,让他体验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例如,一个孩子任性,动不动就摔东西,因为妈妈没有满足他爱吃东西的愿望,把一个玩具摔了,那就告诉他,两个月之内不会给他买新的玩具。如果男孩不承认错误的话,那就一直到他承认错误为止,让孩子感到他确实需要这些东西,要爱惜这些东西,同时也认识到父母的惩罚是公正和合理的,是因自己的不良行为引起的。

惩罚男孩要适当,这包含如下几个意思:

1.不能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不妨碍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舍得让孩子吃些苦,例如罚站,反思自己的错误,限制孩子的某些自由和权利,例如不准玩游戏机,不许看电视,不许外出活动,再例如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去抄课文或者采用冷淡的方式,在某一段时间内不和他说话,使他感到孤单等。

2.抓住时机,进行正面教育

在惩罚孩子之后,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正面教育,让他真正认识到是自己的行为错了,让他甘心受罚。而不能让孩子有“你不是打我、骂我、罚我了吗,那也就抵消了我所犯的错误,我的心理也就平衡了”这种不正确的想法。

3.惩罚要及时

再者是惩罚要及时,孩子有了错误行为,给他惩罚,使他明白是由此事而受罚,比如与来家做客的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就需要及时让他闭门思考。而不能等到此事过后,孩子已经心平气和地干另一件事时,家长才想起前一件事对孩子惩罚,使孩子弄不清受罚的原因是与小朋友争吵,还是现在又犯了什么错误。

惩罚是一种教育方法,表扬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运用得当,无论是批评惩罚还是表扬奖励,都会对孩子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所以,让孩子明白自己做好了,好在什么地方,家长是否该表扬;自己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家长是否应该惩罚自己。这样,孩子就会坚持好的,正确的,并真正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

对男孩要先肯定,再批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人也不会十全十美,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男孩。父母要学会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在过错中学习正确的做法,才能更迅速地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小雄一直是个活泼上进的男孩,但最近他的心情一直不太好。因为一次吃过饭后,小雄看妈妈端走了盘子,剩下的碗筷还没有收拾,就想帮妈妈收碗。他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个碗一个碗地叠放在一起,然后捧着他们向厨房走去。结果还没到厨房,就听“啪”的一声,几个碗一齐摔在了地上,全碎了。

小雄的妈妈闻讯赶来,看到地上的残羹和碎片,又看了看一脸吃惊地小雄,厉声问道:“谁让你去端碗的?干得了的不干,干不了的瞎凑热闹,你真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

小雄本是好意要帮妈妈的忙,不料无意中却打碎了晚,又遭受妈妈的骂,小雄突然感觉自己很无能,也认为妈妈劈头盖脸地批评太过分,所以好一阵时间,活泼的小雄都开心不起来了。

每个成人,都会出现过失,身上也会存在很多缺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过失与缺点会更多,而孩子正是通过不断地修正过失,改正缺点,才能健康成长、走向成熟。所以,父母面对孩子的过失与缺点,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粗暴地批评一通,这样不仅不会使孩子的过失减少,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像上例中的妈妈那样,只知道责怪孩子,乱发一通脾气,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了,却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内心感受,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一番好意,没有想到对孩子性格形成的不良影响,也没有去找孩子失败的原因,更没有指引孩子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不会帮助孩子改正过失。

因此,孩子出现了过失与缺点,父母首先要具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孩子的所有过失与缺点,包容孩子所出现的一切不好的言语、行为、状况,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寻找过失的原因,缺点存在的理由前,先听一听孩子的解释、说明,对孩子好的出发点进行肯定、鼓励,对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采用合适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孩子不但能很快地减少过失,改正缺点,还能增长知识,学到父母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对他人的包容与理解。这些对孩子将来的成功,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包容孩子的过失与缺点,不是对孩子的娇宠,也不是对孩子的迁就,更不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包容表现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包容能更好地修正孩子的过失,改正孩子的缺点。包容更是一种好的品质,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塑造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学会包容孩子的过失与缺点,然后善于发现孩子在犯错过程中,值得肯定的行为。包容孩子的过失与缺点,体现了父母的修养,也会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被包容的孩子,会对父母心生感激,从而较快地改正错误。因此,父母要学会对孩子包容,但要把握其中的度。

毕竟,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是为了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做了错事的时候,他内心里会有一种惩罚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为了取得心理平衡的需求。因此,要想让孩子获取这种心理平衡,就需要做父母的引导。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大人的不一样,所以在批评孩子前,要向孩子说明原因,讲明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批评他,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接受并改正错误。而且,父母如果能在批评孩子前先肯定了孩子有值得父母赞扬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并将自己内心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衷,也让他明白孩子虽然犯错了,但他在父母眼中却并非一无是处。

无论男孩的过失与缺点有多少,如果父母只是抓住不放,一味对孩子进行责备、批评,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批评男孩是有必要的,而批评的前提则是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只有如此,才能让男孩听进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巧妙运用“三明治效应”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回味无穷。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促使男孩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那些热情向上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要忘记先赞美,然后再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明治式批评,即厚厚的两层表扬,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通常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青春期男孩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还不会对父母的批评产生反感。

三明治式的批评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效应,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去防卫心理作用

在批评之前,先说些亲切关怀赞美之类的话,就可以制造友好的沟通氛围,并可以让对方平静下来安下心来进行交往对话。如果一开始就是直接的批评,语气又十分严厉,那么,对方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射状的防御反应以保护自我。一旦产生了这种防卫心态,那就很难再听得进批评意见了,哪怕批评是很对的,也都将徒劳。可见,三明治的第一层就起到了去防卫心态的作用,使受批评者乐于接近批评者。

2.去后顾之忧作用

许多破坏性的批评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批评,批评结束时还让人心有余悸,让人搞不清楚是在受批评还是受罚,因此,总会有后顾之忧。而三明治法的最后一层就起到了去后顾之忧的作用。它常常给予挨批评者的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帮助,使受批评者振作精神,重新再来,不再陷于泥潭之中。

3.给受批评者以面子

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在于改善行为。因此,如何批评就特别讲究。三明治式的批评,既指出了问题,同时也易于让人接受,而且不留下后遗症。这主要要归功于这种批评不伤人的感情、不损坏人的自尊心,能激发人向善的良心,能使人的积极性始终维持在良好的行为上。

小刚是一名初中生,但是爷爷奶奶对他的宠爱,使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稍微有点身体上的不适就请假不去上学,显得特别娇贵,这一点还表现在课间操和体育课上,只要身体有稍微不适或自己觉得不想去,他就不去了;有时候还不交作业。总之,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很差。

老师一开始对他进行百般劝导,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小刚只好好表现了几天,就又变回老样子了。老师见软的不行,就对他进行严加批评,结果效果更差。最后,老师只得与小刚的家长做了沟通。

小刚的爸爸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知道小刚从小就喜欢听表扬,一表扬,他就会做得好些。于是,一天,小刚爸爸把小刚叫过去,既没有问他课间操的事,也没有因为请假而训斥他,而是问他在学校吃饭是否习惯,并叮嘱他少吃零食,多吃米饭和蔬菜,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好处,才会长大个。

此时,小刚愉快地点点头,刚才进来时的忐忑不安已经悄然退去了。这时,爸爸伸手把他弯下去的背扶了起来,因为小刚个头比较高,平时又不注意坐姿,使他的背有些弯曲,小刚爸爸骄傲地看着儿子说:“我们小刚长得多精神啊!”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精典教育-爱弥儿

    精典教育-爱弥儿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热门推荐
  • 旷世奇神

    旷世奇神

    一代传奇,在未知中重生。传奇在世之时,天,无法管制,地,无法约束。六道之内,无人能敌,六道之外,无法无天。就这样的一代传奇在天地不知的情况下意外消亡。如今,在天武大陆一个修炼世界连级别都排不上的大陆上。一代传奇惊尘现世!
  • 十二宫传

    十二宫传

    十二是天物轮回之数,十二也是星宫稳定之数。在地球的周围隐藏着十二个星球,它们的统称叫十二宫。其中掌管白色水晶资源的星球——盘古界面对即将到来的毁灭性的资源之战,界王裂炎不得不依照神的旨意去寻找优秀的十二水晶战士去探寻十二宫的秘密。为此,地球上的小女孩儿墨瑶糊里糊涂的成为了盘古界的王妃,她是否愿意接受这神圣的使命?又是否能成为优秀的十二水晶战士?十二宫会告诉你。
  • 网游之我的世界

    网游之我的世界

    嗯?新手村村长是隔壁老王?杂货店老板是小区小卖部阿姨?这里的NPC都是全职来上班的!?看你不顺眼任务说不给就不给了!?打怪不给爆装备?技能释放靠动作?难道不是喊一下就可以放大招的吗?我知道《世界OL》很真实,广告里说了嘛,但你也太真实了吧!
  • 会飞的绿猫

    会飞的绿猫

    传说,这里居住着神灵,它以人们的信仰为食,守护着这片森林,同时也守护着这片爱的深沉的土地。
  • 哭泣的村庄

    哭泣的村庄

    一个人的心脏有多少血?怎样才能温暖罪恶的灵魂?
  • 佛系女配逆袭成精

    佛系女配逆袭成精

    为了救爷爷,葫芦娃、不,杜涟笙跟莫名生物小鲤签了契约,获得了个反转人生的机会。然后...她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穿越生活。杜涟笙:为什么每一世我都要跟个傻逼扯上关系?明明有钱有颜有势,能够吸引更棒的异性!小鲤:咦,剧情发展不对?更棒的异性:呵,你们以为,我会告诉你们发生了什么让你们再虐我?(快穿,这就是一个原本要被虐,却洞察先机反追妻的火葬场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龙灭神

    九龙灭神

    一把破剑斩万仙,九龙布阵排万难。黑珠造化生万物,刀剑合并定苍天。万物生存皆有序,遵循天道归自然。大道已证得,天庭立封神。三清定乾坤,众圣听我令。小铁匠误闯修仙门派,从此便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为朋友他两肋偛刀,为兄弟他舍命相博,为爱人他勇往直前。为了夺回家传宝刀,他曾多次从死亡边缘逃生。最终夺回宝刀,凭借这把宝刀横扫世间一切。使多少牛鬼蛇神闻风丧胆。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他敢三次闯地府,大闹天宫,斗三清,败佛门。一次又一次地演义精彩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奇迹。他的传奇从这里开始,也需要你的见证。
  • 妖刀逆鳞篇

    妖刀逆鳞篇

    庞大的世界观,总会发生一些被编写成诗歌为世人传唱的传奇故事。目光清澈的美少年克拉和他的大海盗朋友,为了某些事情在极地对抗着地狱的看门者……“已死之人的财宝就是被我们盯上的猎物!”他们是这么说的。俊朗的少年和鲁莽的汉子,两个好基友能在极地书写怎样的传奇呢?“唔~这不就是逆鳞么!”“嗯,以后就叫你大逆鳞了,真是个好孩子啊!”……
  • 战神灵武帝

    战神灵武帝

    沐凌风本是一位大二的学生,和一群伙伴穿越到另一个玄幻位面,各个身怀绝世体质!他们一步一步的探寻这个神秘的大陆,找寻回家的路。成为这个位面最顶尖的人物!!最后是留着这个充满残酷又热血的位面还是回到属于自己原本的世界呢?最后他们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