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3400000005

第5章 牵手

1975年,传花41岁,那年传炳妻子因病去世。三十来年过去了,传花还依然十分怀念这位嫂子,时常对这些年来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侄儿观泉说起:“你娘煞克是煞克(萧山沙地方言,泼辣的意思),可要不是受她的影响,我后来也不会养成事事都要争先的好强性格;要是当年没有她那台轧麦机,我跟你婶婶也不可能会走到一起来。”

自嫂子用私房钱添置起那台轧麦机以来,生意一直都很红火。同村有个人称“染头阿四”的苗姓汉子经常带着他大女儿一起过来轧麦。那女孩子虽还只有十二、三岁,却已长得跟成人一般高挑。给父亲做下手的时候,手脚特别麻利,人也文静识礼,被仁海夫妇暗暗看中。某天,老实巴交的仁海鼓足了勇气试探着问那汉子:“阿四哥呃,我看你女儿给我们家传花好不好?”汉子操着满口绍兴话,笑眯眯地点头答应道:“好咯好咯,就怕伢囡配倷不上!”

汉子大名苗高云。苗家祖籍在绍兴樊江皋埠。早十多年前,苗高云还在上海闯荡,做过五家大染坊的老板。日本人攻打上海那阵子,城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逃难人群,被挤死踩伤的无数。苗高云在柜台底下躲了一天一夜后,抖抖索索地爬出来,赶紧收拾了些细软逃到火车站。

哪知火车站里逃难的人群更为拥挤,一位妇人怀里紧紧抱着个婴儿,混乱中突然发现孩子的脑袋不知什么时候被挤没了!更有甚者,踩在人群头顶上走路。途中,火车又遭日机追击。好容易抵达杭州,杭城亦已被沦陷。刚从火车站里出来的苗高云惊魂尚未定,一把雪亮亮的刺刀又咔地搁在了他脖子上,两个日本兵叽哩哇啦地冲苗高云一阵嚷嚷。亏着边上有人替他说好话,才保住了性命,随身携带的一皮箱细软却俱被抢,身上那件长衫也被刺刀挑了道一尺多长的口子。跌跌撞撞地赶到钱塘江边,大桥已被当局炸毁,幸好还有艘渔船在附近用油丝捕鱼,已是身无分文的苗高云便跪在地上哀求船家行行善,把他捎过江去。至七甲闸下渡,一路乞讨回到樊江。在家呆了阵子,苗高云支起口大锅重操旧业,方圆几里路内的人都渐渐知道了“染头阿四”的名字,眼看家道又能重振,却又接二连三地遭到土匪部队“和平军”的洗劫,终于不堪忍受,举家搬迁到萧山党湾。

苗高云膝下四儿四女。跟传花的取名相映成趣的是,苗家长女却取了个男孩名字——祥仁。祥仁上面还有个哥哥。兄妹俩跟传花自小是玩伴,三个人再凑上传花的小妹经常在一起玩一种叫“钉铜钱”的游戏。每次总是两个男孩各赢了对方的妹妹,回头又用大人的腔调训斥自己的妹妹:“小鬼头,叫你别来你还来,看把铜钱都输了!”别看传花憨乎乎的,有时候小眼睛一眨,也会动些歪脑筋,若是被祥仁发觉,便不依饶了。传花最怕她哭,一哭,便彻底投降。

这门亲事很快被两家大人敲定下来了。到了择定的吉日,徐家央媒人往苗家送去了三百斤棉花、二钱黄金、一斤毛线,外加两套衣服作为聘礼。这年传花十六岁,祥仁还只有十三岁。村里有人跟他开玩笑:“传花,我跟你换个老婆好不好?”传花一听急了,连声道:“换不来的,换不来的——你老婆哪有我老婆的一半好看!”

三年后,徐家正式迎娶小媳妇。这一天新郎传花神气地戴了顶铜盆帽,穿着身新簇簇的绸袍子。但这新郎也不是那么好当,别的不说,光是那“四跪四拜”便是个考验,跪拜时姿势要标准,要到位,这是事先未跟人用心学过所达不到的,民间便有“讨个老婆,膝盖褪层皮”的说法。乡下人结婚,讲究的是隆重气派,传炳结婚时,还用大红花轿,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一路敲锣打鼓过去,家里还请了十二个“小唱(即堕民吹鼓手)”,“盘舅”来了,“祝寿公公”到了,新娘子从轿上下来了,都要唱上一场,便是所谓“唱三场”。可是到了传花结婚时,新政府号召移风易俗,不许铺张浪费。于是一切从简,租了顶青衣轿,连汽油灯也不许用,只好带了些蜡烛。

在女方家里吃过“回话”汤团,迎亲队伍重新开拔时,须将蜡烛点起来。因点得慢了些,苗高云觉得受了奇耻大辱,厉声喝道:“偷不像偷,抢不像抢,黑灯瞎火搞什么名堂?!”便要砸了那轿子,吓得那几个抬轿的赶紧逃回了徐家。因那时徐家已是传炳夫妇当家,苗高云又指名让传炳过去跟他理论。木讷的传炳硬着头皮到苗家,好说歹说又赔了许多不是,苗高云这才允许女儿上轿。

花轿一到,即由老嫚(女堕民)将新娘颤巍巍地从轿里搀下来。祥仁穿了件大红绸棉袄,头上戴着缀满了珠子的大头花(大头花跟花轿一块儿都是从轿店里租来的),纱罩后面那娇羞的面容若隐若现——半个世纪过去了,传化始终都觉得任何新娘的美丽都无法与当年戴着大头花时的妻子相比。在伴娘的搀扶下,祥仁小心翼翼地踩着一只只不断相互交替传递着的麻袋往舍里走了,新郎传花紧紧跟在后面,一直走到那间用芦帘和门幕单独隔开了的新房里,一张脸亦是红红的,仿佛受了新娘的感染,那目光也变得羞答答的不敢看人,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欢喜和甜蜜。

接着的“坐床”也是很有讲究的,据说新郎新娘往床边坐下去时,谁坐得多,就预示着谁将来在家里权力大。但这两人似乎都忘了家里人在此之前的一再叮嘱,都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这边,谁也没有侵占谁的地盘。

翌日,徐家办喜酒,新丈人苗高云赌气不肯来,谁请也不给面子。新婚夫妇“三朝回门”时,传花又挨丈人一顿训,祥仁在底下碰碰他的手,传花知道妻子要自己忍耐,便一声不吭地任着丈人训斥。看着女婿老实巴交的样子,苗高云终于渐渐气消,脸上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同类推荐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

    《曹雪芹:清朝才子的红楼一梦》为《书立方·人物传奇》系列丛书之一,由李丽编著。他是出身富贵温柔乡的公子哥儿,他是惊才绝艳的江南才子。一朝大厦倾,繁华转眼成空。穷困潦倒之际,于悼红轩中著成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 马云全传

    马云全传

    任何荣誉的背后必然是超群的智慧和品质。越来越理性的人们在惊讶于马云的成绩之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创业精英的过去和未来。任何一个了解马云过去的人总会陷入思考,马云的成功是上天所助,还是纯属偶然?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马云的创业历程和管理精髓,其中,大量的事例让你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马云,本书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在一个全民解读马云的时代,让我们一起走进马云,走进阿里巴巴!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长如江河、浩如烟海,历史人物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如一代枭雄曹操;神算子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本书《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点击历史人物100位,助你收获超凡智慧。
热门推荐
  • 修仙之星空幻想

    修仙之星空幻想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只是敷衍到巅峰的灵气等级分为炼气筑基显气金丹元婴反虚化神散仙真仙一个人类小子,穿越到修真世界!莫名其妙的走上了修仙之路!
  • 你是我无法触摸的暖阳

    你是我无法触摸的暖阳

    苏澈阳:你能不能回头看一眼遍体鳞伤的我啊.沐纤羽:下次还你喜欢我喜欢到疯掉好不好.林尘轩:如果要让你和我一起承担后果我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痛苦.
  • Hello,国民校草

    Hello,国民校草

    江辰逸盯着顾颜染认真的说“我警告你不准勾引我兄弟!”顾颜染不满“我哪有呀!明明就是你刚开始把我送给你兄弟的!”“反正从现在开始你不准勾引我兄弟”顾颜染点点头说道“好,不勾引不勾引,那我去勾引别的男人,哼!”可气坏江辰逸了吼道“顾颜染!你敢!看我不教训你”说完准确的对准顾颜染的唇......
  • 染缸

    染缸

    素丝入染房,染与苍则苍,染与黄则黄!本书讲的是一个苍与黄之间的职场故事。
  • 床垫:知道这些就够了

    床垫:知道这些就够了

    您知道床垫的来历吗?使用床垫,如何才能睡得舒服安稳?使用不当有哪些危害?如何选择床垫?若您想要健康地生活,就必须了解这些知识。
  • 祸星起源

    祸星起源

    天降灾祸,太初祸星五千年重临地球。江南市曹煜逆上京都,遇世仇。
  • 现代剑仙修真路

    现代剑仙修真路

    一个普通的都市青年叶平,无意间接触到了一本无名残卷,意外的踏上了剑道修行之路。
  • 北方北风

    北方北风

    一个大学寝室4人的成长和故事,由此朋友给我讲了他的童年然后我回到了家乡也少了一个朋友
  • 火炼诸天

    火炼诸天

    古老的机关术与修仙阵道的结合,峥嵘的机关兽与各路神兽的对抗。面对来自仙界的敌人,身负远古巫族传承的少年又该如何抗争?重黎,古之火神!新一代的重黎应该如何崛起?且看天机家族的传人在修仙问道的世界中如何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吾有一词以雪颂

    吾有一词以雪颂

    效社神山,孤鬼宋攸。一不知生卒年月,二不知前世旧事。效社山神薛谨邵,千杯不倒。清明节醉酒游逛,失足掉下山崖,恰巧落在她的坟头上。冤孽由此而起,离愁终生,长伴左右。…前尘旧事,她一概忘尽了,可姓名却一直停留在被风雨剥蚀百来年的墓碑上。吾妻宋攸之墓六字历经百年风吹雨打,至今清晰可辩。她之坟茔,她之名讳。他疑惑问道:“你是孤鬼?”他已了然她为鬼,不然何以脸色惨白,犹如纱纸一般透明的身体悬停半空。“是”宋攸坦然点头,只是她全然不记得她是谁的妻,不记得自己因何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