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1900000012

第12章 当头棒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6)

青林禅师说:“太阳是不会隐藏而不让人看见的,因为既然是太阳,它必然是遍绝红尘。”

洞山禅师印可说:“你要多多保重,好自为之啊!”

于是洞山禅师就送青林禅师走出山门,分手时,洞山禅师忽然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此番远游的心情?”

青林禅师不假思索的说:“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洞山禅师沉思了许久。青林禅师问:“老师!您为什么不说话啊?”

洞山禅师以问代回答:“我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为什么诬赖我不说话啊?”

青林禅师跪下说:“你说的弟子没有听到,你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

洞山禅师扶起青林禅师说:“你去吧!你可以走到无说无示的地方去了。”

■感悟——

禅师们非常认真,他们不是说谎,明明别人说的话,他说没有听到,别人没有说,他说他听了,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禅境。实际上,听到无言无说的开示,那他已经学到深刻的禅理了。

无难传法

无难禅师在未入禅门前,是一个赌博、酗酒、不负责任的浪子,直至有一天受了愚堂禅师的感化才痛改前非,潜心习禅。

无难只有一位继承人,名叫正受。正受完成学业后,无难召他入见:“这里有一本书,代代相传,师师相授,至今已有七代了。我也依照我的领悟加了不少我的观点。现在我将它交给你,以示传承之意。”

“你最好还是自己保存着吧!”

正受从容地拒绝了,并且解释说:“我接受的是你不立文字的禅,我喜欢这样的本来面目。”

“既然如此,它已传了,但你不妨留着,作为承受此法的一种象征。拿去!”

正受接过书来,随即将它投入火炉中。

无难见状,不禁吼道:“你在干啥?”

“你在说啥?”正受回吼道。

无难吃惊地望着正受,突然心意平和了。

但顷刻间,那本传法书已烧成灰烬。

■感悟——

禅宗的传授一直是心心相通的,从来不立文字。也许无难是最后一次考验正受吧!或者是正受本来就超过了无难。反正,要书何用,它只能使人执著于字魔,烧了也罢。

就是这个

有个和尚问洞山说:“先师云岩是否曾说过‘就是这个?’”

洞山回答:“是。”

对方又问:“你知道他的意思吗?”

洞山回答:“当时我差点就弄错了他的意思呢!”

对方再问:“不知先师自己是否知道‘有这个’?”

洞山回答:“假如他不知道‘有’,他怎么这样说;假如他知道‘有’,他怎么肯这样说。”

■感悟——

所谓“这个”是指的真我,“有”是指实有。严格地说,真我和实有都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因此一个人当他体悟到真我或实有时,他同时也体悟到这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即使“这个”两字,也嫌多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洞山暗示给对方的是什么了,他让他自己去想,去自寻答案。

哪座山可以住

一天,洞山良价问道膺:“到什么地方去了?”

道膺答:“踏山去了。”

洞山良价问:“哪座山可以住?”

道膺反问:“哪座山不可以住?”

洞山良价说:“那么天下的山都被你占去了。”

道膺说:“不是的。”

洞山良价问:“那么你找到了进山的路?”

道膺答:“无路。”

洞山良价问:“如果无路,你怎么跟老僧见面?”

道膺答:“如果有路,就跟您隔座山了。”

洞山良价赞叹道:“道膺这个家伙,以后就是千人万人也挡不住他。”

■感悟——

无路是因为我们的心,根本不需要路;而有路,则是我们在寻找路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心被“路”隔断了,挡住了,自然与人的距离就像是隔了一座山。

谁是我们的后人

天皇道悟禅师在径山禅师处参学五年后,到处云游,当他云游到石头希迁的道场时,请示说:“如果超脱定慧以外,请问你还能告诉别人什么吗?”

石头禅师回答:“我这里本来就没有束缚和压迫,谈超脱,请问要超脱什么呢?”

道悟禅师不满意这样的回答,说:“你说这样的话,教人如何了解呢?”

石头禅师反问说:“你是否懂得‘般若真空’呢?”

道悟禅师点点头说:“关于这一点,我早就有心得了。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石头禅师表示非常失望地说:“想不到你也是那边过来的人!”

道悟禅师赶快否认说:“我不是那边的人!因为有了‘那边’,就有‘这边’,你意思是我的来处还有踪迹吗?”

石头禅师肯定地说:“我早就知道你的来处了。”

道悟回答:“你没有证据怎么就诬赖我!”

石头禅师哈哈大笑,指着道悟说:“你的身体就是证据,那不是有来处吗?”

天皇道悟低下头,沉思许久,再问石头希迁禅师说:“你的话虽这样说,来处自他来,去处自他去。我现在只请你告诉我,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去启导后人呢?”

石头禅师大声喝道:“请问!谁是我们的后人呢?”

天皇道悟禅师于言下豁然大悟。

■感悟——

石头希迁禅师和天皇道禅师两个人所谈的这边那边,主要是指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之意。“我知道你从那边来的”,这是指仍在生死迷惘之中,天皇道悟经过深思,承认了自己还没有超脱,所以说:“来处自他来,去处自他去。”这就是生死由他的意思啊,但是天皇道悟又挂念后人,前前后后,生生死死,此则生死如何得了?难怪石头禅师要喝问:“谁是我们的后人?”

翠微和尚曾在恩师雪峰的禅院里任主持。有一天,正好是夏安居的终日,他对众僧说:“安居期九十天里,我都在给兄弟们说法。我很担心说得过多会蒙受我佛之罚,落得发眉脱落的下场。请你们帮我看一下我还有没有眉毛。”

同门的保福和尚道:“做贼才心虚。”

长庆道:“不仅没掉,还越长越密了。”

云门最后道:“关。”

■感悟——

“关”指整体的功用。一声之下连自己都忘却了,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俨禅师的德行,一天特地亲自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禅师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他却仍然专注于经卷上。

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责:“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俨禅师忽然冷冷说道:“太守为什么贵耳贱目啊?”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于是转身拱手致歉,并问:“什么是道呢?”

惟俨禅师以手指着上下说:“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俨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并陈述了一个偈子:“链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感悟——

李翱居高官,性倨傲,以儒者自居,儒者很讲究礼节。而药山惟俨禅师则是禅者,禅者不讲礼节,率性而为。在禅者看来,为官之人往往陷俗尘太深,被世人逢迎太久,因此,身上的世俗气很浓。禅师的冷漠正是帮他洗刷俗气呢。禅师有用不言之教开示他,终于使他得悟。

连佛也不要见

有一次,当沩山正在打坐,仰山走进他的房间,他便问:“孩子,你快点说啊!不要走入阴界。”

仰山便回答:“我连信仰都不要呢!”

沩山又问:“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回答说:“除了我自己之外,还能信个什么啊!”

沩山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

沩山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反驳说:“我连佛也不要见。”

于是沩山又问:“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

仰回答说:“都是魔说的。”

听了这个答案,沩山非常高兴,便说:“此后,没有人能奈何你了。”

■感悟——

假如我们执著于文字的话,那么最好的文字也是“魔说的”。悟道根本不需要文字,全靠自己领悟。

点的什么心

德山宣鉴是四川剑南人,俗姓周。早岁出家,便博阅律藏,精通《金刚经》,尤其对《青龙疏钞》特别有研究,他常讲《金刚经》,当时人都称他为“周金刚”。后来他听到南方禅学之风很盛,便大为气愤不平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功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但都未必能够成佛。南方这些小鬼头,居然敢说直指人心,便可见性成佛。我要去捣毁他们的窟穴,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答佛的慈恩。”

于是他挑着《青龙疏钞》,从四川走向湖南。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婆在卖饼,这时他又倦又饿,便放下了担子,去向那个老太婆买点心。老太婆指着他的担子问:“这些是什么书?”

德山说:“青龙疏钞。”

老太婆又问:“是讲解哪一部经的?”

德山回答:“《金刚经》。”

老太婆便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答得出,免费供给点心;否则,请到别的地方去买。”

《金刚经》中曾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你要点的是哪个心。”

德山被问得无话可说,只得饿着肚子直往龙潭。到了法堂上就大叫:“我早就向往龙潭,可是到了这里,潭也不见,龙也不现。”

龙潭走出来对他说:“你已见到龙潭了。”

德山默然无语,但已决心在那里住了下来。

■感悟——

德山的一股气势在老太婆的笑颜下化成了云烟:因为禅不立文字,如果准备死读经书,达到开悟的境界,那便是虚了。

是圣,不是凡

有一天,岩头去见德山,一进门便问:

“是圣,还是凡?”

德山便喝,于是他就向德山行礼而退。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洞山,洞山说:“除了岩头,没有人能够承当得了啊!”

当岩头听到洞山的评语,便骂道:

“洞山这个老和尚,不识好歹,把我估价低了。他不知道那时,我正在一手抬着他(指德山),一手按着他呢!”

■感悟——

岩头的思想锋利犹如刀片。他从来不佩服别人,甚至对他的祖师德山也一样。岩头问德山“是圣是凡”的意思是说没有全凡之分,而德山的一喝也表明和岩头的看法相同。至于岩头向德山礼拜,一方面是表示他满意德山的反应,另一方面又要考验德山如何反应。可是不幸的是德山却像偶像似地坐着,接受礼拜,这表示他还自认自己是圣者。

三十棒

有一次,德山向学生们宣布说:“你们说对了,要吃三十棒;说错了,也要吃三十棒。”

这话传到了临济耳中,临济便对他的朋友洛浦说:“你去问他为什么说对了也要吃三十棒。等他要打你的时候,你就抓住他的棒,向他一送,看他怎么办。”

洛浦依计而行,当他问完,德山要打时,便把棒抓住,往前一送。这时,德山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走回房间。

洛浦回去后,把经过情形告诉临济,临济便说:“我早就怀疑德山这人了。虽然如此,你是否对他有所认识呢?”

洛浦正想开口回答,临济举手便打。

■感悟——

禅宗讲“不立文字”,自然是不能说,因此,说对说错,都要挨打。临济教他不要接德山的话,只须抓住他的棒。洛浦没有自悟的心得,只会按葫芦画瓢地去做,自然要挨打了。

一喝之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性喜禅学,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自觉有所悟,因而做了三首诗偈,分别表明未参禅前、参禅时及参禅悟道后的三种境界。

未参禅前的心境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的心得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湖。

及至参禅悟道后的境界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有些禅悟后,对禅学佛理自视更高,因此,当他听说荆南玉泉寺的承皓禅师禅风犀利高锐,机锋深妙难触,心中极为不服。他自恃才学,又喜辩难,决定微服求见,以试承皓的禅功。初见面,即下难题:“听说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请问尊官贵姓?”

“姓秤!乃秤天下长者有多重的秤!”苏东坡回以机锋,自觉高明,得意不已。

承皓随即大喝一声,从容问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言以对,才心悦诚服,礼拜而退。

■感悟——

苏东坡自视甚高,把自己比做秤,竟要去秤秤禅师的“重量”,即要量量禅师到底有多少货色。谁知,禅师仅仅发出的一声喝,他的“秤”就因不堪重负而“失效”了。可见,苏东坡与禅师的差别何止十万八千里!这就告诉我们,禅的境界是无法秤量的!

同类推荐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 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都与伊斯兰教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回回民族与其关系更为密切。
  •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不忘初心”、“如何自处”、“找出内心平衡点”、“皆大欢喜”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幻影之王

    幻影之王

    一款崭新的游戏《幻影战神》横空出世,瞬间席卷了全国。热血的战斗,烧脑的战术,诡异的剧情,无敌的怪物,绚丽的神器,丰富的任务,热烈的友情,危险的劲敌。谁才是这个游戏里最强的存在?玩家?亦或是NPC?谁才能击败最终BOSS"幻影战神"?谁才能赢得至尊的"幻影之王"称号?林晓峰,北皇高中二年级学生,才华横溢的游戏天才。他将在游戏中探索并成长,最终在游戏中亦或是现实中,解锁终极奥秘。
  • 网游之我是神偷

    网游之我是神偷

    2050年,一款虚拟网游《天命》火遍全球。2050年,某人拿着买“老王牌”方便面中奖得到的游戏头盔进入游戏。“叮!你觉醒了技能【神偷】!”“靠,有没有搞错,我一个剑士,你给我一个卑劣不堪的盗贼技能?我堂堂七尺男儿,怎能用?”第二天,刚进入游戏。“叮!你对【鸡】使用技能,你获得【一根鸡毛】!”“叮!你对【鸡】使用技能,你获得【一枚铜币】!”“叮!你对【鸡】使用技能,你获得【鸡毛布衣】(白银级)!”“白银器!竟然是白银器!发达了发达了!”【这是一个获得逆天bug技能的剑士,在游戏世界偷来偷去的故事】【类型:三分都市,七分游戏】书友群:879-958-897,欢迎各位各位大佬们来吐槽扯淡
  • 旋风少女之冰草恋

    旋风少女之冰草恋

    本文讲的是小三陷害百草,百草伤心,离开岸阳,去往韩国。三年后,一切都变了,百草变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与少女宗师,可知道真相的若白却跟小三在一起了。而在一个地方,遇到了自己真正的真命天子,他们就在一起了,若白伤心了,找到了百草,却看到她跟另外一个人在一起了。
  • 最后的欢喜

    最后的欢喜

    其实,你可能真的不是渣,你只是不爱我,心里没我。
  • 盗梦者的虚度日常

    盗梦者的虚度日常

    你有秘密吗?你是不是认为秘密藏在心里,就无人知晓。其实你不知道,你的秘密会在梦境中循环重播。我们是盗梦者,盗取秘密而生。
  • 庄渠遗书

    庄渠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须弥圣人

    须弥圣人

    天道有情,大道不孤,识人不淑,奸佞谋害,情陨悲天,黯然身陨,遗宝显能,真灵未泯,一方宇宙的绝世强者悠然情帝因为一件上古遗宝惨遭“兄弟”暗算,差点身死道消,最后因为那件上古遗宝胎灵重修,祸福相依,转生在一片低级大陆,最后遗宝虽然消失,却留下了一部《须弥道经》且看情帝大人如何在最终手刃仇敌,勘破大道,证道成圣!《须弥圣人》官方书友群186040437
  • 傲娇萌妻:邪魅总裁快投降

    傲娇萌妻:邪魅总裁快投降

    爱钱却无才无德,幸有精炼的大脑,独特的思维,绝伦的美貌,但还是成为了酒吧调酒女。一杯鸡尾酒,奠定了她的命运,不再是小小调酒女,不用再绞尽脑汁对付各路客人。-喂,你年薪多少,聘你专门为我调酒,一辈子,工资一次付清。面对视钱如命的她,他只能用这种办法,把她留在身边。
  • 七月将遇

    七月将遇

    这世间所有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事件都有一个名次解释,诡异事件。从初遇开始,就被拉入一场漩涡,诡异的人类少女与收妖天师,千年前的恩怨终将落下帷幕
  • 萌宝来袭:爹地,你好坏

    萌宝来袭:爹地,你好坏

    一次留学,天降萌宝,鬼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身负多重身份,扑朔迷离,集颜值、才华和权势于一身,人人趋之若鹜。补办婚礼上,牧师让双方用一个词来形容对方在彼此心里的印象。杜希夏:能干。凌皓辰:我的。婚后生活,他将她捧在手心,宠到心尖。多年后,萌宝再次来袭,却指着鼻子命令他。“爹地!放开我妈咪,你睡地板我睡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