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1900000030

第30章 以佛心修清静心——禅茶一味,凡圣一界(6)

世间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时常为世间的繁杂之事烦恼,唯有淡泊名利才能明志,才能树立远大目标,唯有静才能看得真,才能走得踏实。我们不妨时常从繁忙的工作思维中抽离出来,把自己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宁静而宽阔的境界,静心地反观自己的行为。那么,原来许多很模糊的事情会清晰起来,曾经一直困惑的问题也会有了答案,所以,宁静足以致远!

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其心忧国家,有澄清天下之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让雄才大略的刘备生出“犹鱼之有水”之感;助刘备联孙权抗曹操,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对“致远”的执著。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明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它同欲取之必先予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宁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实则“占先”。有人认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的似乎只是“文化界”和“读书人”的事,其实不然。哲理的境界是最高境界,它所阐述的道理是带有普遍性的。

有人认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离我们太遥远了,缺乏时代感。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悟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中所蕴含的真理。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曾有许多名言,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历经千年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所谓真理,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由此,我们考察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遵循了这一真理法则;凡失败者,莫不违背了这一真理法则。尽管真理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分,但经过千余年检验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证明了其是真理。所以,它也是没有时限的。

有一个小孩寻找金表的故事,人们可以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故事说的是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块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了。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谁帮忙寻到了,便赏给100美元。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堆积如山,还堆有大量的稻草,要想在其中寻找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未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便一个个地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小孩仍不死心,还在坚持继续寻找。天越来越黑了,他突然发现待一切喧闹平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即停止了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更加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之所以能找到金表,关键在于他有一种宁静的心境。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耐得住寂寞。“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埋头苦干。如果没有宁静的心境,就会耐不住寂寞,坐不得冷板凳,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心浮气躁,总想走捷径,甚至投机取巧,这种人是绝对干不成事业的。《心理人生》中对此讲得十分透彻:“唯有埋头,才能出头。一个人如果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烦恼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人只有埋头苦干,才能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守得住清贫。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有的人心境宁静,安贫乐道,不为金钱所动。而有的人缺乏宁静的心境,守不住清贫,在花花世界里往往心理失衡,丢失自我,一失足成千古恨。成克杰、胡长清、刘守仁等一些高官之所以走上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无一不是如此。因此,只有保持宁静的心境,才能经得住各种诱惑,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经得住失败。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有的人心境宁静,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坦然面对,毫不气馁,愈挫弥坚,最后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一遇挫折和失败,就悲观失望,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最后一事无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都应该从中受到一些启示。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冷静处事。心平气和能化解一切矛盾。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是心平气和地去化解,还是怒火冲天地去对待,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是否宁静。有的人心境宁静,愠而不怒,冷静处事,往往化干戈为玉帛;而有的人缺乏宁静的心境,往往“怒而兴师”,结果使矛盾激化,导致失败。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面对挫折与苦难时,如果想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需要有一种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一般人非常看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因此就很难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只能在情天恨海中随波逐流。而修炼人则能把名利情色看得很淡,也能做到宽容忍让,其胸襟和气度自然远在一般人之上。宁静致远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不是通过外界的环境或外力来改变自身的心灵状态,而是用内心的宁静来丰富自身的想象力。在红尘浊世中通过修养自己的心灵使其达到平淡祥和的境界,就如蚌之含砂,在孤独与痛苦中孕育着璀璨的明珠。因此,一个人在最宁静时刻的思维,就是他的灵魂升华后最珍贵的思想结晶。

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淡泊明志”,可使人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潜心修炼,心如静水,胸襟开阔,天人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有人出了个问题给两位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主题的画。

第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十分平静,好似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影在水中。

第二位画家则画了奔流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的一条小枝上安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只小鸟,小鸟正在恬静地酣睡。

人们自然说第二位画家画得高明,因为它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而第一位画家所画的湖面,静虽静矣,不过是一池死水罢了。

世界是运动的,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有激烈的动才能衬托出真正的静;人生是跟时间永不停息的赛跑,只有通过名利之舟、滚滚红尘,才能看到安静自然、心如止水的高尚境界。

匆忙的一生中,有人醉心于功名利禄,有人迷恋于灯红酒绿,也许最终拥有了高官厚禄,也许最终物欲得到了满足,但心灵的寂寞和空虚是无法用物质来弥补的。失去了那份淡泊与宁静,又怎能绽放出最灿烂舒心的笑容?

宁静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更为广阔,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去容纳思想的自由翱翔,为人生的奋斗积累力量。

真正的宁静,属于内心充满力量的人。任何时候,任何恶劣的环境中,他只会彻底地反省自己,不会把别人当成意识形态及个人利害方面的敌人。一个内心充满力量的人,也极少滋生别人打败自己的仇怨。

心灵的宁静,能与宇宙时空中无穷无尽的能量连接在一起,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灵魂升华,会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变得永远充满神秘色彩。为了放淡自己的各种欲望,我习惯在孤灯夜静的书案前,头靠着松软的椅背,轻轻地合上疲惫的眼睛,闭目养神,忘记自己,忘记世上困扰人的一切。在宁静中,我的生命变得犹如满天的轻风细雨那样悠长、清澈、温和,缓缓的逍遥于宇宙时空之中……

一个人要想消除心灵的烦恼,宁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珍爱生命,就必须修心养性。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一种境界。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心灵当似不动的高山,安贫乐道;不能像水中的杂草,随波逐流。居住在闹市,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不必关闭门窗,任它潮起潮落,风来浪涌,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没有什么能改变心中的宁静。身在红尘中,而心早已出世,在白云之上。

然而,却很少有人宠辱不惊。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人心中的明月蒙尘。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两句话包含了极其高深的修心养性之道。修养心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值得用一生去琢磨。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面对各种各样的利欲诱惑,要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确实不那么容易。

实践证明,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利欲熏心,就很难成就大的事业,更不可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希望大家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千万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走”。

“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倘若只是一味孤高自诩,却没有植根现实的理想,也不过是消极的逃避现实。倘若只是一味封闭自守,懒于交流,更是愚人的做法。

“淡泊明志”,志在修身,进而济世;“宁静致远”,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淡泊”与“宁静”并非空洞的华丽辞藻,并非书生的自命不凡,它需要真正高尚而淳朴、丰富而博爱的心灵。

“淡泊”与“宁静”,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理想目标的,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

古人说过的话,是无法更改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我们今天也不能更改它。但如同当年诸葛亮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注入了新的内涵一样,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具有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禅说心得

    禅说心得

    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本书通过佛教智慧为读者阐述生活的真谛。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一夜致宠:家有男神好嫁人

    一夜致宠:家有男神好嫁人

    "前世,她痴心错付,爱上衣冠禽兽家破人亡。前世,他爱她护她,甚至为她失去宝贵生命。今生,她婚礼悔婚远离渣男众目睽睽之下跑向他!今生,她定要让那些对不起她的人十倍付出代价!她说:“柯景成,三年前那一夜那个人是你,真是太好了。”他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一夜怎么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吸血鬼王妃求不闹

    吸血鬼王妃求不闹

    封面感谢愔羽酱! 谁能告诉她一觉醒来被人咬了变吸血鬼了算什么事儿?谁又能告诉她又一觉醒来一朝穿越从天而降还骑人家身上了这算什么事儿?王爷不能是女的?好嘛,她一个现代非人类直接被封王了这又是嘛事儿?府中那天被她骑的是这位……月圆之夜就会饿,从此以后王府经常传出恐怖故事——大半夜有人眼冒红光,吸干了——狗的血。不少“爱狗人士”向王府发起“讨伐”,某非人类满脸无辜:“伦家一个女子,怎么可能呢?”
  •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望族嫡妇之玉面玲珑

    爹死娘改嫁后,林珑的人生跌到谷底,亲戚无良,弟弟体弱多病,妹妹不争气,身为长姐的她在婶母的一再欺压下,奋起反抗。踏进豪门望族的大门,这时候才发现婶母堂姐那不过是小儿科,即使豪门世族是多,但不怕,咱处事八面玲珑,定能有一个锦绣前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他的小作精又来了

    他的小作精又来了

    炮灰男:“楚小姐,我喜欢你,请你和我在一起吧!”“滚。”男主:“楚团,我爱你,你爱不爱我?”“勉强接受。”炮灰男的心理阴影面积:“……”南城无人不知,楚大小姐人美,但脾气差,性格更是阴晴不定。渐渐的,大家对这朵带刺的玫瑰已经敢望不敢想。只是没想到,不久后有一勇士,亲手摘下了这朵玫瑰。众人:服!
  • 以王之命

    以王之命

    未来战争加上一点幻想玄幻,男主复仇皇族内战总之很有看点
  • EXO之女配偷心计划

    EXO之女配偷心计划

    很久以前的我们并不知道,珍惜是从相遇那一刻就应该开始的事。很久以后的我们才能明白,所有的分道扬镳都伴随着漫长的伏笔。这里安倾旧,文笔略渣,但在努力提高,望海涵。
  • 珍珠项链

    珍珠项链

    爱情与富贵,米尔选择金钱;爱情与事业,施恩选择事业;爱情与友情,金沙麦里克选择友情;爱情与金钱,赫布拉选择金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小新娘

    穿越小新娘

    她被爹地设计穿越成了八岁的小女娃,为的是想抱孙子,该死的,八岁的小女娃怎么让他抱孙子?他这未来的王爷老公,虽顶着傻王的头衔,却是如修罗般能瞬间夺人性命的银狼!挡她回未来者,一律扫除!!王爷?管你是不是王爷,敢用老公头衔压她,休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