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52400000071

第71章 齐贤斋

顺庆城里人称“第一笔”的书法家刘旭烈午休起来,一边品茶,一边将案头的六尺玉版宣纸用镇纸石压住,然后提起大抓笔在砚池中滚了两滚,问侍儿道:“那个给了二百两银子的主家,要写的是哪三个字?”

侍儿取来便笺道:“在这上面写着呢。”

刘旭烈展开便笺,三行字倏然映入眼底:

恭请尊师为寒舍书匾额齐贤斋三字

顺赠润资白银二百两祈请笑纳

齐贤斋主人顿首

便笺上的三行字不大,刘旭烈却吃惊不小,以至于提在手中的抓笔蓦地滑落,墨汁溅到宣纸上,他都不知道。他着实被这三行字镇住了!他刘旭烈自幼学书,穿砚数十方,秃笔数百支,虽未及而立之年,却已在方圆千百里享有盛誉;顺庆、合川诸州府,至少有一半的商号、馆斋是写有“刘旭烈题”的牌匾。但是此时面对这三行字,他心在狂跳,手在战栗。他明白:即使自己再苦练十载,也未必能写出这么好的字来。这三行字,行笔迅疾,不饰雕琢,豪放遒劲,疏密有致;似是信手挥成,却能出神入化。笔势、体势、气韵、章法都是他望尘莫及的。

这位齐贤斋主人,字写得这么好,为何不为世人所知?为何还要找我写馆斋名?在这位书艺一流的大师面前,我刘旭烈还有什么资格提笔?

他当即将便笺挂在壁上,从各种角度仔细观赏,反复玩味;近看了又远看,远看了又近看;入夜,又秉烛再看……

翌日晨,他小心翼翼地将便笺取下,藏诸袖内,唯恐不翼而飞。

盥洗时,侍儿见宣纸上还未写字,便提醒道:“来取这字的佣人,正候在门外呢。”

“来得正好。你速去备车,我要随这来取字的佣人赶去见那齐贤斋主人。”

马车走了大半天才到主人家门口。原来这齐贤斋远在城郊搽耳山北麓。

齐贤斋的女主人听了佣人回报,得知城里的刘先生以“班门不敢动斧”为由未曾书写“齐贤斋”三字,而且已专程登门将白银如数退回的消息,便立即吩咐家人赶紧准备迎风酒宴,接着亲自到门口将刘先生迎进上堂。

宾主刚刚落座,老夫人就急不可待地唤女儿雯姑出来拜见刘先生。

雯姑跪拜施礼时,老夫人道:“恳请刘先生收下我女为徒,教她研习书艺。”

刘旭烈惊诧莫名道:“使不得呀老夫人,此举在下委实不敢当呢。我今日登门造访,原来是为了拜见书写这便笺的主人的。当徒弟的应当是我呀。在贵府我怎敢强为人师呢。——姑娘请起!”

“刘先生请勿推让。至于为何要拜你为师,个中情由,容我慢慢道来。”

原来写这便笺的是雯姑之父、当今名书法家、原翰林院编修戴名世。雯姑自幼聪颖好学,三岁执笔,从父习字,长进神速。康熙五十五年,雯姑七岁时,戴公因《南山集》案陷入冤狱。戴公自知已不久于世,恐雯姑书艺半途而废,遂于探监时写下便笺,要妻子用巨额润资为雯姑寻觅一高手为师。迄今,戴家妻女易地九次,已付出润资白银千余两,得到的只是九张斗方大字:齐贤斋。为何这九位书家竟无一人可为雯姑之师?那是因为戴公在遗言中曾说:“倘有因睹吾书之笺而不敢妄写齐贤斋者,乃雯儿之师也。”

刘旭烈听罢此言道:“戴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在下十分钦佩。今先请尊夫人让我在灵位前叩拜戴公为师吧。”接着离座亲自将雯姑扶起道:“为不负戴公重托,看来在下还非收你为徒不可了。”

戴府上下因此皆大欢喜。

刘旭烈在戴府书房上第一堂课时,问雯姑道:“令尊当年如何执教?”

雯姑递过一本经戴名世逐句诠注过的卫夫人的《笔阵图》道:“家父生前对当今上行下效的趋时媚俗的官阁体十分厌恶,要我以此书旨意研习书艺。”

刘旭烈指着方案上一大捆写过的宣纸,问道:“这是你习字写下的?”

雯姑答:“正是。《南山集》案发时抄家,不曾留下家父的片纸寸墨。我无师指教,就只好以家父写下的这张便笺为贴,练习至今。写得不好,请老师批改、匡正。”

虽然这都是写着同样三行字的便笺,但刘旭 烈还是一张一张仔细翻看,过目千余张而兴致不减丝毫。在他眼里,这些字一张比一张写得好,每张上的字迹都酷似藏在他袖筒中的那一张——到底哪一张是戴公的手迹呢?这个疑问不是在得到解答之后就能够完结的。因此,顺庆城里的“第一笔”失踪了。

十五年后,刘旭烈才偕夫人戴雯回到顺庆城里定居。其时,这夫妇俩的书艺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分不清谁的本领高、谁的本领低,更说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徒弟。人们只好合称他夫妇俩为“雌雄双笔”。

古人云:知耻近乎勇。刘氏夫妇回城的头一件事就是将刘氏年轻时写过的匾额碑文都一一重写,并自己出资以新换旧,且一律不再落款题名。

因此,在顺庆、合川等地再也找不到一个刘氏夫妇的字迹。

亦因此,当地的人见了凡是写得好而又无款无名的匾额、碑文都说是“雌雄双笔”写下的。

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见贤思齐,学无止境。已是著名书法家的刘旭烈见向他求字的便条上的字比自己的字写得好,就登门拜师求教、甘当学生,使他终于成了顺庆城里名副其实的“第一笔”。他的非常之举颇令人深省。(亦雷)

同类推荐
  • 中庸(君子之道)

    中庸(君子之道)

    作者从一位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注析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庸》。本书按章句解读的形式,逐步解析了《中庸》。让“中庸之道”这门处世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变迁,而再次焕发光彩,成为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醒客的世界

    醒客的世界

    本书是周国平从未结集过的散文新作,内容上不仅延续了作者一直以来对人精神性存在的关怀,而且更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清醒审视。书题的“醒客”是英文thinker的音译,意为清醒的思考者。周国平在时代思考者的立场上,用明晰流畅的语言,漫谈哲学与生活、智慧与信仰、成长与教育、时代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话题。这些话题中既有存在的根本问题,如幸福与智慧,又有日常的生活问题,如教育公平与公共福利等,话题广泛,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 时间的剪刀

    时间的剪刀

    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有人拿起笔来追逐文学,就已经值得欣慰了。如果还有人成为文学的'殉道者',那更值得敬佩。《时间的剪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收录了记忆的永恒;地下图书馆最后一个见证人的自述;神经病;探病;十年;广陵散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新世纪之休闲娱乐系统

    新世纪之休闲娱乐系统

    重新开始的他只想和家里人一起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生,偶尔靠着系统赚点外快,写写小说、打打游戏或者交个女朋友,然而这一切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 爱,需要说出来

    爱,需要说出来

    命运是不公平的,它狠心地夺走了她的母亲,还夺走了她的声音。但命运又是公平的,十五年后,它还给了她甜美的声音,还让她遇到了他。或许又是命运的作弄吧,尽管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跟他诉说,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难以说出来,她会选择却步吗?
  • 在下武器大师

    在下武器大师

    宗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看个小说居然穿越了,来到了异世界的身上带的金手指居然还坏了,嗯,这可如何是好?
  • 狂情至圣

    狂情至圣

    年少的他因为一根棍子一只狗一条蛇而改变了他的一生,在兽潮发生时掉下悬崖的他遇见了她……………
  • 穿越而来只为遇见你

    穿越而来只为遇见你

    牛子晴,长了一张男女通吃的脸,喜欢古韵的东西,向往真爱,爱看穿越小说,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穿越来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慕羽轩,兰慕王朝唯一外姓王爷,冷淡,不近女色。当他遇到她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 大唐二小姐武则天封天路

    大唐二小姐武则天封天路

    她,一个婢女,走向人生巅峰,寰宇世界,踏遍云端,登峰造极,肩负起大唐帝国的使命,征服日本,巡游西欧世界,大唐帝国的最强宫廷外交政策……当年扬名已立她,她已成仙……
  • 傲世四方

    傲世四方

    其实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在那天孤峰中,不问世事,做一个闲云野鹤,逍遥又自在。
  • 有女喜贝(天地传说系列)

    有女喜贝(天地传说系列)

    百年前,他孤傲狂绝,启发天地神魔大战,一夕六界乱,生灵涂炭。结局是他退魔尊之位,与天界修订不侵盟约,自我放逐人界。百年后,他沉淀心绪,游走世间冷眼旁观,心底隐有盼,神旨灵验。娶了三房,死了三房,世人道他唇薄情更薄,那又如何?他娶妻不断,但求一个孩子,一个女儿而已。朗朗乾坤悠悠青天,犹记当日天界言师的预言——百年之后,她当与你有父女之缘。父女之缘吗?若天界预言当真,他与她,真以血脉相依的至亲骨肉再次重逢……
  • 我的神魔手指

    我的神魔手指

    拇指为神,竖起拇指,气运加持,无往不利。中指为魔,竖起中指,从敌人身上抽取属性、物品。天赋、修为、基因、气血、精神力、意志、悟性、资质、功法、武技……不够?血脉、神通、神性、法则、奥义。还不够?待我把神魔手指升升级先。或者,我打个响指试试?
  • 云心霖雨

    云心霖雨

    风霜雪雨的散文,凄美浪漫的诗词歌赋。与爱有关的文字,与心有关的情话。---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