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100000023

第23章 成都的“泡菜坛”酸文人

成都的土肥,成都的人腻,于是成都的文化也冒着一股特别的味儿。

什么味?且慢忙——电灯杆子是需要与泡菜坛子配在一起,才足以彰显出谁高谁矮谁胖谁瘦的,味道也须得比较才好辨别。无臭哪来香,无土何谓洋?譬如通体而言,人称上海散发着洋味,广州则透着港味。山西有人说是泥巴做的窝头,土得掉渣;说我们四川也土,但味儿略有不同,是电视剧里常见的川妹子小保姆那个样,土里巴叽。而单就文化说,常称北方大气或糙气,南方柔气或灵气,那只是笼统而言。具体说,则有道是北京文化圈始终透着一股傲慢而油滑的京油子气,南京却反倒显得厚重典雅,一股古朴之气……这里不必一一“点杀”,详说分明了,心中一快,先把一块与我们成都同样属西部的地方拉扯进来——又是秋凉马肥时节,好思念大西北!那里的姑娘辫子长,两个眼睛明亮亮,叫一声大哥哥脆铮铮地响。云太腻雾太香,你在成都仕女群中,真是难见到那样的爽。但事情往往怪异,反差正合互补相吸。正如好些中国人仰脖踮脚看西洋文明,羡慕得不得了;而有的西方人又瞪眼伸颈看东方文明,称道得了不得。不知这是不是就是俗语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成都大人爱拿来骂娃娃的一句话——“隔锅香”?反正我在思念西北,而黄土高坡上却走马入川来了一个疲惫墨客,一见润滋滋一片平畴绿野,立马就瞪圆了眼珠,惊乍乍吐出老陕腔:

娘耶!你们这旮旯的土好肥,随便弯指头掏个洞,也能冒出白花花的水来!他说的当然是事实,他说得也绝对很真诚。只是,娘耶,呼吸惯了西北风的干爽,你老兄咋就嗅不出肥腻过了头生出来的那种怪味呢?

知道四川老百姓最离不得嘴的那种泡菜吗?萝卜青菜生姜辣椒七古八杂通通一古脑儿塞在大肚坛子里,泡在特制的盐水中。那泡菜坛子很特别,颈上有盛水的沿子,帽儿样的盖子盖上去,下面一溜便浸在清水中,很科学地隔绝了空气的流通,防腐保鲜无虞。但倘若主人忘了不时给坛沿里注水,那坛里的泡菜不出三天就笃定会变味了,发出一种特有的闷人呛鼻的酸味。哪点特别?不是一般的酸,而是臭酸臭酸,烘烘的臭酸。

这里要说的正是这种特别的川味臭酸。成都的文化,在好些方面,就正像那塞在大泡菜坛里变味发酵的萝卜青菜捞什子,通体散发着这种气息。尤其是一些打着市民文化市井文化,或大众文化俗文化旗号的玩艺儿,臭酸得格外呛鼻。

有个道理很明了:河因水生,文以人成。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以群分,以类聚,各各是大不相同的,文也就自然是千差万别,如睿智者一针见血所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从水管里出来的都是水。成都的酸文化如何生成,且如此昌盛?就因为这块肥土堆上聚集着一群小家子气文人,他们的嗜好和特长就是酸。他们本身就是成都这个大泡菜坛里呛变了味的萝卜青菜,浑身浸透了酸味。且又特别酷爱那特殊气息,就跟有的人最爱把自己的脚扳起来,鼻子凑拢去深呼吸那烂脚丫味一般。

这帮人似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出口必酸,不酸就懒得出口,也找不到话说;行文必酸,不酸就羞于出手,也找不到感觉。他们成天东游西窜绞尽脑汁要做的事儿,就是找酸的感觉,发酸的“瘪言”。然后就是互相之间较着劲儿比谁更酸。有酸味才配称文人,出口成酸方可叫才子,最擅酸者自然是大王。比来比去,赛来赛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成都文化的酸味,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愈来愈浓了。

不过你要弄明白了,正如“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酸也是各有不同的。此酸非彼酸,今酸非古酸,他们的酸可是富有时代气息现代感的。过去老百姓讪笑的所谓“酸秀才”,那是专指迂生腐儒,迂得一本正经,酸得正南其北的,譬如穷酸,就还不失三分可爱。而现代成都文人的这种酸法,最大的区别恰恰就在于不要沾一点点正经气,而要千方百计,刻意嬉皮。愈吊儿郎当,愈鄙俗邋遢,愈显街娃儿泼皮相,愈尖酸刻薄,愈油腔滑调,愈做出一副认不到爹也认不到妈的二混子的模样,愈好。不管是说啥事儿,也不论好歹黑白,先通通泼一桶粪水,泼得个乌猫皂狗花鼓淋当再说。美其名曰,寓庄于谐,大雅返俗。或胡乱搬些洋名词来吓唬小老百姓,给自己的没名堂正名鼓劲,号称什么消解,什么解构,什么颠覆等等(其实,与成都一批真正的先锋诗人前卫作家的努力,毫不相沾)。反正师出有名,功莫大焉。

这与北方的调侃还有些不同。若京都侃爷之类,虽然也要做出一副“痞子”、“顽主”模样,也要尽量显得没正经,吊儿郎当,但那文面却绝对不是成都这帮子胡闹的小兄弟可以相比的,人家要干净得多,大气得多,也有文气得多,只能说是调侃幽默而失之于油滑而已。成都的则不然,只要是自己觉得油滑好笑的话语就一古脑儿往文章里塞,而且也只认得到一些鄙俗玩艺儿,除此而外,基本是白丁。所以花里胡哨涂半天稿纸,效果是只有一堆油滑鄙俗,而丝毫无幽默机趣可言,比人家差之远矣。俗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似此类也。

更要害的是,人家的好些作品,表面上也有些鸡零狗碎,但底里仍然是厚实的,视野要开阔得多,眼光要深沉得多,一句话,骨子里有底气。而成都的这帮子假“顽主”,却大都是小家子气十足,如小蝇蚁似地只知在草棵子间乱爬乱飞,而根本不知草原的深邃广袤。说鸡毛就只是鸡毛,说零碎就只是零碎,仅此而已,别无它哉。

眼光如此,胆魄如此,所以即使是有些自我标榜为针砭时弊嘲讽权贵之作,其实也仅是触及皮毛,挠小痒痒而已。在这方面,简直不能与也写些戏谑文字的成都真文人流沙河、贺星寒等同日而语。当然也不用说成都的一批实力不俗的小说家诗人了。流、贺等的文章,才真正是大家气派,且很好体现了成都文化人的智慧机趣,幽默辛辣,深刻锐利,这又是那班京都游侠不可比的。那等功夫,同城这批文坛混混儿更是想学也学不了,因为缺乏起码必需的三气:骨气、大气和才气。

但是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想学,不屑于学。因为在他们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酸’最高”,百味千味,只有臭酸味最可爱。人说无毒不丈夫,我谓不酸非文人,文人必当酸,会酸是大哥。酸才是智慧的显示,酸才是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先驱文化。不是说披头染发的嬉皮士之类代表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先锋吗?那是洋枪洋炮。我们也有“义和拳”土玩艺儿——“泡菜坛酸文化”。不管是洋是土,反正都该算是时代先驱。洋玩艺儿花花的叫人狂乱,而我们的“泡菜坛”则酸酸的让你打颤。异曲而同工,咱们都是时代骄子,一路英雄。

英雄开路,豪杰蜂拥。你不要以为这帮大军里尽是些小文痞,其实也不乏有大贵人和自命的大文豪。只是,身架子太庞然了,骨架子太僵硬了,跳跳老式交际舞还可以,硬要赶新潮往迪厅里去蹦,想跟青春娇娃狂扭一通,但可怜自己的腰身屁股却跟不上趟了。这等附庸风雅角色,做文章当然再怎么刻意也酸不到哪里去,只好在广告词——自吹自擂的小诗、题记、自述之类里,摆弄一些老掉牙的古董,卖卖“老陈醋”,譬如:

明明活得上好八好,也要自称“不才老朽”;明明城中发财,也要标号“村夫野老”;明明当官坐轿,也要谦称“一介草民”;明明一路青云,也要长叹“人生坎坷”;明明居若宫殿,也要落款“寒斋夜读”;明明钻营有道,也要自诩“冷眼仕途”;明明贪名图利,也要自命“心境淡泊”;明明情场老手,偏要说“闲来只喜清茶一杯”;明明商界巨奸,偏要称“平生长好冷月清风”;明明自诩文豪,偏要逊言“无事闲涂几个字而已”;明明敝帚自珍,偏要戏言“无非换两个酒钱罢了”;……

罢了,罢了,这等假打广告,酸也酸不到哪里去,雅也雅不出名堂来,至多只配叫二酸二酸罢了。古人长大懂事后还知道老打老实自嘲: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帮当今权贵,眉毛胡子都一大把了,却还在装莽扮老顽童,真是可怜,该叫“贵人本不知酸味,为附风雅强冒酸”了。

这些大人物的加盟冒酸大军,就好比成都人的泡菜坛子里,除了惯常的萝卜青菜之外,近年又时兴加一些“凤爪”(其实就是鸭掌鸡足)之类了。虽酸味不够,但档次却高。越高越害人,远远胜过萝卜青菜。因为小文痞好多还可说是少年不更事,嘻哈闹着玩,把庸俗当通俗,把肉麻当有趣。而“凤爪”们却纯粹是装疯卖傻,装模作样,骗人哄人,欺世盗名了。老百姓如果偶然读到他们的大作小传,说不定便会顿生怜悯之心:嗨,平常都说他们如何贪婪荒淫,专横跋扈,不学无术,原来其实人家也顶穷酸清贫,很平民化也很有文化的呀。

酸就是文化,酸气即才气,这种观念还真的在成都拥有相当大的市场。泡萝卜,泡凤爪,成都真的像是变成一个盛产酸菜的泡菜坛子了。也许就是我开篇提到的那位老陕作家说的那个道理吧:“你们成都真是太肥了。”也许肥腻吃得太多了,就是得吃点酸的来开开胃才行。所以,我想纠正他老兄后面的话,不应该说随便弯指头在地上掏个洞,都会冒出白花花的水来。

不对,不是白花花的水,而是臭烘烘的酸水;不是黑泥地上冒出来的,而是变了味的泡菜坛子里冒出来的。外来和尚,哪里念得来成都的经;外地墨客,哪里喝得出成都墨水的味呢?

第20章成都新移民

人类其实自生成以来,就或被迫或自发地处于不断的辗转流徙之中。原因和目的都大体一致:

趋利避祸,追寻乐土,构建理想家园。

成都,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当然就成为人们心目中这样一块上佳的乐土。它的滋润、安宁、富饶、祥和,总是吸引着人们的向往,也就不断地有外地人加入。所以,有人说,成都也是一个移民城市,此话并非毫无道理。从古至今,可以说这种情形从未断过,甚至还出现过几次大的移民潮。远古且不说,至少在秦王朝统一天下时,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不少北人随军入了蜀地,镇守一方,可谓是历史上最早的“南下干部”吧。太守李冰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甚至传说赫赫大名的秦相李斯也曾避宫廷之祸而隐居蜀中郫县古城。在以后的几多中原征战、南北对峙局面中,更有不少外地人先后拥入。名声最大的便是唐时的杜甫、宋代的陆游。而规模最大者,自然当属明末清初“张献忠剿四川”之后(实际上清兵的杀戮也是重要因素),整个四川一片荒凉,十室九空,因之而产生了有名的“湖广填四川”。现今的四川人,当然包括成都人,其实好多都是斯次移民的后代子孙。至于近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间,更有不少沦陷区的北人、南人甚至“下江客”(泛指上海及江浙一带的人)流落迁徙入川。其中不乏一些文化名宿,如朱自清、叶圣陶、老舍等等,他们写下的关于成都的文章,便是印证。

以上那些都是离我们这代人较远的历史了。稍近的、我们亲眼见到的,便是建国后的几次。

成都解放时,“南下干部”(当然不止是干部)就来了不少,后来许多都扎根下来。尔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又有一些外省的厂矿企业援建四川,来了不少的外省职工,如量具刃具厂的东北人,制药厂的华北人,标件厂的上海人。稍后一点的成都新兴工业重地“东郊”各军工厂以及一三二、四二○等飞机制造厂,更是外地人云集。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后来六十年代初搞战备建“三线”时期。除此而外,还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不少四川农民被招入成都,当了工人。如成都供电局的职工中,就有不少南充等地人。至于这期间,常规配置来的干部、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慢慢“浸”入城市的乡镇商贩小工等,也是源源不断。

成都市的人口,从建国初期的70余万人,膨胀到七十年代的二百万人左右,便是一方面的说明。

当然,上世纪后半叶时的那些成规模成建制移民,大都是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的,时间也相对久远,我们姑且统称之为成都的老移民。而近年来情形则大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自由度不断增大,成都这块宝地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此打工、创业、发展和安居。城市的血液不断充沛,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构成也更加复杂。各种来路,各个层面,各等人物,林林总总,不能备述,这里且信手选取几位新移民,不叫代表,只是实例,略做简介。他们都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诸如大老板、大干部、大明星之类,而是就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成都的新市民。

同类推荐
  •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武士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忠”,有人说是“仁”,这本书则说是“义”。那么什么是武士道?本书全面地为我们展示了“武士道”全貌。作者是著名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本书据说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得非常入迷,一夜之内看完,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热门推荐
  • 穿书后拯救了反派

    穿书后拯救了反派

    初见她时,她花痴,他厌恶;再见时他发任现她变了,不仅没有了当初的爱恋,更是增加了能够触动内心的灵动,但此时的她却笑着投入他人的怀抱。---慕宇他原本以为自己此生不会爱上何人,却不想她一步步的走进自己的世界,走进了自己的心。---纪南修
  • 离香不独影

    离香不独影

    风简墨:最美好的故事在于我和你之间的故事,因为我们曾经都爱过,所以我们都选择了留恋,但故事依然还要发生,这一世,我会牢牢握紧你的手,只为等待你的无言不悔,永不分离。“珈儿,你爱我吗?”男人深情地望着面前的女孩。“爱啊!”女孩头也不抬的回答。“有多爱?”男人追问。“很多爱,你问这么多干什么?我爱你就对了!”风简墨:珈儿,你要记得你说的!要一直爱下去。
  • 山脚之恋

    山脚之恋

    我来自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那里住着我的父老乡亲从白天到黑夜从前到将来没有幻想过不同的改变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巧合我出现在你的轨迹上无论这条路将延伸多远交点与终点始终在我们的心里深刻铭印
  • 紫珠东来

    紫珠东来

    她以为一声只能平凡无波的度过,前半生她生活的自卑,单调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直到遇见了他,人生开始改变,命运开始转折,切看她如何携手空间走向巅峰
  • 无序之主

    无序之主

    宋天在十七岁变成了异能人!整个世界都仇视异能人,他该如何面对全新的生活?为了不被扔进无序区,成为怪物的食物,他选择成为执序者。
  • 魔道炼魂师

    魔道炼魂师

    天地有正气!魔道炼魂师为天地所不容!切看主角如何逆天而行,成就无上神通!
  • 斗罗之傀儡师

    斗罗之傀儡师

    能群殴何必单挑呢?本着这句真理的云某人,再觉醒自己武魂后,在群殴的路上越走越远。“你说你先天满魂力?顶级武魂?如今已证道封号斗罗?不好意思,云某人我九个傀儡都是封号斗罗而且我还会九位一体的武魂融合技。”……简介已无力请看正文PS:爽文,有脑子(我换个号发书,这个号没实名发不出去)
  • 他眼里的光

    他眼里的光

    男孩对着星空呐喊,他不相信命中注定。哪怕太阳会吞噬地球,也要奋不顾身的继续呐喊。奋勇向前的路上,所有的努力,都曾被平庸历练。
  • 霸道小妾:小妾休夫记

    霸道小妾:小妾休夫记

    啥?四十九妾?搞没搞错!难道碰上种马男?这穿越如何了得!哼,只记得数字不记得长相?这个夫君有点怪啊!一屋子的女人,一堆子麻烦!不行!奋起反抗!看我小妾来休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