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5200000068

第68章 康乾盛世(1)

1661~1796年, 清王朝前期的盛世。

所谓的“康乾盛世”, 指大约从清圣祖康熙二十年(1681年) 以后,到清高宗乾隆四十年(1775年) 左右这期间, 将近百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发展经济和“养民” 方面, 做了许多努力, 识见卓越, 并采取了许多措施。这段时间, 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段辉煌。其间, 雍正皇帝励精图治的13年, 是承前启后的13年。雍正夹在康熙、乾隆之间, 和他的父亲玄烨在位61年、儿子弘历在位60年相比, 雍正在位仅仅13年, 显得十分短暂。但是, 他的政绩很可观, 严禁朋党, 整顿吏治, 强调务实, 多所建树, 在不少方面实为超过康熙。康熙给雍正留下的是一堆烂摊子, 而雍正给乾隆留下的, 却是充裕的物质基础、廉洁的干部队伍和清明的吏治环境。可以说, 没有雍正的历史贡献, 就没有乾隆时代的历史辉煌。同时, “康乾盛世” 时期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康熙、雍正、乾隆几位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 中止了明代以来的西学东渐; 对内大兴文字狱, 扼杀了科技文艺事业的进步。

清圣祖康熙大帝

康熙皇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8岁的玄烨登基,这位少年天子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城后的第二个君主。

统治期间,康熙解决了长达8年的吴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战争;收复了被郑成功割据多年的台湾;还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并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以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同时,又以出征蒙藏,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总之,康熙是18世纪前后中国出现的一位伟大的封建君主。就像他治理了61年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样,他本人就是满蒙汉三个民族的血缘与文化的杰作(康熙的祖母孝庄是蒙古族人,他的母亲是汉族人,父亲是满族人)。

康熙自小天分极高、坚韧顽强,即位后每日读书长达数个时辰,以至于学习过苦而呕血。为了国家的发展,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包括: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起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时期,当时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也提高较快,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从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从文化方面来讲,康熙十分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还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编纂《明史》《全唐诗》《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在注重中国文化的同时,他对西学也有浓厚的造诣。在天文学、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物理学、化学、药学(曾在宫中推行可治疗疟疾的金鸡纳霜)、医学(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种痘,以预防天花)等方面都毕生学习不辍。因此,康熙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学习型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病死于畅春园,享年69岁,谥号“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葬河北遵化清东陵“景陵”。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有作为的伟大皇帝之一。

计擒鳌拜康熙亲政

康熙即位时因年龄小,顺治帝传位时命定了四大臣辅佐他治理江山社稷。慢慢地,权力转移到了四大臣尤其是鳌拜手上,朝堂上的政事每每都要看鳌拜的脸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摆脱并除掉鳌拜成了康熙的首要问题。

康熙自幼在宫中读书习字,到木兰围场一带骑马射猎。他的精湛武艺和过人的聪颖受到过不少称赞。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理政事,如今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很想施展宏图,治国安民,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无奈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守旧势力处处作梗,将皇上视同“阿斗”,这使他十分恼火。而这个顽固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就是鳌拜。

康熙生于1654年,即清王朝人关定都北京后10年。在他年幼继位的时候,其父顺治帝曾有遗命,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大臣共同辅政。鳌拜原来名列第四,但是他笼络遏必隆,打击并处死了苏克萨哈。不久,索尼病死,鳌拜就大权独揽,为所欲为。他继续推行祸国殃民的圈地令和迁海令,并对吴三桂等割据势力采取纵容态度。

鳌拜结党营私、陷害异己,很有些毒辣手段。他飞扬跋扈,根本没有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此外,他经常将亲信和官员召到自己府内定夺国家大事,并且强迫康熙帝按照他拟定的书稿发布命令。如果不顺从他的意愿,他就在皇上面前声嘶力竭地叫嚷,甚至挥舞拳头大吵大闹。康熙虽然登基不久,但他目睹鳌拜的蛮横暴戾,深知自己羽翼未丰,鳌拜死党在朝中又盘根错节,要除掉这个恶棍并非易事。并且这个时候康熙还没有确切证据断定鳌拜真有不臣之心,也不知道他的具体打算,所以年幼的康熙一直与鳌拜虚与周旋、不露声色。他一直等待机会,待弄清楚鳌拜的真正意图后,再决定对策。康熙派可靠的人去监视鳌拜,其用意就在于此。

两名小太监见康熙在龙椅上坐定,急忙上前禀报探听到的鳌拜的情况。

原来,鳌拜称病不出已经两天。今天一大早,他的几名亲信全都赶到他的府中密谋。鳌拜府邸闭门谢客,对去探视的官员一概不见。

听到这些情况,康熙当机立断,决定立即亲自去探听虚实。他命令太监立即起驾,轻装简从,直奔鳌府。鳌府守卫见皇帝驾到,急忙要去禀报,被康熙喝住。康熙和侍卫径直向寝房而去。

这时鳌拜已经得知皇上驾到,忙令亲信们回避,自己在屋内稍作布置。还没等他出门迎驾,康熙和侍卫们已经一脚跨进门来。

鳌拜满脸堆出奸笑,行叩见之礼。康熙使眼色让侍卫搜查。侍卫揭开鳌拜睡床的席子。只见一把杀人匕首正露出闪闪寒光。顿时,鳖拜脸色全变,眼珠子骨碌碌直转。这个时候,康熙的侍卫们个个握紧刀剑,等待皇上一声令下就冲上去。空气紧张得像凝结了一样,只听得屋内摆设的西洋自鸣钟滴答滴答作响。

这种沉闷的空气只要再持续一会儿,鳌拜很可能会孤注一掷,呼唤自己的亲兵进来和皇上决一死战。在这里,假若发生这样的决斗,对于康熙来说,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只见康熙镇静自若,面不改色,泰然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拿起一把团扇一边轻摇一边哈哈大笑起来。他对侍卫们说:“刀不离身,是咱们满族人的老习惯,习武练功是祖宗的告诫。辅政大臣染病在身,尚不忘圣训,这乃是大清的洪福,实在可嘉可奖!”

听了皇上的一番话,鳌拜长舒了一口气,顿时放下心来。康熙问过鳌拜“病情”,要他好生将养,待病稍愈就到宫中赏看御花园中新近开放的绝好的牡丹,也好散散心。鳖拜忙不迭地谢主隆恩。

康熙也不多留,旋即还宫。

路上,康熙命小太监马上去宣索额图等几位大臣到宫中与皇上下棋。等康熙回宫时,几位大臣都已经在午门之外等候了。其实,弈棋只是掩人耳目而已,“醉翁之意不在酒”,让几位亲信大臣进宫商讨擒拿鳌拜的办法才是康熙的真正目的,和大臣们磋商之后,康熙胸有成竹地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

几天过去,风平浪静。鳌拜得知御花园中牡丹开得正艳,因此一接到皇上圣旨,便兴致勃勃地赶去了。他大摇大摆地入午门,过太和殿,直奔御花园的时候,猛抬头看见康熙皇帝正在一大群太监的簇拥下等着他。

鳌拜上前叩见。还没等他起身,康熙即厉声呵斥,当场宣布鳌拜的罪行。康熙的严词犹如五雷灌顶,把鳌拜搞得晕头转向。

鳌拜恼羞成怒,从地上跳将起来,大打出手,挥拳直向康熙扑去。这时10多名武士身段的少年闻声而出,急步上前,将鳖拜围住,哪里容他进到皇上跟前。鳌拜根本没有将这些少年当回事儿,凶神恶煞般地抡拳踢脚,打将起来。

其实这十几名少年非同一般,他们都经过了康熙的严格挑选和训练。这些少年以练习满族人的摔跤武术——“布库戏”为主,兼练十八般武艺。由于他们时常出入禁内陪皇上习武,所以召他们进宫迎击鳌拜,不会走漏风声,引起怀疑。这正是康熙的精细过人之处。鳌拜虽曾被称为“满清第一勇士”,武功高强,但毕竟年迈,几个回合下来,便被打翻在地捆绑起来。昔日盛气凌人的鳌拜,如今像烂泥一堆软瘫在地。

鳌拜被擒之后,康熙命令严加审讯,查明了他的13条主要罪状,逮捕处决了他的死党,将鳌拜革职拘禁,永不叙用。以鳖拜为首的势力终于从政治舞台上被铲除下去。

在这以后的时间里,康熙以叱咤风云的胆略和气魄平定了三藩叛乱,统一了台湾,坚决反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消灭了噶尔丹叛国集团,并且陆续实施了不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成为封建时代一位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康熙的一系列成功和伟业,应当说是从他智擒鳌拜的胜利开始的。这场斗争表现了康熙的机智。这一年,他才16岁。

除掉鳌拜后,康熙帝才真正实现了亲政,从此揭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继往开来的清世宗雍正皇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任皇帝,是康熙帝的第四子,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45岁的胤禛继承帝位,在位13年,卒于圆明园。

在众多儿子中,康熙关心和倚重的只有皇太子胤礽。所以,胤禛并不是一个受重视的儿子,起初只被封为贝勒,直到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被晋封为雍亲王。此间皇子们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胤禛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暗地结交朝臣与江湖术士的隐蔽手法,博得了康熙的好感。

胤禛年轻时跟从顾八代、徐元梦等学习经史,又与禅僧接近,稍懂佛学,精通禅学。曾随康熙巡幸江南,朝佛五台山,秋狝热河(承德),并奉命往祭曲阜孔庙、盛京(沈阳)祖陵。这些过往的资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胤禛获取了一部分朝臣的支持。最后,他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康熙帝的皇位,改年号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乾隆之间,和他的父亲康熙在位61年、儿子乾隆在位60年相比,雍正在位仅仅13年,显得十分短暂。但是,他的政绩很可观,严禁朋党,整顿吏治,强调务实,多所建树,在不少方面实为超过康熙。

他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几项很有影响的改革:“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之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征收人头税的历史,有利于穷人,也对人口迅猛增长起了作用;在西南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改由朝廷排遣流动官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中央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军机处,作为处理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以此加强皇帝本人的权威;加大惩治贪官的力度。由于雍正勤政务实的13年统治,才有了“康乾盛世”。

雍正即位后,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曾经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对他们分化瓦解,撤职监禁,予以严厉打击。为表明继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极为隆重的丧礼,将圣祖康熙帝葬入景陵,使其成为清代第一位土葬的皇帝。他又以不忍动用先皇遗物为由,将清皇帝处理政务之所,从乾清宫移至养心殿,养心殿从此成为清廷的政务中心。在整肃皇族反对派的同时,他对当年的功臣、即位后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尧也毫不手软,以“居功自傲,蔑视皇权”为由,施以削权、调任、抄家、遣戍,直至处决的严酷惩罚。

雍正在位期间还注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外交关系。雍正四年(1726年),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取消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等省的一些土司,加强了中央对该地区的统治。次年,清廷同俄国订立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在划定中俄边界及处理两国通商问题等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

在位的13年间,雍正对朝廷机构和吏治作了一系列改革。如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他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皇帝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

雍正登位后,面对的是康熙留下的烂摊子,而雍正给乾隆留下的,却是充裕的物质基础、廉洁的干部队伍和清明的吏治环境。可以说,没有雍正的历史贡献,就没有乾隆时代的历史辉煌。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曾经得到康熙的宠信,被派到南方当江宁织造。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亲曹接替了这个差使,一家三代前后做了六七十年织造官,家里越来越富,成了一个豪门。雍正帝即位后,认为曹家反对过他,不但革了曹的职,还下令查抄了他家。那时候,曹雪芹是个10岁的孩子。曹頫丢了官,在江宁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来越穷,家庭的灾难又接二连三发生。到后来,曹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难,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候连粮食也不够吃,只好喝点薄粥充饥。曹雪芹家道衰落,接触了一些穷苦百姓,再想起小时候家里的豪华生活,免不了产生许多感触。后来,他决心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小说,这就是《红楼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贾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写《红楼梦》时,辛劳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当他写完80回的时候,他的一个心爱的孩子得病夭折。曹雪芹受此打击,终于放下了他没有完成的著作,离开了人世。曹雪芹死后,他的小说稿本经过朋友们传抄,渐渐流传开来。许多人读了这本小说,非常感动。但对这样杰出的著作没有全部完成,总觉得是一件太可惜的事。后来,又有一个文学家高鹗,续写了后40回,使《红楼梦》成了一部结构完整的小说。小说《红楼梦》经过一再传抄、翻印,越传越广。一直到现代,大家公认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清高宗乾隆帝

同类推荐
  • 尼古拉的救赎

    尼古拉的救赎

    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重生在一个俄国少年身上,初始只希望能避免全家惨遭屠戮,慢慢的,他想改变周围的人,最后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成为了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揭露俄帝国主义的邪恶本质)
  • 书呆楚汉

    书呆楚汉

    一次被殃及的意外事故,使得素有“书呆”之“誉”的物理学博士仁之初穿越虫洞,来到波谲云诡的大秦末世时代。意外发现,远古时代的世界,远非史书里记载的那么简单。凡人的世界,祖先的世界,神袛的世界,在这里完美并行。不可思议的时空宇宙结构,是否能在理性与逻辑中获得诠释?先贤圣达所孜孜追寻的天地大道,到底为何?个体在时空宇宙的洪流中,如何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抉择?科学与传说,理性与情感,性命与大道,在这里激烈碰撞着。或许,能给出命运答案的人,始终唯有……“曼陀轮,愿你赐予我智慧与力量……”
  • 教父外传

    教父外传

    故事延续了《教父》中的元素,是《教父》的继承与改编。故事略有不同,如有不足,敬请指正,不胜感激。
  • 黄巢传

    黄巢传

    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创造了英雄……
  • 晋朝那些事儿陆:刘裕篡晋卷

    晋朝那些事儿陆:刘裕篡晋卷

    本书为大结局卷,北方诸胡陷于惨烈之争斗当中,晋王朝的外部压力,大为减缓,但随着桓玄的得势,司马氏王朝再度面临倾覆之危。刘裕起于微末,东征西讨,平定桓玄之乱,清除江南所有割踞势力,然后整军北伐,吞西蜀、灭南燕、破后秦,先乒收复洛阳、长安。由于谋主刘穆之死去,刘裕收军南回,致使长安得而复失,诸将争斗,名将殒命。刘裕南归之后,终于废晋自立。司马氏政权到此寿终正寝,魏晋风流也告一段落。
热门推荐
  • 混天路

    混天路

    若不是师傅,十一年前叶天就已经死了;若未入修道一门,此生就算碌碌无为也就算了,既已是修道之人,那便要看看,这世上,有没有仙。
  • 大道归虚

    大道归虚

    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父母的黎池鸣,随着踏入武道之路不断强大.终于在遗忘树海看到了,自己父母所为自己做的一切.寻找亲人之路至此开始,天地宽路难走.是人物就不会埋没,有的人一旦降生就已经注定不平凡.黎池鸣带着父母的意志在大千世界如太阳般升起.铸万古传奇.
  • 我是王重阳

    我是王重阳

    逗比中二青年穿越到王重阳身上,却发现世界并不像之前看过的小说那样,乔峰,段誉,黄老邪等人居然共存于世,金庸群侠聚集一处,他能否重现中神通的风采呢?
  • 逆天道神是女孩

    逆天道神是女孩

    1.小说简介:当今修仙界最强的人是谁?什么!竟然是个女孩?听说那个女孩已经活了两万年有余了!天哪这是什么妖魔鬼怪?但最爆炸的消息不是这些。听说,这个女魔头十天后就要举行收徒了。无情又无敌的憨憨女主与表面冰冷不理世事内心无比腹黑城府极深的男主结为师徒会让这个只知道修仙的无聊世界产生怎样的焰火?2.内容简介:好心救了一个傻小孩,寻思着培养继承人,结果把自己搭了进去?要不是自己是天下最强差点贞洁不保?“好啊你个臭猪头,当初好心救你,你竟然想着当我夫君,我可比你奶奶还老,你看清楚点!”唐宣愤怒的说道。“没事,我喜欢就好,师傅既然养你我那么久,教了我那么久,我自然应该好好回报不是?可是我又没什么师傅看得上的,只能以身相许了,师傅可不能推拒呀!”周昊眯着眼笑道。
  • 商妃言柔

    商妃言柔

    多年未见,初见却不知是这样子,“还好你没忘了我";“谢谢你喜欢这样的我”长路漫漫终成眷属
  • 快穿之宿主她很乖

    快穿之宿主她很乖

    【甜治愈休闲】【男女主1V1】【剧情简单以甜为主】沐糖是一颗糖,是一颗任何人都想要吃她的糖,因此,她时时刻刻都被人惦记着。虽然所有人都想吃她,但那一次她被打伤时,有那么一个少年,不但没有吃她,还救了她。——————林木:是否前去集齐碎片?是君奕殿下哦沐糖:不……什么,君奕?(是那个救了她的少年!)当然去!从此,沐糖小可爱就踏上了一条寻找碎片的漫漫不(划掉)归路。【本文纯属虚构无原型】
  • 语文新课标必读-欧也妮·葛朗台

    语文新课标必读-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1799—1850年),他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并合成全本为《人间喜剧》。他的代表作主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一个半世纪以来,他的作品被全世界所传扬,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巴尔扎克被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为“现实主义大师”、“是超群的小说家”。
  • 镜之位面

    镜之位面

    平凡的李凡,来到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在这里,他面对人情冷暖,国仇家恨。在这里,他坚持修业称霸,傲视群雄。在这里,他不仅改变自己,更决定了未来!
  • 医宠帝王欢

    医宠帝王欢

    神秘游医女扮男装混迹江湖,青楼,赌坊不可少,良家妇女也很好。不想,有朝一日“丑”游医撞上花美男?哦!美人让我调戏个?可……这次碰上硬钉子,治病熬药不算,还要贴身伺候?王爷:女人,你惹火了!
  • 宫廷录

    宫廷录

    朱府庶女代替嫡女入宫选秀,意外的进入最不得皇上宠爱的三皇子府沦为侍妾,幸的三皇子疼爱,虽然偶尔被刁难,但朱紫萱都一笑而过。孩子没了,最信任的人背叛,长姐的陷害,朱紫萱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