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100000017

第17章 庚子钩沉———甘军御侮纪略(5)

八月二十五日,甘军在阳高追上了“两宫圣驾”,此后即承担了主要扈驾任务。此时,江苏巡抚鹿传霖也募兵入卫。“两宫圣驾”历大同、怀仁、代州、忻州,于九月十日到达太原府。山西巡抚毓贤率省城文武官员数百人在城北20里接驾,当晚入城,驻跸巡抚衙门。此时与过怀来时相比,就排场多了。《庚子国变记》云:

“十七日(阴历八月十七日,即阳历九月十日)至太原,居巡抚署,帷幄器物甚设,比于宫中,高宗幸五台时故物也。太后色喜。

旗兵及岑春煊、马玉昆、董福祥、升允、鹿传霖兵至者,七千余人。”

有了乾隆皇帝留下的御用之物,生活“比于宫中”;又有这么多扈驾大臣和兵将,且有太行山挡住侵略军,已有了几分安全感,这就必然会使“太后色喜”的。而且由于荣禄的到来,慈禧太后又作了一番安排,任荣禄为首席军机大臣,任鹿传霖、王文韶等为军机大臣。同时,李鸿章也到达北京,“住贤良寺,外军派兵为之守卫”,开始进行和谈。从此,荣禄主内,李鸿章主外,二人默契配合,各方呼应,按照慈禧的旨意,对内严厉镇压义和团,对外向侵略者屈辱求和。

慈禧关中苟安

侵略军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都城北京,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为了胁迫清朝廷屈从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还四出攻城略地,作恶多端。俄军在九月间占领北塘、秦皇岛、山海关等地,控制了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线。其实,帝俄早在七月下半月就趁火打劫地在关外的东北地区挥舞魔爪了。他们首先对在海兰泡的中国人进行大搜捕,大屠杀,继而血洗江东六十四屯,约有七千中国居民被驱入黑龙江溺死,悍然宣布江东六十四屯归俄国管辖。此后,出动近二十万大军五路入侵,攻占东北地区大部城镇,于十月初进占奉天省城。

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凶残至极。为实现其将我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美梦,于十一月八日,胁迫清盛京将军增褀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所以,俄国是当时各侵略国中最凶恶、最狡诈、攫夺权益最多的一个。关内各国侵略军也无所不用其极,十月中旬,联军统帅瓦德西派法、德军攻占保定及其附近各地,前锋到达娘子关和紫荆关,在易县的清西陵遭到侵略军的践踏。德军北进至张家口。在天津的侵略军南到山东德州附近。此时,清军已基本停止了抵抗,但各地义和团仍在坚持英勇的反侵略战斗。《拳乱记闻》、《拳匪记事》两书中,就记有若干事例。兹仅录几条如下:

“离天津三十里之某村,有义和团与某国兵开仗,某国兵几大败”(十一月天津来信)。

“刻下团匪来攻者日多,前数日曾攻山海关、塘沽铁路,天津至通州陆军所行之道,亦常为团匪所扰”(十月北京来电)。

“有溃兵以黑布缠头,自称黑义和团,当联军赴保定时,互相奋勇,向半途迎击,互有死伤”(九月天津来信)。

“十月二十四日(旧历九月初二日),联军在保定西北一带与拳匪开仗,西兵伤损四十六名之多”(北京来函)。

后两条与笔者家庭惨史颇有关系,愿在此略为补述,以为佐证。

笔者原籍河北省安肃县(今徐水)大营村,位于保定城北30华里,伯祖师义方为光绪年间进士,未入仕而家居。斯对由内奸勾引,被侵略军目为义和团首领,进村将伯祖捕获,伯祖直斥侵略者为禽兽,遂当场遭枪击遇害,并将数十间住宅付之一炬。家中20余口得乡里之助逃往邻村,幸免于难。侵略者对清在任官员也是随意处置。

继裕禄之后护理直隶总督的廷雍,在保定被侵略军捉去杀害,至于府县官员被杀的就更不在话下了。廷雍,字邵民,满洲正红旗人。

“联军入保定,被执,并及诸士绅”。当侵略军审问他的时候,他把反教、反侵略的责任,全部包揽在自己身上,开脱了别人。他对侵略者说:“保绅夙从令,可释,事皆由我。今至此,斧钺由汝,奚问为”?遂遇害。廷雍临危不惧,保护他人,死得壮烈!侵略军将保定“库存银十六万两”悉数抢劫一空。为进一步威胁清廷,意欲越太行山入晋境,一是攻占固关,一是出紫荆关至广昌西进。山西巡抚锡良这时主张坚决抵抗。《清史稿》本传记云“时和议未定,洋兵阑入晋边。锡良念两宫幸陕,和局固应兼顾,而保晋卫秦,亦不容忽。乃通令各军严行防守,别遣委员出境犒师,相机因应,幸保无事”。证诸其他资料所记,这段记述基本符合事实。锡良,字清弼,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后为湖南布政使。

在京师危急之际,“统率鄂、湘军队,入卫,迎驾山西,立授巡抚”。他对侵略军坚持抵御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

但两宫圣驾和随驾王公大臣已如惊弓之鸟,在侵略军屡欲西进的情况下,认为太原终非安全之地,走为上着,所以在太原喘息一月有余之后慈禧太后又传旨西去西安。但光绪皇帝是不愿意继续西逃的。《庚子国变记》记云:“初八日(10月1日),去陕西,上不欲行,怒谓载漪、载勋曰:朕仓卒出走,徒以太后之故耳,岂吝一死耶?太后今已至太原,宜无虑矣。若属善侍太后,朕当归京师,竟议约,以冀大难之早平也。太后不许,力持之,无敢谏者。”胳膊扭不过大腿,还是按慈禧的主意,于十月十二日起程。

从太原动身,随行扈驾人员大有增加。沿途还有陕军、甘军、川军等肃立道旁,警卫森严,甘军马安良部可能就在此时也赶来扈驾的。但尽管如此,途中也出现了一些疏漏。走到介休县义安村地方,“突有郭敦源自称义和团头目,异言异服,冲突仪仗”(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上谕)。这其实是这位义和团头目想见慈禧太后面陈国事。但他不知这个太后早在一个多月前的九月七日就下了“剿拳”的谕旨,通令各地官兵对义和团要斩尽杀绝,“务净根株”。所以结果是郭敦源被“立即正法”。郭敦源也是义和团著名头目之一,“名亚张德成、曹福田”。连介休县知县陈曰稔也因“于此事颟顸并不查拿,其平曰纵容义和团可知”,被处以“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慈禧太后亲自实施了她对义和团斩尽杀绝的政策!

为了尽量少糟扰百姓,慈禧发过皇皇“上谕”,说什么“该省适值荒歉,……沿途供顿及途中起居服用,袛求便适,承办各员不得过事铺张,致滋糜贵”。话倒是几句好话,但可惜实际情况全非如此。据山西故老传闻:

“护卫西太后的是甘肃提督董福祥的兵,纪律很坏,一路欺诈人民。他们大半骑着马,马要食草与料,其时庚子大旱,野无青草,这些士兵把附近几里远村庄里的粮草搜刮一空,人民叫苦连天”。

(《庚子那拉氏离京避难记》载《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1期)。

这些记述,当是实情。但士兵纪律的坏,与其埋怨这些士兵,不如归罪于那些扈驾大臣,特别是那个前路粮台岑春煊等。人吃马喂,事先不作安排,你叫那些士兵怎么不去搜抢呢?所以,问题出在下边,根子却在上边。而且这点搜抢,和“圣驾”及其左右的花费和勒索相比,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小巫见大巫。仅以曲沃一县为例,该县这次接驾花了白银三百万两(注:材料来自上述《山西大学学报》,疑数字有误,但花费很多,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对大太监李莲英打点不周,该县知县还落了个“差事办得不好”!

董福祥及其部属,在途中对“圣驾”的忠心护卫,是无以复加的。各个头领在慈禧太后轿前轿后,左右不离。据说慈禧太后轿前经常是马福祥和马麒率队护卫于道路左右,慈禧对二人以“大娃娃”呼之。盖是年马麒三十一岁,马福祥二十四岁,在六十六岁的慈禧眼中自然是年轻人了。他们护卫的殷勤备至,在舟渡黄河时更得到充分的显现。有一段记载说:“至潼关渡河,皇太后怯浊流汹涌,云亭(马福祥字)选善水者数人泅渡扛船,又派壮丁百人主舟,四围中流,天颜甚喜”。马福祥自己也记录这件事说:

“祥选部下习水性者得二百人,操龙舟稳渡。舟中蒙赏克食。

以祥回人,改赏鸡子”。

为此,马福祥不无激动地事后作诗四首,其中有云:

“从官未饫大官羊,赐食舟中禁脔香。九曲黄河走东海,滔滔不及圣恩长”。

感激涕零之情,溢于言表。马安良也对“赐食舟中”之事,引为终身殊荣。马福祥选部下熟谙水性者二百人一事,是有据而可信的。盖其部下多为循化、河州人,此地濒临黄河,不少人从小在黄河中泅水,驾驶羊皮筏子载运,视惊涛骇浪为常事,故颇不乏弄潮儿也。

渡黄河到潼关之后,西安在望,已臻万全,慈禧太后游兴又发:

“太后欲登华山,以道险,又亟西行而止。仅登万寿楼礼圣祖龙牌”(《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

十月二十六日到达西安。从太原起程之日算起,此段行程历时整整半个月。

清廷屈辱签约

“两宫圣驾”在西安,以陕甘总督衙门为行宫,是处有房数百间,虽比不上北京皇宫,也是少有的地方。“由董福祥部管带五人轮流值班护卫,每日上朝之王公大臣逐渐增至近百”(《庚子——辛丑随銮纪实》)。但此时的陕西情况并不怎么好,连官方也这样说:

“陕西连年歉收,今年亢旱尤胜。麦秋既已失望,杂粮迄未长成,节逾霜降,春(冬?)麦不能下种”(户部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奏折)。

所以关中户有饥民,野有饿殍。但慈禧不管这些,奢侈享乐之风不减。仅就饮食一项而言,在御膳房中,仍设荤局、素局、菜局、饭局、粥局、茶局、酪局、点心局等,每局设管事太监一人、厨师数人、十数人,由总管大臣继禄主其事。顺便交代一下,这个继禄是荣禄的近族,他的这个差事是荣禄引进的。他本人也是“工于谄笑,父事李莲英、李深善之”,所以握有内府大权,“积资至数百万”。

“御膳费日二百金,太后谓岑春煊曰:向在京师膳费数倍于此,今亦可谓省矣”。辛丑年(即次年)夏天,慈禧太后要吃冰镇酸梅汤,关中炎热,向无存冰,只好每日为她从百里外的太白山中拉运冰块。

关中粮银不够开销之用,就令南漕之米,改以半数折价,交纳现银,半数在徐州附近上岸,陆路运送西安。致使西行路上,车辆连轸,日夜兼程,百姓苦不堪言。连陕西巡抚端方的奏折中也说:“东西大道冲要各州县,供亿繁重,十倍寻常……所需车辆……每强向乡间借垫,民间赔累,实已不堪”。慈禧太后以喜好看戏闻名,在西安也不例外。于是,“大修戏园,诸臣娱乐如太平时”。令各种戏剧班子入宫中演唱。“李莲英物色陕西地方戏班,召入行宫演唱,连以碗碟打花点说书者亦蒙其光顾。有时或与各命妇作牧猪奴之戏(注:

即赌博)以取乐,以金球、元宝作赌注”。由于慈禧太后如此悠闲快乐,保养又好,所以“辗转数千里,终未见风尘之色”,“容色犹好,如四十许人”。但光绪皇帝从内心到外表都大为不同:“帝时服布袍,……帝见贡物至,必垂涕”。“容颜憔悴,若有重忧,从来未见片刻开朗或偶一强作欢笑,谨言慎行,唯恐大祸及身”。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思想感情和作为,是个鲜明的对比!

慈禧太后还仍然是“纳贿鬻权,无所不至”。举一个例子如下:

“有浙人施某者,先为潼关厅,饶积蓄,每艳道缺而思得之,顾无门不得入。及慈禧至西安,施某遣侍者关白李莲英,莲英告慈禧,慈禧曰:‘今方蒙尘于外,价可稍廉;然道员即可擢两司,至少需万金’。莲英遂以答施某,施某以价之贱也,遂成交”(《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

如此慈禧,真是“陈叔宝全无心肝”!慈禧如此,其近侍兵卫当然是上行下效:“各省协解款,已五百余万,每解款至,内监需索尤苛”。“两侍兵卫,日扰民间,秦民苦之”。

对于侵略者的和谈,慈禧太后谕令李鸿章,不惜代价,力求早日缔结和约,只要保住她自己的统治地位。怎奈侵略者陈兵京都,条件苛刻,一开始就提出,要清廷严惩开罪于各国、支持义和团的王公大臣,而且提出名单,要清廷一一照办。这是慈禧所难堪的事,于是双方就这个问题反复讨价还价。但瓦德西弄尽手段,一方面以武力相胁迫,对李鸿章说:“君良苦矣,计且穷,屡请不见听,今罪人方居中国事,吾当自引兵往取之,郁郁久居此,无为也”(《庚子国变记》)。另方面则是“漫天要价”,他对李鸿章说:“我们所列罪魁,都是从犯。为全中国体面,首名罪魁,尚没有提出;此而不允,我们将索要其为首者”。所谓“为首者”当然就是慈禧太后!这样一来,清廷只好按照侵略者的要求,逐步加重和加多地处置被指名的王公大臣和地方官员,有的被三次、四次地加重处置。以庄亲王载勋为例,光绪二十六年十月,被革去爵职;同年十一月,改为“圈禁”;次年元月,即“赐自尽”。最后的结果,几个重要人物的处置是:怡亲王溥静圈禁,瑞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贝勒载濂、载滢发往新疆圈禁,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赐自尽,山西巡抚毓贤正法,已病故的协办大学士刚毅判为“斩立决”。被日本侵略者掳去的尚书启秀,侍郎徐承煜,也要回来正法。十国(上述八个侵略国加上比利时、荷兰)提出了应惩办的道县官员一百四十二人名单,清朝廷也遵命一一照办,分别给以从革职到斩首的处置。

侵略者提出的“罪魁”,按其要求作了处理之后;侵略者之间还有个分赃不均的问题,他们经过磋商,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最后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三十日,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荷、西班牙等十一国抛出“议和大纲十二条”,强迫清全权代表奕劻和李鸿章签字,这就是《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朝廷向侵略者认错道歉,惩办祸首诸臣,对反教会的城镇停止文武考试五年;赔款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利合计近十亿两,控制我海关税盐税;北京东郊民巷由侵略者派兵保护,中国人不准在内居住;拆毁大沽炮台,京、津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允许外兵驻守;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违者处死刑;进一步便利各国与中国通商;改总管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表面上保持了清朝廷的权位,保持了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却使它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总管和代理人。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中国人民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之中!

毓贤兰州就死

侵略者的入侵和订立条约的要求,使多少中国人失去了生命,而且许多人的死是十分惨痛的。限于史料,我们没有找到平民百姓殉难的具体记载,姑举几个大臣之死的例子,以见一斑。

大学士徐桐,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他是个仇视新法的人,因而见重于慈禧。但对义和团很赏识,认为有了义和团,中国可以强盛。他写有赠大师兄的一副对联云:

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祇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

从这副对联中,尽管他对义和团作了封建主义的理解,但从内心是相信和支持的,虽然他并没有多少支持的行动。庚子年他已八十二岁的高龄,侵略军攻入北京时,他“皇遽失措”,他的儿子、刑部侍郎徐承煜对他说:“父庇拳匪,夷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听了儿子的话,徐桐即上吊自尽。他自尽之后,徐承煜并没有“从待”乃父于“地下”,而是逃跑了。后来被日本侵略军捉去,最后由清廷要回处斩。

同类推荐
  • 乱世儒将

    乱世儒将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苏轼此儒将,学识渊博,武艺无双,乃继周瑜后,东吴又一庭柱之才……且看张渊如何观将军勇,叹谋士智,又会带给三国历史何种改变……
  • 梦兮三国

    梦兮三国

    茫茫然,一梦千年;飘飘然,三国征战。
  • 官运横通

    官运横通

    寿终正寝再睁眼,他重生了。做为前任首辅林衡,他死了已有四年,做为寒门少年李横,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注:此书架空,此大明非彼大明。
  • 五蕴神功

    五蕴神功

    佛道修行!灭世大劫!看苦逼大学生重生到古代如何巧取神功,崛起于草莽,逍遥于乱世,抱得美人归,并最终拯救苍生登上帝位!
  • 大明妖道龙骧传

    大明妖道龙骧传

    一个懵懂质朴的青葱少年,在大变革时代中的青春成长与创伤。故事起自1628年,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龙骧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我原本是斗破位面的一朵小异火,拥有生灵之炎无穷的生命力,又有变身能力,不料被人追杀,穿越到斗罗大陆。拥有一个超级宠我的哥哥--唐三。
  • 霸道总裁:幕义辰的专宠娇妻

    霸道总裁:幕义辰的专宠娇妻

    “因为你是莫依依,我是慕义辰,所以,一起白头偕老,一起细水长流,一起生老病死。虽然我们一开始,是因为一夜情相遇……”幕义辰拴着莫依依的手,不老实不要脸的说。
  • 老爸是主神

    老爸是主神

    没能考入大学的萧慎只能选择回家——继承家业
  • 坑爹的古代生活

    坑爹的古代生活

    穿越古代,真的能混得风声水起?真的能独霸一方?生活还是需要现实的啊!有个当状元的妹控哥哥是什么感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是什么感觉?有个男神一样的男友是什么感觉?
  • 巾帼女相

    巾帼女相

    这是一个糅杂了血泪江山、挣扎在权谋与欲望中的爱情故事。女主流氓耍无赖,男主霸道又嚣张,大家合伙坑他爹,简直是绝逼下天第一配!她,是让各国闻之色变的超级大盗,手段高超,妙手空空,却一朝不慎,穿越时空,化作边陲小城里凄凄惨惨的小乞丐。他,是帝国皇权下惊才艳艳的落魄皇子,多疑腹黑,孤傲诡谲,却一眼万年,误中桃花,从此情深不渝为她生死相随。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时,她捻了根树枝,直抵某君咽喉:“敢动一下,杀了你!”他邪恶一笑,意犹未尽的轻舔嘴唇:“朕的皇后,果然与众不同。”阴谋权伐,金戈铁马,她无意中的回眸一瞥,乱了红尘,惊了天下,呀呀呀!看她执笔江山,谱一曲金凤还巣,美人如画!
  • 没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没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如果说青春是一首赞歌,那么叶秋留在世间的青春应该是一曲哀婉的绝唱——只是爱着你。
  • 筑梦师传说

    筑梦师传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梦一世界,梦醒天明……
  • 光影计划

    光影计划

    本作发生于多少与现实有关的架空世界,并无绝对意义上的“主角”,讲述主人公们了持续数代的羁绊。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计划”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在那个计划中。仔细阅读可以找到一些彩蛋与暗线,进而提前一步发现尚未揭示的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公爵大人的降魔妻

    公爵大人的降魔妻

    初次见面,冥幽月轻挑起男子光洁柔美的下巴,斜眼挑眉暧昧轻笑:“帅哥,偶把你可好?”。男子轻抿薄唇,暧昧一笑:“好!”。再次见面,冥幽月朱唇轻启贴近男子耳边轻声低笑:“帅哥,偶睡你可好?”。男子往后一靠,头枕双臂双眼微眯挑眉轻笑:“等的就是你这句,来吧!不要因为本帅哥是娇花而怜惜!”。数年后:“东方洛,你若敢丢下本姑娘独自去看日出,本姑娘发誓即使上穷碧落下黄泉,也定不会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