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00000028

第28章 古地图及宝藏专古传奇秘境的地图(2)

我找到很多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找到的东西,十分有趣;我还找到一些描绘南方大陆的地图。有一天我打开一本地图集,翻到一页,眼睛蓦地一亮,整个人顿时呆住了。那是奥伦提马斯·费纳马斯在1531年绘制的世界地图。我瞅着这幅地图下方的南半球,心里想:我终于找到了真正可靠的南极洲地图。地图上的南极洲,整体形状和轮廓像极了现代地图所呈现的这块大陆。南极的位置靠近大陆中央,和现代地图显示的相去不远。环绕海岸的山脉,使人联想到最近几年在南极洲发现的诸多山脉。显然,这幅地图并不是某个人一时异想赏赐给一位法学家的墓尖塔。天开,凭空捏造出来的。地图上的山脉形状不一,各有各的独特轮廓,有些靠近海岸,有些位于内陆。河流发源自这些山脉,蜿蜒流向大海;每一条河流都依循看起来非常自然、非常可信的排水模式。这显示,南极洲最早的地图绘成时,这块大陆的海岸犹未被冰雪覆盖。然而,地图上所呈现的南极洲内陆,却完全不见河川和山脉的踪影,这意味着内陆地区全被冰雪覆盖。

费纳乌斯绘制的地图,显示南极大陆犹未被冰封的海岸、山脉和河川哈普古德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察·史崔臣博士检视这幅地图后,做出以下结论:

①费纳乌斯的地图,是依据更早的几幅原始地图绘制成的,而后者是根据几种不同的投影法绘成。

②它确实显示南极洲海岸地区被冰雪覆盖前的景况,尤其是穆德后地、恩德比地、维克斯地,和位于罗斯海东岸的维多利亚地以及马利伯德地。

③如同皮瑞·雷斯地图所显示的,费纳乌斯地图所呈现的南极洲,在一般形貌和地理特征上,都跟现代科学家对“冰层下”的南极地面进行地震调查后所绘制的地图颇为吻合。

哈普古德教授认为,费纳乌斯地图显然证实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看法:被冰雪完全覆盖之前,南极洲曾被人类探访,甚至定居过。果真如此,这件事一定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费纳乌斯地图显示,最初绘制南极洲地图的人,是生活在极为古远的时代,那时正是北半球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结束的时候。”

(1)罗斯海之谜

费纳乌斯地图所描绘的南极洲罗斯海,是支持上述观点的进一步证据。南极洲大冰河,诸如毕尔德摩尔和史考特,今天的出海口都覆盖着冰层,但这幅绘于1531年的地图却显示,这个地区散布着港湾和河川。这些地形上的特征足以证明,费纳乌斯使用的原始地图当初制作时,罗斯海和它的海岸还没有被冰层覆盖。“为了提供这些河川必要的水源,海岸后方必定有一个不被冰封的辽阔腹地。今天,这些海岸和腹地全都埋藏在一英里厚的冰层下,而罗斯海本身,则终年飘浮着数百英尺厚的冰块。”

罗斯海的变迁充分显示,漫长的无冰时期在公元前4000年结束之前,南极大陆曾被一个神秘的文明勘探过,并且绘制成地图。这个论点还有另一个证据,那就是1949年“伯德南极探险队”(Byrd Antarctic Expedition)使用空心筒,在罗斯海海床捞起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分为许多层,区隔十分清楚,反映不同时期中不同的环境状态,诸如“粗冰海层”、“中冰海层”、“细冰海层”等等。最令人惊异的发现是:“其中好几层是由细密精致的沉淀物组成,而这些沉淀物似乎是从温带(无冰)地区,经由河川进入海洋。”

如果有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使用乌瑞博士发明的“锿年代鉴定法”,检视在海水中发现的三种不同的放射元素,结果证明,大约6000年前,携带细密精致的沉淀物入海的河川,确实曾经存在于南极大陆,一如费纳乌斯地图显示的。直到公元前4000年之后,“冰河式的沉淀物才开始堆聚在罗斯海海床上……其下的核心沉淀物显示,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南极地区曾经享有很长一段时期的温暖气候。”

(2)麦卡脱与布雅舍的探寻

皮瑞·雷斯和费纳乌斯的地图,让我们瞥见了历史上没有一个制图家看见过的南极洲。当然,光凭两幅地图并不足以说服我们: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曾经在南极大陆留下踪迹。可是,三、四或六幅类似的地图摊在我们眼前,我们是否还能等闲视之?

譬如说,我们是否还能睁一眼闭一眼,继续漠视16世纪最有名的制图家吉拉德·克雷摩,又名麦卡脱,绘制的一些地图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他发明的“麦卡脱式投影法”(译注:这是一种以直线表示经纬线的地图绘法),至今仍应用在大部分世界地图上:这个谜样的人物(1563年,他突然造访埃及的大金字塔,行踪十分诡秘)据说“一生孜孜于探寻……古人的学问”,并且花了很多年时间搜集古代地图,为自己建立一座庞大的、包罗万象的参考图书馆。

值得注意的是。1569年,麦卡脱编纂地图集,将费纳乌斯的地图搜罗进去。同年,在亲手制作的地图中,他也描绘南极洲这块大陆。这些地图呈现的南极地区(当时犹未被欧洲人发现),可供辨认的包括:位于马利伯德地的达特岬(Cape Dant)和赫拉契岬(Cape Herlache)、亚孟森海(Amundsen Sea)、艾尔斯华斯地(Ellsworth Land)的瑟斯顿岛(Thurstonlsland)、白令豪生海(Bellinghausen Sea)的佛雷契群岛(Fletcher Islands)、亚历山大一世岛(Alexander I Island)、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魏德尔海(Weddell sea)、诺维吉亚岬(Cape Norvegia)、穆德后地的雷古拉山脉(Regula Range)群岛、穆里格一霍夫曼山脉(Muhlig Hoffman Mountain5)群岛、哈拉德王子海岸(Prince Harald Coast),施雷西冰河(Shirase Glacier)在哈拉德王子海岸的入口、卢特佐—霍姆湾(LutzowHolm Bay)的帕达岛(Padda Island)以及恩德比地的欧雷夫王子海岸(Prince Olaf Coast)。哈普古德教授指出:“这些地理特征,有些比费纳乌斯地图上描绘的还要清晰。显然,麦卡脱手头掌握的一些原始地图,是费纳乌斯未曾使用过的。值得一提的何止麦卡脱。

18世纪法国地理学家菲立比·布雅舍(Philippe Buache),早在南极大陆被正式“发现”之前,就已经绘制一幅南极地图。最不寻常的是,这幅地图显示,它使用的蓝本似乎是年代更为久远的一些地图比费纳乌斯和麦卡脱使用的蓝本地图也许早上数千年。布雅舍地图呈现的是南极洲被冰层覆盖前的真实面貌。它揭露了如今已被冰封的整个南极大陆的地形,而这种地形,直到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家对南极展开全面性的地质调查后我们才略有所知。

这项调查证实了布雅舍于1737年出版南极地图时所提出的看法,以古老地图(现已遗失)为依据,这位法国学者画出一条明显的水道,将南极洲区分成东、西两块大陆,而中间的分界线就是今天的“南极洲纵贯山脉”(TransAntarcticMountains)。

如果南极洲不被冰层覆盖,这条连接罗斯海、魏德尔海和白令豪生海的水道,就确实有可能存在。正如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调查所显示的,南极大陆(在现代地图上,它是一块连绵不绝的陆地)是由一个庞大的群岛组成,而这些矗立海面上的岛屿,彼此之间阻隔着厚达一英里的冰块。

阿图姆与奥西里斯。第十九王朝,约公元

前1279—公元前1212年。奈费尔提蒂陵墓壁画。

(3)被悄悄勘探的南极秘地

上文提到,许多正统地质学家认为,在冰封的南极盆地出现任何水道,最后一次是在数百万年前。从正统学术观点球看,在如此古远的时代,人类根本还没有演进完成,更不必说具有测绘南极大陆的能力。然而,布雅舍的地图和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调查却显示,在冰封之前,这块大陆确实曾被绘测过。这一来,学者们就得面对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而无所适从。

到底哪一个观点正确?

如果我们赞同正统地质学家的观点,认为南极上一次处于无冰状态是在数百万年前,那么,我们就得将达尔文以来的科学家所搜集的人类进化证据一举推翻掉。情况可能不是如此,因为化石记录很清楚地显示,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还没有“进化”;他们只是一群额头低垂、行动笨拙的“类人猿”,根本没有能力从事先进的智能活动,诸如绘制地图。

难道说,真有一群外星人出现在那个时候,乘坐太空船绕行地球,对还未被冰层覆盖的南极洲进行勘探,绘成一幅幅先进、精密的地图?

或者,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哈普古德提出的“地壳移置”理论,承认南极大陆在15000年前,确实曾经处于无冰状态,一如布雅舍的地图所描绘的?

有没有可能,一个高度发展、足以绘测南极大陆的人类文明,在公元前13000年左右曾经出现在地球上,然后忽然消失?若有这个可能,那么,这个文明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呢?纵观皮瑞·雷斯、费纳乌斯、麦卡脱和布雅舍的地图,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持续好儿千年的一段时间中,南极洲可能一再被勘探测绘过,而这期间,冰层逐渐从南极内陆向外扩散,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才将南极大陆所有的海岸吞没。皮瑞·雷斯和麦卡脱所依据的蓝本地图,极可能是在这个时期的末端,冰层逼近南极海岸时绘制成的;费纳乌斯的蓝本地图,显然更为古老,当时冰层只存在于南极内陆;布雅舍使用的原始地图,甚至更为古旧(可能绘制于公元前13000年左右),当时整个南极大陆犹未被冰层覆盖。

(4)南美洲的未来山脉

从公元前13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这段时期,地球上其他地区有没有被勘探,并且精确地绘制成地图?在皮瑞·雷斯地图上,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这幅地图蕴含的奥秘,不仅仅南极洲而已:

绘于1513年的皮瑞·雷斯地图,却相当完整地呈现出南美洲的地形,令人惊异。它不但描绘出南美洲的东海岸,也勾勒出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而当时的欧洲人根本还不晓得有这座山存在。皮瑞·雷斯地图正确地显示,亚马逊河发源于这座尚未被欧洲人探测过的山脉,向东流入大海。

依据20多份不同年代原始文件绘制成的皮瑞·雷斯地图,两次描绘亚马逊河(最可能的原因是,皮瑞·雷斯一时疏忽,重叠使用两份不同的原始文件)。第一次描绘时,皮瑞·雷斯将亚马逊河流经的路线一直画到帕拉河(Para River)河口,但是,重要的岛屿玛拉荷(Marajo)却未出现。从哈普古德教授的观点看来,这就显示,皮瑞·雷斯依据的原始文件,可能具有15000年历史,当时帕拉河是亚马逊河主要或惟一的大海口,而玛拉荷岛是亚马逊河北岸陆地的一部分。第二次描绘亚马逊河时,玛拉荷岛却出现在地图上,而且画得颇为精细,尽管直到1543年这座岛屿才被欧洲人发现。这使我们不能不怀疑,地球上曾经出现一个神秘的文明,在好几千年的漫长时期中;对改变中的地球面貌持续进行勘探和测绘,而皮瑞·雷斯使用的不同年代的蓝本地图,正是这个文明遗留下来的文件。

位于今天委内瑞拉境内的奥利诺科河(Orinoco River)和它的三角洲,并未出现在皮瑞·雷斯地图上。但是,哈普古德教授指出,这幅地图显示:“两个入海口一直延伸到内陆(纵深达200英里左右),位置就在今天的奥利诺科河附近。地图上的经线和今天奥利诺科河的方位相符,而纬线也大抵无误。这是否显示,皮瑞·雷斯使用的原始地图绘成后,这两个入海口就被泥沙淤塞,三角洲也日益扩大?”

直到1592年,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才被欧洲人发现,但它却出现在1513年的地图上,纬度正确无误。

皮瑞·雷斯可能依据古老的图籍,描绘出一座位于南美洲东边大西洋中,今天已不复存在的大岛。这座“想象”的岛屿,刚好坐落在赤道北边大西洋中部的海底山脊上,距离巴西东海岸700英里,而今天这儿有两座名为圣彼得和圣保罗的礁石(Rocks of Sts Peter and Paul)突出在水面上。难道这只是纯粹的巧合吗?有没有可能,这幅原始地图是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绘成的呢?那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得多,足以让一座大岛出现在这个地点。

(5)万年前的杰出制图家

其他16世纪地图,看来也可能是依据最后一个冰河时代进行的全球性地理勘探所绘制成的。其中一幅绘于1559年,是土耳其制图家哈齐·阿默德(Hadji Ahmed)的作品。根据哈普吉德教授的推断,阿默德手头上一定掌握有“极不寻常”的原始地图。

阿默德地图最显著、最令人惊异的特色是,它相当清晰地显示,在阿拉斯加和酉伯利亚之间存在着一块狭长的陆地,宽约1000英里。这块陆地就是地质学家所说的“陆桥”(landbridge)。它以前确实存在过(就在今天白令海峡所在的位置),但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却把它淹没在海浪之下。

尼罗河上的船只

公元前10000年左右,北半球各地的冰层迅速消融后退,促使海平面上升。有趣的是,至少有一幅古地图显示,瑞典南部覆盖着残余的冰山,而这类冰山当时一定普遍存在于这个纬度的地区。这些残余冰山是出现在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有名的“北方地图”(Map of the North)上。绘于公元2世纪,出自古典时代最后一位伟大地理学家手笔的这幅地图,遗失了好儿百年之久,直到15世纪才被发现。

托勒密担任馆长的埃及亚历山大港图书馆,收藏大量的古代图籍和手稿。因此,他得以参阅古代原始文件,绘制他那幅北方地图。他使用的蓝本地图,至少有一幅很可能是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绘成,因为在他那北方地图上,不但呈现当时普遍存在的冰山,也描绘出“湖泊……具有今天湖泊的形状,以及跟冰川非常相似的溪流……从冰山流注到湖泊中”。

众所周知,在托勒密绘制北方地图的时候,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时代——西方人根本不知道欧洲北部曾经存在过“冰河时代”。15世纪。托勒密地图被发现时,也还没有人知道这个史实。人们实在很难想象,托勒密地图上的残余冰山和其他地理特征,曾经被欧洲文明之前的任何文明勘探、测绘过。

同类推荐
  • 大宋元戎

    大宋元戎

    绍定之夏,孤魂入蜀。拖雷,孟拱,完颜陈和尚,曹友闻,窝阔台,皆当世之人杰。三关五州,藩篱门户。秦岭散关,封疆边土。为了活命,也为了国家。既然来到此世,就势必要守卫这片宋土!
  • 侯府的赘婿

    侯府的赘婿

    如果是在前一秒问陈一,喜欢来到这个世界吗?那么他是欢喜的,甚至是欢天喜地的。但如果现在问陈一,那么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 齐影

    齐影

    一个南北两国分立的年代,少年意外穿越!初入异世的他,该何去何从……
  • 水浒英豪

    水浒英豪

    简介宋江求招安,好汉下梁山,河东擒田虎,淮南捉王庆,江南拿方腊,四寇至此完。鸟尽藏良弓,兔死走狗烹,千年有数朝,历代都如此。酒赐一壶,好汉命尽归,群臣齐贺表,君臣唱太平。谁知才数年,狼兵下东京,金人少读书,权谋都无用。供神二十年,用时不得见,求和献女儿,汴梁尽抽空。金兵方退去,满城尽悲声,老汉唤女声,丈夫呼其妻,小儿哭其母,声声人断肠。君臣都不见,继续唱太平。金人还复来,打破汴梁城,君臣落手中。金枝玉叶掉凡尘,凌辱齐来摧人哀。昏君奸臣终得报,百姓无辜遭其罪。天道王法不得显,百姓忍了上千年,一朝戳破神州乱,百生泣血竖儒奔。后世来人号李远,奋然投身欲托天,儒家忠义尽脱去,纵横世间刀枪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漠之城

    北漠之城

    剑已在他手,心已在心中。云风谣站了起来,望了望天空,看了看大地。他痛恨自己的无能。他为什么不能抓住流失的时间,他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后悔的事?风吹过,云飘过。他已去,他将独自一人面对神秘而可怕的幻龙。
  • 霸道校草霸宠100分

    霸道校草霸宠100分

    两人再次相见,感觉似曾相识,后来慕文轩才发现楚雨萱跟自己同一个学校,在学校慕文轩百般故意霸道地捉弄楚雨萱,楚雨萱后面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慕文轩。。。
  • 斗罗之基建才是王道

    斗罗之基建才是王道

    穿越斗罗大陆,“大学僧”刘毅表示:武魂体系诞生好几万年了,这都斗罗一了,还在用武魂打打杀杀,简直弱爆了!斗罗一到斗罗二这一万年,就发展了个魂导器,还是以偏向武器侧的!这是玄幻世界,不科学,果然神啊什么的都得用中华种田文化改造改造!嗯,就从下一任海神唐三开始吧!
  • 似花非彼花

    似花非彼花

    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上仙,而她却只是小小的一朵彼岸花……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偶然的穿越,勾起了二人间千丝万缕的红线。丘比特的神箭将他们紧紧绑在了一起,可若还要遇见她……他还是见面时的淡漠,“对不起,分手吧。”她微微转身,忽然笑得花枝乱颤,是啊,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可为何还要去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替嫁新娘:钱妻要出逃

    替嫁新娘:钱妻要出逃

    她要嫁人了,很开心,真的。因为她要嫁的是年过古稀的老头儿,据说家里很有钱,还是家里老大,那么等他一死,她就是老大,她可以捞大把大把的钱,然后逃之夭夭。只是,这老头儿从来不去找她,她也找不到他,她想笼络人的心思不得已泡汤,她要走了,带上这不多的金银财宝就走。他最近很无聊,想找个人逗逗,正好,听说那年轻貌美的夫人很无聊,便找上门去了。然而,却是在狗洞门碰见了。“你不是想要鲜活的血吗?我给你!”陶菀拿出匕首一刀刺进小腹,面带微笑地说道,“很快就有了,我的,还有孩子的,你自己慢慢选!怎么样,我是不是很伟大?只是孩子留在这儿会哭,会流泪,我会带着他去一个没有泪的地方。”
  •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本书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深入提出“真爱”的核心概念,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教育建议,将科学的理念、精彩的案例、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融为一体。
  • 水妖

    水妖

    失踪多年的母亲突然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重新出现,灵思枯竭、沉迷网游的大学助教萨缪尔决定以母亲为原型写一部小说,以履行十年前签订的新书合约,他决心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最卑劣的形象,以报复她在自己儿时的抛弃行为。但在寻访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认知中的母亲,也开始反思婴儿潮一代的失败和被抛弃的理想主义。最终母子二人实现了和解,萨缪尔也完成了这部十个部分、七百余页的巨著。从1968年的反越战游行到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从四十年代的挪威小镇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场,从古老而神秘的家宅精灵到后隐私时代的广告文明,从童年阴影到中年危机,从亲子关系到政治闹剧,从精神疾病到经济衰退……万花筒般丰富多彩的元素都被巧妙而妥帖地整合为统一的叙事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