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500000034

第34章 阿拉伯帝国与丝路西段(1)

一、阿拉伯人的扩张及帝国的建立

公元7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莫过于阿拉伯人的征服。他们在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圣战”旗帜下,冲出阿拉比亚半岛的不毛之地,走向世界。当时,相互厮杀了几个世纪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两大帝国已元气大伤。阿拉伯人不但夺取了拜占庭在西亚、北非最富饶的几个行省,动摇了这个西方古国的基础;而且消灭了历时4个多世纪的萨珊波斯王朝,取代了它在西亚的地位。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阿拉伯人便成为葱岭以西到大西洋岸边丝路西段的主宰。除了东方的丝绸巨人——中国之外,阿拉伯人可算是影响中世纪世界潮流最主要的民族了。

阿拉伯人征服战争的冲击波,实际上也是几个世纪以来闪语部族向阿拉伯半岛以外迁徙的总爆发。对世界文明来说,它起到了再次冲开从中亚到西亚乃至欧洲北非的交通线而疏浚人类文明东西交流渠道的巨大作用。

阿拉伯人扩张的首要目标,是他们冲出半岛走向世界的门户“肥沃新月地区”(从波斯湾口经美索不达米亚、利凡特到地中海东南角向北弯曲的弧形地带)。

1.征服叙利亚

叙利亚是拜占庭帝国的行省,包括今托罗斯山南麓到西奈半岛北部的整个地中海东岸地区(the Levant)。穆罕默德辞世后的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公元634—644年)上台伊始,便拉开了10年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公元635年他命令号称“安拉之剑”的统兵大将哈利德从希拉城附近的沙漠地带(时哈利德在此平定土著部族)出发,率驼队骑兵横穿叙利亚沙漠,来到大马士革近郊,围攻6个月,占领了这个叙利亚首城。旋因拜占庭大批援军赶到,哈利德暂时撤出大马士革,集结更多的军队,伺机与拜占庭决一雌雄。第二年哈利德的2万5千骑兵与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之弟西奥多拉斯率领的5万东罗马军队会战于约旦河东支流雅姆克河畔,在一个炎热的沙暴天气中,哈利德一举击溃东罗马人,西奥多拉斯当场被击毙,阿拉伯人重占大马士革。并乘胜北上,攻陷霍姆斯、安条克、阿勒颇等北叙利亚要城,一直打到叙利亚北部天然边境托罗斯山脚下。公元638年阿拉伯兵锋南指,攻下耶路撒冷,到公元640年巴勒斯坦的最后一个据点恺撒利亚也被攻下。这样,短短数年,整个地中海东岸从北到南,全部被阿拉伯人征服了。他们首先控制了丝路西段的利凡特商业网。

2.征服波斯

在雅姆克战役后,哈里发欧默尔遣另一员大将赛耳德为总司令,开赴伊拉克前线,驰援那里早已开始的灭亡波斯的战争。公元637年6千阿拉伯骑兵在幼发拉底河畔希拉西侧的卡迪西亚与萨珊波斯首相鲁斯特姆统帅的数万波斯主力遭遇,波斯军大败,鲁斯特姆被杀,伊拉克低地敞现在阿拉伯锐师面前。赛耳德迅速占领波斯都城泰西封,波斯皇帝伊嗣俟率卫队早已弃城东逃(如上章已述,公元651年他被杀死于呼罗珊的木鹿城)。据阿拉伯史家估计,赛耳德在泰西封缴获了90亿底尔汗的战利品。阿拉伯军队以破竹之势长驱东进,于公元642年两军再次会战于今哈马丹以南68公里处的尼哈温德,波斯主力被彻底歼灭。此役标志着历时4个多世纪的萨珊波斯王朝寿终正寝。在此前后,阿拉伯人占据了波斯中部地区(公元638—650年)、毛绥勒(摩苏尔)地区(公元641年)、胡泽斯坦(公元640年)及法尔斯地区(公元649—650年)、俾路支海岸的莫克兰地区(公元640年)、亚美尼亚地区(公元640—652年),远在东北边境上的大省呼罗珊也相继陷落,阿拉伯人以此为基地,乘胜向中亚吐火罗斯坦和河中地区推进。

3.征服埃及

在征服波斯的同时,欧默尔另遣大将阿穆尔率西路军进攻非洲。阿穆尔进入非洲的路线,是经过地中海东南沿海的加沙、阿里什、迈扎尔等地的洲际大道。阿穆尔从前曾率领阿拉伯商队到过埃及,对这里的城市、道路都很熟悉。公元640年他率军攻陷了埃及东部第一个设防坚固的城市、三角洲的门户斐尔马仪(今萨里希耶),开罗东北的比勒贝斯和其他城市也相继陷落。接着,他在古代赫里奥波利斯(今阿因·舍木斯)以1万军队大败拜占庭的2万5千驻军,公元642年占领巴比伦堡(今开罗),拜占庭海军也在亚历山大利亚港投降。公元645年又占领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原希腊人殖民地)和利比亚全境。哈里发任命的埃及总督和叙利亚总督联合组建了阿拉伯海军,又夺取了拜占庭在地中海上的许多岛屿。

因此,早在7世纪40年代,西亚北非的大部分文明地区已并入阿拉伯国家版图,为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后,由于阿拉伯国家内部的权利之争,迫使其早期的扩张活动骤然停顿。直到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建立后,才恢复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

在西方,阿拉伯海军曾三次围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公元669年、674—680年、716年),但最终败于东罗马人的“希腊火”(用石油、硝石、硫磺等制成的混合粘液体,浮于海面,点燃后烧毁阿拉伯人大量船只),加之,坚固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铁链防线和君士坦丁堡城防工事,阻止了阿拉伯人由小亚沿海进攻欧洲的行动,使拜占庭帝国又苟延残喘了700多年。

在非洲,阿拉伯人从埃及和利比亚侵入突尼斯,公元698年攻陷迦太基(今突尼斯城),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北非的残余势力。马格里布(阿拉伯人称埃及以西的地方)的柏柏尔人转而接受伊斯兰教,两者的混血称摩尔人,成为北非征服的接力者。公元711年阿拉伯远征军统帅直布尔·塔里克率军攻下非洲到欧洲的海峡,从此这个海峡便被命名为“直布罗陀”。4年后,西班牙半岛全部被阿拉伯人占领。公元732年,在穆罕默德去世100周年之际,阿拉伯军队已打到今法国南部。只是在普瓦提埃一役败于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阿拉伯人从西边进一步入侵欧洲的行动才被遏阻。虽然阿拉伯人对欧洲的钳形攻势(东攻君士坦丁堡,西攻普瓦提埃)两头受挫,西方基督教世界得以保存,然而,他们在西班牙半岛的统治却一直延续到15世纪末。阿拉伯人在非洲和西班牙的军事行动,是继冈比西斯在1000多年前将丝路西段由亚洲的地中海东岸延伸到非洲之后,再次把这条路线由北非延伸到西南欧洲的壮举。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阿拉伯人的历算、数字、医学,就是由西亚—北非—西班牙半岛这条路线,传播于欧洲的。此后几个世纪中,白衣大食在西班牙的都城科尔多瓦,成了欧洲人留学和登门求教的地方,是他们吸收东方文化的中心。

在东方,阿拉伯人从木鹿出发,征服了吐火罗斯坦及河中地区,东北到达帕米尔高原西麓;公元711年是阿拉伯人在旧大陆上的征服活动东西两端皆达到最远极限的一年,他们在东南方向也由阿富汗南下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信德和旁遮普。

这样,到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最终形成,其疆域东起帕米尔西麓和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比斯开湾,包括从中亚到西亚的半个亚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整个北非、西南欧的比利牛斯半岛,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空前庞大的帝国,领土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所有的古代帝国。也就是说,阿拉伯人的征服活动使旧大陆三大洲联成一气;尤其是其向东方袭来的浪潮,重新打通了古代就有的东西交流通道,从而也使帕米尔以西的丝绸之路全部纳入帝国的版图。

二、阿拉伯时代丝路西段交通网

1.交通网的中心——巴格达

阿拉伯帝国的交通网是以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巴格达在萨珊波斯时代还是一个被称为“天赐”的小村落,在它周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谷地里,曾先后兴起过巴比伦、塞琉西亚和泰西封等王者之都。这里两河相距较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54—775年)费时4年,从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拜占庭等地招来约10万工匠,运来波斯故都泰西封的大量石料,总共花费约500万底尔汗的金钱,才在这个小村落上建起新都。公元762年迁都至此时,巴格达已粗具规模,取名“和平城”。城为圆形,又称“团城”,市中心是哈里发的金门“绿圆顶宫”,以此为圆心,数条大街像车轮辐条一样,射向帝国的各个角落,以作为帝国各地交通网的起点。公元 9世纪初它已突破“团城”范围,更具有国际性。这是因为巴格达不仅是陆路交通的中心,也是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有几里长的码头,从波斯湾溯河而上的数百艘商船,包括中国的大船,都可以在此停泊。因此,巴格达实际上是亚洲西部的国际商贸中心,与亚洲东部的另一国际商贸中心长安遥相呼应。据希提说:巴格达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那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城里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帝国的各省区,用驼队或船舶,把本省的物产运到首都,如从埃及运来的大米、小麦和夏布;从叙利亚运来的玻璃、五金和果品;从阿拉比亚运来的锦缎、红宝石和武器;从波斯运来的丝绸、香水和蔬菜。……最近世界各国,远至北方的俄罗斯、芬兰、瑞典和德国,所发现的阿拉伯钱币,都可以证明穆斯林商人在这个时期和以后的年代里,所进行的国际性的商业活动。”[美]希提著:《阿拉伯通史》上册,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55页。

在中国陕西西安西郊的公元8世纪后半期至公元9世纪前半期的墓葬中也发现过公元702年、公元718—719年、公元746—747年制造的阿拉伯金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679页。

2.灿若星汉的阿拉伯地理学家

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服,将他们的地理视野扩展到大三洲;穆斯林商人从世界各地归国后带来异域的珍闻趣事,引起了他们对远方土地的向往;加之,朝觐天方的教规,占星学的要求等等,都促进了阿拉伯地理学的繁荣。在阿拉伯世界,杰出的穆斯林地理学家接连出现,灿若星汉;优秀的地理著作相继问世,如雨后春笋。其中,著名的有公元851年阿拉伯佚名作家所著的《苏莱曼游记》,记述了一位居住在波斯湾西拉夫港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乘船沿波斯湾航行,曾先后数次从海上丝路到达中国和印度海岸地区游历的见闻。该书主要记载的是“黄金时代”的阿拉伯帝国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兴旺发达的贸易。商人们到中国仍以获得丝、茶、瓷器为目的,苏莱曼说:“茶叶是一种有香味和苦味的草,中国人用开水冲饮之”;记瓷器为“一种优质陶器,可制成玻璃瓶一样的碗,能够透过其壁而看到水的影子”;“中国人不分老幼,不分冬夏,皆穿绸缎。王子老爷穿上等绸缎;至于下等人,则根据其条件优劣穿相应的绸缎。……在夏天,他们却只穿一件绸缎内衣,或某种类似的服装。中国人不用围腰布”。[法]费琅著:《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中译本耿昇、穆根来译,中华书局,1989年,第76页注②。由于像苏莱曼那样的商人们长期贩运和介绍中国商品到阿拉伯,至今像茶叶之类依然是穆斯林每日都不可缺少的饮品。公元9世纪撒比特等人将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志》译为阿文,对阿拉伯地理学影响极大。花剌子密(约公元789—850年)曾以托勒密之书为蓝本,编纂了阿拉伯帝国的《地形》,书中附有由96位学者绘制的穆斯林世界的第一张地图。作为丝路西段的旅行指南书,居显著地位的是伊本·胡尔达兹比赫所著《道里邦国志》,此外,伊本·叶耳孤比所著亚美尼亚和呼罗珊《地方志》、古达玛所著《税册》、伊本·鲁斯泰的《珍品集》、伊本·法基的《地志》、伊斯泰赫里的《省道志》、伊本·郝盖勒的《省道和省区》、麦格迪西的《全国各地区最好的分类》等都是与丝路西段相关的地理著作。历史学家麦斯欧迪虽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但他的《黄金草原》也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雅古特的《地名辞典》,不仅集阿拉伯地理学之大成,而且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学、人种志学和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以上所述只不过数种,而阿拉伯地理著作不下数十种,此处不能一一枚举。

但正如学者们所言,“阿拉伯人最感兴趣的自然是通往中国之路。在伊斯兰教文献中关于这条路和沿途居住的突厥民族有大量的资料”。然而,有些其实是“只字不易地从一部很早撰写的书籍中抄袭来的”[苏联]巴托尔德著:《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5—46页。。鉴于此,本书在叙述丝路西段交通网的时候,就只能选择一两种时代较早的著作。张广达先生撰写前言、宋岘先生译注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著作《道里邦国志》和书后所附的古达玛的《税册》便是首选作品。

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生于公元820年,卒于912年,曾担任过阿拔斯王朝位于西伊朗的杰贝勒省的邮政情报长官,是哈里发穆耳台米德(公元870—893年)的挚友,深受尊宠。作者博学多才,著述宏富,仅知者就有9部之多[阿拉伯]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著、宋岘译注:《道里邦国志》,中华书局,1991年,第23页译者序。,《道里邦国志》虽写成于公元9世纪中期,但书中的资料出自8世纪末9世纪初的国家档案。巴托尔德认为“伊本·胡尔达兹比赫是描写陆上通往中国大道的阿拉伯著作家中最早的”。该书内容丰富,资料来源可靠。阿拉伯帝国十分重视邮政业务,邮驿部长官权重位高,兼驿传、情报职务于一身。当时,帝国的邮路把首都和全国各大城市联系起来,邮路上到处设置驿站,每站有几百匹驿马,递相传送邮件、情报、人员和调动军队等。巴格达的邮政总局曾编写了许多旅行指南书,记载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路程。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能够接触国家档案,他的书就是以政府档案中的邮政旅行指南为基础的”[苏联]巴托尔德著:《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3页。。

3.呼罗珊大道

这是从巴格达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呼罗珊边陲的大道,是丝路西段最主要的干线。

呼罗珊大道的第一段:从“和平之城”巴格达出发,东北行,经杰卢拉、垓索尔希林(位于两伊交界处的席林堡)等9个驿站,然后折向东去,又经18个驿站,约行102法尔萨赫(1法尔萨赫约合6.24公里)的路程,到达西伊朗重镇哈马丹(古米底都城埃克巴坦那)。

同类推荐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大唐高材生

    大唐高材生

    做不到身化阳光,照耀万古做不到独善其身,看破古今那便看我,身化黑暗,执掌这九州天下。
  • 中国的希冀

    中国的希冀

    90后面对生活的厌倦,主人公李伟经历逃离围城的小环境,去寻找曾经的樱花梦想,海角退潮的约定。受到亲情父母的牵挂再次回归电影院上班生活,同时相亲中遇到相貌相似“蓝梦”的爱情,使雾霾的城市孤儿李伟再陷入人生价值迷茫。这时候他的好兄弟“雷”“小琪琪”创业的激情,打动迷失的李伟加入。服装业创业好景不长,由于购物的方式转变网上交易,合伙人散伙。李伟决定重返大学学习,书海中汲取源源不断力量,懂得自己身处时代的幸福。最后要完成自己的梦想,九零书吧帮助更多人享受阅读。
  • 皇者之契

    皇者之契

    七雄争霸,风起云涌。忘情绝义,成皇唯孤独!心狠手辣,无毒不丈夫!!夺天地之造化,究经国之大道,有契在身,吾欲成皇。命格飞转,再战来生!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帝尊的逆天九公主

    帝尊的逆天九公主

    三世情缘未了,万里红妆天地朝星河大陆有两帝,沧澜和玖曦,一世盛世爱恋,二世异世情缘,三世魂归大陆蓝星29世纪,代号玖月,地狱联盟首领殒命,魂穿乾坤大陆的废物九公主身上,废物?呵,我玖月的字典里从来不存在这两个字。双系灵根很稀有?不好意思,我是全系。各种职业,炼丹,炼器,驯兽,幻术,样样精通。某妖孽男人勾唇一笑:“既然娘子这么厉害,不如让为夫深刻体会一下吧。”
  • 洛禾

    洛禾

    诡异少女和大佬的爱情故事,精彩绝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雨落情仇

    雨落情仇

    一位少年和几个朋友为了解决五国之间的怨仇,踏上了这危险的道路,情义和仇恨哪个重要?三大盗匪,竹叶城使者...幕后黑手是谁?
  • 暮间未来

    暮间未来

    一本脑洞大开叙写00后的未来,带着时间与希望,并相互致意。这是一个平行世界,几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就像是真实发生过那样,或者就是一场梦,很长的梦。我不知道该怎么更好的表达这个故事了,也只能这样了。未来和现在交织在一起,跨越百年。他坚信最终会找到答案,这是他的执念。日月星辰,弹指一瞬。各位乘客,请拉好扶手,注意脚下,我们发车了!在黑暗中探寻最终的黎明时光,在天明之前找到我爱的你。滴滴滴,发车啦!目的地,未来!
  • 用心寻棋路

    用心寻棋路

    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何为棋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又有何人能说清,踏足此路的少年,有过坎坷,有过友谊的决裂,有过战败的失意,有过亲情的迷茫。在友情,亲情,爱情的同心圆中,且看他如何打破人生的枷锁,纵横黑白人生。
  • 抗日战争之最强军魂

    抗日战争之最强军魂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一声枪响,旧中国国破山河碎,民不聊生。张和平,本是宛平县,一少年,然国破家亡之下,觉醒军魂。从此一步步走向抗日战场,留下了一个个传奇。
  • 女机长

    女机长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现实题材,讲述中国民航飞行员和空军两代飞行员的成长故事,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何蔓是东胜航空公司东阳分公司的女飞行员,在学校一帆风顺的她进入公司后,成为公司最年轻最毒舌要求最严厉的教员—谢盛的徒弟,在他的指导下迅速从一名飞行学员成为了一名成熟副驾驶,却没有想到她曾经喜欢的人出现在公司并与她成为同事,为了逃避,飞320的何蔓想改成330,在经历了停飞、复飞、改装、社会大众对女性飞行员的不信任、运输活体器官心脏、M国火山喷发撤侨等相关事件,何蔓终于翱翔在蓝天之下,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机长,也让大家真正的能理解和了解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强大。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本书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叙述了一个金钱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葛朗台倾心相爱而查理背信弃义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连串小说。
  • 陈安境的江湖游记

    陈安境的江湖游记

    大宣天佑年间,群星并起,国力鼎盛的宣国想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兵戈将起,看陈家少子陈安境如何在即将来临的烽火连天中安身立命,称霸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