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79900000026

第26章 人物纪实:内地学生在香港上大学的故事(7)

社会调查是人文素质课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深入香港社会进行采访与调查,采访对象包括警察、老人、低收入群体、边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甚至色情行业从业人员等;而进行政治课题调查的我,则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得到了进入香港立法会与立法会议员直接对话的机会。一位香港学长曾对我说:“这样宝贵的机会是我们香港本地人都很难得到的,你们真是幸运。”可见学校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内地学生煞费了一番苦心。

在香港上学,虽然课时比内地大学少,但各种测验、考试可一样不缺,像托福课,老师隔三岔五就会拿一些题目来测验,但没有监考,成绩也是自己登记,完全靠同学诚实。临近期末考试,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发电子邮件,通知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编号,十分方便。

除了学习方面的差别,在港大学生的生活相对内地大学生也丰富一些。学校里的学生舍堂被称作hall,在浸会大学一共有4个hall,各有各的文化与特色。平时,每个hall甚至每个楼层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感情,这其中既有高桌晚宴、BBQ,也有跑楼梯大赛、登山观日出等。当然,要参加活动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几乎所有活动都是收费的。学校也会组织预科同学进行观看演出等活动。而在平时,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拉阔”(“LIVE”的粤语音译)办公室购买到许多演出票,价格都很实惠。

学校餐厅大概是我们内地学生抱怨最多的地方,因为吃惯了家里营养美味的饭菜的我们,一开始实在不喜欢吃学校餐厅30来块港币一顿、口味不好、荤素搭配又失衡的伙食。但后来大家也渐渐适应了,而且身处九龙塘的我们,很快发现旁边有九龙城这样一个大食铺,嘴馋时也会光顾那里的各国餐馆。

除了吃吃玩玩,在香港生活带给我的更是一种对能力的锻炼。记得刚到香港时,要办身份证、银行卡、八达通,还要到指定医院拍胸片,这些让人生地不熟的我吓了一跳。可没过几天,我发现自己竟顺利地把这些事情都搞定了,而那几天的东奔西跑的确帮我踏出了融入香港社会的第一步。到寒假时,我不仅可以自己一个人走访香港的大街小巷,去赤柱登山看海,还能和朋友一起乘船去长州岛吃海鲜。

与许多同学不一样,当我得知自己要去香港读大学时,心里并不兴奋,因为香港对我来说意味着狭小、喧闹和浮躁。但当3个月后回到内地,我竟有些怀念起来,怀念舒适的气候、湛蓝的天空,怀念干净的马路、顺畅发达的交通,更怀念守秩序的公民和自由开放的空间。我知道,我已经在适应它、接受它,并将理解它、喜欢它。

二十、“一年来的收获超过想象”——香港理工大学黄子聪

据《课堂内外》杂志2006年第8期(纪言/文)。家在广州的黄子聪去年进入了香港理大学习,刚刚放暑假回到广州的他告诉记者,这一年在香港的学习收获是“超过了原先的想象”。

小黄去年高考成绩超过了省重点线,在内地不足以上到名牌大学,却获得了香港理大的面试机会,并最终从一两千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香港学术自由,和外界交流很多,而且资源丰富。”小黄说,在学校图书馆几乎可以找到所需要的所有资料,即使学校没有,也立刻可从别的学校借来。内地学生第一年上的是基础课程,平均每天只有2—3小时的课,余下时间完全看自己怎样支配。学校基本没有期末考试,却有连续性的考察,包括课堂表现、小作业、小测验、导修报告等,如果这些考察不能通过就会被留级,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严格要求自己。

令小黄最津津乐道的是香港高校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学校采用全英文教学,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交换生,大部分来自欧洲,学校每年也有很多交换生名额出国学习,可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由于香港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平时可接触到很多国际化的知识。小黄学的是室内和环境设计专业,但课余时间经常去听音乐会、看画展,在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修养。“香港高校学费是贵了一点,但物有所值。”小黄说。

二十一、网文甲:在香港上大学的感受——香港理工大学某内地学生

你们好,我是去年北京海淀区理科考生,人大附中的,现在在香港上学。(本帖子见http://blog.sina.com.cn/u/1223337284等地)

看到有这么多人在讨论香港的学校,我想也许我的信息和想法可以帮助一些人。我认为,去香港读书决不要盲目跟随热流,而是应该想清楚你到底未来想做什么,在什么一个环境中工作。例如,你是学商还是学工,是想留学还是就在大陆发展;你是否很担心你在内地的就业前景,你的经济状况是否可以支持在香港读书?这些都是决定性因素。而正因为每个人对未来规划不同、所学专业不同,所以你所选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专业的排名。至于学校综合名声固然也很重要,但绝不比专业重要。

我是学商科的,以后想去西方留学,所以去香港上学的目的就很明显:接受与西方接轨的商科教育(至少出去留学时,香港学校的商科类课程学分是被承认的)。我去年高考理科580多分,也被北京的第一志愿录取了。但经过反复权衡,我还是去了香港理大的会计专业就读。理大的会计是全港最好的(虽然理大商学院不如科大,但它的会计系里很多staff与香港会计师工会有很密切的联系),这十分有助于我毕业后在香港的发展或者去西方留学。

另外,我不太同意很多人将香港的大学分为所谓一流、二流大学,这样做我认为是比较唐突且缺少根据的。如果真的要分,那么也要注意在不同专业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排名来分。我觉得今年香港学校如此火暴,一定有它的原因(实际上去年已经十分火了)。那么多高分学生报名,一定有他们自己每人不同的想法和目标,将香港学校一棒打死或盲目追捧我认为都是不够客观的。

我认为,如果一定要讨论香港学校与内地学校的好坏,那么只能看你个人想要的是什么、经济能力的高低,这些都绝不是一句“值”或“不值”能说得清的。

还有一点我需要再次强调的就是,盲目将香港学校分为几个等级是不科学的,专业排名的重要性要比在大陆重要得多。这些排名大家都可以参考。这些都是香港官方教育网站公布的,具有一定权威性。

至于讨论建筑专业是同济还是香港理大好,我认为,理大的“建筑工程及管理”,“房地产”和“测量”都很好,关键看学妹学弟是想学纯建筑还是跟管理相关。如果是后者,理大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在香港这样房屋紧俏的地方,而且即使在大陆也很好发展;如果是前者,那么港大、清华是首选,至于同济,不太了解,但听说也很好。

最后,祝福我的学弟学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梦想。

二十二、网文乙:在香港上大学是一种幸运——香港某大学内地学生

据“新浪考试”2006年9月20日帖子。转眼间来港已3个星期。3个星期前妈妈送我来到香港,那时那刻依然浮现眼前。妈妈走的那天我送她到深圳,到达酒店门口已是9点,我不愿在深圳多留,于是立刻乘来时的出租车回罗湖关口。妈妈很想和我一起吃晚饭,毕竟要分别了,可是我竟然急着回港,现在想来有些后悔。

在msn上妈妈总想在视频上一直看着我。我知道,看着我笑,看着我吃东西,听我说话,爸爸妈妈会感到很幸福。可是他们又怕打扰我学习,每天只和我聊几句。他们工作很忙,有时晚上不回家,看到msn上他们不在,我总有一种淡淡的失落。

那天在msn上和爷爷视频了,爷爷还是那个样子,87岁了,意识却非常清醒。看到爷爷精神挺好,我就放心了。爷爷对我非常好,我想我出来那么远,爷爷会担心与思念吧。爷爷,我只祝福你身体健康,每天开心。

听着伤感情歌,写到这里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每天都很忙,就这个时候会思念起亲人,然后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不说这些了,人不是冷血动物,谁能没有感情,没有思念?值得庆幸的是,来香港是正确的选择。

也许来这里,意味着语言不通、意味着文化相异、意味着没有依靠,但这也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开始。

从入学注册、银行开户,到办理身份证、八达通,似乎自己完成了许多事。再也没有爸爸妈妈陪着。在这里第一次有了一个成年人的感觉。当别人称呼你为“先生”时,当你的意见能得到尊重时,当没有人再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时,你会不会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呢?

是的,我们不再是孩子,不需要什么班会课跟我们进行道德教育。这里没有这种教育,但是我们却都受到了潜移默化。人多的地方不会拥挤——-因为大家都在排队,带着钱包可以很放心地做想做的事——因为不用担心被偷掉。这是一个人人信任的环境。当大家都在排队,你会好意思插队吗?当地上一尘不染,你好意思乱扔垃圾吗?当别人信任你,你好意思怀疑别人抑或欺骗别人吗?不会的。相比这些,再多的道德说教、再多的口号都显得苍白无力,我觉得道德素质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想内地的教育在这上面是需要深思的。

说说上课吧。这边的课有三种:lecture,tutorial与lab。lecture是讲座,也就是大课,一门课每个星期有一节,是讲学科知识的。而tutorial是小课,大概一二十个人一个教室,在tutorial上可能会做一些讨论或者做一些游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问老师问题。Lab当然是实验课啦。

值得一提的是,这边的语言课程全都是tutorial,像我们的英语课,一个教室才16个人,我们不断讨论,练习口语,老师会纠正我们的发音。整堂课像聊天似的,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上了课才发现,自己连最简单的问候寒暄都是不地道的,可见国内英语口语教学多么落后。当我听同学说他们大学的英语教育还是和高中差不多时,我是如此惊叹,不又是枯燥的背单词、做选择题吗?我大概能想像过了英语六级的人英语是什么样子(如果他不自己特意训练的话)。

是的,我们也背单词,但绝不是为了默写,而是为了学习的需要。在这种全英文教学的环境下,我们不断记着单词,就算是生僻的单词我们也是在不断应用着。没有用的单词是不会特意去记的。而且这是别的学科的任务。对于英语课来说,没有人会让你去记单词。记住一堆永远不用的单词,结果只是——浪费时间与遗忘。

说一下我们这个学期英语需要完成的作业吧,一篇myhometown;2个人合作,做一个survey,把结果做一个presantation;4个人合作,去拍一段你认为香港最美丽的风景,也要做presantation。我想这才是语言的运用。内地英语那么多考试,什么都要考英语,能取得高分的很多,可是英语真正很强、能熟练运用的又有多少呢?我高中时英语就不错,可是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很菜。

在这方面,我想内地的体制需要好好改革一下。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来学英语,最终却取得不了好的效果呢?如果不变革,那么只是浪费广大学生与考证者的时间与金钱。

没有体验过,说什么都是假的。有人没有来过香港,却总说香港高校怎么怎么差,我想不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但是什么都无所谓,大学只是提供你一个发展的平台,关键是靠自己。但是,如果它具有好的设备、好的老师,对于你的成功无疑是很大的帮助。我的课表不满,平均一天可能只有3—4小时课,但是我总感觉好累。谁说这边没有竞争的环境呢?当你看着老师E—mail给你的reading材料,看不大懂时,你难道没有一种危机感?大量的时间,你难道不要用来看书?

当然,这边的活动很多,如果你想参加的话。但是我只参加了两个社团。我发现我已够忙了,足够从上午忙到深夜。在这里学习,感觉真的压力很大,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内地很多大学规定或“建议”大一新生不准带电脑去学校,这让我感到很不可理解。我在想,内地大学又多了多少晚上翻墙外出打机的学生。在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电脑无疑是必备品。很多人反驳说,学校有机房啊。可是谁都知道,学校机房的机器有多滥(就算是在香港,计算机经常更换新的,我还是忍受不了那点速度),用机房的机器又是多不方便。在香港上大学,没有电脑你将寸步难行。通知在网上,课程资料在网上,学校里网络是免费的基本服务。我就不明白,难道内地大学的学生自控力都很差,来香港的学生自控能力都很好?我很怀疑国内大学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我们早已过了那个封闭落后的时代,一个成年人也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不是在内地大学的学生都还只是个孩子呢?我想教育要从尊重开始做起。

写了好多,似乎有点杂乱无章了,但确实是我想说的话。来香港读书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在我有了这个想法后好多时候,才对爸妈讲。那时还没有关于港校和内地高校的争论。但是爸爸妈妈坚定地支持了我。就此,我感谢爸爸妈妈,我也要说,来香港读书是一种幸运。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会努力的!!!

同类推荐
  • 人脉力

    人脉力

    本文一共讲了21堂课,这21堂课基本上都是以人脉这个主题为主线,以各位人士对人脉的不同理解与运用为辅线展开论述讨论的。在这些论述讨论中,我们不但从侧面剖析了人脉关系对我们不同人的需求与帮助,而且在如何认识人脉、构建人脉以及维护和使用人脉方面也做了很好的阐述。当然,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讲述的每一堂课的内容都很客观现实,主要作用就是让每位读者都能客观地认识有关人脉的各方面知识。它不像其他书籍一再刻意地夸大和吹嘘人脉的作用,也不像有些文章把人脉的作用贬得一文不值。
  •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是每个年轻人都渴望得到的。很多人成功了,或拥有名望,拥有财富,功成名就,或生活快乐,心想事成。但更多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为什么?成功学家对“一些人为什么成功”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成功者的行为都有着相似的特点,也就是本书所讲述的9件事。它们是:定位、目标、自信、坚强、智慧、毅力、机遇、效率和积累。成功之路是从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正确定位开始的。年轻时选择做什么,不选择做什么,决定了你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看看成功者是怎么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谨慎地确定自己的人生路吧。记住,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心灵的智慧

    心灵的智慧

    看待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暂时的困境是最好的老师,他足以让心灵沉静,让头脑成熟。本书告诉我们要怀着一颗坚定的爱心,挫折不是失败、态度决定高度。更有“弯腰的哲学”、“米芾学字”等智慧故事启迪我们的心灵,全书最后倡导用心灵传递爱和友谊,从几十篇优美散文故事体会真善美的智慧心灵。
  • 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

    从初入主持行当要注意的问题到提高与进修的路径指南;从化妆上镜到吐字发声;从口语表达到临场应变;从参与节目策划到现场调度驾驭;从工作配合、关系处理艺术到走出声屏、主持各类文体活动等,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是一套关于主持艺术的百科全书。
  • 青少年成才攻略-坚持好学的态度

    青少年成才攻略-坚持好学的态度

    本书围绕好学这个主题,通过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好学对于成功的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武掌星空

    武掌星空

    当地球踏入星际时代后,科技落后的地球重新追求武道的发展,繁衍两千年,武道之路在浩瀚宇宙中终于有了一席之地。然而当董铭怀着成为英雄的梦想踏上武道之路后,却意外发现其他星系的阴谋,从此踏上逃亡之路。武至极是否能掌控宇宙?科技发展到巅峰又是否再一次面临毁灭?一本《万法经》集合百家武道精髓,一个来自上个宇宙文明的生物智脑究竟有何种目的?头顶漫天星辰,脚踏万千枯骨。气荡无际星空,成就盖世宙皇!
  • 四国为妃

    四国为妃

    她或许是命运最为不济的公主,早产与母亲被贬谪的途中,好不容易得到高人相助侥幸活下来,在洛阳过了十五年平静却还算差强人意的日子,自认找到了此生最爱的人,然而天意弄人,一纸诏书打破了安定的生活。等待她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灾难。最后她带着怨恨与不甘被迫离开了乡土远赴别国,却发现所谓的柔情万种情根深种都是一场又一场的阴谋与欺骗。一切似乎都颠倒了,自始至终唯一不变的人却又不知身在何处生死未卜,然而,她不会就此认命。曲终人散,留芳芳魂难觅痕;夜阑人静,夜留留夜不留人。一段凄迷悱恻的爱情佳话,牵出前尘一段段错综复杂的纠葛纷争。撕去历史佳话表面的浮华面具,现实那张血肉模糊的狰狞脸孔,令世间无数的痴男怨女,情何以堪。
  • 腹黑王爷请乖乖放手

    腹黑王爷请乖乖放手

    前世,她出生入死为他谋江山,不想却含恨而死。重生之后,她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发誓要把上辈子害过她的人一一收拾!不料惹来了一条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成为了魔王的女儿

    我成为了魔王的女儿

    叶宇澄是一个大四的学生,他身边的男女朋友根本无处不在,然后他好像在某知名粉红色网站gilgil中找到了交女朋友的方法,一张帅气的脸和强状的身体,他觉得他有了前者,所以只要变成猛男就好,但在去健身房的路上不幸被卡车撞了,于是叶宇澄离猛男越来越远了。
  • 星途璀璨之竹马总裁的专属爱豆

    星途璀璨之竹马总裁的专属爱豆

    林思忆排除万难终于在娱乐圈有了一席之地。可她竟不知她所在的公司的幕后大BOSS竟然是她认识多年的霸道竹马总裁——沐逸辰!
  • 人造神灵

    人造神灵

    《人造神灵利普蒂尔法》神,对于生命体来讲是什么?又代表着什么?为何几乎所有生命体都对神持有着无上的敬意?人类不知道,他们是在这片土地上存活时间最短的族群,但他们又几乎是这里最大的群体;精灵不知道,它们是神赐予世间的礼物,但它们却又从未见过神;死灵不知道,他们被神放逐,却又近乎虔诚的去追寻着另外的神明。神族,虽有神名,却是和“神”不一样的物种。他们拥有无限的寿命,拥有自己的祝福,却唯独不敢自称神灵。但是现在,为何曾经最为弱小的人类,竟打起了“神”的主意?“我们可以做个交易,一个又能达成你的心愿,又能满足我等期望的交易。”“……说。”“我等想要创造神灵,万事俱备,现在只差一具肉体……”
  • 总裁你站住

    总裁你站住

    在校园里他们是人人羡慕的金童玉女。毕业后因为一些误会而分道扬镳。多年后再相遇却是在他的婚礼上。他早已成为了一个霸道的总裁。然而误会澄清真相大白时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
  • 戏步台子前世缘

    戏步台子前世缘

    失忆的姜乐汐偶然的出现在大学内,古月精心布置下的局是否能被姜乐汐看破,一次次的霸气上场,看她如何上演女神级收场,不!这不只是完美的一次恋爱故事,靖茉汐带你走遍奇幻和恐怖。欢迎观看《辰吟醉华汐》前传《戏步台子前世缘》我在创世中文等着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我是数据

    网游之我是数据

    我是一串衍生了智慧的游戏数据,带着对游戏知根知底的优势进入其中,从此开始我的精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