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9500000023

第23章 窦宪坐牢

章帝治丧期,一切听从太后的安排。此时的窦后虽然三十多岁,却十分的成熟。也十分的谨慎。她生怕治丧期间,发生政变,一面压住哥哥胡来,一面敬重袁安等老臣。在皇宫,也给大梁贵人和都乡侯设了灵堂。文武百官向章帝、大梁贵妃和都乡侯吊孝祭奠。

宫里章帝的妃子、才人们,过去曾受先帝宠爱以后失宠,但还有先帝庇护,先帝不在了,她们没了靠山,唯恐太后加害她们,哭的更凄苦。她们像塌了天,惊恐万状,还不敢放声哭。

先帝驾崩,马公公投靠窦宪,是水到渠成,但他看到窦宪阴险毒狠,遣刺客杀了他的姑母马太后,说不定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他装病向太后告老,并推荐了办事谨慎的郑众郑公公。这也是送个流水人情。因为郑众,是抱着刘肇的人,也是太后的心腹。其实这人很正经,以致在和帝执政初期成了关键人物。

到发丧那一天,举行国葬。太后太子及文武百官都穿孝服,后宫男女哭成一片,百官也无不伤痛,章帝驾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出殡开始,三棺齐发。前边是龙柩,后面是梁妃灵柩,都乡侯灵柩。白幡在空中飘扬,哭声一片,穿孝服的白花花一片。唢呐、笛萧一片哀乐声声催人泪下。纸钱漫空飘飘,像雪花一样。

由于章帝有了一个窦妃,害死了两个梁贵人,还害的自己早驾崩,又搭上了御弟都乡侯,真是绝色倾国,倾国的绝色。

送葬灵柩,由二十四各年青军官孝服抬灵,羽灵军穿孝护灵。灵前由刘庆携刘肇缓行,左右有皇室男子陪着。章帝灵柩后,是梁妃灵柩,再后是都乡侯的灵柩,也各由二十四名青年军官抬灵,只是级别低些。三灵柩后面,是百官孝服紧跟,以宋由、袁安、任隗为首。百官中,有假哭,有真哭。袁安、任隗、韩棱、乐恢、郅寿哭的最悲,而窦宪却干嚎几句。在心里琢磨,章帝一死,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让太后把大权交给他。

灵柩出了皇城,刘肇上了车,他走不动了,此时他十岁。灵柩来到市郊,离皇陵还远,风云突变,老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是梁妃都乡侯含冤痛哭以泪化雨吧。天大的冤枉,感动天地。这出殡下暴雨,是风雨欲来风满楼,预示着朝廷不幸,百官遭殃。

出殡当晚,窦宪去见太后。

窦宪问太后:“太后,明天新君继位。在少帝的登基大典上,太后封我弟兄什么官?大权不能旁落呀?”

太后问:“你想说什么?”

“我要代行宰相大权,三个弟弟都要作高官。”

太后低沉的说:“先帝刚死,新君继位,人心不稳,你就要大权,唯恐群臣不服,你极端、生事,又是行伍出身,怎能担起重任?新君还是让三公辅佐吧!”

窦宪急了:“太后,请参于军机机密。”

“我想想再说吧,你去吧!”

太后一夜未眠,她想,自己的兄弟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没有大权。别人总是别人哪!

次日,新君继位在大殿举行。百官脱下孝服,换上大红官服,早早在大殿等候。宋由在左,袁安在右,以他俩为首,文武两班,排列两行。宋由、袁安、任隗位列三公,头戴九旒玉珠冠冕,身后尚书乃七旒黑珠冠冕,身穿朝服,脚蹬朝靴,手握玉带,好不派场。

吉时到,郑众拂尘一扬,说:“吉时已到,新皇、太后驾到!”文武百官肃立,笏板挡面。郑众之后,众宫女打着龙凤扇随皇上走出。太后和皇上并肩。太后手拉小皇上。皇上刘肇头戴平天冠冕。那冠冕广七寸,长尺二,前圆后方。前后垂旒十二串白玉珠。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彩光为缨。他身穿桔黄色龙袍,日月列星绣于其上。刘肇在太后携引下,因年方十岁,有些怯场,向下一看,百官都低着头。这才壮了胆,威风八面。昂首挺胸,登上龙位。

郑众高宣:“先帝归天,新皇继位,称孝和帝,国号永元。”

百官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众宣布:“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因朕年幼,由太后听政,文武百官,竭力尽职,辅助皇上,精治朝政,振兴大汉,保持昇平盛世,百业兴旺,百姓康乐。钦此。”

郑众说:皇上太后宣布百官任命。

御封宋由为太尉,袁安为司徒,任隗为司空。三公为辅佐之臣。

宋由、袁安、任隗下跪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封袁安代行宰相事。执掌军机要事。

袁安再跪谢恩。百官面呈喜色。窦宪不悦。

御封韩棱为尚书令,乐恢为左尚书仆射,郅寿为右尚书仆射。协助袁安管理朝政。

御封丁鸿为大司农。四人跪谢。

御封一个个尚书、御史、侍郎等等,一个个官员叩谢皇恩。

窦宪听着听着,没宣自己的名字。他知道,昭书是尚书们为太后写的,莫非他们进言,使太后排除了自己?他脸色由白色气涨为红色,又变为紫色。

当他气的就要发抖时,郑众忽然宣到:“御封窦宪为侍中,参于机要,宣布圣旨。”

窦宪非常激动,如捞到稻草救生圈一样,伏身下跪,叩头落地,口称“谢万岁皇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他想,太后还是留了一手。这侍中,能近皇上,在宰相缺位时,就能代行宰相事。太后未正式设宰相,作了两套准备。先让你老袁顶着,大事,还由我兄妹敲定。一旦废了你,便是我,妹妹真行,太后高明。

宣旨毕。郑众说:“太后有旨,已封百官各执其事。朝事不可一日怠怡,若有不尽职,玩忽职守,不作为、乱作为者,必严办!”

袁安、宋由、任隗、韩棱、乐恢、郅寿六人一聚,说这窦宪封侍中,是太后加上的,他是刺杀都乡侯的重要疑犯。因此,如果不追究他,担心以后大权会落入他手。现在他六人已封要职,去找太后,已有力量。

于是,袁安等六人,去见太后。三十岁的内侍郑众,转报太后六大臣求见。太后在议事大殿接见了他们。

宋由说:“太后,新皇已继位。天下大定。请太后主持追查杀死都乡侯凶犯,使都乡侯在九泉之下才能冥目。”

太后说:“是呀,但不知何人所为?”她又说:“也许凶手逃跑,远离京城。”

韩棱说:“我想还在京城,不必舍近求远。”

太后说:“如此说来,案情有进展?”

袁安说:“禀太后,刺杀都乡侯的现场目击者已找到!”

太后一惊:“不仅是刘刚一人?”

袁安说:“是都乡侯的护卫陆廷。”

太后大惊:“现在何处?”

任隗说:“在门外候旨!”

太后说:“传进来。”

袁安说:“传陆廷!”

陆廷进殿叩见太后:“小人陆廷给太后请安,请太后为主人都乡侯报仇,揖拿凶手。”

太后见此人乃武士打扮。心中一颤,大哥这次完了,我如何保护他?天哪!她严肃问道:“你可是现场目击者?”

“小人亲眼目睹主人被杀全过程。”

太后怒道:“讲!”

陆廷说:“那天我和小侯爷不放心主人,生怕有人加害,随他到了军营花园门口,国舅窦宪携了主人进去,却让卫兵拦住我俩。走进花园和主人吵了起来。国舅说:你颤自为太后作主,封官许职,夺了大权。又说主人坏他大事,挡道,令卫兵将主人杀死,我和刘刚闯进去,又让围兵提拿我俩当作刺客,嫁祸于人。小人逃脱,在司徒府住下,刘刚被捉住……”

太后说:“行了,你敢与国舅对证。”

“小人敢!”

太后说:“速传国舅窦宪!”

郑众喊:“传国舅窦宪!”

太后脸上冰冷,双眉紧皱。心想:此六人迫的厉害,哀家该当如何?

不多时,窦宪来到,看到六大臣在,又见陆廷在场,吓的一身冷汗,两腿发抖。

乐恢问道:“天气不冷,国舅为何两腿发抖!”

太后瞪了一眼乐恢,问道:“窦宪你可认的此人”手指陆廷。

窦宪说:“不认识。”

太后问:“陆廷,你可认的国舅?”

陆廷说:“国舅,你好健忘,你加害主人都乡侯那天,不让我和刘刚进园,下令卫兵杀死主人后,又让卫兵捉我和刘刚,小人为了给主人报仇不得不逃走,一直住在司徒府,刘刚被你捉住,严刑拷打,想让他替你死,你此一举,是为了夺权。”

窦宪先是发抖,脸色大变,见讲到夺权,怕陆廷讲出,大喝道:“太后,他血口喷人,太后,他是司徒找来陷害在下的。”

太后也怕陆廷讲下去,大喝一声:“住口!”她又对郑众说:“先让陆廷退下。”又传令:“来人哪!”门外冲进两名卫士。太后令:“将窦宪打入天牢,听候提审!”

窦宪大喊:“太后冤枉,他们陷害好人!”

太后大怒:“打入天牢!”

卫士将窦宪强拉出去,窦宪一路大喊冤枉。

太后换了笑脸问六人:“众卿以为哀家该如何处理此事?”

袁安看了众人,众人面面相视。

袁安说:“太后看的办吧。”

太后说:“先把他打入天牢,哀家慢慢查吧。”

袁安说:“为臣告退。”

其余五人:“为臣告退。”

六大臣走后。太后气节败坏的说:“六大臣太可恶了!哥哥太狂了,给我闯了大祸,我如何是好!”太后摇了摇头,闭目养神。

窦宪在天牢穿着囚衣散发而坐。他住的牢房不是稻草铺地,虽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小洗脸盆,暖水瓶,所用家具一应俱全。但牢中不通风,不照太阳,阴森森湿泸泸,给他一种心理上的压抑。他想,自己的案子,竟被那死老袁藏了证人,逼着太后把自己关进了天牢。性命虽不致危急,却一位堂堂太后连自己的哥哥也保不住,成何体统?糊涂的妹子,如果把自己封为宰相,封个大将军,他何人敢向窦家发难。谁知道这铁窗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他闷了就要酒要肉,喊的牢头团团转,忙送酒,送菜。他喝醉了,大骂牢头:“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得罪了我,等我出去,小心你的脑袋!”牢头说,这个使不得,太后怪罪下来,小人也要脑袋搬家。窦宪说,我要见太后,你为什么不通报,牢头说,不是小人不通报,是太后不见。

住了一个月,窦宪胡子满脸,散发不整,左想右想,想出个带罪立功的主意。他写了奏章,叫牢头转呈太后,太后有了托词,想让哥哥带罪立功,照奏章所求,征伐匈奴北单于以免罪之事,召开众大臣会议,决定是否可行。

被召进宫的大臣有:宋由、袁安、任隗、韩棱、乐恢、郅寿、丁鸿、太监郑众,就在身边。太后讲了窦宪要求带罪征北之事。微求群臣意见。

袁安说:“北单于并未犯边,我们出师无名,皇上初继位,尚需休养生息,等国富民强之时,再兴兵北伐。如果战争一开,势必劳民伤财,加重百姓负担,而贪官污吏,也会趁机鱼肉百姓。”

宋由说:“窦宪此人野心勃勃,征北若胜,势必专横拢扈,若不克匈奴,则劳民丧财,我看还是关着他吧!”

太后看看二人,心中烦恼。

韩棱说:“窦宪杀害侯爷,不顶命已是从轻发落,那有死罪请命出征?要征北,也不派他,他住着吧!”

乐恢说:“以臣之见,还是将窦宪交给刑部审理,由三公监审,让他伏罪,给刘畅一个交代,给群臣一个说法。”

郅寿说:“远征匈奴,劳民丧财,利少弊多。”

太后说:“北单于撕毁和约,拒绝向大汉进贡。更嚣张地要求和亲,归还大汉掳去的牲口。哀家已决意派将扫平北单于,实现南北一统。”

乐恢说:“汉兵犯境扰乱胡民,应当禁止。和亲一事,也是靖边上策,如果不和亲,也不要先发制人,等他出兵,我再出击,扫平匈奴,才出师有名,无名出师,唯恐胡人不服,血战抵抗,也是兵刀之灾。”

郅寿说:“如今百姓度日尚难,战事一开,增加役税,更是雪上加霜。”

任隗说:“国库空虚,不宜征伐。”

太后听罢,颇感棘手,她没想到,这些老臣口口声声想着百姓,竟不给他一个面子。她一直注视着丁鸿。这个深藏不漏的中年人,没有表态,他或许是支持自己的。太后问:“丁爱卿,你如何看待征北之事?”

丁鸿说:“臣左右为难,众大人所言无不有理。太后所言,有战略眼光,臣不知如何发言。”

太后说:“丁爱卿所言极是,我们要看大局,看远益。牺牲近利,为一统天下,老百姓牺牲一点,也是值得。好!哀家已决意,让国舅带罪立功,带兵征北,郑公公,传国舅进宫!”

众大人正面面相视,都把眼光投向丁鸿,谁知丁鸿更有远虑,为以后劳军除奸伏下一笔。

窦宪进来叩见太后。并环视群臣。傲然立于一旁,窦宪在门外听的清楚,这丁鸿才是好人。

太后下令:“哀家和皇上封窦宪为车骑将军,行大将军事。和度辽将军邓鸿,分道北伐!”

此时邓鸿、任尚、耿秉、耿夔、邓叠,都在宫外候着所封邓鸿时,一齐进宫,参见太后。

太后说:“封度辽将军邓鸿为二路元帅,听大将军调遣,从匈奴东边进军,夹攻北单于。”司马任尚为左先锋,执金吾耿秉为右先锋,校尉耿夔邓叠为偏将,一同出征!”

邓鸿、任尚、耿秉、耿夔、邓叠谢恩领旨。

太后又对郑众说:“速颁旨郭举随窦将军出发,颁旨窦景筹集粮草供给三军!”

郑众出宫颁旨。

太后说:“众卿下去吧。明天准备一天,后天出发,所过州郡守军,都听窦将军调遣!”

袁安等摇头出宫,窦宪谢恩出宫。

太后说:“此件事总算过去了。”

出了宫门,韩棱问丁鸿:“丁大人攀龙附凤,本事不小呀。”

丁鸿说:“这是一个伏笔。我是一个预备队,也许你们都排不上用场时,下官才力挽狂澜!”

袁安恍然大悟:“对丁大人,就这么办!”

这一伏笔,到后来汇成了劳军除奸。

五年后,窦宪领着大军凯旋归来,带着亲信众将,回朝报功,想起过去种种举措,大难已过去,喜看今日谁执牛耳。他想,你们六大臣反对我征北,今日我一统了北国,成为历史功臣,我看你们还有何话说?谁能阻我下一步独霸朝政?

当他们喝完城外的贺功酒后,太尉宋由马上传旨:征北大将军窦宪接旨:“征北有功将将士除钦定者外,一律在城外安营,皇上尝有御酒嘉奖。”

窦宪叩头接旨后,宋由宣布了钦定进宫名单为窦宪、班固、窦笃、耿夔、邓叠,郭举六人。

同类推荐
  • 中国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这部书,通过介绍哈萨克民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沿革、地理分布、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宗教习惯、风俗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了解哈萨克民族的一个窗口。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能在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加强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该书追述了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十余年间激荡的历史,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旨在照亮后来者的路,鼓舞网络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
  • 铁血丰碑

    铁血丰碑

    这是我的新书,主要内容就是通过谢家一族对罗马君皇的忠贞,反映出中华五千年文明进步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在向前进的,奴隶制文明远远落后于今天社会,所以必定被历史所淘汰,这也让谢氏一族充当了罗马帝国谢幕的炮灰。但他们之间的故事,却是值得我们崇敬的。为什么我们中华五千年不朽,因为有千千万万忠贞不屈,舍生忘死如谢家一样的中国人。你们不朽。
  • 报雪山上来之复仇

    报雪山上来之复仇

    十六年前,他亲眼目睹了父皇生死兄弟的背叛,十六年后,报雪山上来,智倾天下,殊死搏斗后,是该相信双眼,还是应该相信真相......
  • 重生佞臣

    重生佞臣

    厉尽磨难,凤凰涅槃重生,奸佞之臣兴亡史。
热门推荐
  • 卿与千尘

    卿与千尘

    在安国经历了一场大祸乱后,苏少将军在敌军手下救下了黎民百姓,百姓们感恩戴德。四年后,在皇后的寿宴上为苏千尘选妃,而男女主也因此发生了不一样的故事……
  • 天地传说之替爱

    天地传说之替爱

    自我睁开双眼,我便成为一缕幽魂,不记得自己的生死,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只是一直游荡在这人世间。
  • 诸勇天下

    诸勇天下

    故事发生于生化战之后。末世久已矣,苍天饶过谁。管他是什么,变了就是天!主角拥有变异的机体和植入大脑的智能。而他的同伴,有:可将射进体内子弹从嘴里吐出的科学家;可用意念控制人、掀起狂风御敌的美少女;可发出辐射电流、半钛合金整容的“鬼脸”;因变异而拥有如巨人一般蛮力的“鼻涕龙”。等等等。他(它)们在充斥着失控的武器级病毒及感染者、变异物种、极端科技下基因杂交的变种、残酷原始的掠夺者的世界里,与天斗,与人斗,与难以名状的强敌斗,只为守护那一份安宁与和平。
  • 颠倒者

    颠倒者

    “看到此条信息的人请注意!在这颠倒世界里,一定要谨言慎行。小心书本,小心笔!这一条法则需要你牢记,不然小偷和窃贼就会拿走你重要的东西。”
  • 长风云天

    长风云天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不断的在这个大地上演绎着。热血,爱情,狡诈,阴谋,亲情,友情,执着。不同的人演绎着不同的色彩……
  • 倾听与改变:“我”小学的最后一学期

    倾听与改变:“我”小学的最后一学期

    作者花费8年时间,用类似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学生的日记。本书上篇《倾听:“我”小学的最后一学期》以小学压力最大的六年级下学期为倾听的时间段,从开学第一天到学期的最后一天,每天至少选取一篇学生日记,完整记录孩子们这学期的生活,呈现了一个老师、家长并不完全了解的世界。
  • TFBOYS起于初心终于约定2

    TFBOYS起于初心终于约定2

    三年前,因为一些误会出国,三年后带着萌娃霸气归来,看她如何怒打小三的脸。
  • 教我妖术的女孩

    教我妖术的女孩

    屌丝青年机缘巧合下邂逅御萌合一的妖怪妹子,作为被选定的妖界救世者,从此踏上了修妖之路。
  • 第一序列

    第一序列

    这次是一个新的故事。浩劫余生,终见光明。
  • 墨画卷下

    墨画卷下

    前世她被自己的亲生妹妹设计,被爱了一辈子的三王爷亲手杀害,而自己却间接害死了爱自己入骨的四王爷墨谦郎今生报仇雪恨墨谦郎是她负了他,今生她定会与他风雨同舟而那些负了他二人的,都得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