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6600000021

第21章 《中庸》(2)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①,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①王天下有三重蔫:王,作动词用,王天下即统治天下。三重,指:仪礼、制度、考文。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学习提示

纵横古今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提出中庸范畴,并视其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自此,中庸遂成为儒家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孔子虽然很重视中庸,但“孔子尚未从哲学上进行理论的解”,而把“中庸”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发挥则是子思及子思后学,以《中庸》一书为集大成,系统地探讨了“中庸”思想。

战国时期孟子对中庸极为重视,孟子思想直接来源于子思,我们可以从《孟子》一书中发现孟子对中庸思想的发展。

据《孟子·尽心上》载: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心”是人心、“性”是人性,“心”“性”“天”三个范畴合而为一,“尽其心”“知其性”而“知天”,或者说通过“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贯穿着从内而外、由人及天的思想理路,明确地回答了何以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哲学命题,这是孟子对中庸思想发展的主要贡献。

稍后于孟子的战国另一大儒荀子,他对《中庸》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荀子以礼义释“中”,将作为儒学哲学方法论的“比中而行之”的“中”,具体地落实到了“礼义”这个特定的历史理念上。其次,以性恶论修正《中庸》的性善论。

汉代郑玄对《中庸》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命、性、道”的诠释和“以礼释中”上。

《中庸》中命、性、道历来是备受关注的核心范畴。《中庸》中释“天命”为:人的本性由自然之天所给予。而郑玄释“天命”之“天”并不是先秦自然之天或道德之天,而是董仲舒改造后的“阴阳五行”“天人通感”之天,从而在人性论上与孟、荀有异。郑玄对《中庸》至诚、尽性等理解也与孟子有异,主要表现在郑玄是从事功层面说,而事功则是循礼所至。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子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而郑玄以礼释中,对礼的起源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礼”由“中”生、以“礼”制“中”,突出礼的作用,是对荀子礼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唐代,对《中庸》进行诠释的着作当属孔颖达《礼记正义》和李翱对《中庸》的提倡和阐发。

《中庸》不仅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还有大量的伦理道德内涵。就君臣关系而言,孔孟均主张相互对待的平等关系;董仲舒三纲说则是强调绝对服从君主。孔颖达则把父子、君臣、朋友伦理全部纳入“忠恕“这一体系中,提出了“忠恕”模式,吸取了以上二说之长,去除了二者之短,它使君臣关系既能保持稳定,又能平等与自主,这是孔疏《中庸》文本对君臣关系的理论贡献。

《中庸》开篇三句教是全篇的核心,李翱在对三句教的诠释中体现了他对《中庸》人性论以及诚的新的看法。《复性书》开篇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性情关系,认为正是由于常人受情所累而无法认识本善之性,故要灭情以复性,从而在肯定了孟子的性善论和子思的“天命之谓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论的观点,建立了性情统一的学说。同时,李翱还继承了《中庸》“诚”的思想,把“道”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但是他对道的解释却与前人不同。

宋代,《中庸》《大学》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升格为“四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了宋代学者研究的重点。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当属朱熹。

朱熹对《中庸》的诠释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提出新旧中和说。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戌,朱熹与张拭讨论已发、未发,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以未发为性、己发为心的中和旧说。中和旧说极为强调“先察识后涵养”的工夫论,认为人如果不经常察识“良心”并涵养之,很有可能丢失善性。在提出中和旧说之后,朱子对旧说愈发不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提出中和新说。中和新说对旧说大略有三个方面的发展:首先,对未发已发有新的看法。其次,在中和新说中,“情”得到了安顿。新说中朱子将“已发”作“情”看,认为“情”为“心”之用,“心”统“性”“情”,从而使“情”在心性理论体系中的定位得以彰显。最后,新说中增加了“涵养”的修养工夫。中和旧说在己发处用功,强调“动时省察”,忽视了“静时涵养”的功夫,而新说中朱子认为未发已发均是心的体用,未发为心之体,是寂然不动的,因此求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有了可能性,转而强调未发,加上“涵养”工夫。

第二,以“理”为本体对《中庸》的本体诠释。朱子认为“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天即天理,天命即为天道。由于人之生以禀知天理而形成性,所以内蕴“健顺五常之德”。性与道都是天理,但是由于气察不同而形成圣人与众人之差异。对“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注释,《中庸章句》又有:“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一句,“本吾一体”就是天地万物所察赋之共同天理的意思,以“理”为本体来对《中庸》本体进行诠释。

第三,对《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的诠释。在朱子的诠释理路中,尊德性与道问学来自其对“心”“性”二者关系的认识。

明清时期朱子以其理本体论对《中庸》进行诠释,王夫之以张载的气本体论对《中庸》进行诠释。

“天”是《中庸》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关于天与气之间的关系,船山以气为天之实体,是天的构成与化生万物的“可生之材”,否定了朱子的理生万物、理为万物之本原的观点。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简明中国戏曲史

    简明中国戏曲史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元代杂剧、南戏、明代戏曲、清代戏曲、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及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辑等。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孤独大多数

    孤独大多数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话题兼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致最美的时光

    致最美的时光

    她是活在她的死亡阴影里的罪人愧疚自责包围着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另一个她斩断自己的全部思想和感情只为赎罪哪怕是出卖灵魂终身自我囚禁他是自相矛盾的伴侣狡黠而又温情却步步为营樱花下的浪漫也不过是一场游戏百般占有百般刁难只为那隐藏在孤独背后的心他温柔又专情如一道阳光走进她的世界角落里的等待只为那须臾的回眸即使失去一切他视如生命的自由也要换回他韩江然原本是他送去的卧底却爱上了拜金贫民两人产生了火花并最终不顾一切冲破门第的束缚....
  • 沙门突围

    沙门突围

    如果俗世已无净土,请到寺庙一游;如果尘世仍有净土,请到寺庙一游。
  • 雇佣兵王护花记

    雇佣兵王护花记

    高翔在留学期间因家庭变故而参加了雇佣兵,在大沙漠里巧食千年沙参而成为绝世高手,拿了绿卡的他,因放不下青梅竹马的初恋而毅然回国,他凭着高超的武功,绝世的医术和在雇佣兵期间捞到的横财进入都市,在商界风生水起,在政界呼风唤雨,泡妞更是百无一失.........
  • 当孤独遇上清高

    当孤独遇上清高

    欧阳一凡痛失女友一年,妈妈拿他当病治,他却说只是为了沉淀心情。一次从三亚回来,欧阳一凡意外地发现家里多了一个保姆,名叫欧曼。一句似曾相识,才反应过来她就是误上自己游艇的人。欧曼一次无意间闯进他的密室,激怒了一凡,本来因为不满妈妈的擅作主张而排斥欧曼的一凡,见这个清高的大学生执着自己的职责,触动了内心的柔软,就在暑期打工结束,逃避这种微妙关系失败的一凡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我们试着交往吧”···而刚刚爱上欧曼,决心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的校园“花花公子”,却因为这个暑期,满载的希望泡汤···
  • 西游记之佛局

    西游记之佛局

    六耳猕猴与孙悟空的背后故事,西游记终究还是一个局。
  • 空间召唤师之逆天者

    空间召唤师之逆天者

    一位热爱生活的少年,在一场车祸中被命运选中,从此踏上了一段奇幻的修源之旅。众神、远古时代的秘辛纷纷被揭开,一场惊世骇俗的阴谋慢慢浮出水面。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空源现世,神龙重生。一场生死博弈悄然打响。究竟这个世界谁是主宰?空间召唤师启程!
  • 中华上下五千年(1)

    中华上下五千年(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亿万首席,人家不要恩哼

    亿万首席,人家不要恩哼

    她求他放过父亲,她愿意拿一切作为交换,哪怕为奴为俾,但是除了身子。他将她视为仇敌,她逃,他捕,无数次的交锋,他冷酷绝情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仿佛为了磨灭她最后的意志:欧阳晴,你休想离开,你这一生注定要还债!外面大雨磅礴,屋内,酒醉的他将她狠狠的压在了身下……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勿以恶小而为之——打造自律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勿以恶小而为之——打造自律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