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9700000105

第105章 李商隐(1)

诗人名片

李商隐(813—858)

字号:字义山,号玉谿生

籍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作品风格:高华典丽

个人简介:大和中守天平节度使牛党要员令狐楚赏识,辟为巡官。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中进士。令狐楚死后,他又为泾原节度使李党成员王茂元掌书记,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当时,牛、李二党斗争激烈,他遭到牛党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各幕府,曾任弘农尉、节度判官、盐铁推官等职,潦倒终身。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巨匠,他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杜牧与他齐名,并称“小李杜”;李商隐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七律圣手之称。今有《李义山诗集》六卷行世。《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①,徒劳恨费声②。

五更疏欲断③,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④,故园芜已平⑤。

烦君最相警⑥,我亦举家清⑦。

【注】

①以:因。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②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③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④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⑤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⑥君:指蝉。警:提醒。

⑦清:清贫,清高。

这是一首咏蝉诗,诗人抓住蝉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相结合,抒发诗人的高洁情怀。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以写蝉鸣起兴。“高”指蝉栖息在高树上,这暗喻诗人自己的清高;因为蝉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和诗人境遇感受暗中结合。因为“难饱”所以“恨费声”,悲哀之余又多了一层“恨”意。然而恨鸣也只是徒劳,它依然身处困境,难以摆脱“难饱”境况。这是说,诗人因为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也曾向一些有能力的人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帮助的意愿,但最却只是徒劳。诗人借蝉身居高树,常常鸣叫的特点,写出自己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这样蝉的特点就和诗人情感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成功地实现了借物抒怀。

接着,从“恨费声”引出了“五更疏欲断”,又用“一树碧无情”作衬托,这样就把诗人不得志的抑郁情感推进向了高潮。蝉的鸣声一直响到五更天亮时,它的声音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而一树的叶子还是依然那样碧绿亮眼,并不为它的鸣声“疏欲断”而悲伤,显得那样冷酷无情。其实,蝉声疏欲断,本和树叶的碧绿毫无关系,但诗人却怪树的冷酷无情。这样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却正是诗人真实感情的流露。“疏欲断”既是写蝉,也寄喻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诗人暗中是在责怪有能力的人不伸出援手的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接着又咏蝉,转写自己。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诗人写道:自己身居小官,到处奔波,就像是一个在水中到处漂泊的木偶人。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不禁怀想起家乡来。他想此时,家中的田地应该是杂草丛生了,诗人的思归之心就更加迫切了。这两句看似和上文的咏蝉无关,其实,“薄宦”和“高难饱”、“恨费声”有联系,因为官小禄微,所以难饱费声。

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了咏蝉上,诗人把蝉拟写成“君”,把“君”和“我”并举,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同时,我的举家清贫正呼应了蝉的难饱;而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和蝉境遇相似的小官,家中田地已经荒芜,不免勾起归乡想法。

这首诗蝉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了起来,完美地达到了借物咏志的效果。

后人点评

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②,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

①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因西汉宣帝在此建乐游苑,故得名。

②向晚:接近傍晚。不适:不惬意,不愉快。

登乐游原

乐游原,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为乐游苑,因此地地势开阔,人们便以“原”称之。登上此原,长安城尽览。

古代诗人在登楼望远时,总是引起他们的国恨家仇等各种情绪,如陈子昂一登上幽州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而李商隐登高也会引起心中无限情怀,不过这次,他登楼不是抒发感慨,而是想派遣自己“向晚意不适”的情怀。不知道什么原因,傍晚时,诗人心中有些不快,便驱车而来,登山古原。

“夕阳无限好”二句,诗人登上古原,看到日落西斜,金黄灿烂的光辉、铺洒在无边无际的天地上。这是多么的壮美、瑰丽的景象。这景象也给诗人得到了极大满足,而这雄美的景色就是在这黄昏时刻才出现的。诗人于是发出“无限好”的赞叹,慰藉了诗人忧郁的心绪。表现了珍惜时光的积极心态。

但也有人误认为“只是”二字,是“但是,只不过”之意,所以,本诗抒发的是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是一种消极心态。然而古代的“只是”本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是“就是”、“正是”之意。

后人点评

清人屈复:时事遇合,俱在个中,抑扬尽致。(《玉谿生诗意》)

贾生①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②,贾生才调更无伦③。

可怜夜半虚前席④,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

①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

②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这里指贾谊。贾谊曾被贬长沙,故称。

③才调:才华气格。

④可怜:可惜,可叹。前席:把坐席向前挪动。据载,汉文帝听贾谊讲鬼神之事,直到深夜,因听得入神,不觉将坐席移近贾谊。苍生:百姓。

贾谊

《史记·屈贾列传》中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这件事,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在赞扬君臣遇合。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关注的“问鬼神”,写了一段鞭辟入里,发人深思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首句属于客观叙述,客观不含丝毫贬意。并且诗人特意用“求”、“访”,好像着意赞扬文帝求贤心切和对待贤人诚恳谦虚。因为文帝“求贤”广泛,连“逐臣”也要访问,更可见其网罗贤才的范围之广,诚意之深。而次句写贾谊才能非常优秀,这句暗括文帝对贾谊的赞叹之词。“才调”,是兼才能、风度,与“更无伦”的赞美相搭配,生动地表现了贾生青年才俊、意气风发、才华照人的飒爽英姿。这两句,由“求”而“访”接着是赞,逐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崇器重。

“可怜夜半虚前席”紧接上一句,刻画了文帝虚心请教的谦虚诚恳姿态。文帝请教贾谊,听贾谊谈论,文帝听得入神,于是便有“夜半前席”,可见,文帝是凝神倾听,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觉,文帝是多么圣明的君主啊,他的表现多么令人赞叹和钦佩啊。诗人巧妙地选取“虚前席”这个典型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文帝姿态,惟妙惟肖。通过这个生动细节的渲染,使文帝由“求”而“访”再赞的“重贤”情势写到了最高潮。但是这句中两个关键的字“可怜”不容忽视,文帝的行为本是可喜可贺的,但为什么诗人用了这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可悲”、“可叹”的一类词语呢?这就是诗文的转点。引起了下文

接着最后一句回答这个疑问。原来文帝听得都“虚前席”的内容竟然是“不问苍生问鬼神”这类无用的事情。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诗人通过“问”和“不问”的对照,使读者自己得出了最后结论。原来前面一系列的“求贤”之举,竟然不是为了苍生,为了国家,而是出于皇帝可怜的好奇心,为了自己长生不老。其中讽刺意味非常浓重,最后轻轻一点,却笔锋犀利,诗人感概万千。

这首诗讽刺了晚唐统治者的昏庸,而生处这个时代的李商隐,也是生不逢时,空有抱负无处施展,这首诗也流露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际的感慨。

后人点评

宋人胡仔:古今诗人以诗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联,或只一篇。虽其馀别有好诗,不专在此,然播传于后世、脍炙于人口者,终不足此矣,岂在多哉!……“宣室求贤访逐臣……,”此李商隐也。……凡此皆以一篇名世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

锦瑟①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②,望帝春心托杜鹃③。

沧海月明珠有泪④,蓝田日暖玉生烟⑤。

此情可待成追忆⑥,只是当时已惘然⑦。

【注】

①锦瑟:绘有织锦纹饰的瑟。瑟,是一种古代弦乐器。无端:无缘无故。

②“庄生”句: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李商隐引庄周梦蝶、不辨物我的故事,创造一种梦幻迷离的意境。

③“望帝”句: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杜宇,号望帝。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名为杜鹃。

④“沧海”句:典出《博物志》,据传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哭时眼泪成珠。

⑤“蓝田”句: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山名,产玉,在进陕西蓝田县。

⑥可待:岂待。

⑦惘然:失落的样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指没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瑟本来就有五十弦,而诗人取硬是埋怨锦瑟的弦多,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诗人为什么要埋怨瑟的弦多呢?次句说道,一音一节都勾起了诗人对青春美好岁月的回忆。锦瑟音繁,诗人情绪纷乱,怅惘不已。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上句引用《庄子》中一则庄生梦蝶的寓言故事。抒发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其中隐约包涵着梦境美好,梦境也是虚无缥缈之意。下句中引用望帝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现锦瑟繁弦,音曲凄哀,引起诗人无限的悲伤情绪,好像听的是杜鹃凄啼,送春归去。“托”字,不仅写望帝托春心于杜鹃,也表佳人托春心于锦瑟,手拨目送之间,有花落水流之情趣,意境奇妙。李商隐咏锦瑟,不是写一般闲情逸趣,其中深含恨意。

“沧海月明珠有泪”,据民间传统说法,海中蚌生珠,每当月明夜静时,蚌便向月张开,用月光养珠。月是天上明珠,珠就像是水中明月。所以,皎洁的月亮落在沧海之间,明珠浸在泪波之中。月、珠和泪揉在了一起,融成了一体,难以分辨。形成了静谧美妙的境界。可见,诗人联想丰富奇丽。而瑟之音和月夜和谐,月夜衬托瑟音更凄婉。“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是产玉盛地。日光煦照下,山其中蕴藏的玉气,就会冉冉上升,但美玉的精气只能远观,在近处却又看不到,表现出一种奇异美妙的理想景色。但这种奇妙美景可望不可把握。“蓝田”日暖生烟的暖和“沧海”明月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色调不同,但两种景象表现的深沉哀恨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对一种高洁感情,充满爱慕和执着,而又是不敢亵渎的情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二字,呼应了开篇的“华年”。意思是说:如此情怀,今朝回忆起来深感怅恨,而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感伤了。言外之意今朝追忆,满怀怅恨有能怎么样呢?这两句话曲折婉转,表达了诗人怅惘凄苦的心情,诗人仿若有太多难言之苦,郁结于心,低吟徘徊,令人哀伤不已。

这首七律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品,表达凄哀委婉,意境奇异优美,表达了怅恨绵愁的复杂情感。

后人点评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①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②,相思迢递隔重城③,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

①崔雍、崔衮:二人是兄弟,崔戎的儿子,是李商隐的表兄弟。

②竹坞:生长竹子的池边高地。水槛:临水亭榭。

③迢递:遥远。重城:高城。

枯荷

读李商隐的诗,重在体会、领悟诗中创造的意境,通过其中点出的几个意象,勾起读者类似的心理经验,才能品味到诗人的诗中深意。这首诗就充分表现了诗人重写意的特点。我们不必去对崔雍、崔衮的生平进行深究。只要借助诗人提供的文字,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非常优美宁静的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使人不由地浮想联翩,而诗人的深意就在这美丽的意境中。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寄宿在一户骆姓人家的亭园里,寂寞无聊中怀念起了远方的朋友,于是,诗人一边听着秋雨洒落荷叶的沙沙声,一边写下了这首充满情韵的小诗。

“竹坞无尘水槛清”首句写诗人眼前的亭园:碧翠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紧临着清澈的湖水。环境如此优雅宁静,诗人置身其间,仿佛已经远离尘嚣。

眼前的幽美景色,却不能和朋友共赏,诗人身感孤单,便不由地想起了在远方友人,“相思迢递隔重城”,诗人现在寄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居住的长安城之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距离遥远,此时,诗人的思念之情仿佛随风飘荡,悠悠然飘向了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孤单惆怅地遐思凝想的神态跃然纸上。

“秋阴不散霜飞晚”,第三句又回到了眼前之景。此时已经是深秋季节,但接连多日天气阴霾,所以霜也下得晚了。这样迷蒙的天色,进一步渲染了凄冷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黯淡的心情,心情黯淡则思友之情更切。

末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因为一直沉浸在思念朋友情境中,所以,对周围的环境变化没有一点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诗人耳边突然听到了雨打落在荷叶上的声音,诗人这时才发现已经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而这清冷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音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韵味和情趣。枯荷本来衰残破败,给人萧瑟之感,本是无需“留”的;但身处他乡,寂寞孤独的诗人,却因听秋雨打枯荷的清澈声音打破了寂静的气氛,消解了一些诗人的寂寞之感,也稍加安慰了自己的思友心情,所以诗人反而对枯荷的“留”,深表庆幸和欣慰。“留”含有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然而就连这凄雨打枯荷秋雨的声音就能是诗人心中有些安慰,就更加反衬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而思念朋友之情当时更加深切了。

同类推荐
  • 夕颜(日本短歌400)

    夕颜(日本短歌400)

    日本的和歌是日本璀璨古典文化的结晶。短歌是和歌的一种,后来逐渐演变成和歌的代名词,和歌中数量最多且脍炙人口的均为短歌。短歌凝结了刹那间的生命体悟和感觉之心,短小却不单薄,豪迈而不草率,是日本文学的灵魂。本书从1300年的和歌发展史上遴选400余首风格各异的短歌名作精心翻译,中日双语呈现并佐以作者简介及精辟批注,以助读者了解日本的短歌艺术以及背后的丰饶情感世界、风物人情。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李占刚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李占刚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梁实秋的自在人生

    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梁实秋的自在人生

    本书遴选66篇梁实秋先生的经典散文,在这本书中,梁先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写出深刻的哲理性,并用这些哲理阐述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无常的世界中发现平凡小事的趣味性。在梁先生看来,有趣的生活不假外求,而是源于内心的幽默与从容。梁先生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们:世事虽无常,但只要保持心之清净如常,则眼过之处便觉世间一切都有趣味。
热门推荐
  • 织巢

    织巢

    时间永远只有一个方向时间不回流而渐渐地有些候鸟像时间也不再飞回自己的旧巢了《织巢》是西西自传体小说《候鸟》的姊妹篇。继《候鸟》之后,在《织巢》中,西西的家族故事得到延续,小说讲述了一家人在香港陌生的新环境中艰辛坚韧、守望相助的生活。它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不过是广义的。作者分别用“姐姐素素”“妹妹妍妍”的口吻叙述,并编织糅合进母亲1960年代书写的自传小说、来自内地二姨的家书,用四种不同的女性视角将两代亲人间的家族故事细腻讲述。漂泊各地的亲人于离散后各自生活,重新筑巢成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这一普通市民家庭生活中,亦可看到香港历史的变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脑子里有虫

    我脑子里有虫

    在地球存在几万亿年的历史中,人类只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一种生物。柳先生无意间加入和德约尔教授寻找有智慧的虫的队伍,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他们给这种虫起名叫“元凶”。
  • 凤临天下将女不好惹

    凤临天下将女不好惹

    (本文女扮男装!!!)赫连钥刚刚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越了,还穿越到一个女扮男装的身子上!?!行吧,反正都这样了那就要好好享受新的生活~ 只是国师大人?你为何缠着我?你忘了你之前是怎样对我出手的吗? “呵,不是你调戏我吗?调戏了就要负责。” 闻言,赫连钥连忙跑路却被国师大人捉了回来…… 啊!太难了
  • 爱你永远忘记

    爱你永远忘记

    爱恨情仇,究竟谁对谁错?谁都能让你笑,许多人能让你哭,但只有那个特别的人,能让你在眼中含泪的时候,依然能笑得出来。Anyonecanmakeyousmile.Manypeoplecanmakeyoucry.Butittakessomeonereallyspecialtomakeyousmilewithtearsinyoureyes
  • 木叶之法相天地

    木叶之法相天地

    穿越到火影,拜纲手为师,与波风水门竞争四代目,和大蛇丸一起建立长生药业,拳打团藏,脚踢九尾,实现木叶现代化。
  • 光之魔

    光之魔

    在死亡中孕育,从死亡中诞生,是生与死的结合,世人眼中的悲伤之子。他讨厌光芒,他害怕悲伤,所以他要驾驭光芒,所以他要走出悲伤。
  • 棠味(邓义坤作品集)

    棠味(邓义坤作品集)

    漱溪涟漪,海棠花开,棠城趣事多。我从小就对棠城及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我想感知这里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味道。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的关注点。每每疲倦困乏时,我便走进自己创造的文字空间里,回头浏览一下最朴实的生活,那些凡尘喧嚣之事便隐隐退去,只留下这馥郁的棠城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