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79900000002

第2章 新闻追踪:内地学生掀起去香港上大学热潮(1)

一、2006年9月香港各大学新学期开学了

2006年9月1日,香港各大学相继开课,内地学生陆续赴港入学。内地新生于8月底、9月初已陆续抵达香港高校,即将开始他们新的大学校园生活。与此同时,2006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录取热潮也终于尘埃落定,告一段落。他们也许是要养精蓄锐、稍事休整,待等来年更高、更强、更大、更热的又一场“刀光剑影”。

据《京华时报》2006年8月28日报道(张灵/文)。8月28日,北京西站出入境联检大厅迎来今年首个赴港学生高峰。近百名港校新录取的京籍学生由此检票出境,搭乘T97次北京西—九龙列车赴香港高校报到。

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何旋也出现在这些启程的新生当中。

当天中午11点半,距离T97次列车开车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西站出入境联检大厅外早已挤满了学生和家长。由于香港高校不提供床上用品,新生报到需自带被褥,几乎每个学生都拖着大行李箱,兴冲冲地排队等候检票。今年本市文理状元都已确定就读香港科技大学。当天,文科状元何旋在妈妈陪伴下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临开车前,活泼的何旋就拉着妈妈在车厢前拍照留念。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去香港,觉得既兴奋又不舍。兴奋的是自己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在陌生的环境接受挑战;不舍是因为要离开已生活了10几年的北京,告别老师和同学。

“对我来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成绩和荣誉都属于过去,现在我要抛弃一切轻装上阵。”何旋说。她选择去香港求学,是因为自己喜欢在外闯荡的感觉。到香港后,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就是一个喜欢在挑战中寻找乐趣的人!”她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记者了解到,今年参加内地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高校在北京各录取32人、28人。此外,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6所在京自主招生的港校都录取了不少高分考生。保守估计今年赴港读书的北京新生约有300人。

香港城大新生黄韵宜一通过检票口,就掏出手机与大厅外送行的妈妈打电话,母女两人隔着玻璃窗轻声地聊着。“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此刻,母亲的嘱咐和不舍都通过电话传给一窗之隔的女儿。

黄妈妈告诉记者,黄韵宜这次是跟13名香港城大新生一起去香港报到的。此前学校已为新生举行了联谊会,大家熟识后就相约一起出发并统一订了票。当记者问她是否放心让女儿一个人去香港时,黄妈妈爽快地说:“那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还要在那里呆4年呢。让她一个去就是先锻炼锻炼。”记者注意到,像黄韵宜这样一个人去香港的新生并不多,多数新生都有家长拿着大包小包陪同一起去。一位前来送行的往届生家长感慨,往年在这个站口送行基本上看不到几个学生,现在去香港的学生越来越多。

据中新社香港2006年9月1日电。经过数星期的迎新活动,香港中文大学于2006年9月1日举行了新学年度的新生入学典礼。香港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学校今后的发展,包括成立两所新书院,为“三改四”(即本科学制由3年改为4年)后学生人数增加做好准备。他也提到今年香港中大的收生成绩非常理想,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并勉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

香港中大表示,他们一向致力缔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互相学习,扩阔国际视野。今年该校共录取了300名非本地本科生。他们除来自内地20个省市外,也有来自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毛里求斯、英国及美国等地。

9月1日,香港理工大学也为其新学年的4500多名新生举行了开学典礼。新学年第一天,香港理大学生事务处为新生们设计了极具意义的坐台月历,鼓励他们好好计划大学生活。在赠送给新生的月历内,那色彩缤纷及充满校园气息的插图,均由该校旧生绘画,并写上鼓励的言语,显得别具心思。

据新快报讯(记者陈晶晶)。9月30日(星期六)上午9时30分至下午6时,香港理工大学在其香港红磡校址举行大型教育资讯日。今年该校首次邀请内地学生与家长出席活动,通过开放日获取内地学生赴港升学资讯,并参观校园设施和学生宿舍等。香港理大2006年度内地招生计划广受学子欢迎,报名情况热烈,最后录取了250名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其中65名更是获得40万港元全额奖学金,现已于香港开始了为期4年的本科学习。应届高考同学可在香港理大的教育资讯日了解该校2007年的内地招生安排,为接受国际化的大学教育做好准备。

香港理大位处闹市中心,邻近红磡火车站,交通方便。学生及家长可于9月30日参观该校的实验室、教室、图书馆、学生活动设施、饭堂,以及宿舍等。学校于当日下午1时至2时45分举办升学讲座,介绍内地招生计划,各学系还安排了老师解答学生对学科的查询。

中央电视台《直通香港》记者走访内地新生入学

在2006年新生入学时期,中央电视台《直通香港》记者9月4日特意走访了香港部分高校,采访了众多内地学生。

记者(下为记):来自青岛的内地学生李晶,到香港后的第一站就直奔香港大学的学生宿舍。她说,之前她已通过网上了解到新生入学的程序,到宿舍报到是最省时省力的途径。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李晶(下为李):李晶。

老师:这是健康表,这是注册表,你填了以后,有没有带相片,带了就在相片后面写上你的学生证号码。

记:为迎接新生,校方还给予了相应的提示和安排。

港大文员助理黄京燕:因为他们刚来,就是一个要银行开户头,还有一个就是办手机号,所以这些都要给他们有一个地址证明。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先填一个地址证明,填完了以后,他们就可以拿这个地址证明去办一切手续。

李:早听说香港高校非常锻炼人的独立性,初来乍到就让我有了切身感受。

记者:这个跟你想像的一样吗?

李:差不多。

记:你想像应该是什么样子?

李:想像应该在网上是全英文的,然后一开始去一个像事务处的地方,他会给你一些资料,然后阅读,一边阅读资料,一边按资料给你步骤来网上注册。

记:这个大学给你第一印象是什么啊?

李:我觉得和内地大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这边校园非常小,但是楼都非常高,设备都非常好。

记:在内地学生眼中,新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新奇。不过,除了环境之外,这里独特的校园文化也令内地学生欣喜不已。社堂文化是港大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刚来的新生都要在一周内进行一个完全封闭式的训练,而训练的组织者完全是学生自己。其目的就是要学生更快地熟悉新的环境,并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记:你是哪里的?

女生一:我是成都的。

记:你呢?

女生二:我是浙江的。

女生三:我是新疆的。

记:啊,新疆的!喜欢这个活动吗?

女生三:喜欢,很喜欢。

记:喜欢什么地方?

女生三:很有激情,很热烈,很有那个集体观念。

女生一:很能激发人的创作力,培养我们的团体精神。

记:尽管热热闹闹的舍堂活动让新来的内地学生感到兴奋;但是他们也表示,对新的环境同样感到了一些不适应。

港大学生陈如宏:可能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广东话吧。因为我从内地过来,不是很会讲广东话,然后这边的人就告诉我,院系的老师可能都会跟你说普通话或者英语。但是要是生活方面,你可能说食堂啊,或者小卖铺这些方面,可能他就说广东话的比较多一点。

记:今年前往香港上大学的内地学生呈现较高增长。仅港大就在内地招收了近300人,比去年提高了近5%。有些内地学生甚至放弃了北大和清华,选择到香港高校就读。

港大学生胡坤:我想港大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那种国际化吧。比起内地的大学来说,给你那种交换的机会,或者是进一步去申请那种国外的大学的机会会更多,或者是机会更大一点。

港大学生沈丹妮:因为当时我也被保送去北大了,但是后来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我觉得港大除了在学术上面的吸引之外,香港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还有就是港大一些除了学习以外的大学生生活也很吸引我。

二、2006年内地学生掀起去香港上大学热潮

报考热潮

2006年中国高招,最大的热点莫过于香港高校内地招生之进行得如火如荼。据《财经时报》记者说法是“热情空前高涨”。有人称之为“‘狼’行天下,‘孔雀’南飞”。对内地高校来说,香港高校是“狼”,让人恐慌。但是对内地考生来说,“狼”是受欢迎的,众多“孔雀”因“狼”而舍弃北大清华“高枝”纷纷南飞。

今年是香港8所主要高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在内地招生最多的一年,也是内地学生报考最多的一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成为内地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本年度重大的教育事件。今年暑期内地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此。从6月份内地高考开始一直到7月中旬香港高校陆续发榜,多日来内地各大媒体不惜大篇幅报道这一新闻,讨论相关现象。如果用“香港高校内地招生”这8个字进入Google搜寻,会一下跳出34700多个相关条目。百度一下(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更达到36400个条目。(作者注:这还是多日前的数字。)

一段时间以来,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推介会每到一地,便会在那里形成“冲击波”。据各地媒体介绍,招生计划说明会几乎场场都是气氛热烈、座无虚席,被挤得爆棚;有些地方,前来咨询的考生家长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竟造成会场外马路塞车。

早在3月份,香港浸会大学便抢滩登陆,在四川成都、陕西西安连开两场教育展览、升学讲座。在接下来的1个月里,他们又兵分数路去北京、南京、杭州、上海、济南、天津、福建等地,连开了七八场“招贤会”(或曰内地招生咨询会)。

其实香港高校早在1998年就开始在内地招生,但一直不为人关注。而今年声势浩大,招生规模也远远超过往年,众多内地考生也趋之若鹜,导致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高分生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一场“狼来了,清华北大将沦为‘二流大学’”的恐慌。客观说,这几匹来自南方的“狼”对内地高校确实存在很大“威胁”。

内地学生对香港大学趋之若鹜,正在颠覆着国内考生的传统观念。据《北京考试报》2006年4月25日一项调查显示,65.53%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香港高校吸引力超过内地名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受关注的程度更是直逼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学府。虽然内地考生报考香港高校必须通过内地普通高考、香港高校英文笔试和面试等三关,三方面的成绩都要求非常优秀才能被最终录取,而且学费和食宿费价格高昂,可谓门槛很高;但是考生及其家长仍然愿意作出这个选择,从而掀起一场赴港求学的热潮。

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6年7月10日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顶尖高校录取的话,71.2%的人更愿意选择香港的大学。与此同时,有59.5%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内地高校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2006年4月25日,《北京考试报》编辑部曾做过“上大学,报北大清华还是选香港高校”的调查,短短半周时间内吸引3100多人参与投票。调查数据显示,2052人认为香港高校要好于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超过投票总人数的65%,比选择北大、清华的人数高出近31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香港高校的吸引力已远远超内地名校。此外,45.17%的调查对象认为香港高校“教学理念先进”,是其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另有23.42%的人认为香港高校全英语授课,外语环境好;12.91%的人认为在香港上大学将来更容易出国深造。

而那些选择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的考生,58.29%的人认为内地知名高校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实力雄厚。仅有15.96%的人认为内地名校优势在于费用低廉,7.68%的人选择内地名校是因为学习、生活环境比较熟悉。

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去香港读大学,面对40多万元的学费、生活开支,59.41%的投票显示需要申请学校奖学金;家庭基本能够负担的仅占24.53%,家庭经济条件足够负担的占11.68%,需要向亲友筹集的有4.39%。由此看来,去香港读大学,远远高出内地高校的费用仍是大部分家庭面临的挑战。

北京学生报考港校人数最多,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市和广东省,当然最终录取的也是这些地方的考生最多。今年北京市报考香港高校的人数大幅增加,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报名人数都达到1600人。港大本次原计划招收160人,选择了700多名学生参加面试,他们都是学校依据高考成绩综合选定的,最后录取了270人,远远超过原计划。全国有1.2万余人报考了港大(其中近半人争入热门的经济学、金融学、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会计及财务工管课程),即录取率仅不到1/40(今年申请哈佛的比例大概是1/18);香港理工大学更是高达1/48,是8所港校中最高的。

报考香港各大学的内地学生共达3万人(其中至少有7000名内地生争读香港商科,占报考总人数的近1/3,其次如香港岭南大学的翻译文学、社会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传理和理科,香港教育学院的英语课程等专业也很热门),各地的面试人数约占当地报名人数3至5成。香港理工大学在整个内地收到的入学申请约9600份(约3000人角逐会计及金融和金融服务,但学额不足20个),是去年的3倍。香港科技大学在全国招生150多人,报名人数有6000多,录取比例近1/40;光是北京地区的报名申请就达到1600份,全国进入面试的一共有800多人。香港科大内地招生负责人曾表示,该校去年招去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后,在内地的知名度直线上升,今年招生的目标是内地最好的考生。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把香港作为一个未来的选择。上海中学高三年级组组长胡老师告诉记者(《南方周末》2006年6月1日),“今年来开成绩证明的学生明显比往年要多”。

而香港中文大学则专门为贵州省准备了4个全额奖学金名额,总计达200万港币。

同类推荐
  • 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充满了矛盾,因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青少年素质教育读本·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身心变化,成为心智健康、快乐上进的优秀青年。良好的心理对青少年开启智慧、提升认知、塑造心灵、铸就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全书涵盖了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心理调适、自我激励、品性养成、青春期心理等12大心理问题,是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错过的精彩读物。
  • 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本书内容包括:“心情好,一切才好”、“控制自己,做情绪的主人”、“自信点,不要让自卑毁了你”、“笑看人生,用乐观驾驭悲观”、“宽容豁达,不斤斤计较”等。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的养成如同建造房屋,以伦理道德为基石,用良好的品味、正确的言语、安静的姿态、谦逊的行为和适当的自尊自重搭建而成。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贰把刀

    贰把刀

    搞笑灵异,看我用二把刀的水平寻龙点穴,盗墓灭粽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爱的风车:会转到谁

    tfboys爱的风车:会转到谁

    我终究错过你我终究没能等到你我们终究没能在一起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
  • 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句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可以变亲友为仇人;一句话可以功败垂成;一句话更可以改变人生。拥有精彩人生的人也许不是演说家,但拥有好口才的人必定能成就精彩人生。本书从要说话和会说话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不同的说话技巧对身处社会的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旨在帮助读者学会说话,使读者在人际、事业和生活等诸多方面获得相关的启示,从而成就精彩的人生。
  • 学会推销36计

    学会推销36计

    在推销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强者,一种是弱者。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既是生物世界的不二法则,同时也是推销世界的永恒真理。《学会推销36计》将告诉你学会推销的三十六计,集知识性、智慧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是每一个想改变命运追求成功的人必不可少的读物。现实的世界风起云涌,推销的王国波谲诡异,唯有那些掌握各种实用推销能力的人才能在各种残酷的现实之中脱颖而出,笑傲群雄,成就自己的推销事业,建立自己的卓越功勋。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推销能力,成为推销世界的王者,那就从阅读《学会推销36计》开始吧!
  • 凤凰之路

    凤凰之路

    若烟的修仙路,一切尽在书中
  • 荼蘼花谢

    荼蘼花谢

    由一个女孩的自杀而引发出她背后的故事!~如同一朵风中的荼蘼,只因为春天的逝去而———独自调零。
  • 胭脂玉暖

    胭脂玉暖

    养了十八年的童养婿金屋藏娇,气得阮家大小姐一根绳子吊死。穿越来的梁语嫣没来得及耍大小姐威风,就被大魔头童养婿打包,送给大魔王白少帅做姨太太,开启了在【高冷禁欲少帅大魔王VS高智变态残冷大魔头】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故事。梁语嫣:“少帅大大,我是飞机师,我会开飞机。”大魔王:“我会打飞机。”梁语嫣:(⊙﹏⊙)b【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据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了十五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妈妈,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孩子往往依赖于爸爸。妈妈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爸爸与孩子谈话往往具有哲理性。其实。相对妈妈来讲。爸爸心胸更开阔一些。实践范围更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对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