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6400000077

第77章 朱佩弦先生

本志的一位老朋友,也是读者们熟悉的一位老朋友,朱佩弦(自清)先生,于八月十二日去世了。认识他的人都很感伤,不认识他可是读过他的文字,或者仅仅读过他那篇《背影》的人也必然感到惋惜。现在我们来谈谈朱先生。

他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他的病拖了十五年左右。工作繁忙,处事又认真,经济不宽裕,又遇到八年的抗战,不能好好治疗,休养。早经医生诊断,他的病是十二指肠溃疡,应当开割。但是也有医生说可以不开割,他就只服些药品了事。本年八月六日病又大发作,痛不可当,才往北大医院开割。大概是身体太亏了,几次消息传来,都说还在危险期中。延了六天,就去世了。他今年五十一岁。

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揭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借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胡,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它,好只好在它那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的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有另外的什么大本。

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其实这样想的人未免“故步自封”。不明白,不懂得,心里可真愿意明白,懂得,请教人家又有什么难为情的?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当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分内的事。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体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但是,同样在大学里当教授的,以及在中学里当教师时,以及非教师的知识分子,很有说新体诗“算什么东西”的,简直认为胡闹。若不是朱先生的识力太幼稚短浅,就该是那些人太不理会时代的脉搏了。

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分别时深切地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与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这也很寻常,所谓教育原不限于教几本书讲几篇文章。不知道什么缘故,我国的教育偏偏有些别扭,教师跟学生俨然像压迫者跟被压迫者,这才见得亲近学生的教师有点儿稀罕,说他好的认为难能可贵,说他坏的就不免说也许别有用心了。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据报纸所载的北平电讯说,他入殓的当儿,在场的学生都哭了。哭当然由于哀伤,而在送死的时候这么哀伤,不是由于平日的敬爱已深吗?

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地翻检有关的资料。文稿发了出去,发见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儿做作,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到了写《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的时候就不然了,全写口语,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虽然有时候还带一些文言成分,但是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这是现代人说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当世作者的文字,多数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面貌像说话,可是决没有一个人真会说那样的话。还有些文字全从文言而来,把“之乎者也”换成“的了吗呢”,格调跟腔拍却是文言。照我们想,现代语跟文言是两回事,不写口语便罢,要写口语就得写真正的口语。自然,口语还得问什么人的口语,各种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口语也就两样。朱先生写的只是知识分子的口语,念给劳苦大众听未必了然。但是,像朱先生那样切于求知,乐意亲近他人,对于语言又有高度的敏感,他如果生活在劳苦大众中间,我们料想他必然也能写劳苦大众的口语。话不要说远了。近年来他的文字越见得周密妥贴,可又极其平淡质朴,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的谈话。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提到的。他早年作新体诗不少,后来不大作了,可是一直关心新体诗,时常写关于新体诗的文字,那些文字也是研究现代本国文学的重要资料。他也作旧体诗,只写给朋友们看看,发表的很少。旧体诗的形式限制了内容,一作旧体诗,思想感情就不免跟古人接近,跟现代人疏远。作旧体诗自己消遣,原也没有什么,发表给大家看,那就不足为训了。

他的著作已经出版的记在这里。散文有《踪迹》的第二辑(亚东版,第一辑是新体诗)、《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开明版)、《你我》(商务版)五种。新体诗除了《踪迹》的第一辑,又有《雪朝》里的一辑(《雪朝》是八个人的诗集,每人一辑,商务版)。文学论文集有《诗言志辨》(开明版),大意说我国的文学批评开始于论诗,论诗的纲领是“诗教”跟“诗言志”,这一直影响着历代的文学批评,化为种种意见跟理论。谈文学的文集有《标准与尺度》(文光版)跟《论雅俗共赏》(观察版)两种,都是近年来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统”,“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论雅俗共赏》序文中的话)从这中间可以见到他日进不已的精神。又有《语文零拾》(名山版)一种。《新诗杂话》(作家版)专收论诗之作,谈新体诗的倾向跟前途,也谈国外的诗。《经典常谈》(文光版)介绍我国四部要籍,采用最新最可靠的结论,深入而浅出。对于古典教学极有用处。论国文教学的文字收入《国文教学》(开明版,与圣陶的同类文字合在一块儿)。又有《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商务版,与圣陶合作),这两本书类似“教案”,希望同行举一而反三。他编的东西有《新文学大系》中的诗选一册(良友版)。去年的大工程是编辑《闻一多全集》(开明版)。今年与吕叔湘先生和圣陶合编《开明高级国文读本》《开明文言读本》,预定各编六册,编到第二册的半中间,他就与他的同伴分手了。

看前面开列的,可知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1948年9月

同类推荐
  • 在新疆

    在新疆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韩子勇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你就是什么。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一生跌跌撞撞寻找归宿,寻找那个办个完事消失的家伙。只有极少的人,认出他、了解他,创造新我,成为自己的父亲、创造自己的父亲。更多的人,是永无身世的弃儿,不被收留。韩子勇的《在新疆》,告诉你的,就是这样一份关于漂泊、寻找和指认的隐秘笔录。
  • 相约Barroom

    相约Barroom

    循着季节的轮转而来,踏着青春的鼓点而来——相约Barroom,带给少男洁白的风帆,招展憧憬;带给少女款款的芬芳,留驻韶华。是青春期待的召唤,是爱情的彼岸挂满神秘果实的顾盼,是一片绿洲招摇的处女地在远方的依恋……捧着Barroom,总有一份诚挚的祝福,守望在紫丁香的雨巷,总有一份灿烂的笑靥,洗去你心头的阴云。或明或暗的灯光下,两人谈着谈着就有点投缘了,他看着她,发现浅浅几口酒更衬得她梨涡轻漾,齿颊留香,惹人怜爱,就有点沉醉了。
  • 陈晓明小说时评

    陈晓明小说时评

    本书是一部批评文集,是对时下小说创作独特的评述。一篇篇评论显露出批评者自身精神和心灵的独特魅力,仿佛所有小说是为他而写。批评的过程,也即批评者的主体能力与艺术作品进行交流、碰撞的过程,也是使批评者得以整合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世界的过程,有融合,也拒绝。
  • 幸福是一种能力

    幸福是一种能力

    幸福是一种一开始人人都自以为能够得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说已经拥有的东西。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我们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不免心生疑惑。幸福到底是什么?现在的自己是幸福的吗?如何平衡真正的自我和外界的关系?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亲选毕生之精华散文,从自我认识、内在灵魂、与外界的联系、必然面对的人生困惑等方面分享智慧,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看幸福的本真模样。教人顺应天性,意识到自我的宝贵,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享受灵魂深处的愉悦。
  • 狼群出动

    狼群出动

    从1939年至1941年,德国无法大规模建造潜艇,而主要建造坦克、大炮和飞机。1942年以前,德国在军备方面犯的错误使英国受益颇多,英国人知道德国的国力有限。损失惨重的英国海军航空兵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说航空母舰无法承担反潜任务,有人说建造航空母舰还不如造反潜驱逐舰。英国海军航空兵认为,最好用事实来洗刷耻辱。德国海军也加入了袭击英国舰船的序列。当时是晚上,英国的“戒备”号和“格拉夫顿”号驱逐舰向多佛返航时,鱼雷正中“戒备”号,舰体当即折为两截。德国潜艇在美洲海域的“第二春”最后结束了,邓尼茨只好命令潜艇部队重返北大西洋。自此,德国潜艇部队在英美等盟国的联合打击下,直到最终的覆没。
热门推荐
  • 轮回之神魔大帝

    轮回之神魔大帝

    一世又一世的轮回,是絮絮缠绵在身的爱恨情仇。一程又一程的攀登,有无数羁绊在前的坎坷艰难。但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回眸相望,你又在何方?
  • 新传说

    新传说

    传承,一个个的接踵而来。强者从不需要解释。他只看实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魅王子vs冷爱公主

    邪魅王子vs冷爱公主

    原本应该是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在十二岁却被颠覆了。她变得冷漠,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是为了留住他们。人人酷爱的邪魅少爷,因为她的身世,让他对她产生了兴趣,一步步调查也一步步沦陷。他准确无误的让她爱上了他,结果却告诉她这些都是假的。他改变了她,却也深深地伤害了她。当邪魅王子遇上冷爱公主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就让我们一一来揭晓吧!
  • 吾主之权

    吾主之权

    xxx年,由BZD公司推出的卡牌网游《王权》风靡世界,此时,同公司又推出了同名桌游。我和几个同学,在其中一个人的建议下,无意间触发了“超现实”模式·······
  • 朝华一世:冷酷战神拐回家

    朝华一世:冷酷战神拐回家

    六剑出,天下乱,神女现,天地灭。惨遭丫鬟毒手,坠落深谷,天却不亡她,赐她一个奶妈当师傅,到处穿越时空,回到以前直接修理渣男渣女,就一个字“爽!”扮猪吃老虎,就是她的代名词,你以为她是小白兔?那你就太天真了,她可是一个厚脸皮无下限的多大老虎。“逆天改命,有何不可,这命运,老娘一样能把它扳回自己的道路!”
  • 我的老板是无常

    我的老板是无常

    裂口女:“小子,还得谢谢你,不过你现在就去死吧。”黑白无常:“大胆东瀛小妖住手!”……“嗯,既然如此就赐你阴司一职吧。”镰鼬:“醒来吧,信长大人,带领着您的万千手下醒来吧。”关羽:“嗯?传说中的幕府天王?哼!我来会会他。”
  • 异界苍茫之神龙刹月

    异界苍茫之神龙刹月

    这里是异界苍茫大陆,人与妖,都想打破自己的天定命数,脱离轮回。一个无名之辈,本应该平淡地在丰庶山脚下的山村过完一生,可是天命无常,他却被迫出了山村行遍四海,机缘巧合得到了麒麟神木,而麒麟神木里,封印着一条三头赤鳞神龙,传说麒麟神木一旦出世认主,便会化为神器轩辕杵。传说只有轩辕杵,才能击出那一招神龙刹月。苍茫大陆,风起云涌,奇兵异甲,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 霍少的蜜宠娇妻

    霍少的蜜宠娇妻

    人人都说霍成泽冷酷无情嗜血残忍,对待女人更是痛恨至极,直到有一天,有记者拍下他与陆家大小姐陆思雨深吻的情景,霸道强势的男人目光温柔缱绻,正圈着女人的腰低声诱哄:乖,别闹。他一生冷漠,却对她宠爱有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般若经第二会

    大般若经第二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