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当过小学教师,她才是伟大发明家的真正摇篮。她不但耐心地回答儿子的一切问题,而且还给他讲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推荐他看了很多书……在母亲推荐给爱迪生的书中,他最喜欢一本介绍了大量物理和化学实验的小册子——《自然读本》。后来爱迪生曾回忆说:“《自然读本》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科学书籍,那时我还不到10岁。”
不久,爱迪生开始做实验。他在地下室里建立了自己一生中第一个实验室。他把妈妈给的零用钱全都买了实验用品。200多个贴着“毒”字样的瓶子和长短粗细不一的试管排列在木架上,10岁的爱迪生在这里开始了自己光辉的事业。
“看报!看报!先生太太请看报!”一个孩子在一列火车车厢内灵巧地穿来穿去,兜售报纸。一大摞报纸很快就卖光了。这个很讨人喜欢的报童就是爱迪生。由于家庭生活日益贫困,他不得不从11岁就开始走向社会,谋求生路。他先是帮别人把花送到市场上卖掉,后来又当上了报童。他挣来的钱大部分交给爸爸妈妈贴补家用,剩下的就自己留下买书籍或化学药品。
小爱迪生迷上了读书。12岁时他就读过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写的《罗马帝国兴衰史》和休谟写的《英国史》。他卖报的那列火车的终点站有个图书馆,火车到终点要停大半天才能返回。他就利用这段时间去图书馆读书。久而久之,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熟悉他了。一天,一位工作人员问他读过多少书了,他说:“第一架上的两层书我已经读完了。”那位工作人员哈哈大笑起来,说:“哪有这么读书的呢?这些书都是互不相干的呀!”爱迪生说:“管它呢,反正我是要把这些书都读完的。”那位工作人员认真起来,诚恳地说道:“孩子,你的精神真让人敬佩。可是,书籍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要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有选择地读书。”爱迪生恍然大悟,从此改变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走上社会之后,爱迪生喜欢实验的“毛病”不但没被克服,反而变本加厉了。因为在火车上卖完报之后就没事儿干了,他就恳求列车长,允许他在行李车的一角做实验。列车长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爱迪生把家里的小实验室精简压缩之后转移到火车上。一闲下来,他就钻进自己这个小天地里摆弄起化学药品来。
然而,不幸又落到了爱迪生头上。一次,火车震动很厉害,竟把爱迪生放在实验台上的装黄磷的瓶子摇晃倒,掉在了地上。瓶子碎了,黄磷撒了出来。黄磷的燃点很低,平时必须浸泡在煤油里,否则接触空气后在正常室温下也会自燃。
火一下子着了起来,爱迪生连忙脱下衣服扑打。列车员听见爱迪生的呼喊,一齐上来扑打,才没有酿成严重的火灾。
列车长走过来,把爱迪生的实验用品一股脑儿扔出了窗外,又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
这一年,爱迪生15岁。他被赶下了火车,从此结束了他的卖报生涯。
这位列车长如果知道,这个惹祸的孩子日后会成为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发明家,他出手也许就不会如此重,因为正是他的那记耳光使这位大发明家终生右耳耳聋。
一个小孩专心致志地趴在路轨上玩耍,一列火车在他身后风驰电掣般地驶来,这时,一个少年闪电一般冲过来抱起孩子滚下路基。
这个少年就是15岁的爱迪生。被救孩子的父亲是这里的火车站站长,他原来当过电报员。为了报答爱迪生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站长把自己的收发报技术教给了爱迪生。4个月之后,少年爱迪生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铁路电报员了。
铁路电报员的工作每班12小时,隔两天就有一个夜班。由于爱迪生休班时总是舍不得时间休息,而要忙着看书和做实验,上班时就免不了要打打瞌睡。为了防止值班人员睡觉误事,铁路局规定夜班电报员必须每隔一个小时向局里发一次信号。能不能搞个自动发报装置呢?爱迪生冥思苦想,反复试验,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把电报机同报时钟连在了一起,每当报时钟打点时,电报机就自动向局里发一次信号……
然而,好梦并没有做多久。像以往一样,天才的发明再一次给他带来噩运:局里发现爱迪生的“作弊”行为后,将他开除了。
爱迪生只好四处奔波,这个车站干几天,那个车站干几天。无论在哪儿,他干来干去总干不长,因为尽管他的收发报技术无可挑剔,可经常“不务正业”。
某车站解雇爱迪生是因为他的衣袋里装着一个小本,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突然掏出这个小本,匆匆地往上记些什么。一次,正在接收电报时,他却突然发电让对方暂停,拿出小本写了一阵后才让对方继续发报。有时,他又光忙着往小本上记东西,把该发的电报都给耽误了。人们哪里知道,这个小本上记的都是他头脑里突然冒出的灵感的火花。
另一个车站解雇他还是因为他那永远也做不完的倒霉的实验——站长室的天花板上突然漏下了一种液体,点点滴滴落在了贵重的地毯上……原来是爱迪生在楼上房间里打翻了做实验用的硫酸瓶。站长怒气冲冲地告诉他:“先生,我们这里需要的是电报员,而不是实验员!”
解雇归解雇,爱迪生的收发报技术却越来越精、越来越有名了,因为他总是在琢磨,总是在练习。他经常被派去收发速度最快的新闻电报。在波士顿,他被朋友推荐到当时有名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工作。人们要看一看这小伙子的技术到底怎么样,所以刚一报到就叫他去接收纽约发来的重大新闻电报。发报人也好像要显显手段似的,越发越快。爱迪生从容应对,处乱不惊。对方忽然发来了一串含混不清的数字信号,屋里的人都怔了一下。收报完毕,爱迪生交上译电稿。同事们看了不禁暗暗吃惊,竟然一字不落一字不错,包括那串不知所云的数字!
于是,这个“不务正业”的人被同行公认为“敏捷而准确的电报员”。
流浪生涯使爱迪生的生活十分困难。他常常囊空如洗,不得不向朋友借钱。可是不管环境如何艰苦,他都丢不掉两大嗜好:读书和做实验。他的衣食住行节俭到了吝啬的程度,省下的钱全都用来买电料和书籍了。一次,他花30元钱买的一件衣服刚一上身就被硫酸烧坏了,他却坦然地说:“上帝不允许我花费这么多钱在穿衣上。”看书和做实验占去了他大部分时间,他每天只有4个多小时睡眠时间。特别是在得到了《法拉第电学研究》这本书之后,他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这本书上。他后来说:“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书,要算这本《法拉第电学研究》了。”
爱迪生的第一项发明是投票记录机。那年他21岁。为了这项发明,他负债累累,费尽心血,却不料没有人买这项发明的专利。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闹哄哄的人群中,人们看到了这个穷愁潦倒的小伙子。他总是绕着那架报告股票行情的机器转。突然,机器发生了故障,人群大乱,管理人员急得直冒汗,可就是弄不明白毛病所在。
“让我来看看吧。”小伙子微笑着推开众人。不到两小时,机器又正常工作了。周围的人发出一片赞叹声。那个小伙子就是爱迪生。
第二天,经过严格考核,爱迪生被聘为交易所机械室主任,月薪很高。不久,他就发明了新式的“股票报价机”,以4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该交易所。这使爱迪生结束了赤贫生涯,开始有条件开展自己的发明事业了。
后来他辞去了交易所的职务,先开了个小工厂专门搞发明,后又放弃了小工厂,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型“发明工厂”——工业实验室。他打破了科学家单枪匹马从事研究的惯例,组织一批专门人才,由他分派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以后欧美各大公司全都仿效他的做法,从而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时代。
爱迪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20小时以上。在工作时,他精神专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1873年夏日的一天清晨,人们见他穿戴一新,匆匆走出房门。忽然,他又收住脚步,迟迟疑疑地返回屋里。过了一会儿,朋友们登门来催,见他正在室内心神不安地走来走去。见到朋友,他这才想起:原来自己是要去参加自己的婚礼!
克服了重重障碍,爱迪生在30岁以前就已完成了四重电报装置的研究,研制出提高了音响质量的碳质送话器,发明了“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
爱迪生虽然发明成果众多,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从小缺少正规教育,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他的事业走了许多弯路。有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说他的实验方法是“草垛里寻针”。但不管怎么说,爱迪生都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他的很多发明成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1849—1936)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俄国科学院院士。巴甫洛夫的研究集中在心脏生理、消化生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三个领域,其中在高级神经活动生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尤为丰硕。他证明了大脑和高级神经活动由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双重反射构成;揭示了“精神活动”是大脑这一“物质肌肉”活动的产物,同样需要消耗能量。他提出:人除第一信号系统即对外界直接影响的反应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引起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语言。正是这个第二信号系统学说,揭示了人类特有的思维生理基础。
1890年10月的一天,在俄国彼得堡军医学院的一间教室里,铃声响过之后从门外走进一位精壮的中年教授。他就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巴甫洛夫。
他的到来,是大家热切期盼的,在教室里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问道:“请问巴甫洛夫教授,什么是条件反射?”巴甫洛夫轻轻笑了一下,愉快地说道:“好吧,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在俄国中部的梁赞城里,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主人怕狗乱跑乱咬人,就用一根很粗的锁链把它锁了起来。从此,这条狗一见到人就“汪汪”乱吠,并且龇牙咧嘴,看上去非常凶恶。一天,一群孩子从这户人家门前经过,那条狗拼命地冲着他们狂吠,孩子们谁也不敢接近它。只有一个脑袋很大的孩子不但没躲,反而愈来愈靠近那条狗。‘我去把锁链打开,它就不会再叫了!’这个孩子很坦然地说道。小伙伴们一面叫他不要打开锁链,一面吓得四散而逃。那个孩子真的把锁链打开了。奇怪的是,狗不仅不咬他,反而温顺地摇着尾巴,接受他的抚摸。”
巴甫洛夫停了一下,看着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的学生问道:“大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学生们摇摇头,静等教授的下文。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原因,只是通过研究发现:套上锁链,对那条狗来说是一种刺激,也就是一种条件。这种条件引起了它保护自己的反射,因此这条狗变得异常凶恶。而一旦打开锁链,消除了这种条件,便不再引起它保护自己的反射,因此它变得温顺起来。”
原来,那个为狗打开锁链的孩子,就是被人们誉为“生理学无冕之王”的巴甫洛夫,而学生们也不知道,巴甫洛夫为研究看似简单的条件反射付出了多少代价。这位著名的生理学家有句名言:“要做科学的苦工!”因此,人们又充满敬意地称他为“科学的苦工”。
这位“科学的苦工”的一生,的确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一生,同时又是辉煌的一生。巴甫洛夫在晚年总结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常常带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父母对他的培养与教育。他说:“我总是感激我的父亲与母亲,他们教会我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使我有可能受到高等教育。”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生于俄国中部梁赞城的一座小木屋里。他的祖辈是穷苦的农民,父亲是一位平凡的乡村牧师。巴甫洛夫起初接受的教育也是继承父业做一名好牧师。但巴甫洛夫的成才,却是从一个破书架起步的。巴甫洛夫的父亲虽然是一个教士,但却喜欢非宗教神学内容的书刊,包括自然科学著作。父亲的嗜好给孩子树立了榜样。父亲的破书架成了巴甫洛夫接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起点。父亲要求巴甫洛夫经常读书,并要求他每本书要读两遍,读后要能够提出问题,思考答案。十三四岁时,巴甫洛夫已经阅读了大量书籍,这使他知识大增,眼界大开,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怀疑宗教神学而崇尚自然科学与民主精神。而当他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之后,就立志走献身自然科学的人生道路。
巴甫洛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的开明。当巴甫洛夫打算放弃神学而转学生理学时,父亲并没有因为儿子有违自己的初衷而斥责他,相反,父亲十分尊重他的兴趣与新的选择,但他建议儿子在教会学校毕业后再转学。可巴甫洛夫已经等不及了:“我不能浪费时间了,我有很多事情急需知道。我特别想知道人体的构造是怎样的。知道这些,我才能帮助人,使人类变得更健康、聪明而又幸福。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会下工夫的。”父亲明白儿子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站起来高声说:“好吧,我祝你成功!”一个穷教士家庭能够培养出一位科学巨人,除了重视文化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因为“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巴甫洛夫的父母不仅在学习上给他影响和支持,还培养了他高尚的品格。由于父亲收入微薄,家中又有很多兄弟姐妹,巴甫洛夫家的生活一直非常拮据。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父亲一方面努力工作,恪尽职守,丝毫不肯马虎和懈怠,另一方面总是挤出时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以增加家庭收入。而他的母亲则去做女佣,挣钱补贴家用。父母始终相信只有诚实的劳动所得用起来才心安理得,他们有着劳动人民的淳朴品质和虔诚信仰,把劳动放在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巴甫洛夫继承了父母正直、善良的品格,从小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良好习惯。有一次,他和弟弟一起挖坑准备种苹果树。一阵挥汗如雨的劳动之后,坑挖好了。不料父亲一看,摇摇头说:“你们挖错地方了。这里太阳照射不到,根本不能种苹果。”弟弟一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准备放下铁锹不干了。可是,巴甫洛夫却不想放弃,他拉着弟弟,在父亲指定的地方,重新挖起坑来,一直到将苹果树苗种好为止。这种从童年时代培养起来的坚忍不拔的毅力,成为巴甫洛夫在科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家庭在巴甫洛夫的成长之路上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使他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巴甫洛夫在才智和人格双方面均得到了健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