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9200000059

第59章 文学史篇(3)

盖起首及收尾的两句实是两读;须两读相合,才能完成一个意思——才能算一个整句子。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起以: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结以: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这都是两读合说一意;拆开便不成语。至于其中的两联: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便是平行并列,各自成句了。七言中如杜牧的《街西长句》: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游骑偶同人斗酒,名园相倚杏交花,银鞍袅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树日初斜!”

又如陆游的《初秋骤凉》:

“我比严光胜一筹,不教俗眼识羊裘——沧波万顷江湖晚,渔唱一声天地秋。饮酒何尝能作病?登楼是处可消忧。名山海内知何恨!准拟从今更烂游。”

都是好例。右列各例为律体的正格。然亦有变格;种类甚多,有一二为对者,如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又如李商隐的《牡丹》则起句入韵又与二为对者:

“锦帷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有七八为对者,即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又有通首皆对者,如苏轼的《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桔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又有三四不对者,五律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又如杜甫的《月夜》,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都属此体。七律如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然第五六则未有不对者。惟白居易有通首不对,但平仄甚调者自编在律诗中。如《重题西宁寺牡丹忆元九》云:

“往年曾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今年况作临江别,惆怅花前又独来。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

然白之外,绝少人作。不当列为律作。

总观上述的句的组织及章的组织,其共同的根本原则为均齐。作者尽可变化翻新,以破单调之弊,然总必须在均齐的范围之内。如此则于“均齐中之变异”一律始相吻合。夫既择作律体,则已承认将作均齐之艺术,犹言自甘承受均齐律之镣锁;乃复擅用散句,置诗律于不顾,是则自相矛盾也。若诚嫌律体之缚束,则迳作古体句耳。况抒情之作,不容不用律体,自大有道理在也!(律诗的美质,参阅《辨质》章)

§§§第四章音节

音节包括三部分:一为平仄,一为逗,一为韵。

§§§第一节逗

分逗之法本无甚可研究者,是以前人从未道及。惟其功用甚大,离之几不能成诗,余故特细论之。

魏来(Arthur Walay),一个中诗的译家,说中诗的平仄等于英诗的浮切(Stress)——平为浮音(Unaccented Syllable),仄为切音(Accented Syllable)。但在英诗里,一个浮音同一个切音即可构成一个音尺,而在中诗里,音尺实是逗,不当与平仄相混。例如:

春水 船如 天上坐

其天然的音尺为“春水”一尺,“船如”一尺,“天上坐”又一尺。其切音在“春”“船”“天”“坐”四字上。但其平仄的位置则迥异:

春水船如天上坐

此则当读如“平仄平平平仄仄”,与上之“浮切浮切浮切浮”,显难印合。观此已可知平仄之非音尺也。且音尺必有一律之长度,而每句之音节又须有一律之数目;今于平仄中,绝无规律可寻。若按英诗lambic trimeter以定平仄,则平仄又乱:

∨﹣∨﹣∨﹣∨=浮切

●○●○●○●=平仄

然则平仄既不能合于浮切之音响,又无整齐之节奏,其非浮切之类,无疑矣。

大概音尺(即浮切)在中诗当为逗。“春水”“船如”“天上坐”实为三逗。合逗而成句,犹合“尺”(meter)而成行(line)也。逗中有一字当重读,是谓“拍”。“春”“船”“天”“坐”着拍之字也。至于平仄,乃中诗独有之物;因四声亦惟中国文字所独具,平仄出于四声者也。平仄出于声,而浮切属于音。声与音判若昼夜。是以魏来之说,牵强甚矣。

中国诗不论古近体,五言则前两字一逗,末三字一逗;七言则前四字每两字一逗,末三字一逗。五言的拍在第一、三、五字;七言在第一、三、五、七字。凡此皆为定格,初无可变通者。韩愈独于七古句中,颠倒逗之次序,以末之三字逗置句首,以首之两二字逗置句末,实为创法;然终不可读。如《送区宏》之:

“落以斧,引以微。”

“子去矣,时若发机。”

又如《陆浑山火》之:

“溺厥邑,囚之昆仑。”

真不堪入耳矣。古诗尚不能如此,况律诗乎?盖节奏实诗与文之所以异,故其关系于诗,至重且大;苟一紊乱,便失诗之所以为诗(参阅《诗底音节的研究》。)

§§§第二节平仄

然则如此固定之节奏,不嫌单调乎?曰:然。但非无救济之法。救济之法唯何?平仄是也。前既证明平仄与节奏,不能印合,且实似乱之者。诚然,乱之,正所以杀其单调之感动耳。盖如斯而后始符于“均齐中之变异”之律矣。平仄之功用犹不止此。最完全的平仄——律诗的平仄,是一个最自然的东西。从来不知诗的人,你对他讲了:“平平仄仄仄平平,”差不多他自己会替你续下去:“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若讲了头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若不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听起来便很不顺耳。因为讲了头句,依着自然的趋势,你当然企望第二句,果然得不着第二句,或得着了又错了一二字,你的企望大失,便起了一种“不快感。”人的官能有一种“感觉之流”。“感觉之流”被阻滞,就是神经在没预备时忽受一个袭击,以致神经的平均冲坏,而起不快之感。大概平仄中定有一个天然律,与人的听觉适合,所以厌应人的感觉的企望而生愉快。但这是一个什么律,他是怎样合于听觉的,尚待研究。

平仄不独见于句间,尚有节(两句为一节)的平仄及章的平仄。字与字相协则句有平仄,句与句相协则节有平仄,节与节相协则章有平仄。句合而节离,节协而章乖,皆足以乱音节。

句的平仄易明也。若上句合而下句离,如庚信《咏画屏风诗》:

“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

则节无平仄。以句而论,“云低马上人”平仄协矣。然上句既为“仄平平仄仄”,接以“平仄仄平平”,斯为不翻。必欲保下句之“平平仄仄平”,则须易上句为“仄仄平平仄”。又若全章四节时离时合,则章之平仄乱矣。如江总的《并州羊肠坂》:

“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

“关山……”一节,以节而论,非不协律。惟置于此处,则当易“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为“平庆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的平仄,据王渔洋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的《律诗定体》,分为四种:(一)仄起不入韵,(二)仄起入韵,(三)平起不入韵,(四)平起入韵。原书辨之甚详,兹不赘述。渔洋尝说:“律句只要辨一三五,俗云一三五不论,怪诞之极;决其终身必无通理。”研究声律者,此当注意。

七律有所谓抝体者别为一体。如:

“郑县亭子涧之滨。”

“独立缥缈之飞楼。”

之类是也。杜甫最多此类,专用古体,不谐平仄。中唐以后,则李商隐、赵嘏赵嘏(806—853),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唐代诗人,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辈创为一种,以第三第五字平仄互易。如: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改。至元好问又创一种,在第六字。

如:

“来时珥笔夸健讼,去日攀车余泪痕。”

“太行秀发眉宇见,老阮亡来樽俎闲。”

之类,集中不可枚举。然后人习用者少。抝体偶尔用之,亦见新颖,但不可滥耳。

§§§第三节韵

律诗韵法简单。第二、四、六、八句必着韵脚。有起句入韵者,亦有起句不入韵者。故每章多则五韵,少则四韵。

通韵之法,独非古诗所有,律诗亦然,盖自唐已如是矣。所通之韵以东、冬、鱼、虞为尤多。如苏颋《出塞》五律乃微韵,次联用“麾”则支韵也。杜甫《崔氏玉山草堂》七律乃真韵,三联用“芹”字,则文韵也。刘长卿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登思禅寺》五律乃东韵,三联用“松”字,则冬韵也,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江乡故人集客舍》五律乃冬韵,三联用“虫”字,则东韵也。闾邱《晓夜渡淮》五律乃覃韵,次联用“帆”字,则咸韵也。魏兼恕《送张兵曹》五律乃东韵,首联用“农”字,则冬韵也。耿《紫芝观》五律乃冬韵,首联用“风”字,则东韵也。释澹交《望樊川》五律乃冬韵,首联用“中”字,则东韵也。至如李贺《追赋画江潭苑》五律杂用“红”“龙”“空”“钟”四字,此则开后人辘轳进退之格,诗中另为一种矣。其东韵之有“宗”字,鱼韵之有“胥”字,必是唐人原是如此,非属通韵。如耿《诣顺公问道》五律之末联,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长律之第八联,杨巨源《圣寿无疆词》长律其八之末联,司空曙《和常舍人集贤殿》长律之第三联,俱用东韵而有“宗”字。(李白《鹦鹉洲》一章乃庚韵而押“青”字。此诗《唐文粹》编入七古,后人编入七律。其体亦可古可今,要皆出韵也。)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句原不在四韵之数。是谓之“孤雁入群”。然不可通者,亦不用也。

凡前所举者皆通韵之泛用者。郑谷与僧齐已等始共定律诗通韵之定格三种: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此则所谓“变异中之均齐”也。葫芦格者先二后四;辘轳格者双出双入;进退格者一进一退也。黄庭坚《谢送宣城笔》云:

“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各家将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贾市中无。漫没墨客摹科斗,胜与朱门饱蠹鱼。愧我初无草《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

此诗前二联押七虞,后二韵押六鱼;所谓双出双入者,辘轳韵也。苏轼《题南康寺重湖轩》曰:

“八月渡重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千万里,投老将归无?”

此诗以鱼虞二韵相同而押,所谓一进一退也。《清波杂志》谓东坡自跋律诗可用两韵而引李诚之《送唐子方》两押“山”、“难”字为证。不知诚之所用者进退格耳。《湘素杂记》谓郑谷进退格两韵押某韵,两韵又押某韵,如先押十四寒两韵,再押十五删两韵也。然此体是双出双入,而非一进一退。又元人律诗多用进退格者。如元好问《望王李归程》乃“虞”韵中联用“徐”字;《寄杨飞卿》乃“冬”韵,中联用“虫”字;《华不注山》乃“删”韵,末联用“塞”字;虞集《还乡》乃“支”韵,末联用“如”字;萨都刺五言如《寄石氏瞻之》用“庚”“青”,七言如《酌桂芳庭》之用“青”“蒸”,五言《寄王御史》乃“真”韵,而首联用“垠”,七言《病中夜坐》乃“文”韵,而末联用“喧”;又如杨廉夫《益府白兔》用“寒”“删”,《出都》其二用“支”“微”,《乔夫人鼓琴》用“庚”“青”,皆进退格也。辘轳、进退诸格终须就可通之韵通之,否亦不可滥用。通韵昔本无规则,自此诸格成,而诗律乃愈析愈细,愈变愈奇。诗家之欲艺术化律诗之体,盖无孔不入矣。

§§§第五章作用

戏曲诗(Dramatic)中国无之。叙事诗(Epic)仅有且无如西人之工者。抒情诗(Lyric)则我与西人,伯仲之间焉。如叙焦仲卿夫妇之事,盖非古诗莫处。故古诗叙事之体也。至于抒情,斯唯律诗。厥理有四。请述之。

§§§第一节短练的作用

抒情之作,宜短练也。比事兴物,侧托旁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斯为上品。盖热烈之情感,不能持久,久刚未有不变冷者。形之文词其理亦然。《三百篇》风雅之什多不过章十四句,少则八句;八句者什六七焉。古诗谣中恬淡如《击壤歌》,庄雅如《卿云歌》《玉牒辞》,悲楚如杞梁殖妻《琴歌》《易水歌》《箜篌引》(“公无渡河”),《悲歌》(“悲歌可以当泣”);旷达如《大人先生歌》;写情如《北方有佳人》;写景如;《敕勒歌》,皆不过落落数语耳,然终为千古绝调。孔颖达孔颖达(574—648),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曰:“真言写志,不必殷情。”夫岂惟不必?是殷情不得,殷情徒损其言之价值耳。盖情则如是之多,铺延之以增其长度则密度减,缩之以损其长度则密度增。抒情之诗旨在言情,非为眩耀边幅,故宁略其词以浓其情。律诗之体制章才八句,七言不过五十六字,五言仅四十字耳。古诗嫌其长。绝句病其短;惟此适中,抒情之妙具也。

§§§第二节紧凑的作用

抒情之作,宜紧凑也。既能短练,自易紧凑。王渔洋说,诗要洗刷得尽,拖泥带水,便令人厌观。边幅有限,则不容不字字精华,榛芜尽芟。繁词则易肤泛,肤泛则气势平缓,平缓之作,徒引人入睡,焉足以言感人哉?艺术之所以异于非艺术,只在其能以最经济的方便,表现最多量的情感,此之谓也。何以知律诗之体裁之具有紧凑之质哉?此当取排偶句——律诗之特点——考察之。凡排偶之句总宜屏弃虚字,而以名、动、形容、状等词构之。盖虚字无意义,何以属对?实字则易于骈物比事矣。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万顷烟波鸥世界,九秋风露鹤精神。”

“乱山孤店雁声晚,一马二童溪路秋。”

这些都是最能代表律诗的句法;在律诗中要占十之八九。其余像下例的这类句法,究竟少见:

“求之流得岂易得?行矣关山方独吟!”

“君特未知其趣耳,我今时复一中之。”

“大冠长剑已焉哉,短褐秃巾归去来!”

“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

“温纯如此岂复见?报施言之尤可疑。”

“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宋人一味想翻新出奇,别开蹊径,所以创出这种非驴非马的句格。说他是诗,他“之乎也者”地凑合一堆,尝来了无诗味;说他是文,他又对仗声响,俨然不差。还有人想用虚字想迫了,便将带虚字的人名嵌进句子里;这样把虚字当了实字,便容易驾驭得多了。例如:

“前身自是卢行者,后学妄呼韩退之。”

“牧之宏放见文字,白也风流余酒樽。”

两联便是。然就此也可见律句里运用虚字是极不自然的。律诗里一个字要当几个字用,所以只字半词都是珍贵的,那可容人“之乎也者”地浪费边帧呢?律句里如上举“金蟾……”一联本云:“金蟾啮锁虽固而烧香犹得入其内,井水虽深而玉虎亦能牵丝而汲回之。”是本有虚字甚多,不过作者欲其辞密而意深,乃故将虚字删掉。不然不值钱的虚字谁还不会用呢?如今有人反故避实字。强凑虚字以成句;在他们以为勾心斗角,自喜新奇,我却说是嗜痂转丸,“拂人之性”。

同类推荐
  •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 彼岸

    彼岸

    《彼岸》作者张斌,曾经和我们一起走进无数重大赛事的台前幕后,他导引我们从绿茵场看到人生四季,花落花开,从运动员看到国家意志与民族心性。本书是他的首部文字作品,一本新鲜而深入的人生观察笔记,丰富的闻见阅历,深远的人文精神视野,才华横溢的文字表达,让我们看到更广阔更本真的生命世界,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智性大气的主持人的独特魅力。
  • 爱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亲情、爱与责任的故事。作者突遇丧父之痛,独自一人前往父亲曾经工作过的新疆,在旅途中抒写亲情、感悟人生,广泛涉及哲学、伦理、日常生活、人文精神等诸多话题,深刻地反,省了一代人的精神状态。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小学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统编版)》是一本中国古代寓言作品集,收录了《熟能生巧》《邯郸学步》《猴子捞月》等六十余篇寓言故事,每篇故事后附有“寓意点拨”。所选寓言故事简单而含义丰富,语言深入浅出,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到小寓言中蕴藏的哲理,从中汲取到许多智慧,懂得更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热门推荐
  • 奈何星星照着影

    奈何星星照着影

    经历了过去的背叛,以为原谅了过去的自己沐若静遇上了多才专情的左影,刚以为幸福的开始却又被旧情人而告一段落,沐若静该如何抉择自己的幸福?
  • Character

    Charac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名宝卷

    花名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知了

    那年知了

    这知了叫的人心痒。白稚高中这三年过得并不舒坦,得亏池译天天整她。大大小小的事让两人模糊不清了,只记得,那年夏天的知了就这么叫着,叫的两人心里小鹿乱撞。白稚想那个人是她心里永远的少年呀。
  • 权倾弃妇

    权倾弃妇

    在现代刚被未婚夫背叛抛弃了,连劫难后的穿越,还是一名弃妇,而且还是顶着贵妃头衔的弃妇,什么?不对?又成王爷的弃妇了?总之就是难逃弃妇的命运,汗,唉,为什么真心的付出,换来的总是利用、欺骗、背叛,那就让我从今绝情绝爱,做个爱情的旁观者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新界之王

    新界之王

    请注意,这不是英雄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的人生,人生之中遭遇什么都是合理的。而社会中复杂的人性即将展现出来,主人公并不是以一敌百的大英雄,也不是心系苍生的大善人,他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换句话说,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灵长类动物。看他的人生历程,你会明白很多事情!强者不是掌握万千人性命的那个人,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生活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后宫略

    影后宫略

    深宫魅影,步步惊心!为救不顾一切保护自己的人,她被迫卖命给隔壁王府的无良王爷,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万般无奈,她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后宫争宠大军,环顾,那些裙裾飞扬间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她深呼吸,拍拍胸口,道一声怕什么,继续接着演。不过,王爷,您可别后悔,别忘了究竟是谁让我去勾搭皇帝哥哥?谄媚心机帝、智斗皇太后、巧对白莲花和绿茶婊,顺便用美食诱惑有着被忽悠体质的小王爷,宫闱争斗之下,小日子过得愈发滋润。从地位低微、处处受欺的小宫女,到史上最牛的第一女官,再到乱政倾国的狐媚妖妃。这一次,她一定要拿下百花奖的所有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路人甲最佳友情出演……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情窦初开时遇到你

    情窦初开时遇到你

    情窦初开时在最美的季节里遇到最美的你从相识相知相遇相爱到……就像一年四季。
  • 遗洋

    遗洋

    就是生活中一些有感而发的东西,由几个小故事串接而成,更完一个故事的话,下一个随缘,更新时间不定。另外备注:更一次会一次将整个小故事更完,不会遗留到下一次;每一个小故事字数不定,内容不定,质量一般写之后会改两次,手稿一次,打字时一次,但作者太糊,不会鉴定质量好坏;改的话,手稿是大面积地去改,打字的时候是微调。大约就是这些,其他的想到了再补上,就这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