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6600000019

第19章 《孟子》(4)

②游:指游说。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

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尽心下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②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注释】

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②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③既成,粢盛既絜④,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

①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②丘:众。

③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④粢盛既絜: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学习提示

纵横古今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国诸侯均急功近利,试图称霸天下,但却不注重培养道德的政治基础。而孟子宣扬的王道思想、仁政主张,与当时的统治者心理格格不入。《孟子》研究的萌发期是战国后期。荀子首开批判孟子之先河。他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的“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的复古思想,进行了责难和批驳。

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孟子才逐渐为人们所尊崇。西汉时期《孟子》已广泛流传。据孟氏家志记载,汉文帝时曾一度将《论语》《孝经》《孟子》同置博士。东汉章帝曾将《孟子》赏赐臣下黄香。章帝建初年间,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论说群经,皆引《孟子》为证;西汉司马迁着《史记》,为孟子立传,除简述孟子的生平思想外,还说明了孟子学说在战国时不被采纳的原因。

东汉时期对《孟子》的评价略高于西汉。这一时期见于史书记载的着述有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程曾的《孟子章句》、郑玄的《孟子注》、刘熙的《孟子注》,高诱的《孟子章句》;但现今尚存的只有赵岐《孟子章句》,其他各书均已亡佚。因此赵岐的《孟子章句》成为今存最早的《孟子》注本,是研究汉代孟学的珍贵资料。

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儒家发起了大胆的攻击,在他的批儒专论《论衡》中,有一篇《刺孟》,对孟子的一些言行进行了讥刺。司马光就写过《疑孟》,对此加以攻击。直到王安石当政,《孟子》才被立于学官,与其他十二经合称为“十三经”,成为士子必读的经书。

宋代仁宗时期,范仲淹、欧阳修、孙复、石介等人上书朝廷,表彰孟子之功。到神宗时期,孟子升经运动达到高潮,当时,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及王安石的“新学”,在尊孟上基本达成一致。熙宁四年,《孟子》首次列入科举。南宋光宗绍熙年间,黄唐将十三经注疏合刊,这是《孟子》第一次以经书的形式刊行。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把《孟子》正式列入经部。至此,孟子升经运动基本完成。

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撰《集注》,使《四书集注》成为宋代理学的标志性着作,这对于孟子地位的提高和孟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从此,孔孟一起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顶礼膜拜。

明清学风截然不同。明人学问浮躁,好发议论,所以明代的《孟子》研究成绩平平。《孟子》研究,撰述虽多,基本上不出朱熹《集注》和《四书大全》的窠臼。直到明中叶王阳明心学兴起,思想界出现了异端思潮,《孟子》研究才出现了转机。

《孟子》研究到清代达到全盛,力作纷呈,体裁多样,有关着述多不胜举。这中间能集大成、最为人称道的,首推焦循《孟子正义》。该书博采经史传注及清代顾炎武、毛奇龄以下六十余家着述,取资众家,善用所长。范希曾《书目答间补正》谓“清儒注《孟子》,焦书最完善”。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誉之为“新疏家模范作品,价值是永永不朽的。”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周广业的《孟子四考》等也都是孟学史上前所未有、第一流着述。《孟子字义疏证》是戴氏的一部重要哲学着作,它以疏正《孟子》字义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哲学思想,以为“宋以来,孔孟之书尽失其解,儒者杂袭老释之言以解之。”(《答彭进士允初书》批判了宋儒“理在气上”“理在事先”的唯心主义理论,阐明了“理在事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发明孔孟真谛,匡正宋儒之谬。《孟子四考》一书今已罕传。该书内分《逸文考》《异本考》《古注考》《出处时地考》,故名《四考》。此书考核详实,论证充分,在清代已很受重视。

纵观自汉至清历代孟学着述体裁虽有多种多样,但笺注一体则是主流。其间堪称里程碑式的着作有汉赵岐《注》、宋朱熹《集注》、清焦循《正义》,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怀着对原着近乎宗教式的崇奉和谨慎,字琢句磨,一丝不苟;不同的是,赵注侧重于笺释文句,朱注注重于阐发义理,焦疏偏重于考证史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注、焦疏颇像“我注六经”,朱注则近乎“六经注我”。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之前:对《孟子》的研究虽未停止,但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过清康有为的《孟子微》,以及民国时王治心的《孟子研究》、杨大膺的《孟子学说研究》,对于治孟学者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

新中国诞生以来:由于国内学术界、思想界对儒学基本上以批判为主,因此,对《孟子》的科学研究和客观冷静的评价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但1960年出版的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却是一部非常好的《孟子》注本。全书分原文、译文、注释三部分,书后附《孟子辞典》;精于训诂、校勘、考证。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儒学,一批研究《孟子》的专家学者纷纷在全国各种学术报刊发表论文,已汇编成文集出版的有《孟子研究论文集》。同时,一些高质量的研究《孟子》的专着也已陆续问世,如杨国荣的《孟子评传》、王其俊的《亚圣智慧——孟子新论》、刘鄂培的《孟子大传》、杨泽波的《孟子评传》、董洪利的《孟子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而论及《孟子》的论着,更是非常宏富。港台老一代学者中研究孟子思想成就最大的有徐复观和牟宗三。徐复观1969年出版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六章专论孟子。其中以历史的观点出发,将性善论看做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并提出性善论以心善为根据,性善即心善的观点。牟宗三1968年出版的《心体与性体》和1985年出版的《圆善论》对孟子论述最为集中。牟宗三的研究一是站在心学立场上来评述孟子;二是用康德思想研究孟子,以康德的道德自律学说为视角研究性善论,并且在许多方面独辟蹊径,给人以深刻启发。台湾新一代研究孟子的学者主要有李明辉、黄俊杰、袁保新等。李明辉的代表作是1990年出版的《儒家与康德》和1994年出版的《康德伦理学与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坚持以康德思想解说孟子并且更为深入细致。黄俊杰主要是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孟子,他撰写的《孟子思想史论》已于1991年和1995年出版了一、二卷。袁宝新于1992年出版了《孟子三辩之学的历史省察与现代诠释》,对孟子的“人禽之辩”“王霸之辩”“义利之辩”进行了理论上的详细探讨。

(本部分写作参考:仇丽萍.《孟子》研究,2010.11.30;周洪才、钟淑娥.《孟子》历代研究考述,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3);潍坊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案国学专书研究概论)

百家争鸣

《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它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代研究者众多,其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

1.关于《孟子》成书时间及作者的争鸣

关于《孟子》的成书时间及作者,古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认为该书完成于孟子生前,是孟子自己所着的,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和清代焦循在《孟子正义》中都持这种看法;二是认为《孟子》是孟轲死后由其门人弟子万章、公孙丑之徒记述的,唐代韩愈、宋代晁公武等人都主张这种观点;第三种看法认为《孟子》一书是由孟子和弟子们合定的。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朱熹的观点与司马迁相近,他一方面认为孟子必定亲自下手,所以才“首尾文字一体”,少有瑕疵;另一方面又认为有些内容是“其徒所记”,由孟子加以删定。杨伯峻和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司马迁的观点是最为可信的。

2.关于孟子师承的争鸣

关于孟子的师承,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孟子是子思的弟子,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赵歧在《孟子题辞》中都主此说。但这种说法很不可靠,因为子思的年龄比孟子大得太多,孟子可能赶不上向子思学习的机会。第二种说法以《孟子外书》为代表,认为孟子是子思的儿子子上的弟子。但《孟子外书》可能是伪书,而且子上的年寿也不高,未必能做孟子的老师。第三种是司马迁的观点,认为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靠。

3.关于《孟子》版本及真伪的争鸣

《孟子》篇卷,各家着录不尽一致。《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共有7篇,赵歧将这7篇都分为上下两卷。但应劭的《风俗通·穷通篇》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说《孟子》有11篇。赵歧认为,其中多出来的《外书》4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都是伪书,后来也渐渐亡佚了。

4.关于孟子游历的争鸣

孟子游历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分歧在于“先齐后梁”还是“先梁后齐”。《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认为孟子先事齐宣王,这与史实不符,在时间上也难以讲通,故后人对此多有怀疑。到宋代,学界开始争辩。《资治通鉴》认为“先梁后齐”。朱熹则认为“先齐后梁”“先梁后齐”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以黄震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先齐后梁”,支持《史记》的说法。黄震的考证有三个依据:一是齐伐燕有二事,孟子是两次到齐国;二是有两个齐王,一为齐宣王,一为齐湣王,后人将两齐王误混为一齐王;三是发现《孟子》文章中的史实与“先齐后梁”的假设相符。通过以上这三点,黄震坚持孟子“先齐后梁”。后来,狄子奇的《孟子编年》提出孟子一生实际到过齐国两次,由于司马迁的疏漏,只记录了后一次,造成了错误和混乱,后人认为此说可行度较大,因此大部分学者接受“先齐后梁”之说。

(本部分写作参考:刘瑾辉,孙继康.《明代〈孟子〉考据学综论》,《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

星星点灯

[1]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

推荐理由:该书对《孟子》注解详细并作了简要考证,备受学界推崇。白话文版本可以帮助读者籍自学方式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2]南怀瑾.孟子旁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推荐理由: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

[3]朱熹.孟子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4月

推荐理由: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篇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数百年中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必备教材,成为对所世有深远影响的儒家经典。

同类推荐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本书是由四篇研究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巴蜀情怀的专题论文组成的,将宋代文人及其创作放在巴蜀文化背景下来考察,以期诠释出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勾勒出作家笔下描绘出的巴蜀山川风貌、名胜古迹、风土民情。
  •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
  • 戏曲艺术(下)

    戏曲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的是配角

    我真的是配角

    萌新:大佬,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强大?是主角光环?还是金手指?“我曾当过全市首富……的小弟。”“我曾当过救世英雄……的跟屁虫。”“我曾当过古板老头……的孙女?!”“我曾……”“我……我太难了!”萌新:所以……你是个配角?某男卑微点点头。
  • 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本书介绍了医案的概念、类型、作用,针灸医案发展史及学习研究医案的方法,精选了古今近200位著名医家共300多个针灸医案,按急症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骨伤科病证分类编排,涉及常见病证120余种,重点指出医案的精要之处。
  • 我是半兽人之邪恶小法师附体

    我是半兽人之邪恶小法师附体

    穿越成奇幻世界的半兽人,附加英雄联盟邪恶小法师附体。失意之人陈一兵赫然成为了世人驱除的异端。问题是,于孱弱而又卑微的半兽人部落、矮人群体等,被世人奉为邪神的他,又是光明的化身!“终有一日,我要还这世界一片……好吧,我只是单纯想打破这该死的混乱秩序!”
  • Madam How and Lady Why

    Madam How and Lady W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之男主太多

    系统之男主太多

    杨悦是个好员工,老板的话是天大地大。但这是以前,因为她现在有了一个比老板还牛逼的系统——【玩家杨悦,请攻略该目标!】“遵命!”【玩家杨悦,请攻略该目标!】原来这是没完没了的节奏!这么多男主,杨悦跪了。
  • 王俊凯:你是我的劫

    王俊凯:你是我的劫

    这是讲述的是一个重生的女孩儿,选择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成为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明星,与众多明星结为朋友。重生前的她,既懦弱又胆小,是那些坏学生最喜欢欺负的对象。她不敢乱说一句不好的话。每次别人欺负了她,她回到家都不会说出去。只是自己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 慢煮记忆

    慢煮记忆

    能深刻在记忆中的故事,那是难忘的,亦或是悔恨的,在这里,只希望你融入这一个个故事,或许和你相像,或许让你感动,只希望你好好守护自己,看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