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6000000169

第169章 气吞山河窥狼心【6】

朱棣向潘安提出,要让三个儿子代替他,进京给先皇送葬。这个要求当然很合理,三个儿子都年幼,在京城没有任何根基,而且又是朱元璋的亲孙子,孙子给爷爷守灵,怎么可能不让呢?但是,潘安也感到非常为难。他的任务只是挡住朱棣,其他的事,齐泰没有交待给他,如果是今天,他马上可以掏出手机,请示一下领导再做决定。可在六百多年前,只能自己做决定,做对了,回去面对的就是奖赏,做错了,这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当差。

不过,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潘安还是同意让朱棣的三个儿子代替他,前往南京奔丧。等到了南京,齐泰听说潘安把三个王子带回来,非常高兴,立即让人好好照顾,重点保护。

哥三个到了京城之后才知道,葬礼早就结束,朱元璋的遗体楞是没见着。原来朱元璋去世六天之后,就已经下葬孝陵了,怪不得朱允炆要把叔叔们都挡在外面,就是来了,也见不到最后一面!

当然这还是是最可怕的,因为在他们哥几个在南京守了一个月,想回北平之时,得到的通知居然是,既然来了,就多住一段时间吧。

凭借隐隐约约的直觉,他们已经发现,这世界上有一种角色叫做人质,而这个角色,已经被他们哥三个扮演了。这个结局,他们的父亲其实早有了心理准备。

朱高炽的王后张氏已经有了身孕,他即将做父亲了。如果生个儿子,对于保住自己的世子之位,肯定是有好处的。离别的时候,张氏就哭得跟什么似的。

当朱棣回到北平时,徐王妃和道衍听说把三个孩子全送到南京守灵,都是非常吃惊。徐王妃哭得更伤心了,就像永远见不到他们一样。而道衍却质疑把三个儿子一起留下的合理性,认为把老二留下就可以了,他鬼点子多,跑得出来。

朱棣自己当然知道,这步棋很冒险,三个儿子同时被带到南京,无疑就相当于给建文做了人质,如果建文以他们做要挟,朱棣能有什么高招?可不如此,也无法表现自己对父皇的孝心,对新皇帝的忠心——你看嘛,三个儿子都留给你了,我还能做什么坏事呢。而且,朱棣很清楚,朱允炆像他的大哥,是一个做事有底线的人,而且过于考虑自己的名声。不到万不得已,不把他完全逼急,他不会做出疯狂的举动。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朱允炆再宅心仁厚,手下的官员并不都是吃素的,而且朱允炆又不能给三个堂弟当保镖,如果别人来个先斩后奏,这个可能性并不是一点都没有。朱棣应该能想到这一层,或者,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22年岁的年龄,就接过了皇祖父的万里江山,成为这个世界第一大帝国的最高领导人,这不能不说是苍天眷顾。从古到今,多少梦寐以求这个座位,多少人为了坐到这里,不惜出卖朋友,出卖亲人,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结果,却倒在了通向座位的半路上。更多的人,甚至连想像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而他,朱允炆,一个对权力无欲无求的人,却不费力气得到了。

奇怪的是,当上最高领导人的朱允炆,并没有表现出多少高兴劲,不光是皇祖父的死,更有他对前途的担心。

五岁时,大娘常妃就不幸去世了;六岁那年,疼爱自己的奶奶马皇后去世,同一年,哥哥朱雄英也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十六岁时,父亲朱标积劳成疾,不治身亡;再后来,二叔三叔都走了;到现在,皇爷爷也归天了。偌大一个明皇宫,知心的人越来越少……

生命的成长,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亲人的离去。

虽然自己也有个贤惠的皇后,和奶奶一样也姓马,和奶奶对祖父一样,她对他是那样的关心体贴。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觉得自己太软弱,保护不了心爱的人。作为一个皇帝,他觉得自己太无能,处理不了这么多棘手的问题。

朝中文武大臣虽多,但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基本上都让朱元璋定点清除了,给朱允炆剩下的,无非只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儒、梅殷和李景隆等人,虽然不能说一群废柴吧,但关键时候,基本上都是坑爹的主。

高阳先生认为:齐、黄二人,是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忠臣,但才具实在有问题,充其量只是治世的良臣,绝不能担当“削藩”的重任。

笔者认为,这个见解非常客观。在和平年代,可以允许平庸的忠臣,但是在国难当关的非常时刻,仅仅有忠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眼高手低,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

齐泰原名齐备,江苏溧水人。洪武十七年在应天参加乡试,取得第一名,第二年高中进士,后来曾担任过礼部和兵部主事,朱元璋的谨身殿遭雷击,没学过物理的老朱这紧张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坏事,哪天别把这把我这把老骨头给劈了哇,于是决定到寺庙祭拜,求得平安。

为了显示自己的真诚态度,朱元璋从朝中官员中挑选九年内没有任何过错的陪祀——话说,这难度是不是有点大了,不过还真有这样的人,能在善于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朱重八手下当了九年官,不仅没掉脑袋,还没被找出毛病,这种素质还真是一般人比不了。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升齐泰为兵部左侍郎。据说齐泰的记忆力超好,朱元璋询问了一堆边境守将的名字,齐泰是对答如流,好像他做过脑手术,把普通人的大脑,换成了1**硬盘的电脑。老朱又问他各地的形势,齐泰不慌不忙,从袖子里掏出准备好的一本册子,朱元璋要的都在上面记着呢,人才啊。朱元璋顿时对齐泰是刮目相看。

建文即位后,更升其为兵部尚书。不过,能背书的人不一定能并背得起兵部尚书的重担,没有过错的人也许只是平庸,不等于能力就强。

但和另外一个哥们黄子澄比起来,齐泰绝对就算做能臣了,因为后者更浪得虚名。

黄子澄,名氵是,字子澄,江西分宜人。洪武十八年,黄同学参加会试,勇夺全国第一,相当于今天的全国高考状元。进入翰林院任编修,不久又长升为修撰官,朱元璋钦点去东宫上班,陪太子读书,朱标死后,很自然地又和朱允炆走到了一起,陪太孙子读书,并一路升到太常寺卿。

有一天,朱允炆和黄子澄坐在皇宫东角门外聊天,朱允炆突然悲从心起:“我那堆皇叔都拥有重兵,很多人都行为不轨,我应该怎么办啊。”

黄子澄胸有成竹地对对曰:“诸王的护卫亲兵,用来自保还马马虎虎,想选择的话,我们朝廷派六师精兵去镇压,他们哪个能挡得住?汉朝时期,叛乱的七国不能说不强大,最后还是被朝廷消灭了,这个道理,就是以大制小,以强制弱。”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

朱允炆即位后,很快任命黄子澄兼任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有一天散朝之后,朱特意叫住了黄子澄,很严肃地说:“先生还记得当初在东角门说过的话吗?”

黄子澄一听这话,赶紧跪倒磕头:“微臣绝不敢忘。”表现出一副为主分忧患的忠诚。当然,这也许是他身上唯一的亮点。这样肉麻的话,为人死板的齐泰同志恐怕就说不出来,因此,尽管齐泰的眼光见识明显胜过黄子澄,朱允炆对黄子澄的信任却要超过齐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两个更投缘,性格更接近,气场更合拍——两个六毛,凑到一起就是一块二了。

还有一个人,也值得一提。尽管他只是个正五品,跟齐黄的正二品差了很多级别,但在朱允文的眼中,这个人的价值不是用级别衡量的。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海人。宁海是著名的状元之乡,盛产文曲星的地方,出现方孝孺这样“读书人种子”并不足为奇怪。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在朱元璋时期的“空印案”中被错杀。方孝孺从小就表现了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读书飞快,被视为神童。后来成为大儒宋濂的学生,先辈胡翰、苏伯衡这些学者,提起小方都自叹不如。方孝孺并不愿意做一辈子钻故纸堆的书虫,而希望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洪武十五年,经过地方推荐,方孝孺被朱元璋召见。

朱元璋见他行为端正,对朱标说:“这是一个才子,以后可以辅佐你。”然后……把他打发回家了。

十年后,朱元璋两次召见方孝孺,然后说:“还没到用他的时候。”又给打发走了。

方孝孺回来后被聘为汉中府教授,从九品,低到尘埃里了。蜀献王听说了他的学问与品德,特聘其为世子师,对其恭敬有加,把他的书房子命名为“正学”——正人君子学习的地方。

朱元璋不喜欢方孝孺,但建文却非常欣赏,刚一即位,就把老方从成都挖过来,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为侍讲学士,正五品。朱允文有重大事情一定和他商量,对其的信任,甚至超过了齐泰和黄子澄。还让主孝孺担任了《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的总编撰,当然,后来讨燕檄文的执笔人,更非方孝孺操刀不可。

因为朝廷重臣病死的病死,处决的处决,这三个人构成了朱允炆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集团,们均为人正派,理想远大,学识渊博,好为帝王师,好替主子分忧愁。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几个人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政治上的天真,对于置身其中的这个残酷世界,他们的认识实在是远远不足。

有了这群所谓大臣的辅佐,在加上燕王朱棣的雄心虎伺,大明江山在燕王的吊丧失败和建文的大刀阔斧改革之下,正一步走向风雨飘摇之中。

同类推荐
  • 大唐胡笳传

    大唐胡笳传

    为什么会有大唐的贞观之治?因为在贞观年间,每个人都有为贞观的繁荣,而燃起的希望和梦想。正是这些人燃起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共同努力,才托起了整个贞观的繁荣。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小人物,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贞观年间,他也在诠释着自己的梦,我想说的是,就是包括这些小人物在内,只有每个人都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这些希望和梦想发出的光,一定会照亮整个世界!同样,也定能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 江北军府风云

    江北军府风云

    宋裕本想做个抗秦小斗士,然而那些皇帝太让他失望,硬生生逼他练成了屠龙技。
  • 大汉钱潮悠悠情

    大汉钱潮悠悠情

    小说以西汉武帝时期六次大的钱币改革为背景,讲述的是在币制改革的过程中,传奇人物使君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最终成为一代铸币高手的感人故事。系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金融文学奖获奖作品。
  • 大明张居正

    大明张居正

    大明权相张居正重生了。拥有巅峰权术的他无意中改变了历史。因恶人陷害。家族在巅峰时突然崩塌。未婚妻将嫁他人。这让他如何能够忍受?他要凭借自己的巅峰权术,迅速崛起……
  • 三国之锻造天下

    三国之锻造天下

    入三国,争天下,成帝梦......简介很短,故事很长......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风十里农门香

    清风十里农门香

    只是换个灯泡,她就穿越到了某个不知年代的田庄上,成了一个年仅十八岁的下堂妇。看着那几乎和窑洞一般的家徒四壁,她将千年前的墨家机关术融合现代科技,走上了一条发扬光大的康庄大道……
  • 普通人的生活弱小而无助

    普通人的生活弱小而无助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弱小而无助有感而发,随笔写写,叙事参考朱一旦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新三中往事

    新三中往事

    这是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充满幻想的热血青春,将无私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以纪念你我已经逝去的青春
  • 听说校霸大佬的心尖宠儿是我

    听说校霸大佬的心尖宠儿是我

    童家“家宠”童允诺本是想在H市找一枚戒指,却发现到了H市,她是拿着戒指求男票娶了她。“小铄铄,好歹我也喜欢了你这么久,你是不是也应该喜欢我试试看。”某女死皮赖脸地贴着翟承铄说。“呵!女人,我看你是白日梦做多了,痴心妄想。”“哎,那你别单膝跪地,举着戒指向我求婚啊。”“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是在求婚,我这是想让你帮我拿一下戒指,我系个鞋带。”童允诺看看他脚上的皮鞋,内心白了白眼。……童允诺来这里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定会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到翟承铄对她说他喜欢她!结果一直都没实现。哪成想,承少在她听不见的地方大喊了无数遍我爱你!【一见钟情】【宠文】【女追男】【1V1双洁】其实我存过你的照片,也研究过你的星座,你感兴趣的事情我也想了解,我远比表面上更喜欢你,但我没有说.
  • 没有开过花的洋槐树

    没有开过花的洋槐树

    重生,梦幻,另一个世界?那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身的不信任。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上学,工作,恋爱,结婚……有成功,也有失败,且更多。痛,而幸福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活着的,人的生活。
  • 有你的未来才有余生

    有你的未来才有余生

    新人开文,请多关照~刚开始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但后面真的超级有意思!!!(作者保证)意外的救了一名受伤的并且好像失忆的女子,她自称是孤儿没有名字。要人给起名,还要被收养。可是,那踏马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孤儿吗?这学校的老师怎么跟你这么熟,还有你这一身的功夫是怎么回事?你竟然还会医术?“乔乔,你还有多少马甲还没露出来?”“呃(~_~;)·······还有一点点,哦不是,两点点。”“呵,这叫两点点?”“啊啊啊啊——苏御寒,不玩了不玩了,我要跑路。反正我也挣到钱了。(小声说)”“哪儿也不准去,回来”揪住了后领。哈哈哈,剧情是偏搞笑?( ̄▽ ̄?)腹黑高冷男主VS脑回路反常女主
  • 实城虚梦

    实城虚梦

    一武惊魂,一舞倾城,颠倒众生。怎奈戒不掉爱情的毒瘾,如一曲实城虚梦断人肠,诉离殇!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