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8900000002

第2章 谁是“80后”(1)

“80后”是指在1980~1989年出生的人群,但“80后”其实也包含着一种文化现象,其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记。

生在蜜罐里:与“60后”、“70后”的区别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1980~1989年的十年中,中国约有2亿人出生。如今,他们中最大的已经有28岁了,最小的也将近20岁,已经和正在走向自己独立的人生道路。

如今,随着 “80后”开始走上社会舞台,他们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生人有着迥乎不同的群体特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的确存在过于“自我、奢侈”等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的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的鲜明特点。

“60后”:被遗忘的一代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在对各个年代的评价和议论中很少出现。曾有人说,这是被遗忘了的一代,是平凡的、淡泊的一代。“60后”们在迷茫中葬送了学习的机会,学习无用论的观点以及当时特定的学习环境,造成了这一代人的落寞。“60后”们不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但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与风气。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封闭的政治教育使这一代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而政治运动和经济改革对一个思想还不成熟的人来说,只能是迷茫和彷徨。

“60后”在思想成型过程中,经历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与反思,也许正是这种批判与反思的氛围,诱发了他们那个年龄段本就具有的叛逆性格。他们叛逆父辈,因为他们的父辈是那个时代的主力军;他们叛逆主流文化,因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并没有给他们的父辈带来任何好处;他们叛逆时代信仰,因为他们父辈所遭受的洗礼让它顿显虚无……

叛逆可以显示自我,但并不等于具备自我。主流文化、时代信仰共同塑造着一代人的性格和品质,而当“60后”们将它们通通从自己的思想中格式化后,却发现竟然失去了自我!他们迷茫慨叹:“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他们不能没有文化,于是传统文化开始复苏,许多“60后”自学孔孟老庄和韩非;他们不能没有信仰,于是哲学流行了,许多“60后”大量阅读哲学书籍,其中包括尼采和弗洛伊德。于是他们父辈的道德观得到了他们的宽恕和接纳。“60后”的社会责任感极强: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他们“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60后”虽然叛逆,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属于传统的一代,因为他们仍然在用文化、信仰和道德的模具塑造自己。而且,随着他们叛逆性格的逐渐消失,他们曾经排斥过的文化、信仰和道德也得到了他们有选择地接纳和继承。虽然“60后”曾经那么的叛逆、那么善于思考和探索,但由于他们所做的仍然只是继承和吸收,较少创造性,因而人们所担心的文化断层、信仰断层和道德断层,并没有在“60后”身上出现。就这样,昔日的问题青年,平稳地成为社会中坚。

“70后”:最尴尬的一代

“70后”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处在一个历史夹缝中,之前和之后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是色彩不同。“70后”的青春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度过,有人说这是段最糟糕的青春,也有人说“70后”是最尴尬的一代。不同年代出生的人都会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没有什么可比性,唯有不同的性情和不同滋味的苦乐悲欢。

大多数“70后”的男女对生活与事业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只因社会变化得太快,从纯真年代里走出来的他们有些困惑可心又总是在浮躁迷惘。“70后”的男人多少都带点大男子主义,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又要求身边的女人既要理好后院又要赶上他们的脚步。“70后”的女人是最早努力实现独立的一代,她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在事业与收入上不比男人差,也就免不了挑剔起身边的男人。可男人在要求女人独立的同时,就应该做好自己管自己的打算,没有谁是全才,精力都有限,而女人在要求与男人享有同等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有勇气去承担和男人相同的责任,没有不回报的道理。不然,只是男人的自私,女人的自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高要求与真独立。他们中的某些人不屑“60后”的婚恋观,认为“60后”只想别人没有了自己,又不认同“80后”的那一代,觉得“80后”只想自己没有了别人,于是就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反复折腾,爱别人爱得不甘心,爱自己又爱得不安心。缺失了“60后”的牺牲精神,又没有了“80后”的敢作敢当,一边坚持着传统的理念,一边又在现今的花花世界中流连。在那来来往往里,就免不了头晕眼花,忘却了来时路,又失去了新方向。

“70后”拥有几乎是近几十年最好的成长环境,既没有受到过于激烈的意识形态熏染,也没有遭遇商业文明无孔不入的价值观冲击,这使他们在精神世界有进步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既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过于激情昂扬,也不像他们的后辈那样锐意新潮。或者兼而有之,但都不彻底,所以“飘来飘去”,患得患失。特殊的成长经历也造就了“70后”独特的性格特质,而独特的性格特质又注定了“70后”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矛盾心理,对于未来,“70后”既充满希望却又充满了无限的迷惘与惆怅。

“80后”:幸福的开始

“80后”出生的时候,中国已经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了,远离“文革”,更远离三年自然灾害。他们出生的时候或者之后的一些年里中国结束了“粮票”时代,也就是说他们这辈子没挨过饿,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里所不多见的。他们记事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期,每年GDP增长率低于10%就算经济发展减缓,这种日子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的。

他们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正式施行的时候,因此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更重要的是作为独生子女,特别是那些近代走过来的老人的孙辈和“文革”一代的子女,他们享受到了过分的溺爱,换句话话说中国改革的成果都让他们享受了。

与“60后”、“70后”相比,“80后”属于颠覆性的一代,他们一切以自我利益和自我感受为中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束缚。“80后”是着眼眼前、享受现在、透支未来。“80后”绝不会顾及他们前辈的思想和感受,除非涉及他们自身。特有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因而比他们的上一代人看起来更加自信和富有个性。据零点调查公司的专家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时认为,独生子女的身份让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而又由于自己的特殊家庭地位,拥有了一切优先体验各种时代前沿的东西的能力:在父母都不懂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拥有电脑、上网;他们会去消费家长通常不去体验的东西——从嘉年华、迪斯尼、hello kitty,到ipod、电脑游戏、网上交友等。

相对于他们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出生、成长的年代是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物质优越、经济繁荣的年代。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就成为别人嘴中的“蜜罐”,而他们也便从此成为蜜罐里的小皇帝。

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出生于“80后”的心底的呼声:所谓的“60后”、“70后”、“80后”,与其认为在说人,不如理解为说的就是时代。呈现的是人,展现的是时代。人都是一样的,人之不同,只是由于时过境迁,环境不同,背景不同而已。如果莫扎特出生在现在,说不定就是又一个朗朗,李白出生在现在,说不定就是个韩寒。结论就是,如果我们是出生在“60后”,也会有和“60后”一样的表现。如果我们是出生在“70后”,也会有和“70后”一样的表现。所以,请不要把我们这一代人妖魔化,我们只是年少轻狂的后辈。

长在鸟笼中:负载最重的一代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被公认为生在蜜罐里。“80后”是幸福的,和老人们相比,“80后”没有受过更多的苦,他们的生活比前辈们要好得多。可是没有人知道,当“80后”长大成人之后,别人眼中的蜜罐竟然成为桎梏“80后”的鸟笼,他们被套上了重重枷锁,成为负载最重的一代。

下面这篇文字是在网站上不知被转载了多少回的帖子,其中描写了作者作为“80后”的一员心中颇多地无奈与感触。由于作者对“80后”的生存状态剖析得实在太深入了,使编者不得不全文引用了(如果有幸,本篇文字的作者能够看到本书,请与本书的编辑部联系)。

独生子女

作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第一代,一直以来,“80后”都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一项题为“80年代独生子女的孤独与亲情”,有6007名1980~1989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参加的调查显示,613%的人认为,与以前那种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传统家庭模式相比,独生子女更孤独寂寞,幸福与哀伤很难与人分享;66.9%的人希望或曾经希望家庭中有兄弟姐妹能与自己做伴。以前放寒暑假的时候,我总是千方百计地道亲戚家去,因为那里有表弟跟我做伴。很多事我们都有共同语言,不像跟父母聊天,他们根本就不理解我的想法。由于与父母沟通有障碍,自己平时很多事情只能搁在心里,快乐或悲伤都自己一个人承担。虽然“80后”因为独生子女而享受了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可是这真的就是“80后”想要的吗?

不管怎样,对我来说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宁愿再多有一个兄弟姐妹。

九年义务教育

1992年,在很多城市里开始大规模地普及义务教育,那一年这群孩子中的大部分经历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有的城市把小学五年改成了六年,有的城市则把初中三年改成了四年。那年我小学三年级,毕业的时候被老师告知我们的毕业考试实际上已经没有了竞争的味道,很开心。

那年九月我终于进了一所重点中学,是很多人羡慕的好运气,从那天开始就知道我们的初中将有三年那么长。也正是因为赶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这班车,我们从此被所有人告诫:将来有一天,遍地都是大学生!不考大学是没有出路的!

高中委培

中考那年,教育计划适当放宽。所以,很多中考时比分数线差几分的学生,得以获得高中委培机会。

我也是其中之一:比市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低了7.5分,自费9000元。我还记得在我后座的那个男生,每天都掰着手指头告诉我:三年9000元,一年就是3000,那么每天就是10元多!每天晚上放学的时候他都会说:今天的十元钱又没啦!那时我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有一点点无奈。直到最后,里面掺杂了疯狂与偏执。

还记得他是我们班里最刻苦最用功的学生,是成绩好得连学习委员都不愿意做的学生——因为怕做班干部影响学习!那时候,课间我们说笑的时候他总是在埋头读书。于是他一路从高一的普通班升上了理科重点班,高三进了高考实验班。再以后,高考前夕,他生了重病。休学了。

那年的七月,我考上了大学。那时候我想,如果他能坚持到今天,他也该考上满意的大学的。只是,那9000元钱把中考失利的他逼到了悬崖边上。

因为那时候才知道:他家境十分贫困,那9000元钱是很多很多人凑起来的。

父母下岗

“我是初三男生,父母离婚了。我和爸爸在一起,和我们共同生活的还有爷爷奶奶。前不久,爸爸下岗了,我们只能靠爷爷奶奶的退休金生活。现在,我读书没兴趣,不想上学了,想出去挣钱。爸爸不同意,他说家里的事不用我管;爷爷、奶奶也骂我没出息。看着爸爸日见消瘦,我常躲在一边流泪。”相信这样的声音,不止在一个家庭中出现。而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我们“80后”的肩上又要扛起生活的责任。父母下岗,是无奈的事,作为孩子,我们一方面开始理解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又爱莫能助。您是否相信,下岗所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

高考改革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作文题目使全国掀起一阵对高考作文大讨论的浪潮。也就是那一年,这个本来可以用太多题材去表达的自由主题,却让很多学生作文拿了零分。于是,我们是在那一年发现了中学教育的弊端:无异于八股考试埋没了多少灵动的属于青春的思维。从此,高考的改革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英语考试当中加入了听力部分,三门主科加上小综合大综合更是一年一换琳琅满目。可这样频繁的改动究竟能让多少人适应?

同类推荐
  • 古代教育简史(上)

    古代教育简史(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一书中以一些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为例讲述了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我感触很深,以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A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A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二册,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本书将为您细致阐述在这种无价的爱中如何使您的教育充满智慧。其中技巧、情感、沟通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女尊轻语

    重生之女尊轻语

    重生前:姓名:慕轻语,24岁,女,职业:星际第一女将军,机甲指挥官,精神力、体术双S级,性格:女王、外热内冷,不喜麻烦,适应能力超强。重生后:姓名:慕轻语,10岁,女,职业:逍遥王府世女,原主从小身体孱弱、性格暴躁,24岁的慕轻语重生后一路开启顺风顺水模式。一句话简介:慕轻语带着空间重生女尊世界(女尊男卑,男人生子,结局NP,不喜勿入!)
  •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

    主角出生于核战之后,此时的人类已经完全免疫核武,主角出生之时一个未知的文明来到了地球,并且发出了恶意,星际大战一触即发,人类根本无法抵抗未知文明的进攻,人类意识到人类的进化程度是何等的落后,主角将改变这一切的,但是主角并非完全免疫核武,主角的父亲为了改变一切,将主角送回到了核战之前的一个豪门,为的是要加快人类的进化脚步同时让主角完全免疫核武,消灭未知文明拯救世界,但是主角亲手毁了两个世界
  • 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

    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

    本书分为10章,内容涉及了自知、做人、做事、品德、智慧、人际交往、知人用人、管理、学习与工作、人生价值等方方面面。
  • 绿染墨香:一眼情深

    绿染墨香:一眼情深

    易筱从第一眼看到陈毅开始变爱上他,爱了足足九年。陈毅曾经向易筱告白过三次,第一次告白后隔了一个晚上就被易筱拒绝了,第二次告白隔了三天就拒绝了,第三次答应了······易筱说:“爱情需要经得住考情,如果他的第一任不是你,他需要考验,我等得起一份真诚的爱,因为我也回报一样的真诚。”陈毅说:“当你真的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放的下心中的那份爱、心中的那个人,你会在一次次被拒后,一次次告白,而我是幸运的。”
  • 晚安,路灯下的女孩

    晚安,路灯下的女孩

    黑夜茫茫,两颗星星就这样眨着眼睛,一瞬间,它们找到了彼此,从此给予彼此光亮与温暖,变成了彼此的唯一。但是他们都逃不过现实,即使它们看起来并不遥远,但是它们却相差五十二个光年,就像泰戈尔诗中的飞鸟与游鱼,只能彼此对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为了靠近彼此,不惜摔的粉身碎骨,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说出“晚安,路灯下的女孩”时是多么的心痛。
  • 此事不简单

    此事不简单

    Y天堂,突然间,升上一批鱼人的灵魂,引起了注意。登记处的小职员,下界而来,调查一系列概率性以及奇葩诡异的死亡事件。被黑鱼头强制留在下界以后,才渐渐发现,此事绝对不简单...
  • 再续诛仙情

    再续诛仙情

    还有多少诛仙情未断还有多少诛仙事未绝还有多少诛仙梦在做梦醒来,诛仙情依在本书续写诛仙后来故事,通篇完畅,只为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 天炎神宗

    天炎神宗

    主角本是一个在地球刚找到女朋友的人,但由于激动直接心脏病法身亡,可怜单身半辈子刚找个女朋友就凉凉了,来到一个即将封宗的宗门中,且看他如何将宗门壮大
  • 奋斗在沙俄

    奋斗在沙俄

    穿越成为落魄沙俄大公一路逆袭成为最伟大沙皇的故事。
  • 重生之美女如云

    重生之美女如云

    从神秘棺木中醒来,失去全部记忆的夏晨迷茫一片,跌跌撞撞的踏入了滚滚无尽红尘。乖巧可爱的柔美少女,刁蛮任性的千金小姐,温柔婉约的知性姐姐,霸气绝伦的美女警花,性感迷人的富家熟女......当一个又一个的女孩与夏晨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夏晨究竟该如何选择呢?